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選擇性必修第一冊》 第四章 光4.4 實驗: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學習目標1.會根據干涉條紋的間距和光的波長之間的關系,確定測量光的波長的實驗思路。2.能設計實驗方案并正確操作實驗器材,得到明顯的干涉條紋。3.對測量數據進行整理,得到波長的測量值。目錄0102物理量的測量實驗思路0304實驗方案數據分析環節一:課堂引入同學們,你見過最精密的尺子是什么?可能是千分尺,千分尺的精確度可以達到10-5m,你知道,可光的波長比這個還有小的很多,光的波長是怎樣被測量出來的,你能根據之前學習過的知識設計實驗方案嗎?環節二:實驗思路由雙縫干涉亮(暗)紋間距的公式由公式 可知,在雙縫干涉實驗中,d是雙縫間距,是已知的;l是雙縫到屏的距離,可以測出,那么,只要測出相鄰兩明條紋(或相鄰兩暗條紋)中心間距Δx,即可由公式 計算出入射光波長的大小。環節三:物理量的測量(一)實驗器材雙縫干涉儀(由光具座、光源、濾光片、單縫、雙縫、遮光筒、毛玻璃屏、測量頭組成)、學生電源、導線、刻度尺.光源濾光片雙縫遮光筒毛玻璃單縫測量頭(二)物理量的測量根據 可知,本實驗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雙縫到屏的距離 l 和相鄰兩條亮條紋間的距離 (雙縫間的距離 d 已知)。具體操作如下。l 的測量:雙縫到屏的距離 l 可以用刻度尺測出。的測量:相鄰兩條亮條紋間的距離 需用測量頭測出。測量頭通常有兩種(如圖所示),但都由分劃板、目鏡、手輪等構成。(二)物理量的測量轉動手輪,分劃板會左右移動。測量時,應使分劃板的中心刻線與條紋的中心對齊(如圖所示),記下此時手輪上的讀數。然后轉動測量頭,使分劃板中心刻線與另一條紋的中心對齊,再次記下手輪上的讀數。兩次讀數之差表示這兩個條紋間的距離 。ΔxΔxΔxΔxΔxΔx紅光為了減小測量誤差,可測多個亮條紋間的距離,再求出相鄰兩個條紋間的距離。例如,可測出 n 個亮條紋間的距離 a,再求出相鄰兩個亮條紋間的距離 。第1條第7條(二)物理量的測量小試牛刀例題.用不同顏色的單色光做雙縫干涉實驗,在相同實驗條件下得到藍光和紅光的干涉條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題中所說的相同實驗條件是指雙縫間的距離d以及單縫到屏的距離L一定B.紅光和藍光的干涉條紋間距不相同,紅光的干涉條紋間距小C.若用白光做該實驗時,光屏的中央為彩色條紋,兩邊是白色條紋D.單色光的雙縫干涉原理,可認為是從縫隙通過的光波在屏上疊加形成的D(一)數據分析設計表格記錄實驗數據。d 是已知的,l 和 n 條亮條紋間的距離 a 是直接測量值。雙縫干涉 d l x1 x2 a λd1= l1l1l2d2= l1l1l2環節四:數據分析(二)誤差分析哪些因素會導致實驗有誤差?1.測雙縫到屏的距離l帶來的誤差,可通過選用mm刻度尺,進行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辦法減小誤差.2.通過測量多條亮條紋間的距離來減小測量誤差.3.測條紋間距Δx帶來的誤差.(1)干涉條紋沒有調到最清晰的程度.(2)分劃板刻線與干涉條紋不平行,中心刻線沒有恰好位于條紋中心.(3)測量多條亮條紋間距離時讀數不準確.(一)實驗方案請根據上述分析設計實驗方案,并與其他同學交流?1.將光源、透鏡、濾光片、單縫、雙縫、遮光筒、毛玻璃屏依次安放在光具座上,如圖所示:濾光片環節五:實驗方案(一)實驗方案2.取下雙縫,打開光源,調節光源高度,使它發出的光沿遮光筒軸線照亮屏(中心在同一高度);3.裝好單縫和雙縫(縫沿豎直方向),調節透鏡,使燈絲的像成在單縫上,調節單、雙縫,使縫平行,這時在屏上會看到白光的干涉圖樣;4.在單縫和光源間放上紅色濾光片,觀察紅光干涉圖樣;5.調節測量頭,使分劃板中心刻線與左端某條(記為第1條)亮紋中心對齊,記下此時測量頭刻度x1,將測量頭朝右端移動,記下第 n 條亮紋中心位置x2;則第1條亮紋與第n條亮紋中心間距為a=x2-x1,則相鄰亮紋間距為:(一)實驗方案(二)注意事項1.放置單縫和雙縫時,必須使縫平行.2.要保證光源、濾光片、單縫、雙縫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條軸線上.3.測量頭的中心刻線要對應著亮(或暗)紋的中心.4.要多測幾個亮紋(或暗紋)中心間的距離,再求Δx.5.調節的基本依據是:照在像屏上的光很弱,主要原因是燈絲與單縫、雙縫、測量頭與遮光筒不共軸所致;干涉條紋不清晰一般是因為單縫與雙縫不平行.某同學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測量某種單色光的波長。若雙縫的間距為d,屏與雙縫間的距離為l,測得第1條暗條紋中心到第n條暗條紋中心之間的距離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中央亮紋最亮最寬B.測得單色光的波長C.將單縫向雙縫靠近,干涉條紋寬度不變D.將屏向遠離雙縫的方向移動,可以增加從目鏡中觀察到的條紋個數小試牛刀C課堂小結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累積法測量ΔX,觀察:干涉圖樣測量操作:調共軸、平行測l、d。公式:濾光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