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紙的發明》教學目標1.通過自主學習、重點指導、回文朗讀等方法,隨文認讀“創、攜”等9個生字,認讀“創造、攜帶、保存、學富五車、制作、蔡倫、積累、朝鮮、歐洲、社會”等詞,聯系上下文理解“創造、改進”的意思,會寫“冊、存”2個字2.學習用找關鍵詞、選關鍵詞、串關鍵詞的方法概括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并弄清第2、3自然段的大意。教學重難點能借助關鍵詞,了解2、3自然段的大意。教學過程(一)話說“四寶”,文化而入,引入課題1.游戲活動:根據你發現的信息猜一猜是哪種書畫用品。(1)毛筆:根據你發現的圖片信息猜一猜是哪種書畫用品。(2)墨:根據你發現的文字信息猜一猜是哪種書畫用品。(指導點:認識關鍵詞)(3)硯:根據你發現的文字信息猜一猜是哪種書畫用品。(指導點:認識關鍵句)2.引題板題。(1)筆墨硯和另外一種書畫用品合稱為“文房四寶”,第四種物品是什么?(2)這節課,我們要探討的是文房四寶中的一寶——“紙”。(二)帶著問題,朗讀課文,識字學詞。1.朗讀第1自然段,隨文學習“造紙術、偉大”。(1)引出第1自然段:其實很久以前是沒有紙的,出現了造紙術才發明了紙,所以課文開篇是這樣說的。(出示第1自然段,指名讀。)鞏固學詞:造紙術、偉大。齊讀第1自然段。2.朗讀第2自然段,隨文學習“創造、記錄、青銅器、攜帶、保存、學富五車、一冊書”等詞。(1)引入第2自然段,教師范讀,學生關注生字。師:造紙術發明以前,人們是怎樣記錄文字的呢?聽王老師讀第2自然段,請大家注意生字的讀音。(師讀第2自然段)出示詞語,指名學生讀。創造 記錄 青銅器 攜帶 保存 學富五車 一冊書隨文學習“冊、學富五車”:誰再來讀一讀這兩個詞,你能文中的原話說說你的理解嗎?①冊:這些竹片、木片用繩子穿起來,就成了一冊書。②學富五車:形容一個人學問高。③指導書寫“冊”字。(通過正確、錯誤的兩種書寫對比,發現“冊”字書寫要注意的問題。)生齊讀句子:這些竹片、木片用繩子穿起來,就成了一冊書。但是,這種書很笨重,閱讀、攜帶、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時候用“學富五車”形容一個人學問高,是因為書多的時候需要用車來拉。指導書寫“存”字。(歸類指導左上包右下的字的書寫要點:層、房、床。)學生在作業單上練習書寫“冊”“存”,師巡視指導。3.朗讀第3-5自然段,隨文學習“制作、盛放、蔡倫、積累、經驗、改進、切斷、朝鮮、阿拉伯、歐洲、社會、影響”等詞。(1)引入學習,學生自讀課文。師:沒有造紙術的時候,人們記錄事情很不方便,那么造紙術又是怎樣發明的呢?請同學們自己讀讀3-5自然段,找一找答案。(2)出示句子,鞏固識詞。①大約在一千九百年前的東漢時代,有個叫蔡倫的人,吸收了人們長期積累的經驗,改進了造紙術。(用換詞法,對比理解“改進”、“創造”。)師:“改進”能不能換成“創造”?為什么?②我國的造紙術首先傳到鄰近的朝鮮半島和日本,后來又傳到阿拉伯世界和歐洲,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影響了全世界。(隨機認識多音字“鮮”。)4.同桌輪讀,朗讀全文。(三)圈選信息,了解段意,初學方法。1.出示課后練習一,引入學習任務。師:讀著讀著,我們把課文讀通了,可是課文讀到這種程度還不夠,我們還要讀懂課文。接下來,讓我們走進課文第2自然段,想想這個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指名說一說。)2.導學第2自然段,學習了解段落大意的方法。(1)分句讀文,找出關鍵句子:哪些句子提到了古時候人們記錄文字的物品和缺點。這些句子中提到了古時候記錄文字的哪些物品?它們都有什么缺點呢?這些缺點中,哪一種最能概括所有物品的缺點?(4)串連關鍵詞,進行有序表達,概括出第2自然段的大意。(學法指導重點:連)師:現在請你把這些詞連成一句通順的話,再看看段是不是第2自然段是不是圍繞這個意思寫的。(5)語段對比,認識一個自然段的大意。(6)討論、觀察發現概括自然段大意的范式。(7)學法總結:在剛才的學習中,我們通過讀找出了關于記錄文字的物品及其特點的關鍵詞,還對關鍵詞進行了選擇,最后,我們把關鍵詞連成一句話,就知道了第2自然段的主要意思了。(四)全課小結,懸念導學,布置作業。1.全課小結: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以“讀”為核心,讀通了課文,弄清了第2、3自然段的大意,還知道了找關鍵詞、選關鍵詞、連關鍵詞的方法概括自然段大意的方法。那么蔡倫到底是怎樣改進造紙術的呢?蔡倫改進后的造紙術為什么能傳承下來呢?下節課,咱們將繼續走進文中去了解。2.布置作業(1)朗讀課文,運用學到的方法試概括第3、4自然段大意。(2)選擇恰當的詞語進行搭配,工整地抄寫在對應的田字格內。板書設計10.紙的發明找 誰選 關鍵詞(句) 做什么連 怎么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