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二章 氣體、液體和固態 章末檢測試卷(二)(課件 練習,共2份)粵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 第三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二章 氣體、液體和固態 章末檢測試卷(二)(課件 練習,共2份)粵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 第三冊

資源簡介

章末檢測試卷(二)
(滿分:10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關于下列各圖所對應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
A.圖甲中水黽可以停在水面,是因為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B.圖乙中玻璃容器中的小水銀滴呈球形,是因為表面張力的緣故
C.圖丙中插入水中的塑料筆芯內水面下降,說明水浸潤塑料筆芯
D.圖丁中拖拉機鋤松土壤,是為了利用毛細現象將土壤里的水分引上來
2.(2020·江蘇卷)玻璃的出現和使用在人類生活里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它是一種非晶體。下列關于玻璃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沒有固定的熔點
B.天然具有規則的幾何形狀
C.沿不同方向的導熱性能不同
D.分子在空間上周期性排列
3.(2023·北京卷)夜間由于氣溫降低,汽車輪胎內的氣體壓強變低。與白天相比,夜間輪胎內的氣體 (  )
A.分子的平均動能更小
B.單位體積內分子的個數更少
C.所有分子的運動速率都更小
D.分子對輪胎內壁單位面積的平均作用力更大
4.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經歷M→N狀態變化過程的V-T圖像如圖所示。已知此過程氣體壓強不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該氣體在狀態N時溫度為500 K
B.該氣體在狀態N時溫度為600 K
C.MN的反向延長線必過原點O
D.MN的反向延長線一定不過原點O
5.(2023·廣州市高二期末)如圖所示是一定質量的某種氣體經歷的兩個狀態變化的p-T圖像,對應的p-V圖像應是 (  )
6.(2024·廣東省開學考試)肺活量是指在標準大氣壓p0下,人盡力呼氣時呼出氣體的體積,是衡量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標。如圖所示為某同學自行設計的肺活量測量裝置,體積為V0的空腔(包括細管)通過細管與吹氣口和外部玻璃管密封連接,玻璃管內裝有密度為ρ的液體用來封閉氣體。測量肺活量時,被測者盡力吸足空氣,通過吹氣口將肺部的空氣盡力吹入空腔中,若此時玻璃管兩側的液面高度差設為h,大氣壓強p0保持不變,重力加速度為g,忽略氣體溫度的變化,則人的肺活量為 (  )
A.V0 B.V0
C.V0 D.V0
7.用質量為m的光滑活塞將導熱氣缸內的理想氣體與外界隔離開,氣缸的質量為2m,若用細繩連接活塞,把該整體懸掛起來(如圖甲所示),活塞距缸底的高度為H,若用細繩連接氣缸缸底,也把該整體懸掛起來(如圖乙所示),活塞距缸底的高度為h。設環境溫度不變,大氣壓強為p,且=p,S為活塞的橫截面積,g為重力加速度,則H與h之比為 (  )
A.3∶4 B.3∶2 C.7∶4 D.5∶4
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
8.(2023·江門市高二月考)在某一容積可改變的容器中封閉著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有關氣體的壓強,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當氣體分子熱運動變劇烈且分子平均距離變小時,氣體壓強可能不變
B.改變容器體積,當氣體分子間的平均距離變大時,氣體壓強可能變大
C.保持容器體積不變,容器做自由落體運動時,容器內氣體壓強不變
D.當溫度升高且單位時間內與器壁單位面積碰撞的分子數不變時,氣體壓強一定變大
9.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狀態經歷了如圖所示的ab、bc、cd、da四個過程,其中bc的延長線通過坐標原點O,cd垂直于ab且與T軸平行,da與bc平行,則氣體體積在 (  )
A.ab過程中不斷增加 B.bc過程中保持不變
C.cd過程中不斷增加 D.da過程中保持不變
10.(2023·江門市高二月考改編)如圖所示,一根豎直的彈簧支持著一倒立氣缸的活塞,使氣缸懸空而靜止。設活塞與缸壁間無摩擦,可以在缸內自由移動,缸壁導熱性良好使缸內理想氣體的溫度保持與外界大氣溫度相同,則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  )
A.若外界大氣壓增大,則彈簧將壓縮一些
B.若外界大氣壓減小,則氣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將增大
C.若氣溫升高,則活塞距地面的高度將減小
D.若氣溫升高,則氣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將增大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4分。
11.(8分)(2021·全國甲卷)如圖,一定量的理想氣體經歷的兩個不同過程,分別由體積—溫度(V-t)圖上的兩條直線Ⅰ和Ⅱ表示,V1和V2分別為兩直線與縱軸交點的縱坐標;t0是它們的延長線與橫軸交點的橫坐標,t0=-273.15 ℃;a為直線Ⅰ上的一點。由圖可知,氣體在狀態a和b的壓強之比=    ;氣體在狀態b和c的壓強之比=    。
12.(10分)某同學用DIS研究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的氣體壓強與體積的關系,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實驗中通過注射器示數讀出氣體體積V,用氣壓傳感器記錄氣體壓強p。
(1)(2分)關于本實驗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推拉活塞時,為了讀數準確,動作要快
B.推拉活塞時,為了穩定,手要握住注射器筒
C.氣壓傳感器與注射器之間的軟管脫落后,應立即重新接上,繼續實驗并記錄數據
D.活塞和針筒之間的摩擦并不影響壓強的測量
(2)(2分)某同學在做實驗時,按實驗要求組裝好實驗裝置,然后按實驗要求推動活塞,使注射器內空氣體積發生變化,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請在圖乙中作出V與的關系圖像。
序號 V/mL p/(×105 Pa) /(×10-5 Pa-1)
1 18 1.038 0.963
2 16 1.160 0.862
3 14 1.311 0.763
4 12 1.512 0.662
5 10 1.784 0.560
6 8 2.178 0.459
7 6 2.793 0.358
(3)(2分)本實驗中,可以由V與的關系圖像驗證氣體等溫變化時p與V關系,其依據是V與成    (選填“正比”或“反比”)。
(4)(2分)由于在實驗中未考慮軟管中氣體的體積,實驗結果有一定的誤差,此誤差屬于    (選填“系統誤差”或“偶然誤差”)。
(5)(2分)由圖像可以求得軟管中氣體的體積為     mL(保留2位有效數字)。
13.(10分)(2024·安徽卷)某人駕駛汽車,從北京到哈爾濱,在哈爾濱發現汽車的某個輪胎內氣體的壓強有所下降(假設輪胎內氣體的體積不變,且沒有漏氣,可視為理想氣體)。于是在哈爾濱給該輪胎充入壓強與大氣壓相同的空氣,使其內部氣體的壓強恢復到出發時的壓強(假設充氣過程中,輪胎內氣體的溫度與環境相同,且保持不變)。已知該輪胎內氣體的體積V0=30 L,從北京出發時,該輪胎氣體的溫度t1=-3 ℃,壓強p1=2.7×105 Pa。哈爾濱的環境溫度t2=-23 ℃,大氣壓強p0取1.0×105 Pa。求:
(1)(5分)在哈爾濱時,充氣前該輪胎氣體壓強的大小。
(2)(5分)充進該輪胎的空氣體積。
14.(12分)(2023·潮州市高二期末)負壓救護車,其主要裝置為車上的負壓隔離艙(即艙內氣體壓強低于外界的大氣壓強),如圖所示,其內部空間對應的尺寸為2 500 mm×1 500 mm×2 000 mm(長、寬、高),這種負壓艙既可以讓外界氣體流入,也可以將艙內氣體過濾后排出。隔離艙初始時溫度為27 ℃,壓強為p0=1.0×105 Pa;運送到某地區后,外界溫度變為12 ℃,大氣壓強變為p=0.855×105 Pa,已知負壓艙導熱良好且運輸過程中與外界沒有氣體交換,容積保持不變。
(1)(4分)求運送到該地區后負壓艙內的壓強;
(2)(8分)若運送到該地區后需將負壓艙內部分氣體抽出,使壓強與當地大氣壓強相同,求向外界排出的空氣占原空氣的百分比。
15.(14分)(2023·全國乙卷)如圖,豎直放置的封閉玻璃管由管徑不同、長度均為20 cm的A、B兩段細管組成,A管的內徑是B管的2倍,B管在上方。管內空氣被一段水銀柱隔開。水銀柱在兩管中的長度均為10 cm。現將玻璃管倒置使A管在上方,平衡后,A管內的空氣柱長度改變1 cm。求B管在上方時,玻璃管內兩部分氣體的壓強。(氣體溫度保持不變,以cmHg為壓強單位)
答案精析
1.B [水黽可以停在水面是因為水的表面張力的緣故,故A錯誤;水銀的表面張力比較大,水銀不浸潤玻璃容器,這就導致了水銀在接觸到其他物體時,會盡可能地減少表面積,從而形成球狀,故B正確;當一根內徑很細的管垂直插入液體中,浸潤液體在管里上升,而不浸潤液體在管內下降,則水不浸潤塑料筆芯,故C錯誤;拖拉機鋤松土壤,是為了破壞毛細管,減小水分蒸發,故D錯誤。]
2.A
3.A [夜間氣溫低,分子的平均動能更小,但不是所有分子的運動速率都更小,故A正確,C錯誤;由于汽車輪胎內的氣體壓強變低,輪胎會略微被壓癟,則單位體積內分子的個數更多,分子對輪胎內壁單位面積的平均作用力更小,B、D錯誤。]
4.C [由題意可知氣體在M→N過程為等壓變化,根據蓋-呂薩克定律有=,代入題圖中數據,解得TN=400 K,故A、B錯誤;氣體發生等壓變化,則有=c,可得V=c·T,可知V-T圖像中MN的反向延長線必過原點,故C正確,D錯誤。]
5.C [根據查理定律可知,當氣體狀態發生由A到B的變化時,氣體的體積保持不變,壓強變大,p-V圖像為平行于p軸的直線,再根據玻意耳定律可知,當氣體狀態發生由B到C的變化時,氣體的溫度保持不變,p-V圖像為雙曲線的一支,故選項C正確。]
6.C [設人的肺活量為V,將空腔中的氣體和人肺部的氣體一起研究,初狀態p1=p0,V1=V0+V
末狀態p2,V2=V0,根據壓強關系有
p2=p0+ρgh。
根據玻意耳定律有p1V1=p2V2,
聯立解得V=V0,故選C。]
7.B [題圖甲中,設封閉氣體的壓強為p1,
對氣缸分析,由平衡條件有pS=p1S+2mg
解得:p1=p-=p
氣體的體積為:V1=HS
題圖乙中,設封閉氣體的壓強為p2,
對活塞分析,由平衡條件有pS=p2S+mg
解得:p2=p-=p
氣體的體積為:V2=hS
由玻意耳定律有:p1V1=p2V2
解得:===,故選B。]
8.BCD [氣體壓強宏觀上取決于氣體的體積和溫度,當分子熱運動變劇烈,說明溫度T升高,分子平均距離變小,氣體體積V變小,則氣體壓強一定變大,故A錯誤;當氣體分子間的平均距離變大時,體積變大,若溫度升高,則氣體壓強可能變大,B正確;密閉容器內的氣體壓強和重力無關,使該容器做自由落體運動,則氣體對容器壁的壓強不變,故C正確;溫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動能增大,單位時間內與器壁單位面積碰撞的分子數不變時,氣體壓強一定變大,故D正確。]
9.AB [ab是等溫線,由玻意耳定律可知,壓強減小則體積增大,A正確;因為bc的延長線通過坐標原點O,所以bc是等容線,即氣體體
積在bc過程中保持不變,B正確;cd是等壓線,由蓋—呂薩克定律可知,溫度降低則體積減小,C錯誤;如圖所示,連接aO交cd于e,則ae是等容線,即Va=Ve,因為Vd10.BD [以氣缸與活塞組成的系統為研究對象,系統受重力與彈簧彈力作用,若外界大氣壓增大或氣溫升高,系統所受重力不變,由平衡條件可知,彈簧彈力不變,彈簧的壓縮量不變,所以活塞距地面的高度不變,A、C錯誤;選擇氣缸為研究對象,豎直方向上向下受重力和大氣壓力pS,向上受到缸內氣體向上的支持力p1S,氣缸受力平衡,有G+pS = p1S,若外界大氣壓p減小,p1一定減小,根據理想氣體的等溫變化,當壓強減小時,體積一定增大,所以氣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將增大,B正確;若大氣溫度升高,氣體溫度T升高,外界大氣壓不變,氣體壓強p不變,由蓋—呂薩克定律可知,氣體體積增大,活塞不動,所以氣缸向上運動,即氣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將增大,D正確。]
11.1 
解析 由體積-溫度(V-t)圖像可知,直線Ⅰ為等壓線,則a、b兩點壓強相等,則有=1;
t=0 ℃時,當氣體體積為V1時,設其壓強為p1,當氣體體積為V2時,設其壓強為p2,根據等溫變化,由玻意耳定律有p1V1=p2V2
由于直線Ⅰ和Ⅱ各為等壓線,則有p1=pb,p2=pc
聯立解得==。
12.(1)D (2)見解析圖 (3)正比 (4)系統誤差 (5)1.2
解析 (1)推拉活塞時,動作要慢,使溫度與環境溫度保持一致,故A錯誤;推拉活塞時,手不能握住注射器,防止對其起加熱作用,故B錯誤;氣壓傳感器與注射器之間的軟管脫落后,氣體質量變化,需重新實驗,故C錯誤;活塞和針筒之間的摩擦并不影響壓強的測量,故D正確。
(2)將表格中的數據在坐標軸中描出來,然后用直線連接起來,連線的時候,使盡可能多的點分布在直線上,不在直線上的點均勻分布在直線兩側,圖像如圖所示
(3)當溫度不變時,壓強p與體積V的乘積是一個常數,則有pV=c,則V=c,可得V與成正比。
(4) 由于在實驗中未考慮軟管中氣體的體積,體積的讀數值總是比實際值小,有一定的誤差,此誤差屬于系統誤差。
(5)設軟管中氣體的體積為V0,由題圖可知體積的讀數值比實際值小V0,根據p(V+V0)=c,c為定值,有V=-V0,可得軟管中氣體的體積為圖線的縱軸截距,由圖像可得斜率為20,
則V0=0.358×20 mL-6 mL≈1.2 mL。
13.(1)2.5×105 Pa (2)6 L
解析 (1)由查理定律可得=
其中p1=2.7×105 Pa,
T1=(273-3) K=270 K,
T2=(273-23) K=250 K
代入數據解得,在哈爾濱時,充氣前該輪胎氣體壓強的大小為p2=2.5×105 Pa
(2)由玻意耳定律p2V0+p0V=p1V0
代入數據解得,充進該輪胎的空氣體積為V=6 L。
14.(1)0.95×105 Pa (2)10%
解析  (1)對負壓隔離艙內部氣體,根據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得=
初狀態T0=300 K,p0=1.0×105 Pa,
末狀態T1=285 K,解得p1=0.95×105 Pa
(2)到當地后對氣體,初狀態
V0=2 500 mm×1 500 mm×2 000 mm=7.5 m3
末狀態p=0.855×105 Pa
根據玻意耳定律得p1V0=pV
在末狀態排出氣體的體積ΔV=V-V0
體積占比η=×100%
代入數據解得η≈10%
15.pA=74.36 cmHg pB=54.36 cmHg
解析 設B管在上方時上部分氣體壓強為pB,下部分氣體壓強為pA,此時有pA=pB+20 cmHg
倒置后A管氣體壓強變小,即空氣柱長度增加1 cm,A管中水銀柱長度減小1 cm,又因為SA=4SB,可知B管中水銀柱長度增加4 cm,空氣柱長度減小4 cm;
設此時兩管的壓強分別為pA'、pB',
所以有pA'+23 cmHg=pB'
倒置前后溫度不變,根據玻意耳定律,對A管內空氣柱有pASALA=pA'SALA'
對B管內空氣柱有pBSBLB=pB'SBLB'
其中LA'=10 cm+1 cm=11 cm
LB'=10 cm-4 cm=6 cm
聯立以上各式解得pA=74.36 cmHg,
pB=54.36 cmHg。(共41張PPT)
章末檢測試卷(二)
一、單項選擇題
1.關于下列各圖所對應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圖甲中水黽可以停在水面,是因為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B.圖乙中玻璃容器中的小水銀滴呈球形,是因為表面張力的緣故
C.圖丙中插入水中的塑料筆芯內水面下降,說明水浸潤塑料筆芯
D.圖丁中拖拉機鋤松土壤,是為了利用毛細現象將土壤里的水分引上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水黽可以停在水面是因為水的表面張力的緣故,故A錯誤;
水銀的表面張力比較大,水銀不浸潤玻璃容器,這就導致了水銀在接觸到其他物體時,會盡可能地減少表面積,從而形成球狀,故B正確;
當一根內徑很細的管垂直插入液體中,浸潤液體在管里上升,而不浸潤液體在管內下降,則水不浸潤塑料筆芯,故C錯誤;
拖拉機鋤松土壤,是為了破壞毛細管,減小水分蒸發,故D錯誤。
2.(2020·江蘇卷)玻璃的出現和使用在人類生活里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它是一種非晶體。下列關于玻璃的說法正確的是
A.沒有固定的熔點
B.天然具有規則的幾何形狀
C.沿不同方向的導熱性能不同
D.分子在空間上周期性排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2023·北京卷)夜間由于氣溫降低,汽車輪胎內的氣體壓強變低。與白天相比,夜間輪胎內的氣體
A.分子的平均動能更小
B.單位體積內分子的個數更少
C.所有分子的運動速率都更小
D.分子對輪胎內壁單位面積的平均作用力更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夜間氣溫低,分子的平均動能更小,但不是所有分子的運動速率都更小,故A正確,C錯誤;
由于汽車輪胎內的氣體壓強變低,輪胎會略微被壓癟,則單位體積內分子的個數更多,分子對輪胎內壁單位面積的平均作用力更小,B、D錯誤。
14
15
4.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經歷M→N狀態變化過程的V-T圖像如圖所示。已知此過程氣體壓強不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氣體在狀態N時溫度為500 K
B.該氣體在狀態N時溫度為600 K
C.MN的反向延長線必過原點O
D.MN的反向延長線一定不過原點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由題意可知氣體在M→N過程為等壓變化,
根據蓋-呂薩克定律有,代入題圖
中數據,解得TN=400 K,故A、B錯誤;
氣體發生等壓變化,則有=c,可得V=c·T,可知V-T圖像中MN的反向延長線必過原點,故C正確,D錯誤。
5.(2023·廣州市高二期末)如圖所示是一定質量的某種氣體經歷的兩個狀態變化的p-T圖像,對應的p-V圖像應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根據查理定律可知,當氣體狀態發生由A到B的變化時,氣體的體積保持不變,壓強變大,p-V圖像為平行于p軸的直線,再根據玻意耳定律可知,當氣體狀態發生由B到C的變化時,氣體的溫度保持不變,p-V圖像為雙曲線的一支,故選項C正確。
6.(2024·廣東省開學考試)肺活量是指在標準大氣壓p0下,人盡力呼氣時呼出氣體的體積,是衡量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標。如圖所示為某同學自行設計的肺活量測量裝置,體積為V0的空腔(包括細管)通過細管與吹氣口和外部玻璃管密封連接,玻璃管內裝有密度為ρ的液體用來封閉氣體。測量肺活量時,被測者盡力吸足空氣,通過吹氣口將肺部的空氣盡力吹入空腔中,若此時玻璃管兩側的液面高度差設為h,大氣壓強p0保持不變,重力加速度為g,忽略氣體溫度的變化,則人的肺活量為
A.V0
C.V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設人的肺活量為V,將空腔中的氣體和人肺部的氣體一起研究,初狀態p1=p0,V1=V0+V
末狀態p2,V2=V0,根據壓強關系有
p2=p0+ρgh。
根據玻意耳定律有p1V1=p2V2,
聯立解得V=V0,故選C。
7.用質量為m的光滑活塞將導熱氣缸內的理想氣體與外界隔離開,氣缸的質量為2m,若用細繩連接活塞,把該整體懸掛起來(如圖甲所示),活塞距缸底的高度為H,若用細繩連接氣缸缸底,也把該整體懸掛起來(如圖乙所示),活塞距缸底的高度為h。設環境溫度
不變,大氣壓強為p,且p,S為活塞的橫
截面積,g為重力加速度,則H與h之比為
A.3∶4 B.3∶2 C.7∶4 D.5∶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題圖甲中,設封閉氣體的壓強為p1,
對氣缸分析,由平衡條件有pS=p1S+2mg
解得:p1=p-p
氣體的體積為:V1=HS
題圖乙中,設封閉氣體的壓強為p2,
對活塞分析,由平衡條件有pS=p2S+mg
解得:p2=p-p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氣體的體積為:V2=hS
由玻意耳定律有:p1V1=p2V2
解得:,故選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多項選擇題
8.(2023·江門市高二月考)在某一容積可改變的容器中封閉著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有關氣體的壓強,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當氣體分子熱運動變劇烈且分子平均距離變小時,氣體壓強可能不變
B.改變容器體積,當氣體分子間的平均距離變大時,氣體壓強可能變大
C.保持容器體積不變,容器做自由落體運動時,容器內氣體壓強不變
D.當溫度升高且單位時間內與器壁單位面積碰撞的分子數不變時,氣體
壓強一定變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氣體壓強宏觀上取決于氣體的體積和溫度,當分子熱運動變劇烈,說明溫度T升高,分子平均距離變小,氣體體積V變小,則氣體壓強一定變大,故A錯誤;
當氣體分子間的平均距離變大時,體積變大,若溫度升高,則氣體壓強可能變大,B正確;
密閉容器內的氣體壓強和重力無關,使該容器做自由落體運動,則氣體對容器壁的壓強不變,故C正確;
溫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動能增大,單位時間內與器壁單位面積碰撞的分子數不變時,氣體壓強一定變大,故D正確。
13
14
15
9.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狀態經歷了如圖所示的ab、bc、cd、da四個過程,其中bc的延長線通過坐標原點O,cd垂直于ab且與T軸平行,da與bc平行,則氣體體積在
A.ab過程中不斷增加
B.bc過程中保持不變
C.cd過程中不斷增加
D.da過程中保持不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b是等溫線,由玻意耳定律可知,壓強減小則體積增大,A正確;
因為bc的延長線通過坐標原點O,所以bc是等容線,即氣體體積在bc過程中保持不變,B正確;
13
14
15
cd是等壓線,由蓋—呂薩克定律可知,溫度降低則體積減小,C錯誤;
如圖所示,連接aO交cd于e,則ae是等容線,即Va=Ve,因為Vd10.(2023·江門市高二月考改編)如圖所示,一根豎直的彈簧支持著一倒立氣缸的活塞,使氣缸懸空而靜止。設活塞與缸壁間無摩擦,可以在缸內自由移動,缸壁導熱性良好使缸內理想氣體的溫度保持與外界大氣溫度相同,則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A.若外界大氣壓增大,則彈簧將壓縮一些
B.若外界大氣壓減小,則氣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
將增大
C.若氣溫升高,則活塞距地面的高度將減小
D.若氣溫升高,則氣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將增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以氣缸與活塞組成的系統為研究對象,系統受重力與彈簧彈力作用,若外界大氣壓增大或氣溫升高,系統所受重力不變,由平衡條件可知,彈簧彈力不變,彈簧的壓縮量不變,所以活塞距地面的高度不變,A、C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選擇氣缸為研究對象,豎直方向上向下受重力和大氣壓力pS,向上受到缸內氣體向上的支持力p1S,氣缸受力平衡,有G+pS = p1S,若外界大氣壓p減小,p1一定減小,根據理想氣體的等溫變化,當壓強減小時,體積一定增大,所以氣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將增大,B正確;
若大氣溫度升高,氣體溫度T升高,外界大氣壓不變,氣體壓強p不變,由蓋—呂薩克定律可知,氣體體積增大,活塞不動,所以氣缸向上運動,即氣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將增大,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三、非選擇題
11.(2021·全國甲卷)如圖,一定量的理想氣體經歷的兩個不同過程,分別由體積—溫度(V-t)圖上的兩條直線Ⅰ和Ⅱ表示,V1和V2分別為兩直線與縱軸交點的縱坐標;t0是它們的延長線與橫軸交
點的橫坐標,t0=-273.15 ℃;a為直線Ⅰ上的一點。
由圖可知,氣體在狀態a和b的壓強之比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由體積-溫度(V-t)圖像可知,直線Ⅰ為等壓線,則a、b兩點壓強相等,則有=1;
t=0 ℃時,當氣體體積為V1時,設其壓強為p1,
當氣體體積為V2時,設其壓強為p2,根據等溫變化,由玻意耳定律有p1V1=p2V2
由于直線Ⅰ和Ⅱ各為等壓線,則有p1=pb,p2=pc
聯立解得。
12.某同學用DIS研究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的氣體壓強與體積的關系,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實驗中通過注射器示數讀出氣體體積V,用氣壓傳感器記錄氣體壓強p。
(1)關于本實驗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推拉活塞時,為了讀數準確,動作要快
B.推拉活塞時,為了穩定,手要握住注射
器筒
C.氣壓傳感器與注射器之間的軟管脫落后,應立即重新接上,繼續實驗并記錄數據
D.活塞和針筒之間的摩擦并不影響壓強的測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推拉活塞時,動作要慢,使溫度與環境溫度保持一致,故A錯誤;
推拉活塞時,手不能握住注射器,防止對其起加熱作用,故B錯誤;
13
14
15
氣壓傳感器與注射器之間的軟管脫落后,氣體質量變化,需重新實驗,故C錯誤;
活塞和針筒之間的摩擦并不影響壓強的測量,故D正確。
(2)某同學在做實驗時,按實驗要求組裝好實驗裝置,然后按實驗要求推動活塞,使注射器內空氣體積發生變化,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請在圖乙中作出V與的關系圖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序號 V/mL p/(×105 Pa) /(×10-5 Pa-1)
1 18 1.038 0.963
2 16 1.160 0.862
3 14 1.311 0.763
4 12 1.512 0.662
5 10 1.784 0.560
6 8 2.178 0.459
7 6 2.793 0.358
答案 見解析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將表格中的數據在坐標軸中描出來,然后用直線連接起來,連線的時候,使盡可能多的點分布在直線上,不在直線上的點均勻分布在直線兩側,圖像如圖所示
13
14
15
(3)本實驗中,可以由V與
成   (選填“正比”或“反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正比
當溫度不變時,壓強p與體積V的乘積是一個常數,則有pV=c,則V=c,可得V與成正比。
(4)由于在實驗中未考慮軟管中氣體的體積,實驗結果有一定的誤差,此誤差屬于__________
(選填“系統誤差”或“偶然誤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系統誤差
由于在實驗中未考慮軟管中氣體的體積,體積的讀數值總是比實際值小,有一定的誤差,此誤差屬于系統誤差。
(5)由圖像可以求得軟管中氣體的體積為
_____mL(保留2位有效數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
設軟管中氣體的體積為V0,由題圖可知體積的讀數值比實際值小V0,根據p(V+V0)=c,c為定值,有V=-V0,可得軟管中氣體的體積為圖線的縱軸截距,由圖像可得斜率為20,則V0=0.358×20 mL-6 mL≈
1.2 mL。
13.(2024·安徽卷)某人駕駛汽車,從北京到哈爾濱,在哈爾濱發現汽車的某個輪胎內氣體的壓強有所下降(假設輪胎內氣體的體積不變,且沒有漏氣,可視為理想氣體)。于是在哈爾濱給該輪胎充入壓強與大氣壓相同的空氣,使其內部氣體的壓強恢復到出發時的壓強(假設充氣過程中,輪胎內氣體的溫度與環境相同,且保持不變)。已知該輪胎內氣體的體積V0=30 L,從北京出發時,該輪胎氣體的溫度t1=-3 ℃,壓強p1=2.7×105 Pa。哈爾濱的環境溫度t2=-23 ℃,大氣壓強p0取1.0×105 Pa。求:
(1)在哈爾濱時,充氣前該輪胎氣體壓強的大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2.5×105 P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由查理定律可得
其中p1=2.7×105 Pa,
T1=(273-3) K=270 K,
T2=(273-23) K=250 K
代入數據解得,在哈爾濱時,充氣前該輪胎氣體壓強的大小為p2=2.5×105 Pa
(2)充進該輪胎的空氣體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由玻意耳定律p2V0+p0V=p1V0
代入數據解得,充進該輪胎的空氣體積為V=6 L。
14.(2023·潮州市高二期末)負壓救護車,其主要裝置為車上的負壓隔離艙(即艙內氣體壓強低于外界的大氣壓強),如圖所示,其內部空間對應的尺寸為2 500 mm×1 500 mm×2 000 mm(長、寬、高),這種負壓艙既可以讓外界氣體流入,也可以將艙內氣體過濾后排出。隔離艙初始時溫度為27 ℃,壓強為p0=1.0×105 Pa;運送到某地區
后,外界溫度變為12 ℃,大氣壓強變為p=0.855
×105 Pa,已知負壓艙導熱良好且運輸過程中與
外界沒有氣體交換,容積保持不變。
(1)求運送到該地區后負壓艙內的壓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0.95×105 P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對負壓隔離艙內部氣體,根據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得
初狀態T0=300 K,p0=1.0×105 Pa,末狀態T1=285 K,解得p1=0.95×105 Pa
(2)若運送到該地區后需將負壓艙內部分氣體抽出,使壓強與當地大氣壓強相同,求向外界排出的空氣占原空氣的百分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到當地后對氣體,初狀態
V0=2 500 mm×1 500 mm×2 000 mm=7.5 m3
末狀態p=0.855×105 Pa
根據玻意耳定律得p1V0=pV
在末狀態排出氣體的體積ΔV=V-V0
體積占比η=×100%
代入數據解得η≈10%
15.(2023·全國乙卷)如圖,豎直放置的封閉玻璃管由管徑不同、長度均為20 cm的A、B兩段細管組成,A管的內徑是B管的2倍,B管在上方。管內空氣被一段水銀柱隔開。水銀柱在兩管中的長度均為10 cm。現將玻璃管倒置使A管在上方,平衡后,A管內的空氣柱長度改變1 cm。求B管在上方時,玻璃管內兩部分氣體的壓強。(氣體溫度保持不變,以cmHg為壓強單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pA=74.36 cmHg pB=54.36 cmH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設B管在上方時上部分氣體壓強為pB,下部分氣體壓強為pA,此時有pA=pB+20 cmHg
倒置后A管氣體壓強變小,即空氣柱長度增加1 cm,A管中水銀柱長度減小1 cm,又因為SA=4SB,可知B管中水銀柱長度增加4 cm,空氣柱長度減小4 cm;
設此時兩管的壓強分別為pA'、pB',
所以有pA'+23 cmHg=p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倒置前后溫度不變,根據玻意耳定律,對A管內空氣柱有pASALA=pA'SALA'
對B管內空氣柱有pBSBLB=pB'SBLB'
其中LA'=10 cm+1 cm=11 cm
LB'=10 cm-4 cm=6 cm
聯立以上各式解得pA=74.36 cmHg,
pB=54.36 cmHg。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山市| 克东县| 永安市| 台江县| 肥城市| 彭泽县| 大庆市| 清涧县| 宜川县| 扎赉特旗| 芦溪县| 栾城县| 阿拉善左旗| 大连市| 本溪市| 高唐县| 巨野县| 浙江省| 德化县| 静安区| 荔波县| 宣城市| 富蕴县| 竹山县| 和田市| 石城县| 大关县| 卢龙县| 鄱阳县| 兴安县| 延安市| 湘西| 民乐县| 土默特左旗| 龙川县| 罗田县| 二连浩特市| 玛纳斯县| 金寨县| 西青区| 桐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