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10.4 電容器的電容一、電容器1. 結構任何兩個彼此絕緣又相距很近的導體,都可以看成一個電容器。2. 平行板電容器:最簡單的電容器平行金屬板:電容器的極板一 一 一 一 一一 一 一十 十 十 十 十十 十 十絕緣物質:電介質3. 作用:容納電荷、儲存電能4. 電路圖符號:5. 電容器的工作方式——充電將電容器的兩個極板與電源的正負極相連,使原來不帶電的兩個極板帶上等量異種電荷。+ + + + + + +- - - - - - -+Q-QEV12SCREA一、電容器電流特征由電源正極流向電容器正極板,由電容器負極板流向電源負極,充電瞬間存在短暫電流,電流由大變小。電壓特征兩極板間電壓迅速增大,達到電源電壓后穩(wěn)定不變,兩極板間存在電勢差,電場為勻強電場。電荷量特征電容器所帶電荷量增加,兩極板帶有等量異種電荷。5. 電容器的工作方式——充電一、電容器能量特征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為電場能5. 電容器的工作方式——充電一、電容器燈泡電流表1電壓表亮度由明到暗,最后熄滅。讀數由大到小,最后為零。讀數由小到大,最后穩(wěn)定為某一數值。電容器相當于電源,將充電后的電容器的兩極板接通,兩極板的異種電荷中和,電容器失去電荷,不再帶電的過程。EASU=05. 電容器的工作方式——放電一、電容器電流特征電流由電容器正極板經過電阻流向電容器負極板。放電瞬間存在短暫電流,電流由大變小。能量特征電流做功,電場能轉化為其他形式能量,極板間無電場能。電壓特征兩極板間電勢差減小至零,電場強度減小至零。電荷量特征兩極板所帶電荷量減少,正負電荷中和,電荷量為零。5. 電容器的工作方式——放電一、電容器一、電容器燈泡電流表2電壓表5. 電容器的工作方式——放電亮度由明到暗,最后熄滅。讀數由大到小,最后為零。讀數由大到小,最后為零。電容器放電的 I-t 圖像一個格子的電量為0.08×10-3C大于半格算一個,小于半格舍去圖像所含格子個數約為42個,所釋放電荷量Q=0.08×10-3C×42=3.4×10-3C一、電容器5. 電容器的工作方式——放電二、電容1. 定義電容器所帶的電荷量Q與兩極板間的電勢差U的比值,叫做電容器的電容。4. 物理意義:描述電容器容納電荷本領大小的物理量電容器的電荷量Q:單個極板所帶電荷量的絕對值2. 定義式3. 國際單位制:法拉,用符號F表示,1F=1C/V常用單位:微法μF 、皮法pF 1 F=106 μF=1012 pF比值定義法:電容由電容器本身的性質決定,與Q、U無關適用范圍:任意電容器二、電容5. 計算式6. 擊穿電壓電介質不被擊穿時,加在電容器兩極板上的極限電壓。若電壓超過這一限度,電容器損壞。7. 額定電壓電容器外殼標注的額定電壓,是電容器正常工作時所能承受的最大電壓。額定電壓小于擊穿電壓。探究實驗:探究平行板電容器電容大小的影響因素保持極板電荷量Q、板間距離d不變減小兩極板的正對面積S電勢差增大,C減小保持極板電荷量Q、極板正對面積 S不變增大兩極板間的距離d電勢差增大,C減小探究實驗:探究平行板電容器電容大小的影響因素保持 Q、S、d 都不變在兩極板間插入電介質,如:有機玻璃板電勢差減小,C增大三、平行板電容器金屬極板絕緣物質電介質平行板電容器電容的決定式:d:兩極板間的距離S:兩極板的正對面積k:靜電力常量εr:電介質的相對介電常數真空εr=1電容的影響因素(電容器本身的結構)三、平行板電容器——動態(tài)分析電容器與電源相連:板間電壓 U 不變d增加S減小C減小Q=UCQ減小E減小C減小Q減小E不變Q=UC電容器與電源斷開:極板所帶電荷量 Q 不變d增加S減小C減小Q=UCU增加E不變C減小U增加E增加Q=UC三、平行板電容器——動態(tài)分析四、常用電容器構造不同:固定電容器;可變電容器形狀不同:圓柱電容器;平行板電容器;球形電容器電介質不同:空氣電容器;真空電容器;聚苯乙烯電容器;云母電容器陶瓷電容器;電解電容器四、常用電容器10.4 電容器的電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