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8張PPT)2025年物理中考復習項目二 力 學模塊一 基礎知識再夯實 任務二 機械運動聚焦中考011.會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估測長度和時間,會選用適當?shù)墓ぞ邷y量長度和時間。2.知道機械運動,舉例說明機械運動的相對性。3.會用速度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會辨析s-t圖像、v-t圖像。4.會通過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5.會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計算。核心知識點02知識點1 長度的測量長度單位米m0.10.01mmm1×1×1×1×測量工具刻度尺、卷尺、螺旋測微器、游標卡尺等。刻度尺的使用與讀數(shù)會看:使用前要看清刻度尺上標注的單位、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線 。圖中刻度尺的量程為0~6cm,分度值為0.1cm。會放:零刻度線與被測物體一端對齊,有刻度一邊緊靠被測物體且與被測邊平行,不能歪斜。會讀:讀數(shù)時,視線要正對刻度線,且估讀至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讀時,0不能省略。圖中視線乙的讀數(shù)方法是正確的。會記:結(jié)果由數(shù)字和單位兩部分組成。圖中測得鉛筆的長度為5.70cm。知識點2 時間的測量時間單位秒s60360060常見的時間長度一個中學生跑完百米約15s;人的心臟正常跳動一次約0.8s(1)小盤記錄的單位是分鐘,分度值是0.5min。(2)大盤記錄的單位是秒,指針轉(zhuǎn)一圈是30s,分度值是0.1s。若小盤讀數(shù)的非整分鐘小0.5min,則大盤讀數(shù)在0~30s內(nèi);若小盤讀數(shù)的非整分鐘大于0.5min,則大盤讀數(shù)在30~60s內(nèi)。(3)圖中停表讀數(shù)為3min,38.3s,合218.3s停表的用與讀數(shù)停表、電子手表、石英鐘等。測量工具知識點3 機械運動 參照物1.機械運動:物理學中,將物體位置隨時間的變化叫機械運動。2.參照物:人們判斷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時作為標準的物體, 不能選擇被研究物體本身作為參照物。3.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判斷同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參照物不同,得出的結(jié)論不同,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4.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判斷:s-t圖像(1)水平直線表示物體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即物體靜止,如圖線丙。(2)傾斜直線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斜率表示速度,如圖線甲、乙。(3)直線傾斜程度越大,速度越大, 。知識點4 s-t、v-t 圖像的理解v-t圖像(1)水平直線表示物體的速度大小不變,即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物體的速度大小為直線對應的縱坐標,如圖線a。(2)傾斜直線表示物體速度發(fā)生變化,即物體做變速運動,如圖線b1.比較速度快慢的兩種方法(1)相同時間比較路程,經(jīng)過路程長的物體運動得快。(2)相同路程比較時間,所花時間短的物體運動得快。2.速度路程時間運動快慢快知識點5 速度相關(guān)計算3.63403.0知識點6 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1.實驗原理: 。2. 實驗器材:斜面、小車、木塊、金屬片、刻度尺、停表。考點攻堅03考點1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例1】 (2022·湖南湘潭)如圖所示,甲圖中木塊的長度是 cm,圖乙中秒表器的讀數(shù)為 s。答案:1.70;337.5。【點撥與解答】(1)物體的長度為L=7.70cm-6.00cm=1.70cm (注意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分針在“5”和“6”之間,偏向“6”一側(cè),則在秒表的大表盤上,應該為37.5s,即秒表的讀數(shù)為5min37.5s=337.5s。考點2 參照物【例2】(2023·崇左)在行駛的動車上看到路邊的樹木向后退,所選的參照物是( )A.地面 B.遠山C.動車 D.樹木答案:C。【點撥與解答】坐在行駛的動車上,以動車為參照物,路旁的樹木與動車相對位置發(fā)生改變,所以看到路旁的樹木在向后。故C符合題意。考點3 s-t、v-t 圖像的理解及速度的計算【例3】(2023·云南)甲、乙兩人同時同地向東運動,運動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和乙均在做變速直線運動B.以甲為參照物,乙向西運動C.甲1分鐘通過的路程為300mD.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答案:B。考點4 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例4】如圖所示,是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的實驗。靶向突破04●通關(guān)必練1. (2023·廣西桂林)魯迅的《社戲》中有這樣的描寫:“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選的參照物是( )A.船 B.山C.河岸 D.山上的樹木的A2.(2022·湖南郴州)某汽車以72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駛,一只羚羊以22m/s的速度在草原上奔跑,一名運動員用5min跑完1800m。三者速度由小到大的順序是( )A.運動員、汽車、羚羊B.羚羊、汽車、運動員C.汽車、羚羊、運動員D.汽車、運動員、羚羊A●提分必練3.(2023·南通)(多選題)如圖所示是甲、乙兩車從同一地點沿同一方向運動的s-t圖像,由圖像可知( )A.05s,甲車的速度比乙車的速度大B.015s,甲、乙兩車平均速度相等C.015s,甲、乙兩車路程相等D.1020s,乙車處于靜止狀態(tài)BCD【一題多問】如圖是甲、乙兩車在某一平直公路上,從同一地點同時向南運動的圖像,由圖像可知:乙車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時間為 s。05s,甲、乙兩車速度之比為 。2025s,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 (選填“向北運動”“向南運動”或“靜止”)7.51:2向北運動課堂實戰(zhàn)051.(2022·河北保定)下列估測中最接近實際的是( )A.一次性醫(yī)用外科口罩的長約為0.4 mB.夏天保定的平均氣溫約為40C.正常人呼吸一次的時間約為10sD.一盒200mL牛奶的質(zhì)量約為0.2kg●基礎強化D2.如圖所示是我國空間站基本構(gòu)型,若以核心艙為參照物,下列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的是( )A.地球B.實驗艙C.對接過程中的貨運飛船D.出艙行走的航天員B3.(2024·江蘇揚州)某次實驗中,小明五次測量一物體的長度分別是6.31cm、6.81cm、6.33cm、6.32cm、6.33cm,則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和該物體的長度分別為(B)A.1mm 6.3225cmB.1mm 6.32cmC.1cm 6.33cmD.1cm 6.42cm4.圖像法是物理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如圖所示的圖像中,描述的是同一種運動形式的是( )C5.(2024·湖北武漢)我國古書《套買曜》上記載有:“人在舟中閉牖(yǒu,指門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覺。”其中“舟行”和“人不覺”分別對應的參照物是( )A.舟、岸 B.門窗、水C.岸、舟 D.門窗、舟C6.(2022·山東萊蕪)一輛長20m的貨車以72km/h的速度勻速通過長100m的大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貨車完全在橋上行駛的時間是5sB.貨車完全在橋上行駛的時間是4sC.貨車通過大橋所用的時間是5sD.貨車通過大橋所用的時間是7sB7.兩物體均做勻速直線運動,由速度公式 可知( )A.路程與時間成正比B.速度與時間成反比C.時間一定時,速度與路程成正比D.速度較大的物體一定比速度較小的物體通過的路程長A8.(2024·北京東城區(qū))下圖是表示某物體做直線運動時,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像。這個物體( )A.在04h內(nèi)做加速運動B.在47h內(nèi)做勻速運動C.在710h的速度為15km/hD.04h內(nèi)的速度比710h內(nèi)的速度小 D9.(2023·河北石家莊)(多選)車站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得知一名犯罪嫌疑人甲正沿和諧大街逃跑,民警乙駕駛摩托車到達嫌疑人甲逃跑地點,同向追捕甲,他們運動的路程s隨時間t的變化關(guān)系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民警乙出發(fā)比嫌疑人甲晚6sB.民警乙在第2.4 km處與嫌疑人甲相遇C.民警乙的速度是72km/hD.嫌疑人甲的運動速度是10m/sBC10.如圖甲所示,鞋子的長度為 cm;如圖乙所示,秒表的示數(shù)是 。25.10277.5s11.(2022·山東營口)小麗在朋友圈分享自己外出旅行時的照片,其中兩張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駛的車內(nèi)連續(xù)拍攝的照片,下圖為示意圖,網(wǎng)友判斷小麗乘坐的車正在向東行駛。你認為網(wǎng)友的判斷是 (選填“正確”或“錯誤”)的。小麗發(fā)現(xiàn)她乘坐的車速度始終為70 km/h,則30min通過的路程是 km。錯誤3512.(2022·湖南韶山)如圖所示記錄了一輛小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的情況,該小汽車做的是 直線運動,它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m/s。變速13.5●能力提升13.(2024·安徽六安霍山縣)某兵工廠生產(chǎn)了一批新式步槍。為測試子彈飛行的平均速度,一士兵手持步槍在空曠的靶場瞄準510m外的靶子射擊,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則子彈擊中靶的聲音傳到人耳處所需時間為 。槍筒旁邊的聲波探測器先后探測到兩次較強聲波,并在示波器上顯示出來(如圖)。已知第一次是槍響的聲波,第二次是子彈擊中靶的聲波,示波器上每一大格時間相差1s。則子彈飛行的平均速度為 m/s。1.5s85014.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完成了“測量物體的平均速度”實驗(數(shù)字分別表示“時:分:秒”)。(1)該實驗的原理是 ;為了完成實驗,需要的測量工具有秒表和 。刻度尺(2)經(jīng)測量s1=0.9m,s2=0.4m,則小車在段的平均速度是 m/s, 小車沿斜面向下做 (選填“勻速”或“變速”)運動。(3)如果讓小車過了點才開始計時,則所測段的平均速度(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0.5變速偏大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