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上《回憶我的母親》教學設計設計說明本單元閱讀以回憶性散文和人物傳記為主,在作者的筆下感受他們難忘的人與事,品讀人物的品格與精神,收獲人生旅途的寶貴財富,豐富自己的生活體驗。本單元的教學以語文活動為基礎展開語文教學,了解回憶性散文、傳記內容真實、事件典型、注重細節描寫等特點,并從中學習刻畫人物的方法,品讀風格多樣的語言,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在豐富的語文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人文素養。本堂課的設計選擇“家風”主題探究,以分析母親的人物形象為基礎,學習了借助典型事例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為本單元習作做了鋪墊。主題探究進一步分析母親對朱德的人生價值觀影響,感受朱德對已故母親的愛、敬、懷念等情感,從而了解到家風對個人的重要意義。教學目標語言運用:學習本文抓住典型事例刻畫人物形象的寫作方法。思維能力:梳理母親言傳身教對于“我”的人生觀、價值觀等的影響。文化傳承:培養傳承良好家風的意識。教學重難點1. 學習本文抓住典型事例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2. 梳理母親言傳身教對于我人生觀、價值觀等的影響,明確良好家風對人的影響,培養傳承良好家風的意識教學過程一、導入(朱德其人)出示圖片,提問:圖片中的這個人是誰?你對他有什么了解?預設: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締造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勛——朱德。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階,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漢族,四川儀隴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軍事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首[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朱德先后擔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等職務。1976年7月6日,朱德在北京逝世。我們在《紅星照耀中國》中,也看過對于朱德的描寫,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怎樣的一個人。屏顯《紅星照耀中國》節選他貌不驚人,沉默謙虛,說話輕聲,有點飽經論桑。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藹。身材不高,但很結實,胳脾和雙腿都像鐵打的一樣。言談舉止:說話輕聲,目光和藹,愛說笑話,每次總說自己五十六了。他的生活和實著都和普通士兵一樣,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腳走路,整整一個冬天以南瓜充饑,另外一個冬天則以耗牛肉當飯,從來不叫苦,很少生病。他喜歡在營地里轉,同弟兄們坐在一起,講故事,同他們一起打球。—《紅星照耀中國》一個人的言談舉止,行為習慣,品行性情之后,藏著他的成長環境、人生經歷、他遇到的人,經歷過的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朱德背后的那個人,一起聽他《回憶我的母親》。(板書課題)二、初讀課文,了解母親(母親其人其事)1.閱讀課文,梳理母親的人生經歷,分析母親的優秀品質,完成表格。(獨立完成,計時三分鐘)時間 母親經歷的事件 母親的優秀品質“我”小時候 母親是個好勞動,整日勞動著 ……1985年—1900年前后 堅強不屈、愛憎分明1905年1908年 支持慰勉"我"參加革命1919年1927年—1937年前后1937年1943年課堂活動,生仔細閱讀文本,在課文中全店勾畫出相應事件,并用“母親是一個_______的人,我從文中_______________這句話中可以看出她的_____________品質。”的句式分析母親的形象。本文中作者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來刻畫母親的人物形象,使讀者能夠通過具體事例直觀真切地感受母親的精神品質,我們的日常寫作中也可以學習作者這種抓住典型事例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2.(出示助讀資料二) 先后生子女13人,養活8人,總司令就是她第三個孩子。在那樣的家境里,她一面緊張的兼顧著母親和農婦的兩重工作,一面還注意著以自己的榜樣來對孩子進行教育。她是一個有寬大胸懷和深厚同情心的人,她的人格力量是不僅及于她的子女,而且使全家所有長幼伯叔妯娌之間,相處十分歡洽。——《朱母鐘太夫人傳略》過渡語:母親是平凡的,她的平凡在于她似乎就是那個時代最普通不起眼的勞動婦女的形象,她又是不凡的,她的不凡是即使在如此艱難的時代,如此艱苦的生存環境中,依舊有能力將家人們的日子經營得如此津津有味,使家庭關系和睦融洽,更能在生命的磋磨之下,以自己為榜樣對孩子言傳身教,使他們成為笑對生活的強者。三、研讀課文,探究教育與深情1.這樣的母親對“我”的人生到底有著怎樣具體而且深遠的影響呢?我們一起讀課文3—13自然段,看看母親哪些具體的行為,可以感受到對“我”的影響與教育意義。計時三分鐘,個人研討并與小組成員交流。預設:教給我生產知識、勤勞儉樸、寬厚仁慈……啟發、鼓勵、支持“我”走上革命道路……(1)(出示助讀資料三)“有時要是他不十分忙,就幫助農民們種莊稼。他常常從山下挑糧食到山上。他非常強健,什么東西都能吃,……他晚上非到十一、二點鐘不睡,早晨總是五、六點鐘起床。——《紅星照耀中國》第十章 明確:母親給我一個強健的身體,一個勤勞的習慣。(2)(出示助讀資料四) 朱德在指揮作戰之余,還從事紡織、排字、種菜、做飯、寫詩和講學,不僅為自己的部隊講解軍事戰略和戰術,而且向婦女班講授如何儲存蔬菜……——史沫特萊《偉大的道路》明確:母親教給我生產的知識。(3)(出示助讀資料五)四渡赤水時,天空正下著細雨,路面泥濘光滑十分難行……當時……彈雨紛飛,戰斗打得十分激烈。正在這時,朱德總司令出現在前沿陣地上,雨水淋濕了他的衣裳,濃密的眉毛掛著水珠,卷起的褲腿沾滿了泥漿。……打到黃昏,戰斗仍然很激烈,陣地上硝煙彌漫。肖華再次勸說:“總司令,你年歲大,路不好走,還是先走一步吧。……”朱德抹抹臉上的雨水簡單地答一聲“不行!”繼續指揮戰斗。——王樹增《長征》明確:母親教給我革命的意志。2.“我”的人生道路,幾乎幾乎每一步,都有母親的影子,這就是母親對我的教育影響對“我”人格的塑造。如今,她永遠地離開了,我對她懷著怎樣濃烈的情感呢?(出示PPT,研讀“我”對母親的情感)請閱讀14—17自然段,思考:“我”對母親的情感都有哪些不同層次。(愛、敬、哀痛、懷念、歌頌、感激……)讓我們一起懷著這些不同層次的復雜且濃烈的情感,一起有感情地朗讀文章16自然段。學生齊讀課文16自然段,教師指導朗讀指導,注意情感的層次與語調的起伏,生再次齊讀課文,在對比中感受“我”深沉的愛。正是母親的言行、鼓勵和支持,成就了朱德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革命精神,正是這些影響,鑄造了朱德的革命意志和個人成就。四、拓展延讀,傳承家風所謂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而母親正是用她的言行為范,對朱德的一生習慣品格產生了重要影響,這就是教育的力量。家風正則天下定矣。(PPT展示“家風·傳承”)1.劉少奇、周恩來同志給朱德母親逝世后的挽聯是“教子成民族英雄,舉世共欽賢母范;畢生為勞動婦女,故鄉永保好家風”。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也指出,“家風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廣大家庭都要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幫助孩子口號人生第一顆扣子,邁好人生第一個臺階。”2.出示圖片“忠厚傳家”匾額,解讀“家風”。 示例:忠厚傳家,理由:忠厚處事,一定會贏得他人的認可和尊重。學生根據自己的家風,仿照示例,為自己的家風題寫匾額,并寫出理由。教師投屏展示。3. 齊讀習總書記語錄。廣大家庭都要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顆扣子,邁好人生第一個臺階。——習近平五、作業布置1.閱讀鄒韜奮《我的母親》、老舍《我的母親》和胡適《我的母親》,對比幾位母親的人物形象以及她們對孩子的教育和影響有何相似與不同。2.推薦課后閱讀觀看網絡文章:《母愛家風 | 胡適:母親給了我做人的重要訓練》央視網《讀書》欄目:《鄒韜奮和母親》百家講壇:蒙曼《家風正,國運興》3.正值清明時節,春雨紛紛令你回憶起哪位已故親人,又引發了你怎樣的“濕”緒?請自擬標題,寫下你的所思所想,不少于600字。板書設計回憶我的母親痛悼母親,引出回憶回憶母親的一生母親對“我”的教育和影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