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誦兒童歌韻,尋識字密碼——《動物兒歌》教學設計一.設計依據與構思《動物兒歌》是一首活潑生動的童謠,利用學生熟悉的小動物的名稱和生活習性帶出生字。本課出現的是帶有蟲字旁的形聲字,在課堂中,通過觀察、比較,引導學生逐步了解形聲字的特點,學習運用形聲字的構字規律進行識字,做到舉一反三,掌握歸類識字的方法。在隨文識字中采用豐富多彩的識字方法,根據不同的字形設計不同識字方法,如,字理識字——“網”是象形字,熟字加偏旁識字(迷、糧、食)等。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課堂上通過反復,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發現兒歌的結構“誰在哪里干什么”,并根據結構形式去創編兒歌,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感受兒歌的韻律和趣味。二.教學目標1.認識“蜻、蜓、迷”等12個生字;重點會寫走之底和“迷、造、運”3個生字。2.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兒歌。3.了解這些小動物的特點和生活習性,培養觀察小動物的興趣。三.教學重、難點1.歸類認識帶有蟲子旁的生字。2.了解這些小動物的特點和生活習性,培養觀察小動物的興趣。四.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1.談話導入:同學們,我們剛剛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假期,相信大家都去了很多好玩的地方。那么今天,老師想邀請大家一起,來一場有趣又有意義的旅行,你們你準備好了嗎?(學生自由回答)2.播放兒歌《小動物叫聲》3.教師:這節課我們一起打卡第一站到動物王國去讀讀兒歌,認認字。4.引入課題:動物兒歌 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二)互動課堂,感知課文師:聽說動物王國要舉行動物才藝大比拼活動,都有哪些動物選手來參加呢?走,我們一起瞧瞧去。任務一:動物選手,亮亮相出示任務要求:讀:朗讀兒歌,讀準字音。(2)圈:圈出小動物的名字。(3)認:讀一讀,認一認動物名字。2.指名說并讀出這些小動物的名稱。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注意糾正學生的坐姿和讀書姿勢。3.觀察課文中這些小動物的名字,你發現了什么?指名說。師:像這樣,在一個字當中,一部分表示意思,另一部分表示讀音,這樣的字叫——形聲字。抓住形聲字的特點,能夠幫助我們明白字的意思,讀準字的讀音,認識更多的字。像這樣的形聲字還有很多,我們一起做個“猜字游戲”看看你能不能猜出這些形聲字的讀音。4.多種形式認讀生詞。開火車讀、指名讀齊讀。5.游戲鞏固任務二:看家本領,秀一秀1.出示任務要求:(1)讀:再讀兒歌,讀通句子。(2)畫:用“ ”畫出小動物的本領。(3)說:同桌互相說一說。2.隨文識字:蜘蛛房前結網忙認識“網”。字理識字:“網”字外面的框就像是蜘蛛的網,里面的小叉就像是小蜘蛛。(網)蝴蝶花間捉迷藏(1)師:你喜歡玩捉迷藏,“藏”字你認識嗎?想一想,有什么好的識字方法記住它?(2)為什么說蝴蝶在花間捉迷藏呢?蝴蝶吃花粉,所以在花間飛來飛去,一會兒落在花朵上,一會兒又撲撲翅膀飛走了,就像小朋友在玩捉迷藏一樣。(3)請你帶著蝴蝶那份愉悅的心情來讀一下這句話吧!蚯蚓土里造宮殿蚯蚓生活在土壤里,他們給植物松土,讓植物生長得更加茂盛,每一條蚯蚓就像一位建筑師,打造著屬于自己的宮殿。螞蟻地上運食糧(1)認識“食、糧”(2)食糧指的是什么?(糧食)為什么說成運食糧呢?教師講解押韻:在詩歌中,一些句子的末尾會使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讓詩歌讀起來朗朗上口,這就叫做押韻。3.再讀兒歌,配樂讀,加動作4.完成共學單,再讀兒歌5.我是小小書法家——學寫字老師過渡引導:剛才我們齊讀了兒歌,下面我們來學習三個新字——“迷、造、運”。這三個字是走之旁,半包圍結構,書寫時要注意先內后外。(1)觀看視頻,(2)教師范寫:“迷”:“米”寫在中心偏右一些,“米”字最后一筆捺變點,橫折折撇從橫中線起筆。“造”:“告”的第二橫在橫中線上起筆,“口”要寫的扁平,走之的平捺要舒展,托住里面的字。“運”:“云”的撇折起筆在中心點往上一些,走之的平捺要舒展。(3)學生書寫,提醒學生寫字姿勢及握筆姿勢。(頭正、肩平、兩足安)(4)實物投影學生寫字作品,教師評價,學生互評。任務三:兒歌秘密,探一探師:教室是你們展示寫字才藝的舞臺,那這些動物選手們展示才藝的舞臺又在哪里呢?我們到兒歌中去看一看。生回答。1.老師也想參與到讀兒歌的行列中,誰來與我合作讀一讀?(拍手節奏讀)例:蜻蜓哪里展翅飛?生:蜻蜓半空展翅飛。2.通過與老師的接讀,你有什么發現嗎?(都是寫的“誰在哪里干什么?”)3.你能用上“誰在哪里干什么”再編幾句兒歌嗎?預設:知了枝頭叫得歡。蜜蜂花間忙采蜜。猴子樹上蕩秋千。蟋蟀草里把歌唱。任務四:識字游戲,說一說運用小蜘蛛吃蟲子的游戲,鞏固生字。教師總結:這節課我們不僅讀好了兒歌,寫好了生字,還學會了用形聲字的規律來認字。下節課我們走進操場上,繼續尋找識字密碼。五.我是小小觀察員——作業布置1.觀察生活中常見的,容易接觸到的小動物,在安全的范圍內,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2.把觀察到的小動物生活習性,講給家人和同學聽。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學本課時,我在熟讀兒歌的基礎上,聯系課文插圖和學生生活經驗,注重采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讀準字音,識記字形。識字教學時我借助生動直觀的手段,幫助學生 建立生字音、形、義之間的聯系,加深學生對形聲字構字特點的認識,提高識字的效率,再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經驗,自主識字,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利用已經掌握的識字經驗,生活經驗,自學生字,做到看清字形,讀準字音,領會字義。在內容理解上,我借助文中生動形象的彩圖,利用圖文對照,引導學生理解“展翅飛”“運食糧” “游得歡”“結網忙”等詞,其中稍難理解的“蝴蝶花間捉迷藏”,采用引導學生做做動作的方式來感受,增加課堂趣味性。在通過圖文對照、動作表演、展開想象等方法理解兒歌之后,引導學生模仿兒歌“誰在哪里干什么”也來編一兩句兒歌,完成了語文學習的聽、說、讀、寫訓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