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 熱力學第一定律?。鄯种担?0分]1~7題每題4分,共28分考點一 物體的內能1.(2023·海南卷)下列關于分子力和分子勢能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分子間距離大于r0時,分子間表現為斥力B.分子從無限遠靠近到距離r0處過程中分子勢能變大C.分子勢能在r0處最小D.分子間距離在小于r0且減小時,分子勢能在減小2.(多選)兩分子間的斥力和引力的合力F與分子間距離r的關系如圖中曲線所示,曲線與r軸交點的橫坐標為r0。相距很遠的兩分子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靜止開始相互接近,若兩分子相距無窮遠時分子勢能為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r>r0階段,F做正功,分子動能增加,勢能減小B.在rC.在r=r0時,分子勢能最小,動能最大D.在r=r0時,分子勢能為零3.關于物體的內能,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機械能可以為零,但內能永遠不為零B.溫度相同、質量相同的物體具有相同的內能C.溫度越高,物體的內能越大D.0 ℃的冰的內能與等質量的0 ℃的水的內能相等考點二 改變內能的兩種方式4.如圖為某種椅子與其升降部分的結構示意圖。M、N兩筒間密閉了一定質量的氣體,M可沿N的內壁上下滑動,設筒內氣體不與外界發生熱交換,在M向下滑動的過程中 ( )A.外界對氣體做功,氣體內能增大B.外界對氣體做功,氣體內能減小C.氣體對外界做功,氣體內能增大D.氣體對外界做功,氣體內能減小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的溫度升高,物體所含的熱量就增多B.物體的溫度不變,內能一定不變C.熱量和功的單位與內能的單位相同,所以熱量和功都可以作為物體內能的量度D.做功和熱傳遞對于改變物體的內能來說是等效的考點三 熱力學第一定律6.如圖所示,封閉的氣缸內部封有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外力推動活塞P壓縮氣體,對缸內氣體做功800 J,同時氣體向外界放熱200 J,則缸內氣體的 ( )A.溫度升高,內能增加600 JB.溫度升高,內能減少200 JC.溫度降低,內能增加600 JD.溫度降低,內能減少200 J7.(多選)(2024·惠州市高二模擬)為了減少污染,根據相關規定,加油站必須進行“油氣回收”,操作如下:油槍從封閉油罐中吸取體積為V的汽油加到汽車油箱,同時抽取油槍周圍體積為1.2V的油氣(可視為理想氣體),壓入封閉油罐(壓至體積為V)。假設油罐及加油槍導熱良好且環境溫度不變,則將油氣壓入油罐的過程中,油氣 ( )A.壓強增大 B.對外做正功C.向環境放熱 D.從環境吸熱8~11題每題6分,共24分8.(多選)(2023·廣州市高二期末)將一只踩扁的乒乓球放到熱水中,乒乓球會恢復原形,則在乒乓球恢復原形的過程中,球內氣體 ( )A.吸收的熱量等于其增加的內能B.分子平均動能變大C.吸收的熱量大于其增加的內能D.對外做的功大于其吸收的熱量9.(2023·佛山市高二模擬)如圖,小明把空的玻璃瓶開口向下緩慢壓入恒溫水中,瓶內空氣無泄漏,在下降過程中 ( )A.氣體從外界吸熱B.單位面積單位時間氣體分子撞擊瓶壁次數增多C.氣體內能增大D.氣體對外做功10.甲分子固定在坐標原點O,乙分子沿x軸運動,甲、乙兩分子間的分子勢能Ep與甲、乙兩分子間距離x的關系如圖中曲線所示,圖中分子勢能的最小值為-E0。若乙分子所具有的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之和為0,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乙分子在P點(x=x2)時,加速度最大,分子力最大B.乙分子在P點(x=x2)時,分子動能最大,且其動能為E0C.乙分子在Q點(x=x1)時,處于平衡狀態,其分子力為零D.乙分子在Q點(x=x1)時,分子力表現為引力11.(2023·廣州市高二期末)用隔板將一絕熱氣缸分成兩部分,隔板左側充有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右側與絕熱活塞之間是真空的?,F將隔板抽開,氣體會自發擴散至整個氣缸,待氣體達到穩定狀態后,緩慢推壓活塞,將氣體壓縮回到原來的體積。整個過程不漏氣,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氣體被壓縮過程中內能增大B.氣體自發擴散過程中內能減小C.氣體自發擴散過程中,氣體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D.氣體被壓縮過程中,溫度升高,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12.(8分)如圖,內壁光滑的氣缸豎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氣缸內封閉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氣體從狀態A(活塞在A處)變為狀態B(活塞在B處)時,氣體吸收熱量280 J,并對外做功120 J。(1)(2分)氣體的內能改變了多少?是增加還是減少?(2)(6分)某人接著提了后一個問題,說:“若使氣體從上一問的B狀態再回到A狀態,即回到原來A時的體積和溫度,氣體放出的熱量是150 J,那么返回過程中氣體對外做的功又是多少?”請你對后一個問題進行評價。答案精析1.C?。鄯肿娱g距離大于r0時,分子間表現為引力,分子從無限遠靠近到距離r0處過程中,引力做正功,分子勢能減小,在r0處分子勢能最小,分子間距離繼續減小,分子間表現為斥力,分子力做負功,分子勢能增大,C正確。]2.AC?。踨大于r0時,分子間的作用力表現為引力,相互靠近時F做正功,分子動能增加,勢能減小,A正確; 當r小于r0時,分子間的作用力表現為斥力,F做負功,分子動能減小,勢能增加,B錯誤; 由以上分析可知,當r等于r0時,分子勢能最小,動能最大,C正確;因為兩分子相距無窮遠處時分子勢能為零,所以r等于r0時,分子勢能為負值,D錯誤。]3.A?。蹤C械能是宏觀能量,可以為零,而物體內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且存在相互作用力,所以物體的內能永不為零,A正確;物體的內能與物質的量、溫度和體積及物態有關,B、C、D錯誤。]4.A?。弁矁葰怏w不與外界發生熱交換,當M向下滑動時,筒內氣體體積變小,外界對氣體做功,使氣體的內能增大,故選A。]5.D [熱量是一個過程量,不能說物體含有多少熱量,故A錯誤;物體的溫度不變,內能不一定不變,例如0 ℃的冰變為0 ℃的水內能增加,B錯誤;功與熱量都是能量轉化的量度,熱量和功都可以作為物體內能變化的量度,而不是內能的量度,C錯誤;做功和熱傳遞是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式,二者對于改變物體的內能來說是等效的,D正確。]6.A?。塾蔁崃W第一定律ΔU=Q+W得,ΔU=800 J+(-200 J)=600 J,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的內能大小只與溫度有關,ΔU=600 J>0,故溫度升高,選項A正確。]7.AC [油氣壓入油罐的過程中,體積減小,外界對氣體做功,由于油罐及加油槍導熱良好且環境溫度不變,則氣體的內能不變,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可知油氣向環境放熱,C正確,B、D錯誤;氣體壓入油罐的過程中,體積減小,溫度不變,根據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可知壓強增大,A正確。]8.BC [將踩扁的乒乓球放到熱水中,球內氣體溫度升高,分子平均動能變大,內能增大,ΔU>0,球內氣體體積增大,外界對氣體做負功,W<0,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ΔU=ΔQ+W,可知ΔQ>0,氣體吸收熱量,且有ΔQ>ΔU,|W|<ΔQ,故選B、C。]9.B?。巯聣哼^程中,氣體壓強變大,溫度不變,則氣體體積減小,外界對氣體做功,氣體內能不變,氣體向外放熱,選項A、C、D錯誤;氣體壓強變大,溫度不變,則氣體分子平均動能不變,氣體體積減小,則氣體的分子密集程度變大,則單位面積單位時間氣體分子撞擊瓶壁次數增多,選項B正確。]10.B [由題圖可知,乙分子在P點(x=x2)時,分子勢能最小,則x2處為平衡位置,分子引力與分子斥力大小相等,合力為零,乙分子處于平衡狀態,分子力和加速度均為零,故A錯誤;乙分子在P點(x=x2)時的分子勢能最小,為-E0,由題知乙分子所具有的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之和為0,可知乙分子在P點的分子動能最大,為E0,故B正確;乙分子在Q點(x=x1)時,分子間距離小于平衡距離,分子力表現為斥力,乙分子處于非平衡狀態,故C、D錯誤。]11.A [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ΔU=Q+W可知,在氣缸絕熱的情況下Q=0,緩慢推壓活塞,氣體被壓縮的過程中,外界對氣體做功W>0,因此可得ΔU>0,即缸內氣體的內能增大,故A正確;由于隔板右側為真空,當抽去隔板,氣體自發擴散,并不對外做功,而氣缸絕熱,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可知W=0,Q=0,由此可知ΔU=0,即氣體自發擴散過程中缸內氣體內能不變,對于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內能不變則溫度不變,氣體分子平均動能不變,氣體分子的平均速率不變,故B、C錯誤;氣體被壓縮過程中,外界對氣體做功,氣缸絕熱,氣體內能增大,溫度升高,因此可知氣體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但并不是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對于單個分子而言,其速率可能增大也可能減小,故D錯誤。]12.(1)160 J 增加 (2)10 J 見解析解析 (1)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可知,氣缸內封閉氣體的內能變化量為ΔU=Q+W=280 J+(-120) J=160 J即內能增加了160 J。(2)若氣體從B狀態又返回A狀態,則氣體的內能變化量為ΔU'=ΔU=-160 J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可知,氣體由B狀態返回A狀態的過程中有ΔU'=Q'+W'則W'=ΔU'-Q'=(-160+150) J=-10 J即氣體從B狀態返回A狀態過程中,對外做功為10 J。后一個問題的題設條件有誤,該過程不能發生,因為氣體從B狀態返回A狀態,體積減小,顯然應該是外界對氣體做功才合理。第一節 熱力學第一定律[學習目標] 1.掌握內能的概念,知道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的影響因素(重點)。2.知道做功和熱傳遞是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式,明確兩種方式的區別。3.理解熱力學第一定律,并能運用熱力學第一定律分析和解決相關問題(重點)。一、物體的內能1.分子勢能(1)概念:由于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間具有由它們的 決定的勢能。 (2)兩分子間的勢能與分子間距離的關系如圖所示(取無窮遠處分子間勢能為零)。①當r>r0時,分子力表現為 ,若r增大,需克服引力做功,分子勢能 。 ②當r③當r=r0時,即分子間距離等于平衡距離時,分子間的作用力為零,分子勢能 。 2.分子動能:物體內部的分子由于做 而具有分子動能。 3.內能:物體中所有分子的 和 的總和,叫作物體的內能。 (1)宏觀上,物體的內能由物體的物質的量、溫度和體積共同決定,同時受物態變化的影響。(2)微觀上,物體的內能由物體所含的分子總數、分子的平均動能和分子勢能決定。例1 (多選)關于物體的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相同質量的兩種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內能的增量一定相同B.物體的內能改變時溫度不一定改變C.內能與物體的溫度有關,所以0 ℃的物體內能為零D.分子數和溫度相同的物體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內能1.分子動能(1)組成物體的每個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因此分子具有動能。由于分子運動的無規則性,研究單個分子的動能沒有意義。(2)平均動能指物體內所有分子做熱運動動能的平均值。溫度升高時,分子的平均動能增大,溫度是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的標志。2.比較物體內能的大小和判斷內能改變的方法(1)當物體質量m一定時(相同物質的摩爾質量M相等),物體所含分子數n就一定。(2)當物體溫度一定時,物體內部分子的平均動能就一定。(3)當物體的體積不變時,物體內部分子間的相對位置就不變,分子勢能也不變。(4)當物體發生物態變化時,要吸收或放出熱量,使物體的溫度或體積發生改變,物體的內能也隨之變化。二、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式在空氣壓縮引火儀底部放置少量的硝化棉,迅速壓下筒中的活塞,可以觀察到硝化棉燃燒的火苗。為什么筒底的硝化棉會被點燃呢?1.做功與內能變化的關系如果物體和外界不發生熱傳遞,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 ,物體對外界做功,物體的內能 。 2.熱傳遞與內能變化的關系(1)熱傳遞過程中物體 變化的量稱為熱量。 (2)在單純熱傳遞的過程中,物體從外界吸收熱量,物體的內能 ,物體向外界放熱,物體的內能 。 3.做功和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上的異同(1) 和 是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式,二者對于改變物體的內能來說是 的。 (2)做功的實質是內能與其他形式的能之間的 ,而熱傳遞則是不同物體(或同一物體不同部分)之間內能的 。 例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熱量和功是由過程決定的,而內能是由物體狀態決定的B.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一定增大C.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一定升高D.熱量總是由內能大的物體傳向內能小的物體1.功與內能的區別(1)功是過程量,內能是狀態量。(2)物體的內能大,并不意味著外界對它做功多。只有在絕熱過程中,內能變化越大時,相應地做功才越多。2.熱量、溫度與內能的區別(1)熱量是系統內能變化的量度,而溫度是系統內大量分子做無規則運動劇烈程度的標志,熱傳遞的前提是兩個系統之間要有溫度差,傳遞的是熱量而不是溫度。(2)內能是狀態量,熱量是過程量。熱量只有在涉及能量的轉移時才有意義。不能說物體具有多少熱量,只能說某一過程中物體吸收或放出了多少熱量。(3)物體的內能大,并不意味著熱傳遞多。只有在僅熱傳遞過程中,內能變化越大時,相應的熱傳遞才越多。三、熱力學第一定律及其應用1.內容:如果外界同時對物體做功和進行熱傳遞,物體內能的增量ΔU等于物體吸收的 和外界對物體做的功W之和。 2.表達式:ΔU= 。 一定質量的氣體,膨脹過程中是外界對氣體做功還是氣體對外界做功?如果膨脹時氣體對外做的功是135 J,同時向外放熱85 J,氣體內能的變化量是多少?內能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1.ΔU的正負:當系統內能增加時,ΔU取 值,內能減少時,ΔU取 值。 2.W的正負:外界對系統做功時,W取 值;系統對外界做功時,W取 值。 3.Q的正負:外界對系統傳遞熱量時,Q取 值;系統向外界傳遞熱量時,Q取 值。 例3 (1)一定質量的氣體,從外界吸收3.5×105 J的熱量,同時氣體對外界做功2.5×105 J,則氣體的內能是增加還是減少?改變量是多少?(2)一定質量的氣體,外界對其做功1.6×105 J,內能增加了4.2×105 J,此過程中氣體是吸熱還是放熱?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多少?應用熱力學第一定律解題的一般步驟(1)根據符號法則寫出各已知量(W、Q、ΔU)的正負;(2)根據ΔU=W+Q列方程求出未知量;(3)再根據未知量結果的正負來確定吸、放熱情況、做功情況或內能變化情況。例4 (多選)(2024·湛江市期末)航天服是保障航天員的生命活動和正常工作的個人密閉裝備,可防護空間的真空、高低溫、太陽輻射和微流星等環境因素對人體的危害。航天員穿著航天服,從地面到達太空時內部氣體將急劇膨脹,若航天服內氣體的溫度不變,視為理想氣體并將航天服視為封閉系統。則關于航天服內的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體積增大,內能減小B.壓強減小,內能不變C.對外界做功,吸收熱量D.壓強減小,分子平均動能增大1.判斷氣體內能變化:由于理想氣體分子間距離較大,忽略其分子勢能,只考慮其分子動能,故溫度升高,分子動能增大,內能增大;反之內能減小。2.判斷是否做功及做功正負的方法一般情況下外界對氣體做功與否,需看氣體的體積是否變化。(1)若氣體體積增大,表明氣體對外界做功,W<0。(2)若氣體體積減小,表明外界對氣體做功,W>0。3.判斷吸熱還是放熱氣體在變化過程是吸熱還是放熱要結合內能變化和氣體做功情況,由熱力學第一定律ΔU=W+Q綜合判斷。例5 如圖所示,內壁光滑的絕熱氣缸固定在水平面上,其右端由于有擋板,厚度不計的絕熱活塞不能離開氣缸,氣缸內封閉著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活塞距氣缸右端的距離為0.2 m。現對封閉氣體加熱,活塞緩慢移動,一段時間后停止加熱,此時封閉氣體的壓強變為2×105 Pa。已知活塞的橫截面積為0.04 m2,外部大氣壓強為1×105 Pa,加熱過程中封閉氣體吸收的熱量為2 000 J,則封閉氣體的內能變化量為 ( ) A.400 J B.1 200 JC.2 000 J D.2 800 J等壓變化過程,功用公式W=pΔV計算等壓變化過程中,氣體壓強不變,氣體對活塞的壓力F=pS,為恒力,由恒力做功的公式W=Fx可得W=pSx=pΔV,即氣體做的功與氣體的壓強p和氣體體積的變化量ΔV有關。答案精析一、1.(1)相對位置?。?)①引力 增大?、诔饬Α≡龃?br/>③最小2.熱運動3.動能 分子勢能例1 BD?。巯嗤|量的兩種不同物質的物質的量可能不同,進而可知分子數可能不同,故升高相同的溫度時(分子平均動能的變化量相同),其分子總動能的變化量不一定相同,且不知道分子勢能如何變化,故其內能的增量可能不相同,選項A錯誤;物體內能改變時,可能是分子勢能改變,因此溫度不一定改變,選項B正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故物體的內能不可能為零,選項C錯誤;物體的內能與分子數、溫度和體積有關,分子數和溫度相同,體積不同的物體,內能可能不同,選項D正確。]二、外界對筒內氣體做功,使氣體內能增加,溫度升高,達到硝化棉的燃點后引起硝化棉燃燒。梳理與總結1.增加 減少2.(1)內能?。?)增加 減少 3.(1)做功 熱傳遞 等效 (2)轉化 轉移例2 A?。蹮崃亢凸κ沁^程量,內能是狀態量,故A選項正確;引起物體內能的變化有做功和熱傳遞兩種方式,單就一個方面不足以斷定其內能的變化,故B選項錯誤;在晶體熔化和液體沸騰過程中,物體要不斷地吸收熱量,但物體的溫度不變,這時內能的增加主要表現在內部分子勢能的增加,故C選項錯誤;兩物體之間熱量的傳遞方向只與它們的溫度有關,與它們內能的大小無關,故D選項錯誤。]三、1.熱量Q 2.Q+W討論與交流膨脹過程中氣體對外界做功,W=-135 J,氣體向外放熱:Q=-85 J,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ΔU=W+Q,代入得:ΔU=-135 J+(-85) J=-220 J,所以氣體內能減少了220 J。提煉·總結1.正 負2.正 負3.正 負例3 (1)增加 1.0×105 J (2)吸熱 2.6×105 J解析 (1)由題意知,Q=3.5×105 J,W=-2.5×105 J,則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有ΔU=Q+W=1.0×105 JΔU為正值,說明氣體的內能增加,增加量為1.0×105 J。(2)由題意知,ΔU=4.2×105 J,W=1.6×105 J,則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有Q=ΔU-W=2.6×105 JQ為正值,說明此過程中氣體從外界吸熱,吸收的熱量為2.6×105 J。例4 BC?。塾捎诤教旆葰怏w視為理想氣體,溫度決定內能,溫度不變,內能不變,溫度是分子熱運動平均動能的標志,故分子平均動能也不變。由于航天服內氣體體積增大,氣體對外界做功,溫度不變,由熱力學第一定律ΔU=Q+W,可知由于W<0,ΔU=0,則Q>0,所以航天服內氣體將吸收熱量,又由等溫變化有p1V1=p2V2可知體積變大,則壓強減小。綜上所述,故B、C正確,A、D錯誤。]例5 B?。塾深}意可知,氣體先等壓變化,到活塞運動到擋板處再發生等容變化,等壓變化過程氣體對外做功,做功為W=-p0Sx=-1×105×0.04×0.2 J=-800 J,由熱力學第一定律可知,封閉氣體的內能變化量為ΔU=W+Q=(-800+2 000) J=1 200 J,故B正確。](共59張PPT)DISANZHANG第三章第一節 熱力學第一定律1.掌握內能的概念,知道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的影響因素(重點)。2.知道做功和熱傳遞是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式,明確兩種方式的區別。3.理解熱力學第一定律,并能運用熱力學第一定律分析和解決相關問題(重點)。學習目標一、物體的內能二、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式課時對點練內容索引三、熱力學第一定律及其應用物體的內能一1.分子勢能(1)概念:由于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間具有由它們的__________決定的勢能。(2)兩分子間的勢能與分子間距離的關系如圖所示(取無窮遠處分子間勢能為零)。①當r>r0時,分子力表現為 ,若r增大,需克服引力做功,分子勢能 。相對位置引力增大②當r③當r=r0時,即分子間距離等于平衡距離時,分子間的作用力為零,分子勢能 。斥力增大最小2.分子動能:物體內部的分子由于做 而具有分子動能。3.內能:物體中所有分子的 和 的總和,叫作物體的內能。(1)宏觀上,物體的內能由物體的物質的量、溫度和體積共同決定,同時受物態變化的影響。(2)微觀上,物體的內能由物體所含的分子總數、分子的平均動能和分子勢能決定。熱運動動能分子勢能 (多選)關于物體的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相同質量的兩種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內能的增量一定相同B.物體的內能改變時溫度不一定改變C.內能與物體的溫度有關,所以0 ℃的物體內能為零D.分子數和溫度相同的物體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內能例1√√相同質量的兩種不同物質的物質的量可能不同,進而可知分子數可能不同,故升高相同的溫度時(分子平均動能的變化量相同),其分子總動能的變化量不一定相同,且不知道分子勢能如何變化,故其內能的增量可能不相同,選項A錯誤;物體內能改變時,可能是分子勢能改變,因此溫度不一定改變,選項B正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故物體的內能不可能為零,選項C錯誤;物體的內能與分子數、溫度和體積有關,分子數和溫度相同,體積不同的物體,內能可能不同,選項D正確。總結提升1.分子動能(1)組成物體的每個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因此分子具有動能。由于分子運動的無規則性,研究單個分子的動能沒有意義。(2)平均動能指物體內所有分子做熱運動動能的平均值。溫度升高時,分子的平均動能增大,溫度是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的標志。2.比較物體內能的大小和判斷內能改變的方法(1)當物體質量m一定時(相同物質的摩爾質量M相等),物體所含分子數n就一定。(2)當物體溫度一定時,物體內部分子的平均動能就一定。(3)當物體的體積不變時,物體內部分子間的相對位置就不變,分子勢能也不變。(4)當物體發生物態變化時,要吸收或放出熱量,使物體的溫度或體積發生改變,物體的內能也隨之變化。返回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式二在空氣壓縮引火儀底部放置少量的硝化棉,迅速壓下筒中的活塞,可以觀察到硝化棉燃燒的火苗。為什么筒底的硝化棉會被點燃呢?答案 外界對筒內氣體做功,使氣體內能增加,溫度升高,達到硝化棉的燃點后引起硝化棉燃燒。1.做功與內能變化的關系如果物體和外界不發生熱傳遞,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 ,物體對外界做功,物體的內能 。2.熱傳遞與內能變化的關系(1)熱傳遞過程中物體 變化的量稱為熱量。(2)在單純熱傳遞的過程中,物體從外界吸收熱量,物體的內能 ,物體向外界放熱,物體的內能 。梳理與總結增加減少內能增加減少3.做功和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上的異同(1) 和 是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式,二者對于改變物體的內能來說是 的。(2)做功的實質是內能與其他形式的能之間的 ,而熱傳遞則是不同物體(或同一物體不同部分)之間內能的 。做功熱傳遞等效轉化轉移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熱量和功是由過程決定的,而內能是由物體狀態決定的B.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一定增大C.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一定升高D.熱量總是由內能大的物體傳向內能小的物體例2√熱量和功是過程量,內能是狀態量,故A選項正確;引起物體內能的變化有做功和熱傳遞兩種方式,單就一個方面不足以斷定其內能的變化,故B選項錯誤;在晶體熔化和液體沸騰過程中,物體要不斷地吸收熱量,但物體的溫度不變,這時內能的增加主要表現在內部分子勢能的增加,故C選項錯誤;兩物體之間熱量的傳遞方向只與它們的溫度有關,與它們內能的大小無關,故D選項錯誤。總結提升1.功與內能的區別(1)功是過程量,內能是狀態量。(2)物體的內能大,并不意味著外界對它做功多。只有在絕熱過程中,內能變化越大時,相應地做功才越多。2.熱量、溫度與內能的區別(1)熱量是系統內能變化的量度,而溫度是系統內大量分子做無規則運動劇烈程度的標志,熱傳遞的前提是兩個系統之間要有溫度差,傳遞的是熱量而不是溫度。(2)內能是狀態量,熱量是過程量。熱量只有在涉及能量的轉移時才有意義。不能說物體具有多少熱量,只能說某一過程中物體吸收或放出了多少熱量。(3)物體的內能大,并不意味著熱傳遞多。只有在僅熱傳遞過程中,內能變化越大時,相應的熱傳遞才越多。返回熱力學第一定律及其應用三1.內容:如果外界同時對物體做功和進行熱傳遞,物體內能的增量ΔU等于物體吸收的 和外界對物體做的功W之和。2.表達式:ΔU=________。熱量QQ+W一定質量的氣體,膨脹過程中是外界對氣體做功還是氣體對外界做功?如果膨脹時氣體對外做的功是135 J,同時向外放熱85 J,氣體內能的變化量是多少?內能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討論與交流答案 膨脹過程中氣體對外界做功,W=-135 J,氣體向外放熱:Q=-85 J,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ΔU=W+Q,代入得:ΔU=-135 J+(-85) J=-220 J,所以氣體內能減少了220 J。1.ΔU的正負:當系統內能增加時,ΔU取_____值,內能減少時,ΔU取_____值。2.W的正負:外界對系統做功時,W取_____值;系統對外界做功時,W取_____值。3.Q的正負:外界對系統傳遞熱量時,Q取_____值;系統向外界傳遞熱量時,Q取____值。提煉·總結正負正負正負 (1)一定質量的氣體,從外界吸收3.5×105 J的熱量,同時氣體對外界做功2.5×105 J,則氣體的內能是增加還是減少?改變量是多少?例3答案 增加 1.0×105 J 由題意知,Q=3.5×105 J,W=-2.5×105 J,則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有ΔU=Q+W=1.0×105 JΔU為正值,說明氣體的內能增加,增加量為1.0×105 J。(2)一定質量的氣體,外界對其做功1.6×105 J,內能增加了4.2×105 J,此過程中氣體是吸熱還是放熱?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多少?答案 吸熱 2.6×105 J由題意知,ΔU=4.2×105 J,W=1.6×105 J,則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有Q=ΔU-W=2.6×105 JQ為正值,說明此過程中氣體從外界吸熱,吸收的熱量為2.6×105 J。總結提升應用熱力學第一定律解題的一般步驟(1)根據符號法則寫出各已知量(W、Q、ΔU)的正負;(2)根據ΔU=W+Q列方程求出未知量;(3)再根據未知量結果的正負來確定吸、放熱情況、做功情況或內能變化情況。 (多選)(2024·湛江市期末)航天服是保障航天員的生命活動和正常工作的個人密閉裝備,可防護空間的真空、高低溫、太陽輻射和微流星等環境因素對人體的危害。航天員穿著航天服,從地面到達太空時內部氣體將急劇膨脹,若航天服內氣體的溫度不變,視為理想氣體并將航天服視為封閉系統。則關于航天服內的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體積增大,內能減小B.壓強減小,內能不變C.對外界做功,吸收熱量D.壓強減小,分子平均動能增大例4√√由于航天服內氣體視為理想氣體,溫度決定內能,溫度不變,內能不變,溫度是分子熱運動平均動能的標志,故分子平均動能也不變。由于航天服內氣體體積增大,氣體對外界做功,溫度不變,由熱力學第一定律ΔU=Q+W,可知由于W<0,ΔU=0,則Q>0,所以航天服內氣體將吸收熱量,又由等溫變化有p1V1=p2V2可知體積變大,則壓強減小。綜上所述,故B、C正確,A、D錯誤。總結提升1.判斷氣體內能變化:由于理想氣體分子間距離較大,忽略其分子勢能,只考慮其分子動能,故溫度升高,分子動能增大,內能增大;反之內能減小。2.判斷是否做功及做功正負的方法一般情況下外界對氣體做功與否,需看氣體的體積是否變化。(1)若氣體體積增大,表明氣體對外界做功,W<0。(2)若氣體體積減小,表明外界對氣體做功,W>0。3.判斷吸熱還是放熱氣體在變化過程是吸熱還是放熱要結合內能變化和氣體做功情況,由熱力學第一定律ΔU=W+Q綜合判斷。 如圖所示,內壁光滑的絕熱氣缸固定在水平面上,其右端由于有擋板,厚度不計的絕熱活塞不能離開氣缸,氣缸內封閉著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活塞距氣缸右端的距離為0.2 m?,F對封閉氣體加熱,活塞緩慢移動,一段時間后停止加熱,此時封閉氣體的壓強變為2×105 Pa。已知活塞的橫截面積為0.04 m2,外部大氣壓強為1×105 Pa,加熱過程中封閉氣體吸收的熱量為2 000 J,則封閉氣體的內能變化量為A.400 J B.1 200 JC.2 000 J D.2 800 J例5√由題意可知,氣體先等壓變化,到活塞運動到擋板處再發生等容變化,等壓變化過程氣體對外做功,做功為W=-p0Sx=-1×105×0.04×0.2 J=-800 J,由熱力學第一定律可知,封閉氣體的內能變化量為ΔU=W+Q=(-800+2 000) J=1 200 J,故B正確。總結提升等壓變化過程,功用公式W=pΔV計算等壓變化過程中,氣體壓強不變,氣體對活塞的壓力F=pS,為恒力,由恒力做功的公式W=Fx可得W=pSx=pΔV,即氣體做的功與氣體的壓強p和氣體體積的變化量ΔV有關。返回課時對點練四考點一 物體的內能1.(2023·海南卷)下列關于分子力和分子勢能的說法正確的是A.分子間距離大于r0時,分子間表現為斥力B.分子從無限遠靠近到距離r0處過程中分子勢能變大C.分子勢能在r0處最小D.分子間距離在小于r0且減小時,分子勢能在減小12345678910基礎對點練√1112123456789101112分子間距離大于r0時,分子間表現為引力,分子從無限遠靠近到距離r0處過程中,引力做正功,分子勢能減小,在r0處分子勢能最小,分子間距離繼續減小,分子間表現為斥力,分子力做負功,分子勢能增大,C正確。2.(多選)兩分子間的斥力和引力的合力F與分子間距離r的關系如圖中曲線所示,曲線與r軸交點的橫坐標為r0。相距很遠的兩分子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靜止開始相互接近,若兩分子相距無窮遠時分子勢能為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在r>r0階段,F做正功,分子動能增加,勢能減小B.在rC.在r=r0時,分子勢能最小,動能最大D.在r=r0時,分子勢能為零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r大于r0時,分子間的作用力表現為引力,相互靠近時F做正功,分子動能增加,勢能減小,A正確;當r小于r0時,分子間的作用力表現為斥力,F做負功,分子動能減小,勢能增加,B錯誤;由以上分析可知,當r等于r0時,分子勢能最小,動能最大,C正確;因為兩分子相距無窮遠處時分子勢能為零,所以r等于r0時,分子勢能為負值,D錯誤。11123.關于物體的內能,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機械能可以為零,但內能永遠不為零B.溫度相同、質量相同的物體具有相同的內能C.溫度越高,物體的內能越大D.0 ℃的冰的內能與等質量的0 ℃的水的內能相等12345678910√1112機械能是宏觀能量,可以為零,而物體內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且存在相互作用力,所以物體的內能永不為零,A正確;物體的內能與物質的量、溫度和體積及物態有關,B、C、D錯誤。考點二 改變內能的兩種方式4.如圖為某種椅子與其升降部分的結構示意圖。M、N兩筒間密閉了一定質量的氣體,M可沿N的內壁上下滑動,設筒內氣體不與外界發生熱交換,在M向下滑動的過程中A.外界對氣體做功,氣體內能增大B.外界對氣體做功,氣體內能減小C.氣體對外界做功,氣體內能增大D.氣體對外界做功,氣體內能減小12345678910√1112筒內氣體不與外界發生熱交換,當M向下滑動時,筒內氣體體積變小,外界對氣體做功,使氣體的內能增大,故選A。123456789101112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的溫度升高,物體所含的熱量就增多B.物體的溫度不變,內能一定不變C.熱量和功的單位與內能的單位相同,所以熱量和功都可以作為物體內能的量度D.做功和熱傳遞對于改變物體的內能來說是等效的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熱量是一個過程量,不能說物體含有多少熱量,故A錯誤;物體的溫度不變,內能不一定不變,例如0 ℃的冰變為0 ℃的水內能增加,B錯誤;功與熱量都是能量轉化的量度,熱量和功都可以作為物體內能變化的量度,而不是內能的量度,C錯誤;做功和熱傳遞是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式,二者對于改變物體的內能來說是等效的,D正確。考點三 熱力學第一定律6.如圖所示,封閉的氣缸內部封有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外力推動活塞P壓縮氣體,對缸內氣體做功800 J,同時氣體向外界放熱200 J,則缸內氣體的A.溫度升高,內能增加600 JB.溫度升高,內能減少200 JC.溫度降低,內能增加600 JD.溫度降低,內能減少200 J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由熱力學第一定律ΔU=Q+W得,ΔU=800 J+(-200 J)=600 J,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的內能大小只與溫度有關,ΔU=600 J>0,故溫度升高,選項A正確。7.(多選)(2024·惠州市高二模擬)為了減少污染,根據相關規定,加油站必須進行“油氣回收”,操作如下:油槍從封閉油罐中吸取體積為V的汽油加到汽車油箱,同時抽取油槍周圍體積為1.2V的油氣(可視為理想氣體),壓入封閉油罐(壓至體積為V)。假設油罐及加油槍導熱良好且環境溫度不變,則將油氣壓入油罐的過程中,油氣A.壓強增大 B.對外做正功C.向環境放熱 D.從環境吸熱√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油氣壓入油罐的過程中,體積減小,外界對氣體做功,由于油罐及加油槍導熱良好且環境溫度不變,則氣體的內能不變,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可知油氣向環境放熱,C正確,B、D錯誤;氣體壓入油罐的過程中,體積減小,溫度不變,根據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可知壓強增大,A正確。8.(多選)(2023·廣州市高二期末)將一只踩扁的乒乓球放到熱水中,乒乓球會恢復原形,則在乒乓球恢復原形的過程中,球內氣體A.吸收的熱量等于其增加的內能B.分子平均動能變大C.吸收的熱量大于其增加的內能D.對外做的功大于其吸收的熱量12345678910√1112√能力綜合練123456789101112將踩扁的乒乓球放到熱水中,球內氣體溫度升高,分子平均動能變大,內能增大,ΔU>0,球內氣體體積增大,外界對氣體做負功,W<0,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ΔU=ΔQ+W,可知ΔQ>0,氣體吸收熱量,且有ΔQ>ΔU,|W|<ΔQ,故選B、C。1234567891011129.(2023·佛山市高二模擬)如圖,小明把空的玻璃瓶開口向下緩慢壓入恒溫水中,瓶內空氣無泄漏,在下降過程中A.氣體從外界吸熱B.單位面積單位時間氣體分子撞擊瓶壁次數增多C.氣體內能增大D.氣體對外做功√√123456789101112下壓過程中,氣體壓強變大,溫度不變,則氣體體積減小,外界對氣體做功,氣體內能不變,氣體向外放熱,選項A、C、D錯誤;氣體壓強變大,溫度不變,則氣體分子平均動能不變,氣體體積減小,則氣體的分子密集程度變大,則單位面積單位時間氣體分子撞擊瓶壁次數增多,選項B正確。10.甲分子固定在坐標原點O,乙分子沿x軸運動,甲、乙兩分子間的分子勢能Ep與甲、乙兩分子間距離x的關系如圖中曲線所示,圖中分子勢能的最小值為-E0。若乙分子所具有的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之和為0,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乙分子在P點(x=x2)時,加速度最大,分子力最大B.乙分子在P點(x=x2)時,分子動能最大,且其動能為E0C.乙分子在Q點(x=x1)時,處于平衡狀態,其分子力為零D.乙分子在Q點(x=x1)時,分子力表現為引力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由題圖可知,乙分子在P點(x=x2)時,分子勢能最小,則x2處為平衡位置,分子引力與分子斥力大小相等,合力為零,乙分子處于平衡狀態,分子力和加速度均為零,故A錯誤;乙分子在P點(x=x2)時的分子勢能最小,為-E0,由題知乙分子所具有的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之和為0,可知乙分子在P點的分子動能最大,為E0,故B正確;乙分子在Q點(x=x1)時,分子間距離小于平衡距離,分子力表現為斥力,乙分子處于非平衡狀態,故C、D錯誤。11.(2023·廣州市高二期末)用隔板將一絕熱氣缸分成兩部分,隔板左側充有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右側與絕熱活塞之間是真空的?,F將隔板抽開,氣體會自發擴散至整個氣缸,待氣體達到穩定狀態后,緩慢推壓活塞,將氣體壓縮回到原來的體積。整個過程不漏氣,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氣體被壓縮過程中內能增大B.氣體自發擴散過程中內能減小C.氣體自發擴散過程中,氣體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D.氣體被壓縮過程中,溫度升高,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ΔU=Q+W可知,在氣缸絕熱的情況下Q=0,緩慢推壓活塞,氣體被壓縮的過程中,外界對氣體做功W>0,因此可得ΔU>0,即缸內氣體的內能增大,故A正確;由于隔板右側為真空,當抽去隔板,氣體自發擴散,并不對外做功,而氣缸絕熱,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可知W=0,Q=0,由此可知ΔU=0,即氣體自發擴散過程中缸內氣體內能不變,對于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內能不變則溫度不變,氣體分子平均動能不變,氣體分子的平均速率不變,故B、C錯誤;123456789101112氣體被壓縮過程中,外界對氣體做功,氣缸絕熱,氣體內能增大,溫度升高,因此可知氣體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但并不是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對于單個分子而言,其速率可能增大也可能減小,故D錯誤。12345678910111212.如圖,內壁光滑的氣缸豎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氣缸內封閉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氣體從狀態A(活塞在A處)變為狀態B(活塞在B處)時,氣體吸收熱量280 J,并對外做功120 J。(1)氣體的內能改變了多少?是增加還是減少?尖子生選練答案 160 J 增加 123456789101112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可知,氣缸內封閉氣體的內能變化量為ΔU=Q+W=280 J+(-120) J=160 J即內能增加了160 J。123456789101112(2)某人接著提了后一個問題,說:“若使氣體從上一問的B狀態再回到A狀態,即回到原來A時的體積和溫度,氣體放出的熱量是150 J,那么返回過程中氣體對外做的功又是多少?”請你對后一個問題進行評價。答案 10 J 見解析123456789101112若氣體從B狀態又返回A狀態,則氣體的內能變化量為ΔU'=ΔU=-160 J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可知,氣體由B狀態返回A狀態的過程中有ΔU'=Q'+W'則W'=ΔU'-Q'=(-160+150) J=-10 J即氣體從B狀態返回A狀態過程中,對外做功為10 J。后一個問題的題設條件有誤,該過程不能發生,因為氣體從B狀態返回A狀態,體積減小,顯然應該是外界對氣體做功才合理。返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三章 第一節 熱力學第一定律 練習(含解析).docx 第三章 第一節 熱力學第一定律.docx 第三章 第一節 熱力學第一定律.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