資源簡介 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習作《國寶大熊貓》教學目標1.通過提出問題、查找資料,學習整合信息。2.圍繞提示的問題寫一寫大熊貓,了解大熊貓的相關知識。3.增強愛國情懷,激發對大熊貓的喜愛,懂得保護大熊貓和自然生態環境。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通過指導,避免學生對信息資料的生搬硬套和隨意拼接;通過評價,使信息準確。2.教學難點:整合信息的策略指導。教學過程(一)提問、歸類,激發寫作動機1.創設情境,觀看視頻(1)告訴同學們一個好消息,重慶自然博物館的“熊貓展廳”開放了。國慶節這天,全國各地好多游客前來參觀。他們一邊參觀,一邊提出疑問。(2)學生觀看游客參觀視頻。2.提問歸類,激發動機(1)課前,同學們也搜集了關于大熊貓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你的問題是?(2)這些問題,有的和大熊貓的名稱有關,有的和類別有關,有的和分布地區有關,有的和食物有關,有的和活動有關,還有的和大熊貓的價值有關。(3)了解到大家有這么多疑問,重慶自然博物館的館長準備制作一本《大熊貓手冊》,為游客解答疑問。現在館長向同學們征集介紹大熊貓的手冊。可是,我們沒有養過大熊貓,連和它見面的機會都很少,怎么介紹呢?(4)課前,同學們搜集了資料,老師和學習小伙伴也搜集了資料,我把資料包作為禮物送給了你們。現在,請在組長的帶領下,看看資料包里有哪些信息。(二)組織游戲活動,引導初步整合信息1.選信息(1)有關聯經過調查,博物館的館長發現,小游客最感興趣的問題是“大熊貓喜歡吃什么?”哪些信息能回答這個問題,趕快到資料包里找一找。你們找到了哪些信息?資料包里有很多信息,為什么沒有選其他信息?你是從哪些詞語看出信息和問題有關聯的呢?引導:找到關鍵詞,就準確選出了有關聯的信息。(2)不重復看7號和12號信息,你有什么發現?遇到意思重復了,怎么辦?為什么要留下12號信息?引導:看來,選信息時,除了要有關聯,還要不重復。2.排信息(1)現在我們來給選出來的信息排排隊。怎么排呢?(2)示例:大熊貓喜歡吃什么?哪條信息排第一?哪條信息排第二?為什么這樣排呢?(3)引導:要回答“大熊貓吃什么”這個問題,“大多數”這條信息比較重要。我們在排隊的時候,把重要的信息排在前面,一般的信息排在后面。如果我是游客,聽了你的介紹,我一下就知道有關大熊貓的重要信息是什么。如果我有時間,有興趣,我可以接著往后看。3.連信息(1)把問題和排好隊的信息連起來介紹大熊貓。看看你們是準確地從哪個方面在介紹。(2)學生活動,預設生:大熊貓喜歡吃什么?生:大多數情況下,大熊貓會吃鮮嫩的竹子,因為竹子營養多,口感好。生:少數情況下,它們也會吃點水果、蔬菜,比如,蘋果、香蕉、黃瓜等。生:最近有研究者發現,野生大熊貓偶爾也吃肉。(3)引導:如果把這些問題連起來,是在回答大熊貓吃食的問題。剛才我們提出問題,用選、排、連的方法初步整合了信息,不管是選、排還是連,都要準確(把“準確”這塊磁條在黑板上依次移動)。4.小組活動,展示引導(1)出示小組學習的要求。(2)組長圍繞抽取的問題條,組織小組合作學習。(3)展示引導問題一:大熊貓生活在什么地方?小組展示。引導從選、排、連三方面評議是否準確,是從哪個方面在介紹。播放一條視頻信息,引導將“有研究者發現,六千多年前,重慶豐都生活著許多大熊貓,豐都也是大熊貓生活的地區”這條視頻信息和文字信息一起整合。引導:整合信息時,可以把文字和視頻信息一起整合。問題二:為什么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小組展示。引導從選、排、連三方面評議是否準確,是從哪個方面在介紹。引導各組交流排列順序,發現各組的排列順序不一樣。啟發:這三條信息從不同方面回答這個問題,三條信息都很重要,可以任意換位。問題三:大熊貓一直都是黑白色嗎?小組展示。引導從選、排、連三方面評議是否準確,是從哪個方面在介紹。預設一,照搬信息。引導用自己的話來介紹,不照搬信息。預設二,沒有照搬信息。肯定學生用了自己的話來介紹,游客聽起來會覺得特別自然。(三)微課導寫,整合《海底世界》和《學習園地七》的相關知識點。(四)寫作練習,自我評價1. 出示寫作要求,練習寫作。2. 寫完后,用自評單評一評,看看對大熊貓的介紹是不是準確。3. 下節課修改后,把你們寫的編在一起,游客就可以從不同方面來了解大熊貓了(相機出示思維導圖)。(五)人文升華1. 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也是世界的珍寶,讓我們帶著對大熊貓的喜愛,更帶著思考走進這段視頻。2.學生觀看大熊貓瀕臨滅絕的視頻。板書設計國寶大熊貓選 找關鍵詞 有關聯 不重復提出問題 初步整合信息 排 重要的 一般的準確連 問題+信息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