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章末素養提升物理 觀念 分子動理論 的基本內容 (1)物體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 (2)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即 ①兩種宏觀表現: 、 ②運動特點:永不停息、無規則、溫度越高越 (3)分子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力 ①rr0時,分子間的作用力表現為引力分子運動速 率分布圖像 (1)特點:“ 、 ” (2)溫度越高,分子的平均速率 科學 思維 阿伏伽德 羅常數 (1)定義:1 mol的任何物質都含有 的分子(或原子)數目,這個數目被稱為阿伏伽德羅常數 (2)大小:NA= mol-1 (3)NA==(其中NA=只適用于固體和液體)兩種分 子模型 (1)球體模型 d= (2)立方體模型 d=科學 探究 1.實驗:用油膜法估測油酸分子的大小 2.用統計的方法對大量粒子組成的宏觀系統的物理性質及宏觀規律作出微觀解釋科學態度 與責任 通過分子動理論等相關內容的學習,認識科學、技術、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重要性。逐漸形成探索自然的內在動力例1 關于分子運動的規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如果氣體溫度升高,則每個分子的運動速率都將增大B.氣體總是很容易充滿整個容器,這是分子間存在斥力的宏觀表現C.懸浮在水中的花粉顆粒做布朗運動,不能反映花粉顆粒內分子熱運動的規律D.將某氣體密閉于正方體容器中,則在相同的時間內與容器內部各面相撞的分子數目必嚴格相等1.分子動理論:(1)一切物體是由大量分子組成;(2)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擴散現象、布朗運動越明顯;(3)分子間存在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都隨距離的增加而減小,但斥力減小得更快。2.分子運動的規律是統計規律,只適用于大量分子而不適用于少量個別分子。例2 (多選)(2023·佛山市高二月考)如圖所示,是分子間相互作用力與分子間距離的關系,其中兩虛線分別表示分子間斥力和引力與分子間距離的關系,實線表示分子間作用力(斥力和引力的合力)與分子間距離的關系,由圖可知,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分子間距離為r0時,分子間沒有相互作用B.分子間距離大于r0時,分子間的引力總是大于斥力C.分子間距離增大時,分子間作用力可能先減小后增大再減小D.分子間距離大于r0時,增大分子間距離,分子間作用力總是做負功例3 某地某天的氣溫變化趨勢如圖甲所示,細顆粒物(PM2.5)的污染程度為中度,出現了大范圍的霧霾。在11:00和14:00的空氣分子速率分布曲線如圖乙所示,橫坐標v表示分子速率,縱坐標表示單位速率間隔的分子數占總分子數的百分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細顆粒物在大氣中的移動是由于細顆粒物分子的熱運動B.圖乙中實線表示11:00時的空氣分子速率分布曲線C.細顆粒物的無規則運動在11:00時比14:00時更劇烈D.單位時間內空氣分子對細顆粒物的平均撞擊次數在14:00時比12:00時多1.氣體分子速率的分布規律是大量氣體分子遵從的統計規律,個別分子的運動不具有規律。2.氣體分子的速率各不相同,但整體遵守速率分布規律,即“中間多、兩頭少”的分布規律,當溫度升高時,速率大的分子數增大,速率小的分子數減小,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3.對一定質量的封閉氣體,在不同溫度下,其分子運動速率分布圖線與橫軸所圍的面積都等于1。例4 (多選)如圖,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按六邊形晶格整齊排布而成的碳單質,結構非常穩定。已知單層石墨烯的厚度約為0.33 nm,每個六邊形的面積約為5.2×10-20 m2,碳原子的摩爾質量為12 g/mol,阿伏伽德羅常數取6.0×1023 mol-1。對質量為10 g的單層石墨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包含有5.0×1022個碳原子B.包含有5.0×1023個碳原子C.所占有的空間體積約為4.3×10-6 m3D.所占有的空間體積約為8.6×10-6 m3微觀量計算有兩條主線:一條主線是體積,即每個分子體積(或每個分子所占體積)V0=;另一條主線是質量,即每個分子質量m=,分子個數N=nNA(n為物質的量)。答案精析熱運動 擴散 布朗運動 劇烈 平衡位置 中間多兩頭少 越大 相同 6.02×1023提能綜合訓練例1 C [如果氣體溫度升高,則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增大,但并非每個分子的運動速率都將增大,選項A錯誤;氣體分子間距離很大,分子力表現為引力但近似為零,氣體很容易充滿容器是由于分子熱運動的結果,選項B錯誤;懸浮在水中的花粉顆粒做布朗運動,只能反映水分子的熱運動,不能反映花粉顆粒內分子熱運動的規律,選項C正確;將某氣體密閉于正方體容器中,在相同的時間內與容器內部各面相撞的分子數目不嚴格相等,選項D錯誤。]例2 BCD [分子之間的斥力和引力是同時存在的,分子間距離為r0時,分子間的引力與斥力大小相等,A錯誤;由題圖中實線知:當r>r0 時,分子之間的距離減小時,分子間的引力總是大于斥力,分子力表現為引力,B正確;分子間距離增大時,當rr0時,分子之間的距離增大時,分子力先增大后減小,C正確;分子間距離大于r0時,分子力表現為引力,增大分子間距離,分子間作用力總是做負功,D正確。]例3 D [細顆粒物在大氣中的移動是由于空氣分子的熱運動與氣流的作用,A錯誤;由題圖乙可知實線對應的速率大的分子占的比例較大,對應的氣體溫度較高,所以題圖乙中實線表示14:00時的空氣分子速率分布曲線,B錯誤;溫度越高,細顆粒物的無規則運動越劇烈,所以細顆粒物的無規則運動在14:00時比11:00時更劇烈,C錯誤;14:00時的氣溫高于12:00時的氣溫,空氣分子的平均動能較大,單位時間內空氣分子對細顆粒物的平均撞擊次數較多,D正確。]例4 BC [質量為10 g的單層石墨烯的物質的量為n== mol= mol,則包含有碳原子的個數為N=nNA=5.0×1023個,故A錯誤,B正確;因為每個六邊形中含有6個碳原子,每個碳原子被3個六邊形所共用,所以質量為10 g的單層石墨烯占有的空間體積約為V=NSd≈4.3×10-6 m3,故C正確,D錯誤。](共18張PPT)DIYIZHANG第一章章末素養提升再現素養知識物理 觀念 分子動理 論的基本 內容 (1)物體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2)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即_______①兩種宏觀表現:______、___________②運動特點:永不停息、無規則、溫度越高越______(3)分子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力①r②r=r0時,分子間的作用力為0,這個位置為_________③r>r0時,分子間的作用力表現為引力熱運動布朗運動擴散劇烈平衡位置物理 觀念 分子運動速 率分布圖像 (1)特點:“________、_______”(2)溫度越高,分子的平均速率_______科學 思維 阿伏伽德 羅常數中間多兩頭少越大相同6.02×1023科學 思維 兩種分 子模型科學 探究 1.實驗:用油膜法估測油酸分子的大小2.用統計的方法對大量粒子組成的宏觀系統的物理性質及宏觀規律作出微觀解釋科學態度 與責任 通過分子動理論等相關內容的學習,認識科學、技術、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重要性。逐漸形成探索自然的內在動力 關于分子運動的規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如果氣體溫度升高,則每個分子的運動速率都將增大B.氣體總是很容易充滿整個容器,這是分子間存在斥力的宏觀表現C.懸浮在水中的花粉顆粒做布朗運動,不能反映花粉顆粒內分子熱運動的規律D.將某氣體密閉于正方體容器中,則在相同的時間內與容器內部各面相撞的分子數目必嚴格相等例1√提能綜合訓練如果氣體溫度升高,則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增大,但并非每個分子的運動速率都將增大,選項A錯誤;氣體分子間距離很大,分子力表現為引力但近似為零,氣體很容易充滿容器是由于分子熱運動的結果,選項B錯誤;懸浮在水中的花粉顆粒做布朗運動,只能反映水分子的熱運動,不能反映花粉顆粒內分子熱運動的規律,選項C正確;將某氣體密閉于正方體容器中,在相同的時間內與容器內部各面相撞的分子數目不嚴格相等,選項D錯誤。總結提升1.分子動理論:(1)一切物體是由大量分子組成;(2)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擴散現象、布朗運動越明顯;(3)分子間存在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都隨距離的增加而減小,但斥力減小得更快。2.分子運動的規律是統計規律,只適用于大量分子而不適用于少量個別分子。 (多選)(2023·佛山市高二月考)如圖所示,是分子間相互作用力與分子間距離的關系,其中兩虛線分別表示分子間斥力和引力與分子間距離的關系,實線表示分子間作用力(斥力和引力的合力)與分子間距離的關系,由圖可知,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分子間距離為r0時,分子間沒有相互作用B.分子間距離大于r0時,分子間的引力總是大于斥力C.分子間距離增大時,分子間作用力可能先減小后增大再減小D.分子間距離大于r0時,增大分子間距離,分子間作用力總是做負功例2√√√分子之間的斥力和引力是同時存在的,分子間距離為r0時,分子間的引力與斥力大小相等,A錯誤;由題圖中實線知:當r>r0 時,分子之間的距離減小時,分子間的引力總是大于斥力,分子力表現為引力,B正確;分子間距離增大時,當rr0時,分子之間的距離增大時,分子力先增大后減小,C正確;分子間距離大于r0時,分子力表現為引力,增大分子間距離,分子間作用力總是做負功,D正確。 某地某天的氣溫變化趨勢如圖甲所示,細顆粒物(PM2.5)的污染程度為中度,出現了大范圍的霧霾。在11:00和14:00的空氣分子速率分布曲線如圖乙所示,橫坐標v表示分子速率,縱坐標表示單位速率間隔的分子數占總分子數的百分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例3A.細顆粒物在大氣中的移動是由于細顆粒物分子的熱運動B.圖乙中實線表示11:00時的空氣分子速率分布曲線C.細顆粒物的無規則運動在11:00時比14:00時更劇烈D.單位時間內空氣分子對細顆粒物的平均撞擊次數在14:00時比12:00時多√細顆粒物在大氣中的移動是由于空氣分子的熱運動與氣流的作用,A錯誤;由題圖乙可知實線對應的速率大的分子占的比例較大,對應的氣體溫度較高,所以題圖乙中實線表示14:00時的空氣分子速率分布曲線,B錯誤;溫度越高,細顆粒物的無規則運動越劇烈,所以細顆粒物的無規則運動在14:00時比11:00時更劇烈,C錯誤;14:00時的氣溫高于12:00時的氣溫,空氣分子的平均動能較大,單位時間內空氣分子對細顆粒物的平均撞擊次數較多,D正確。總結提升1.氣體分子速率的分布規律是大量氣體分子遵從的統計規律,個別分子的運動不具有規律。2.氣體分子的速率各不相同,但整體遵守速率分布規律,即“中間多、兩頭少”的分布規律,當溫度升高時,速率大的分子數增大,速率小的分子數減小,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3.對一定質量的封閉氣體,在不同溫度下,其分子運動速率分布圖線與橫軸所圍的面積都等于1。 (多選)如圖,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按六邊形晶格整齊排布而成的碳單質,結構非常穩定。已知單層石墨烯的厚度約為0.33 nm,每個六邊形的面積約為5.2×10-20 m2,碳原子的摩爾質量為12 g/mol,阿伏伽德羅常數取6.0×1023 mol-1。對質量為10 g的單層石墨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包含有5.0×1022個碳原子B.包含有5.0×1023個碳原子C.所占有的空間體積約為4.3×10-6 m3D.所占有的空間體積約為8.6×10-6 m3例4√√質量為10 g的單層石墨烯的物質的量為n= mol= mol,則包含有碳原子的個數為N=nNA=5.0×1023個,故A錯誤,B正確;因為每個六邊形中含有6個碳原子,每個碳原子被3個六邊形所共用,所以質量為10 g的單層石墨烯占有的空間體積約為V=NSd≈4.3×10-6 m3,故C正確,D錯誤。總結提升微觀量計算有兩條主線:一條主線是體積,即每個分子體積(或每個分子所占體積)V0=;另一條主線是質量,即每個分子質量m=,分子個數N=nNA(n為物質的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章 章末素養提升.docx 第一章 章末素養提升.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