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全優方案夯實與提高科學(教科版)六年級下冊7.評估改進塔臺模型①知道工程要反復評估改進、不斷完善,才能達到最終的工程要求。②會比較、分析各組模型的優缺點,對模型改進提出有價值的解決方法。③能依據評估標準,針對每一組模型開展小組自我評估與組間評估。④能依據塔臺模型制作評價表再次改進設計。1.填空題。(1)建造塔臺時需經歷明確問題、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設計模型、_____________、測試模型、評估模型、_____________等一整套活動。(2)蘭蘭搭建了一個塔臺模型(如圖所示),測試時發現材料的成本太高,為了不影響承重能力,可以減少頂部和_____________的吸管數量。2.選擇題。(1)經過實際檢測,下列結構的塔中,抗風能力最強的是( )。A.圓柱形塔 B.框架結構塔C.長方體塔 D.正方體塔(2)為了讓塔臺模型的外形更加美觀,我們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將每個吸管連接處多纏膠帶,重新加固B.減少不必要的吸管結構,使塔臺模型簡潔C.用膠帶將整個塔臺模型的外部纏起來,使塔臺模型更牢固D.在塔臺模型的邊緣等位置隨意增加一些裝飾(3)太陽能熱水器(如圖所示)很穩固,主要是因為它應用了( )。A.三角形框架結構 B.長方形結構C.梯形結構 D.菱形結構(4)在討論怎樣使塔臺模型不容易倒時,下列想法中,正確的是( )。A.質量越大,越不容易倒B.將塔臺模型的下面做得重些,塔臺模型不容易倒C.將塔臺模型的上面做得重些,塔臺模型不容易倒D.塔臺模型是否容易倒和質量大小沒有關系(5)下列關于評估改進塔臺模型活動的說法,錯誤的是( )。A.工程設計改進時,積極學習和應用他人的長處,適當取舍B.工程設計評估其實是一個自我反思、相互取長補短的過程C.工程的評估和改進需要集合多人的智慧共同協作完成D.工程評估和改進之后還是沒有達到要求,就可以放棄了3.某科學興趣小組做了一個塔臺模型(如圖所示),通過各種工具的測試后,他們開始對這個模型進行評估并改進。請仔細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1)測量塔臺模型的高度時,該塔臺模型的高度應該是( )。A.AC B.BC C.AD D.BD(2)他們在用飲用水瓶測試頂端的_____________能力時,發現側面不夠牢固,一下子就垮了。改進措施:在側面增加_____________結構,增強它的穩定性。(3)塔臺下面加滾珠的主要作用是( )。A.增加塔臺的高度 B.使塔臺更美觀C.增強塔臺的抗震能力 D.增強塔臺的抗風能力(4)他們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來測試塔臺的抗風能力和抗震能力,發現塔臺很容易倒塌。改進措施:重新調整結構,讓塔臺的底部更_____________、更_____________,使塔臺模型在抗風、抗震中更穩固。(5)如果塔臺搭建的成本過高,那么需要減少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數量。4.在“設計瞭望塔”活動中,六(1)班第1小組設計的塔臺如圖所示。現在,你作為“工程驗收員”,對他們組的塔臺作品進行評價和建議。(1)我們可以發現該小組的塔臺結構特點是_____________(填“上大下小”或“上小下大”) ,該結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展示環節,該塔臺出現了搖晃和傾斜現象。對此,你的建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該小組用大量膠帶將塔臺的四個底座固定在塔身下,但底座還是不牢固,在“大風測試”中,底座垮塌了,你的建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制作模型 改進模型 (2)底部2.(1)B (2)B (3)A (4)B (5)D3.(1)B (2)承重 三角形 (3)C (4)電扇 地震模擬儀 大 重 (5)吸管 膠帶4.(1)上小下大使塔身穩固不容易倒 (2)在塔身側面增加三角形結構,使其更加穩定(3)在底座下方加橫梁,做成梯形結構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