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2025年物理中考復習項目二 力 學模塊一 基礎知識再夯實 任務十七 滑輪及機械效率聚焦中考011.知道簡單機械。2.知道機械效率。3.了解提高機械效率的意義和途徑。4.能說出人類使用的一些機械,了解機械的使用對社會發(fā)展的作用。核心知識點02知識點1 滑輪與滑輪組知識點2 功的分類有用功無論是否使用機械,必須要做的功,用表示。額外功為克服機械自重、摩擦等因素影響而不得不多做的功,用表示。總功有用功與額外功之和叫總功,用W總表示,=+ 。舉例:小李同學把桶掉到水里了,為了把桶拿上來,他使勁將水和桶一起拉了上來,則他對水做的功是 ,對桶做的功是 ,他使勁做的功是 。(均選填 “總功”“有用功”或 “額外功”)額外功有用功總功知識點3 機械效率 公式: 特點任何機械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額外功,有用功總是小于總功,所以機械效率η總是小于1,用百分數(shù)表示。 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1)同一滑輪組,增加物體重力,可增加有用功;(2)減少機械的摩擦 (加潤滑油),減少機械自重 (動滑輪重力)。機械效率知識點3 機械效率考點攻堅03考點1 滑輪、滑輪組的特點【例1】 (2023·安徽霍山)利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使重80N的物體 沿水平地面勻速向左移動了1m,物體與地面間摩擦力為30N,不計繩重、滑輪重以及滑輪與軸間摩擦,下列說法正確 ( )A.拉力為30NB.滑輪組掛鉤拉物體的力為30NC.該滑輪組既能省力又可以省距離D.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3m答案:B。考點2 滑輪組機械效率【例2】(2022·烏魯木齊)如圖甲所示,用滑輪組提升質(zhì)量為60kg的重物,物體在拉力的作用下以0.4m/s的速度勻速上升了8m。此過程中,拉力做的功隨時間的變化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判斷錯誤的是(g取10N/kg)( )A.繩子自由端上升的速度為1.2m/sB.動滑輪的重力大小為150NC.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D.拉力的大小為250N答案:B。靶向突破04●通關必練1.如圖所示,動滑輪重為1N,拉力為5N,則重物和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為( )A.為4N,測力計讀數(shù)為5NB.為9N,測力計讀數(shù)為10NC.為9N,測力計讀數(shù)為5ND.為10N,測力計讀數(shù)為5NC2. (2024·唐山)如圖所示的斜面,工人師傅用沿著斜面向上1000N的推力,將重為2000N的物體從斜面底端勻速推至頂端用時20s,已知斜面長4m、高1.5m,則 (D)A. 此過程中的總功為3000JB. 此過程中的有用功為15000JC. 推力做功的功率為200 WD. 斜面的機械效率為85%3. (2024·甘肅)如圖所示,用4個相同的滑輪組成滑輪組甲和乙,分別把質(zhì)量相同的 、 兩物體在相同時間內(nèi)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計繩重和摩擦),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D)A.拉力甲小于乙B.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A等于BC.兩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甲等于乙D.可以通過減小所提升物體重力來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提分必練4.如圖所示,甲、乙兩種方式在相同時間內(nèi)將同一物體勻速提升相同高度時,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別為甲 、乙 ,機械效率分別為甲、乙(不計繩重和摩擦)。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B課堂實戰(zhàn)051.(2022·齊齊哈爾)如圖所示,分別用1、2、3勻速提起物體,不考慮摩擦,三個力( )A.1較大B.2較大C.3較大D.一樣大●基礎強化D2.(2024·河南湘潭期末)如圖所示,是小艾同學看見建筑工人用滑輪提升重物后畫的草圖。已知每個滑輪重為50 N,若將重為1500N的重物在10s內(nèi)提升3m,不計繩重及輪與軸間的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重物上移的速度為0.6m/sB.人對繩子施加的力為750NC.人對繩子做功的功率為450 WD.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96.77%D3.(2023·內(nèi)蒙古烏蘭巴托期末)正確理解物理概念是學好物理的關鍵·用如圖所示的滑輪水平向左勻速移動物體,對于所做的功、功率和機械效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拉力做功越快,滑輪的機械效率越高B.拉力做功越多,其功率越大C.克服物體與地面摩擦做的功是額外功D.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沒有做功D4.(2024·成都期末)右圖為利用滑輪提升重物的示意圖,在豎直勻速提升重物過程中,不計繩重和摩擦,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滑輪為定滑輪B.若將該滑輪看作一個杠桿,則A點為其支點C.使用該滑輪提升重物時,一定能省一半力D.提升的重物越重,該滑輪的機械效率越小B5.(2022·安徽六安霍山)如圖所示,湖面上有一艘小船,站在岸上的人通過滑輪用100N的力拉繩子的自由端,使小船在10s內(nèi)向岸邊勻速移動了5m。已知小船在水平方向受到的阻力為160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人對船做的有用功是500JB.人做的總功是500JC.人做有用功的功率是50 WD.滑輪的機械效率是80%D6.(2023·河南駐馬店)如圖所示,該裝置處于靜止狀態(tài)。若不計滑輪重、繩重及一切摩擦,物體的重力分別為G1和G2,則G1∶G2等于( )A.1∶2B.2∶1C.1∶1D.無法判斷A7.(2023·云南文山州)如圖所示,一輛質(zhì)量為1×103kg的汽車爬上一段長100m、高4m的坡。若汽車牽引力為2×103 N,牽引力的功率為3×104 W,g取10N/kg,下列關于此場景的說法正確的是( )A.有用功為4×103JB.牽引力做功2×105JC.汽車的速度為10m/sD.汽車的機械效率為50%B8.(2022·重慶)利用四個相同的滑輪組成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輪組。用同樣的時間把質(zhì)量相等的物體提升相同的高度(忽略繩重和一切摩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C)A.繩端的拉力甲大于乙B.繩端移動速度甲小于乙C.甲、乙兩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相等D.甲的總功大于乙的總功●能力提升9.(2022·福建福州)用如圖甲所示的滑輪組緩慢提升不同物體,每次物體被提升的高度均為0.5m,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體重力的關系如圖乙所示。不計摩擦和繩重,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動滑輪的重力為5NB.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可以達到100%C.滑輪組機械效率越高,拉力做功越少D.每次提升重物時,額外功都是5JD10.如圖所示,小高同學分別用甲、乙兩種不同方法將同一貨物搬運到同一輛汽車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方法做的有用功較多B.乙方法更省力C.甲方法比乙方法的機械效率高D.甲、乙兩種方法,貨物的機械能都增加D11.(2022·廣東揭陽)在某建筑工地上,為搬運建筑材料,常常采用如圖所示的簡單機械。圖中滑輪與滑車連接,滑輪固定在地面塔架上,鋼絲繩拉力由電動機提供。已知此滑輪組在1min內(nèi)將質(zhì)量為0.45t的建筑材料勻速提升12m,拉力做的功為7.2×104 J,鋼絲繩重和摩擦不計,g 取10N/kg,求:(1)滑輪組做的有用功;(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3)鋼絲繩拉動的速度。答案: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