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知識點第一課 維護憲法權威1、憲法的作用(1)憲法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2)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2、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3、國家權力屬于人民的表現(我國憲法怎樣保障國家權力屬于人民?)(1)憲法確認我國的國家性質,明確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2)憲法規定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奠定了國家權力屬于人民的經濟基礎。(3)憲法規定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明確了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基本途徑和形式。(4)憲法規定廣泛的公民基本權利,并規定實現公民基本權利的保障措施。(5)憲法還規定國家武裝力量屬于人民。4、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憲法原則,歸根結底就是要保證人民當家作主。5、憲法對我國的國家性質是如何規定的 我國憲法第一條第一款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第二條第一款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6、人權的實質內容和目標是什么 人權的實質內容和目標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發展。7、人權的主體、內容分別是什么 (1)主體:在我國,人權的主體非常廣泛,既包括我國公民,也包括外國人等。不僅保護個人,也保護群體。(2內容:)憲法保護的人權的內容也很廣泛,既包括平等權和人身權利、政治權利,也包括財產權、勞動權、受教育權等經濟、社會、文化方面的權利。8、為什么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1)人權的實質內容和目標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發展。(2)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是我國的憲法原則。(3)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立法活動的基本要求。9、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權 (1)它要求各級國家機關樹立尊重和保障人權的理念,加強人權法治保障,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權利和自由。(2)我國憲法規定了公民享有的廣泛的基本權利,法律進一步明確了公民享有的各項具體權利,規定了侵害權利的法律責任。(3)行政機關在執法過程中應當樹立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意識,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堅持依憲施政、依法行政、簡政放權。(4)監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監察權,加強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的監督,保護公民的各項合法權益。(5)審判機關、檢察機關要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保護公民的各項合法權益。(6)國家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圍和習慣,努力將人權理想變成現實。10、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的關系是怎樣的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人民通過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11、除人大這樣的權力機關外,我國還有哪些國家機關 它們與權力機關的關系是怎樣的 (1)我國還有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2)這些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12、我國國家機構組織和工作的原則是什么 我國憲法第三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13、為什么要規范權力的運行 (1)權力就把雙刃劍,運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如果被濫用則會滋生腐敗,貽害無窮。(2)規范國家權力運行以保障公民權利的實現,這是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3)只有規范權力運行,才能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14、我國憲法是如何規范權力運行的 (或國家機關或工作人員怎樣行使權力)(1)國家權力必須在憲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圍內行使。(2)對于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來說,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必須依法行使權力、履行職責,不得懈怠、推諉。(3)憲法和法律還規定了國家權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國家權力必須嚴格按照法定的途徑和方式行使。(4)國家權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第二課 保障憲法實施15、我國現行憲法的構成和基本內容分別是什么 (1)構成:我國現行憲法除序言外,設有第一章總綱,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第三章國家機構,第四章國旗、國歌、國微、首都,共四章一百三十八條。(2)基本內容:憲法規定了我國的國家性質、根本制度、根本任務、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的組織及其職權等國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問題,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16、為什么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 憲法的權威關系國家的命運,社會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憲法沒有權威,法治的權威就樹立不起來;如果憲法受到漠視,人民權利和自由就無法保證。要求:一切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都必須維護憲法權威,捍衛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能凌駕于憲法之上,一切違反憲法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17、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是如何以憲法為根本活動準則的 中國共產黨堅持把依法治國作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黨自身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18、憲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中的地位是怎樣的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19、為什么說憲法是根本法 (1)憲法所規定的內容是國家生活中帶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而其他法律所規定的內容通常只是國家生活中的一般性問題,是對刑事、民事、行政等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規定。(2)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其他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精神相違背,否則就會因違憲而無效。(3)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嚴格。(4)憲法是國家法制統一的基礎。20、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核心是什么 憲法的規定有什么特點?(1)核心:憲法(2)特點:原則性21、為什么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嚴格 一方面使得憲法的內容具有更廣泛的民意基礎,另一方面保障了憲法的長期穩定性,使國家長治久安,社會健康發展。22、為什么權力行使需要接受監督 (權力需要監督的原因)監督是權力正確行使的根本保證,不受監督的權力將導致腐敗。23、為什么要增強憲法意識?憲法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我們的一生都離不開憲法的保護。我們要增強憲法意識,熱愛憲法,捍衛憲法。24、如何增強憲法意識 ①學習憲法。②認同憲法。③踐行憲法。第二單元 理解權利義務第三課 公民權利1、我國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有哪些?(1)政治權利和自由(2)人身自由(3)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4)平等權(5)宗教信仰自由等(6)婦女、兒童和殘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權利受到憲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2、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主要有哪些 政治自由包括哪些 依法行使這些政治權利和自由有什么意義 (1)公民享有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包括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政治自由和監督權等。(2)政治自由: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等自由。(3)意義:我國公民依法行使這些政治權利和自由,有利于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是人民行使當家作去權力的重要形式。3、公民的監督權的內容是什么 內容:我國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4、什么是公民的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的內容和意義分別是什么 (1)含義: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2)內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3)意義: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獨立、自由、有尊嚴地生活。5、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我國憲法規定,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準或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6、人格尊嚴權包括哪些內容 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7、我國憲法規定,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等。8、侵犯公民隱私權的行為有哪些 (1)監視、窺探他人的生活(2)偷看日記、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計刺探他人的秘密(3)道聽途說傳播他人的隱私(4)非法利用他人的個人信息。9、教育的作用(或地位)是什么 作用(或地位):教育為個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礎,為人類文明傳遞薪火,成就民族和國家的未來。10、我國公民應該如何行使基本權利 (1)任何權利都是有范圍的。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2)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3)公民行使權利時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11、公民可以通過哪些方式維護權利公民權利受到損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維護權利。維護權利的方式包括協商、調解、仲裁和訴訟(向人民法院起訴)等。第四課 公民義務12、公民的基本義務有哪些 ①遵守憲法法律。②維護國家利益。③依法服兵役。④依法納稅。⑤我國憲法還規定了公民應履行的其他義務,包括勞動的義務、受教育的義務、夫妻雙方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父母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和成年子女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等。13、遵守憲法和法律的表現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等。14、建設法治社會對我們的要求(或如何履行遵守憲法法律的義務?)(1)我們要自覺做到學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營造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2)我們要自覺學習法律知識,了解法律程序規定,同時,以法律來指導和約束自己的行為,做到依法辦事。15、維護國家利益的內容有哪些?(1)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2)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16、怎樣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每個公民都應當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緊密聯系一起,自覺維護國家領土的完整和主權的統一,維護民族之間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關系。17、違反納稅義務的行為表現及其責任任何偷稅、欠稅、騙稅、抗稅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18、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是怎樣的關系 我們應該如何堅持權利和義務的統一 (1)關系:①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②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③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2)堅持二者統一做法: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19、什么是公民的法定義務 我們應該如何履行法定義務 (1)含義: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2)要求或做法:①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②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20、違反法定義務要承擔什么責任 違反法定義務,必須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公民違反民事法律,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違反行政法律,應當依法承擔行政責任;違反刑事法律,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承擔刑事責任。第三單元 人民當家作主第五課 我國基本制度1、現階段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什么 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2、公有制經濟的地位、成分(或形式)別是什么 (1)地位:我國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2)成分:公有制經濟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3、我國國有經濟的地位、作用和國家對它的態度(或國家政策)分別是什么 (1)地位: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2)作用:發展、壯大國有經濟,對于提供公共服務、發展重要前瞻性戰略性產業、保護生態環境,支特科技進步和保障國家安全等,具有關鍵作用。(3)國家態度:國家保障國有經濟的鞏固和發展。4、我國集體經濟的作用和國家對它的態度(或國家政策)分別是什么 (1)作用: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對于廣泛吸納社會資金、緩解就業壓力、增加公共積累和實現共同富裕等具有重要作用。(2)國家態度:國家保護城鄉集體經濟組織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鼓勵、指導和幫助集體經濟的發展。5、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的成分(或形式)地位、作用和國家對它的態度(或國家政策)分別是什么 (1)成分: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等。(2)地位:在我國,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3)作用:在支撐經濟增長、增加稅收、擴大就業、促進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4)國家態度:國家保護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6、我國現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有什么意義?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綜合國力的增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人民當家做主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7、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8、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包括哪些內容?基本內容: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通過民主選舉選出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這些國家機關依法行使各自的職權,并對人民代表大會負責,受人民代表大會監督;實行民主集中制,重大問題經人民代表大會充分討論,遵循少數服從多數原則,民主決定。9、我國人大代表的職權和義務分別是什么 (1)職權:依法審議各項議案和報告、表決各項決定、提出議案和質詢案。(2)義務:人大代表必須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聽取和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努力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并接受人民監督。10、我國為什么要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和實際、體現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保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好制度。11、如何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1)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必須毫不動搖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2)必須保證和發展人民當家作主(3)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4)必須堅持民主集中制12、我國現階段的基本政治制度有哪些?(1)政黨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2)民族制:民族區域自治制度(3)基層群眾自治制度13、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根本宗旨、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地位分別是什么?(1)性質: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2)根本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3)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實現共產主義。(4)地位: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1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什么?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15、我國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是什么 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16、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性質、主題和職能分別是什么?(1)性質: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組織。(2)主題:團結和民主(3)職能: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的職能17、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義是什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它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進科學民主決策;有利于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和諧;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對分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18、如何正確理解民族區域自治?我國憲法規定,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19、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有哪些?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有利于把國家的集中、統一與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結合起來,有利于把國家的法律、政策與民族自治地方的具體實際、特殊情況結合起來,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熱愛祖國的感情與熱愛自己民族的感情結合起來,有力促進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0、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是什么 城市的居民委員會和農村的村民委員會。第六課 我國國家機構21、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什么 人們代表大會(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2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性質和地位分別是什么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2)在整個國家機關體系中居于最高地位.23、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性質是什么?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24、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有哪些 (1)立法權。(2)決定權。(3)任免權(4)監督權25、國家主席的性質、地位、產生、當選條件、任期、和職權分別是什么?(1)性質: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是國家機關(2)地位: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元首(3)產生: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4)當選條件: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年滿四十五周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5)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6)職權:公布法律、發布命令;任免權;外事權;榮典權。26、國家行政機關的性質和組成分別是什么?(1)性質:國家行政機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2)組成:我國行政機關由國務院及其領導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成。27、國家行政機關與國家權力機關的關系是怎樣的 國家行政機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負責貫徹執行國家權力機關通過的有關法律、決議和決定。各級人民政府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負責并報告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本級人大常委會負責并報告工作。28、行政機關如何履行為人民服務的職責 人民是國家的主人,行政機關的權力來自人民的授予。行政機關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29、我國最高行政機關是 國務院30、國家行政機關應如何行使職權 (1)都必須嚴格遵照憲法和法律。行政機關要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勇于負責、敢于擔當,堅決糾正不作為、亂作為,堅決克服懶政、怠政。(2)為了防止工作人員出現履職不力、監管缺失,失職瀆職、徇私枉法等問題,必須加強對行政權的監督和制約,切實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權責要對等,失責要追究,侵權要賠償。31、國家的監察機關是什么?監察委員會32、監察委員會的性質、構成、監察對象分別是什么?(1)性質:監察委員會是行使國家監察職能的專責機關。(2)構成:國家監察委員會和地方各級監察委員會。(3)監察對象: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33、我國的最高監察機關是什么?國家監察委員會34、監察機關的職責有哪些?(1)監督職責;(2)調查職責;(3)處置職責35.我國司法機關包括什么?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36、人民法院的性質、組成、職權、要求分別是什么?(1)性質:國家的審判機關(2)組成: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包括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專門人民法院(包括軍事法院和海事法院等)(3)職權:人民法院的基本職權是審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通過行使國家審判權,懲辦犯罪分子,解決民事和行政爭議,維護社會秩序,引導公民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4)要求(或人民法院應如何行使職權?)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動中,必須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人民法院對公民權利提供有效救濟和保障,捍衛社會公平正義。37、人民檢察院的性質、組成、職權、要求分別是什么?(1)性質: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2)組成:最高人民檢察院;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軍事檢察院等專門人民檢察院。(3)職權:人民檢察院行使檢察權,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實行監督,對刑事犯罪行為代表國家提起公訴,保護公民、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司法的公正,保障法律統一正確實施。(4)要求(或人民檢察院應如何行使職權?)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各級人民檢察院的工作人員,必須忠實于事實真相,忠實于法律,忠實于社會主義事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第四單元 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課 尊重自由平等1、自由的意義有哪些 意義:擁有自由,不僅能增強個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發每個人的活力,從而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繁榮。2、如何理解自由的限度 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無限制的自由只會走向自由的反面,導致混亂與傷害。無論現實世界還是網絡空間,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3、法治與自由二者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二者相互聯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損害。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會生活中,有邊界才有秩序,守底線才能享自由。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義是什么 平等是人類的崇高理想,是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之一。5、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現 (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2)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違法或犯罪行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6、我們應該如何珍視自由 (1)珍視自由,就要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2)珍視自由,必須依法行使權利。作為公民,應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樹立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意識。7、什么是特權?追求特權有什么后果?(1)含義:所謂特權,就是法律、制度規定之外的特殊權利。(2)后果:法律的尊嚴和權威不容侵犯,任何踐踏法律的行為必將受到制裁和懲罰。8、在現實生活中有哪些不平等現象 它們的影響是什么?我們該秉持什么樣的態度?(1)現象列舉:身高歧視、性別歧視、學歷歧視等。(2)影響:損害了公民的人格尊嚴,違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3)態度:面對這些不平等現象,我們不能聽之任之,應據理力爭,必要時依法維權。9、我們應該如何踐行平等 (1)踐行平等,就要反對特權。(2)踐行平等,就要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3)踐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4)需要每個公民把平等原則落實到日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我們要增強平等意識,努力踐行平等,共同建構平等有序的社會制度。第八課 維護公平正義10、什么叫公平 它的內涵 (1)含義:通常指人們基于一定標準或原則,處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簡的態度或行為方式。(2)內涵:包括權利公平、規則公平、機會公平等。11、公平的作用(或價值、意義)是什么 (1)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僅能保證個人應得的利益,使個人獲得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而且能讓人感受到尊嚴,從而激發自身潛能,提高工作效率。(2)公平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公平有利于協調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緩和社會矛盾,保證社會的長治久安。公平有利于營造更好的競爭環境,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推動社會持續發展。12、我們如何堅守公平?(或如何把公平從美好的愿望轉化為現實 )(1)個人維護公平。①面對利益沖突,我們要站在公平的立場,學會擔當,以公平之心為人處世。②遇到不公平的行為時,我們要堅守原則立場,敢于對不公平說“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營造一個公平的環境。(3)制度保障公平。①對于立法而言,在規定權利義務、分配社會資源時,要公平地對待每個人,保障每個人得到他應得的;②對于司法而言,在解決糾紛、化解矛盾時,要公平地對待當事人,切實維護其合法權益。13、怎樣的行為是正義的行為?正義行為都是有利于促進社會進步、維護公共利益的行為。14、正義的作用(或價值、意義)是什么?(1)正義是法治追求的基本價值目標之一;(2)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3)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15、正義的要求要求依法保障人們的正當權利,是受害者得到救濟、違法者受到懲罰;要求人們分辨是非,懲惡揚善,維護社會公共利益;要求人們對弱者給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證其有尊嚴地生存。16、如何守護正義 (1)個人守護正義。守護正義需要勇氣和智慧,面對非正義行為,一方面要敢于斗爭,相信正義必定戰勝邪惡;另一方面要講究策略,尋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見義“智”為。(2)司法維護正義。司法是捍衛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司法機關必須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嚴格遵循訴訟程序,平等對待當事人,確保司法過程和結果合法、公正。為了實現司法正義,國家積極推進以司法公正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司法權,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