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四章 第三節(jié) 動能 動能定理(課件 學(xué)案 練習(xí),共3份)粵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四章 第三節(jié) 動能 動能定理(課件 學(xué)案 練習(xí),共3份)粵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冊

資源簡介

第三節(jié) 動能 動能定理
(分值:100分)
選擇題1~10題,每小題7分,共70分。
對點題組練
題組一 動能
1.關(guān)于物體的動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物體的質(zhì)量、速度不變,其動能一定不變
物體的動能不變,其速度一定不變
兩個物體中,速度大的動能也大
某一過程中物體的速度變化越大,其動能的變化一定越大
2.兩個物體質(zhì)量之比為1∶4,速度大小之比為4∶1,則這兩個物體的動能之比為(  )
1∶1 1∶4
4∶1 2∶1
3.一個物體的速度大小為v0時,其動能為Ek,當(dāng)它的動能為2Ek時,其速度大小為(  )
2v0
v0
題組二 動能定理
4.關(guān)于動能定理,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在某過程中,動能的變化量等于各個力單獨做功的絕對值之和
只要有力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動能就一定改變
動能定理只適用于直線運動,不適用于曲線運動
動能定理既適用于恒力做功的情況,也適用于變力做功的情況
5.如圖,某同學(xué)用繩子拉動木箱,使它從靜止開始沿粗糙水平路面運動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獲得的動能一定(  )
小于拉力所做的功
等于拉力所做的功
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題組三 動能定理的應(yīng)用
6.一質(zhì)量為m的滑塊,以速度v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從某一時刻起,在滑塊上作用一向右的水平力,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滑塊的速度變?yōu)椋?v(方向與原來相反),在整段時間內(nèi),水平力所做的功為(  )
mv2 -mv2
mv2 -mv2
7.甲、乙兩物體質(zhì)量之比是M1∶M2=3∶1,速度之比是v1∶v2=1∶3,在相同的阻力作用下逐漸停下,則它們的位移之比s1∶s2是(  )
1∶1 1∶3
3∶1 4∶1
8.如圖所示,某人騎自行車下坡,坡長l=500 m,坡高h=8 m,人和車總質(zhì)量為100 kg,下坡時初速度為4 m/s,人不踏車的情況下,到達坡底時車速為10 m/s,g=10 m/s2,則下坡過程中阻力所做的功為(  )
3 800 J -3 800 J
4 200 J -4 200 J
綜合提升練
9.質(zhì)量為m的衛(wèi)星在貼近地球表面的軌道上運行。已知地球的半徑是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則衛(wèi)星的動能是(  )
mgR mgR
mgR 2mgR
10.如圖所示,將質(zhì)量為m的小球以初速度大小v0由地面豎直向上拋出。小球落回地面時,其速度大小為v0。設(shè)小球在運動過程中所受空氣阻力的大小不變,則空氣阻力的大小等于(  )
mg mg
mg mg
11.(13分)(2024·廣東湛江市期中)為了增強體能,隨時應(yīng)對各種突發(fā)情況,消防官兵經(jīng)常拖著輪胎進行負重跑步訓(xùn)練。在某次訓(xùn)練中,消防員拖著質(zhì)量m=50 kg的輪胎進行百米負重直線跑步訓(xùn)練,消防員從靜止開始加速(非勻加速),30 m后達到最大速度v=5 m/s,之后勻速跑完全程。已知輪胎受到地面的阻力恒為輪胎重的0.5倍(g=10 m/s2)。問:
(1)(4分)輪胎的動能增加了多少?
(2)(4分)全過程阻力對輪胎做了多少功?
(3)(5分)全過程消防員對輪胎做了多少功?
培優(yōu)加強練
12.(17分)質(zhì)量m=6×103 kg的客機,從靜止開始沿平直的跑道勻加速滑行,當(dāng)滑行距離s=7.2×102 m時,達到起飛速度v=60 m/s。求:
(1)(5分)起飛時飛機的動能是多少?
(2)(6分)若不計滑行過程中所受的阻力,則飛機受到的牽引力為多大?
(3)(6分)若滑行過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為3.0×103 N,牽引力與第(2)問中求得的值相等,則要達到上述起飛速度,飛機的滑行距離應(yīng)為多大?
第三節(jié) 動能 動能定理
1.A [根據(jù)Ek=mv2可知,如果物體的質(zhì)量、速度不變,則動能不變,故A正確;如果物體的動能不變,則說明其速度大小一定不變,方向可能變化,故B錯誤;動能由質(zhì)量和速度大小共同決定,速度大的物體動能不一定大,故C錯誤;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速度變化可能大,但動能不變,故D錯誤。]
2.C [由動能表達式Ek=mv2得=·=×=4∶1,C正確。]
3.C [設(shè)物體的質(zhì)量為m,則其動能Ek=mv,當(dāng)動能為2Ek時有,2Ek=mv′2,解得v′=v0,故C正確,A、B、D錯誤。]
4.D [動能的變化量等于各個力單獨做功的代數(shù)和,A錯誤;根據(jù)動能定理,決定動能是否改變的是總功,而不是某一個力做的功,B錯誤;動能定理既適用于直線運動,也適用于曲線運動,既適用于恒力做功的情況,也適用于變力做功的情況,C錯誤,D正確。]
5.A [設(shè)拉力做功為WF,克服阻力做的功為Wf,由題意知,WF-Wf=ΔEk,則WF>ΔEk,A項正確,B項錯誤;Wf與ΔEk的大小關(guān)系不確定,C、D項錯誤。]
6.A [由動能定理得W=m(-2v)2-mv2=mv2,選項A正確。]
7.B [由Ek=mv2得兩物體的動能之比為Ek1∶Ek2=1∶3,而根據(jù)動能定理得-Fs=0-Ek,所以s1∶s2=Ek1∶Ek2=1∶3,B項正確。]
8.B [由動能定理有mgh+Wf=m(v2-v),解得Wf=-mgh+m(v2-v)=-3 800 J,故B正確。]
9.B [由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G=m,又GM=gR2,故v=,由動能概念可知Ek==mgR,故B正確。]
10.D [小球向上運動的過程,由動能定理得-(mg+f)H=0-mv,小球向下運動的過程,由動能定理得(mg-f)H=m(v0)2-0,聯(lián)立解得f=mg,選項D正確,A、B、C錯誤。]
11.(1)625 J (2)-25 000 J (3)25 625 J
解析 (1)由ΔEk=mv2,得ΔEk=625 J。
(2)Wf=-fs,f=0.5mg,解得Wf=-25 000 J。
(3)由動能定理得W人+Wf=mv2,解得W人=25 625 J。
12.(1)1.08×107 J (2)1.5×104 N (3)9×102 m
解析 (1)飛機起飛時的動能Ek=mv2
代入數(shù)值得Ek=1.08×107 J。
(2)設(shè)飛機受到的牽引力為F,由題意知飛機所受合力為F
由動能定理得Fs=Ek-0,代入數(shù)值得F=1.5×104 N。
(3)設(shè)飛機的滑行距離為s′,滑行過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為f,飛機受到的合力為F-f
由動能定理得(F-f)s′=Ek-0,解得s′=9×102 m。第三節(jié) 動能 動能定理
學(xué)習(xí)目標(biāo) 1.掌握動能的表達式和單位,知道動能是標(biāo)量。2.能運用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xué)公式推導(dǎo)出動能定理,理解動能定理的物理意義。3.能運用動能定理解決簡單的問題。
知識點一 動 能
物體由于運動而具備對外做功的能力稱為動能,應(yīng)用控制變量法探究影響動能的因素:
(1)同一小車從不同高度下滑,獲得的速度不同,木塊被撞擊后運動的距離相同嗎?可見動能和什么因素有關(guān)?
(2)質(zhì)量不同的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處由靜止開始下滑,木塊被撞擊后運動的距離相同嗎?可見動能和什么因素有關(guān)? 那么,物體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動能
(1)定義:物體由于________而具有的能量。
(2)表達式:Ek=________。單位:與功的單位相同,在國際單位制中都是________,簡稱焦,符號是J。
(3)矢標(biāo)性:動能是________。
(4)動能是狀態(tài)量,具有瞬時性,與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或某一時刻的速度)相對應(yīng)。
(5)動能具有相對性,對不同的參考系,動能可能有不同的量值,一般以地面為參考系。
2.動能的變化量ΔEk
ΔEk=mv-mv,若ΔEk>0,則表示物體的動能增加,若ΔEk<0,則表示物體的動能減少。
思考
人造衛(wèi)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過程中,速度是否變化,動能是否變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 (多選)如圖所示,一質(zhì)量為0.2 kg的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4 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與豎直墻壁碰撞后以原來的速率反向彈回,以碰撞前的速度方向為正方向,則(  )
A.小球與墻壁碰后的速度為-4 m/s
B.小球與墻壁碰后的動能為1.6 J
C.小球與墻壁碰撞過程的速度變化量Δv=0
D.小球與墻壁碰撞過程的動能變化量ΔEk=0
知識點二 動能定理
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質(zhì)量為m的物體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向前運動了一段距離l,速度由v1增加到v2。試推導(dǎo)出力F對物體做功的表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動能定理
(1)內(nèi)容:合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等于物體______的變化量。
(2)表達式:W=____________。如果物體受到幾個力的共同作用,W即為________做的功,它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適用范圍:動能定理是在恒力做功、物體做直線運動的情況下推導(dǎo)出來的。可以證明,動能定理在________做功或物體做________運動時仍然成立。
2.對動能定理的理解
W與ΔEk的關(guān)系:合外力做功是物體動能變化的原因,動能的改變可由合外力做功來度量。
①合外力對物體做正功,即W>0,ΔEk>0,表明物體的末動能大于初動能;
②合外力對物體做負功,即W<0,ΔEk<0,表明物體的末動能小于初動能。
思考
動能定理體現(xiàn)了等號兩側(cè)的因果關(guān)系,思考何為因何為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 關(guān)于運動物體所受的合外力、合外力做的功及動能變化的關(guān)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合外力為零,則合外力做功一定為零
B.合外力做功為零,則合外力一定為零
C.合外力做功越多,則動能一定越大
D.動能不變,則物體所受合外力一定為零
例3 有一質(zhì)量為m的木塊,從半徑為r的圓弧曲面上的a點滑向b點,如圖所示。如果由于摩擦使木塊的運動速率保持不變,則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木塊所受的合力為零
B.因木塊所受的力對其都不做功,所以合力做的功為零
C.重力和摩擦力的合力做的功為零
D.重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為零
(1)合外力是否為零,可根據(jù)物體的加速度是否為零來判斷。
(2)合外力對物體做功的大小可根據(jù)動能定理分析。  
知識點三 動能定理的應(yīng)用
應(yīng)用動能定理解題的基本思路
(1)選取研究對象(通常是單個物體),明確它的運動過程。
(2)對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明確各力做功的情況,求出外力做功的代數(shù)和。
(3)明確物體在初、末狀態(tài)的動能Ek1、Ek2。
(4)列出動能定理的方程W=Ek2-Ek1,結(jié)合其他必要的輔助方程求解并驗算。
例4 (2024·廣東深圳高一期中)如圖,斜面末端B點與水平面平滑相接,現(xiàn)將一質(zhì)量m=2 kg、可視為質(zhì)點的物塊在距水平地面高h=0.5 m處的A點以一定初速度釋放(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物塊運動到水平面上距B點s=1.6 m處的C點停下,已知斜面光滑,物塊與水平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5,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其他阻力忽略不計:(g=10 m/s2)
(1)求物塊到達B點時的速度大小;
(2)求物塊在A點的動能;
(3)若賦予物塊向左的水平初速度,使其從C點恰好到達A點,求水平初速度大小(結(jié)果可帶根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訓(xùn)練 如圖所示,一輛汽車正以v1=72 km/h的速度勻速直線行駛,司機發(fā)現(xiàn)在前方150 m處停有一故障車輛,馬上進行剎車操作。設(shè)司機的反應(yīng)時間t1=0.75 s,剎車時汽車受到的阻力為重力的。重力加速度g=10 m/s2。請計算從發(fā)現(xiàn)故障車至停下,汽車在這段時間內(nèi)發(fā)生的位移,據(jù)此判斷這兩輛車是否會相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隨堂對點自測
1.(動能)(多選)下列關(guān)于動能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具有的動能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負值
B.某物體的速度加倍,它的動能也加倍
C.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動能保持不變
D.動能的單位與功的單位相同
2.(動能定理)(多選)一個物體做變速運動時,下述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合外力一定對物體做功,使物體動能發(fā)生變化
B.合外力一定對物體做功,但物體的動能可能不變
C.合外力可能不對物體做功,物體動能不變
D.合外力可能對物體做功,使物體動能變化
3.(動能定理的應(yīng)用)如圖所示,質(zhì)量m=1 kg的物塊在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由靜止開始沿水平地面向右運動了s=5 m,在此過程中拉力對物塊做功W=18 J。已知物塊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g=10 m/s2。求:
(1)物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2)該運動過程中物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3)物塊位移為5 m時的速度大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節(jié) 動能 動能定理
知識點一
導(dǎo)學(xué) 提示 (1)不同。動能與物體的速度有關(guān)。
(2)不同。動能與物體的質(zhì)量m有關(guān)。物體的質(zhì)量m越大,速度v越大,其動能就越大。
知識梳理
1.(1)運動 (2)mv2 焦耳 (3)標(biāo)量
[思考] 提示 速度變化,動能不變
例1 ABD [由題意知,小球與墻壁碰后的速度方向與正方向相反,v′=-4 m/s,故A正確;碰前的動能為Ek1=mv2=×0.2×42 J=1.6 J,碰后的動能Ek2=mv′2=1.6 J,故B正確;碰撞前后的速度變化量Δv=v′-v=-8 m/s,故C錯誤;碰撞前后的動能變化量為Ek=Ek2-Ek1=0,故D正確。]
知識點二
導(dǎo)學(xué) 提示 W=Fl=F·eq \f(v-v,2a)=F·eq \f(v-v,2\f(F,m))=mv-mv。
知識梳理
1.(1)動能 (2)Ek2-Ek1 合力 各個力做功的代數(shù)和 (3)變力 曲線
[思考] 提示 合外力做功是因,動能變化為果,合外力做功引起物體的動能變化。
例2 A [由W=Fscos α可知,物體所受合外力為零,合外力做功一定為零,但合外力做功為零,可能是α=90°,故選項A正確,B錯誤;由動能定理W=ΔEk可知,合外力做功越多,動能變化量越大,但動能不一定越大;動能不變,合外力做功為零,但物體所受合外力不一定為零,例如勻速圓周運動,選項C、D錯誤。]
例3 C [物體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做曲線運動,速度方向變化,加速度不為零,故所受合力不為零,A錯誤;速率不變,動能不變,由動能定理知,合力做的功為零,而支持力始終不做功,重力做正功,所以重力做的功與摩擦力做的功的代數(shù)和為零,但重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不為零,C正確,B、D錯誤。]
知識點三
例4 (1)4 m/s (2)6 J (3) m/s
解析 (1)物塊由B點到C點由動能定理可得-μmgs=0-mv,解得vB=4 m/s。
(2)物塊由A點到B點,由動能定理可得mgh=mv-EkA
解得EkA=6 J。
(3)設(shè)初速度大小為v,從C點到A點由動能定理可得
-μmgs-mgh=-mv2,解得v= m/s。
訓(xùn)練 55 m 不會相撞
解析 設(shè)汽車剎車時所受阻力為f,司機反應(yīng)時間內(nèi)汽車的位移為s1,從開始剎車到停止,汽車的位移為s2,對汽車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由題意可知v1=72 km/h=20 m/s
f=mg
由勻速直線運動公式可得
s1=v1t1=20×0.75 m=15 m
由動能定理得-fs2=0-mv
整理得s2=eq \f(mv,2f)=eq \f(v,g)= m=40 m
發(fā)現(xiàn)故障車至停下汽車發(fā)生的位移為s=s1+s2=55 m
s<150 m,故兩車不會相撞。
隨堂對點自測
1.CD [根據(jù)Ek=mv2,可知物體的動能不可能為負值,故A錯誤;某物體的速度加倍,它的動能變?yōu)樵瓉淼?倍,故B錯誤;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速度的大小不變,則動能保持不變,故C正確;動能的單位與功的單位相同,都是焦耳,故D正確。]
2.CD [物體做變速運動,物體所受合外力不為零;當(dāng)合外力與速度方向垂直時,合外力對物體不做功,由動能定理可知,物體動能不發(fā)生變化,例如勻速圓周運動;當(dāng)合外力與速度方向不垂直時,合外力對物體做功,由動能定理可知,物體的動能發(fā)生變化,例如平拋運動,故C、D正確。]
3.(1)2 N (2)10 J (3)4 m/s
解析 (1)摩擦力f=μmg=2 N。
(2)該運動過程中物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f=fs=10 J。
(3)物塊由靜止到位移為5 m的過程根據(jù)動能定理有
W-Wf=mv2
解得位移為5 m時的速度大小v=4 m/s。(共46張PPT)
第三節(jié) 動能 動能定理
第四章 機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1.掌握動能的表達式和單位,知道動能是標(biāo)量。
2.能運用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xué)公式推導(dǎo)出動能定理,理解動能定理的物理意義。
3.能運用動能定理解決簡單的問題。
學(xué)習(xí)目標(biāo)
目 錄
CONTENTS
知識點
01
隨堂對點自測
02
課后鞏固訓(xùn)練
03
知識點
1
知識點二 動能定理
知識點一 動能
知識點三 動能定理的應(yīng)用
知識點一 動 能
物體由于運動而具備對外做功的能力稱為動能,應(yīng)用控制變量法探究影響動能的因素:
(1)同一小車從不同高度下滑,獲得的速度不同,木塊被撞擊后運動的距離相同嗎?可見動能和什么因素有關(guān)?
(2)質(zhì)量不同的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處由靜止開始下滑,木塊被撞擊后運動的距離相同嗎?可見動能和什么因素有關(guān)? 那么,物體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
提示 (1)不同。動能與物體的速度有關(guān)。
(2)不同。動能與物體的質(zhì)量m有關(guān)。物體的質(zhì)量m越大,速度v越大,其動能就越大。
1.動能
(1)定義:物體由于______而具有的能量。
(2)表達式:Ek=_________。單位:與功的單位相同,在國際單位制中都是______,簡稱焦,符號是J。
(3)矢標(biāo)性:動能是______。
(4)動能是狀態(tài)量,具有瞬時性,與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或某一時刻的速度)相對應(yīng)。
(5)動能具有相對性,對不同的參考系,動能可能有不同的量值,一般以地面為參考系。
運動
焦耳
標(biāo)量
【思考】
人造衛(wèi)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過程中,速度是否變化,動能是否變化?
提示 速度變化,動能不變
ABD
例1 (多選)如圖所示,一質(zhì)量為0.2 kg的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4 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與豎直墻壁碰撞后以原來的速率反向彈回,以碰撞前的速度方向為正方向,則(   )
A.小球與墻壁碰后的速度為-4 m/s
B.小球與墻壁碰后的動能為1.6 J
C.小球與墻壁碰撞過程的速度變化量Δv=0
D.小球與墻壁碰撞過程的動能變化量ΔEk=0
知識點二 動能定理
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質(zhì)量為m的物體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向前運動了一段距離l,速度由v1增加到v2。試推導(dǎo)出力F對物體做功的表達式。
1.動能定理
(1)內(nèi)容:合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等于物體______的變化量。
(2)表達式:W=________________。如果物體受到幾個力的共同作用,W即為______做的功,它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
(3)適用范圍:動能定理是在恒力做功、物體做直線運動的情況下推導(dǎo)出來的。可以證明,動能定理在______做功或物體做______運動時仍然成立。
動能
Ek2-Ek1
合力
各個力做功的代數(shù)和
變力
曲線
2.對動能定理的理解
W與ΔEk的關(guān)系:合外力做功是物體動能變化的原因,動能的改變可由合外力做功來度量。
①合外力對物體做正功,即W>0,ΔEk>0,表明物體的末動能大于初動能;
②合外力對物體做負功,即W<0,ΔEk<0,表明物體的末動能小于初動能。
【思考】
動能定理體現(xiàn)了等號兩側(cè)的因果關(guān)系,思考何為因何為果?
提示 合外力做功是因,動能變化為果,合外力做功引起物體的動能變化。
A
例2 關(guān)于運動物體所受的合外力、合外力做的功及動能變化的關(guān)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合外力為零,則合外力做功一定為零
B.合外力做功為零,則合外力一定為零
C.合外力做功越多,則動能一定越大
D.動能不變,則物體所受合外力一定為零
解析 由W=Fscos α可知,物體所受合外力為零,合外力做功一定為零,但合外力做功為零,可能是α=90°,故選項A正確,B錯誤;由動能定理W=ΔEk可知,合外力做功越多,動能變化量越大,但動能不一定越大;動能不變,合外力做功為零,但物體所受合外力不一定為零,例如勻速圓周運動,選項C、D錯誤。
例3 有一質(zhì)量為m的木塊,從半徑為r的圓弧曲面上的a點滑向b點,如圖所示。如果由于摩擦使木塊的運動速率保持不變,則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木塊所受的合力為零
B.因木塊所受的力對其都不做功,所以合力做的功為零
C.重力和摩擦力的合力做的功為零
D.重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為零
C
解析 物體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做曲線運動,速度方向變化,加速度不為零,故所受合力不為零,A錯誤;速率不變,動能不變,由動能定理知,合力做的功為零,而支持力始終不做功,重力做正功,所以重力做的功與摩擦力做的功的代數(shù)和為零,但重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不為零,C正確,B、D錯誤。
(1)合外力是否為零,可根據(jù)物體的加速度是否為零來判斷。
(2)合外力對物體做功的大小可根據(jù)動能定理分析。  
知識點三 動能定理的應(yīng)用
應(yīng)用動能定理解題的基本思路
(1)選取研究對象(通常是單個物體),明確它的運動過程。
(2)對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明確各力做功的情況,求出外力做功的代數(shù)和。
(3)明確物體在初、末狀態(tài)的動能Ek1、Ek2。
(4)列出動能定理的方程W=Ek2-Ek1,結(jié)合其他必要的輔助方程求解并驗算。
例4 (2024·廣東深圳高一期中)如圖,斜面末端B點與水平面平滑相接,現(xiàn)將一質(zhì)量m=2 kg、可視為質(zhì)點的物塊在距水平地面高h=0.5 m處的A點以一定初速度釋放(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物塊運動到水平面上距B點s=1.6 m處的C點停下,已知斜面光滑,物塊與水平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5,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其他阻力忽略不計:(g=10 m/s2)
(1)求物塊到達B點時的速度大小;
(2)求物塊在A點的動能;
(3)若賦予物塊向左的水平初速度,使其從C點恰好到達A點,求水平初速度大小(結(jié)果可帶根號)。
答案 55 m 不會相撞
解析 設(shè)汽車剎車時所受阻力為f,司機反應(yīng)時間內(nèi)汽車的位移為s1,從開始剎車到停止,汽車的位移為s2,對汽車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發(fā)現(xiàn)故障車至停下汽車發(fā)生的位移為
s=s1+s2=55 m
s<150 m,故兩車不會相撞。
隨堂對點自測
2
CD
1.(動能)(多選)下列關(guān)于動能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具有的動能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負值
B.某物體的速度加倍,它的動能也加倍
C.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動能保持不變
D.動能的單位與功的單位相同
CD
2.(動能定理)(多選)一個物體做變速運動時,下述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合外力一定對物體做功,使物體動能發(fā)生變化
B.合外力一定對物體做功,但物體的動能可能不變
C.合外力可能不對物體做功,物體動能不變
D.合外力可能對物體做功,使物體動能變化
解析 物體做變速運動,物體所受合外力不為零;當(dāng)合外力與速度方向垂直時,合外力對物體不做功,由動能定理可知,物體動能不發(fā)生變化,例如勻速圓周運動;當(dāng)合外力與速度方向不垂直時,合外力對物體做功,由動能定理可知,物體的動能發(fā)生變化,例如平拋運動,故C、D正確。
3.(動能定理的應(yīng)用)如圖所示,質(zhì)量m=1 kg的物塊在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由靜止開始沿水平地面向右運動了s=5 m,在此過程中拉力對物塊做功W=18 J。已知物塊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g=10 m/s2。求:
(1)物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2)該運動過程中物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3)物塊位移為5 m時的速度大小。
答案 (1)2 N (2)10 J (3)4 m/s
解析 (1)摩擦力f=μmg=2 N。
(2)該運動過程中物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Wf=fs=10 J。
課后鞏固訓(xùn)練
3
A
題組一 動能
1.關(guān)于物體的動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的質(zhì)量、速度不變,其動能一定不變
B.物體的動能不變,其速度一定不變
C.兩個物體中,速度大的動能也大
D.某一過程中物體的速度變化越大,其動能的變化一定越大
對點題組練
C
2.兩個物體質(zhì)量之比為1∶4,速度大小之比為4∶1,則這兩個物體的動能之比為(  )
A.1∶1 B.1∶4 C.4∶1 D.2∶1
C
D
題組二 動能定理
4.關(guān)于動能定理,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某過程中,動能的變化量等于各個力單獨做功的絕對值之和
B.只要有力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動能就一定改變
C.動能定理只適用于直線運動,不適用于曲線運動
D.動能定理既適用于恒力做功的情況,也適用于變力做功的情況
解析 動能的變化量等于各個力單獨做功的代數(shù)和,A錯誤;根據(jù)動能定理,決定動能是否改變的是總功,而不是某一個力做的功,B錯誤;動能定理既適用于直線運動,也適用于曲線運動,既適用于恒力做功的情況,也適用于變力做功的情況,C錯誤,D正確。
A
5.如圖,某同學(xué)用繩子拉動木箱,使它從靜止開始沿粗糙水平路面運動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獲得的動能一定(  )
A.小于拉力所做的功
B.等于拉力所做的功
C.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D.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解析 設(shè)拉力做功為WF,克服阻力做的功為Wf,由題意知,WF-Wf=ΔEk,則WF>ΔEk,A項正確,B項錯誤;Wf與ΔEk的大小關(guān)系不確定,C、D項錯誤。
A
題組三 動能定理的應(yīng)用
6.一質(zhì)量為m的滑塊,以速度v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從某一時刻起,在滑塊上作用一向右的水平力,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滑塊的速度變?yōu)椋?v(方向與原來相反),在整段時間內(nèi),水平力所做的功為(  )
B
7.甲、乙兩物體質(zhì)量之比是M1∶M2=3∶1,速度之比是v1∶v2=1∶3,在相同的阻力作用下逐漸停下,則它們的位移之比s1∶s2是(  )
A.1∶1 B.1∶3 C.3∶1 D.4∶1
B
8.如圖所示,某人騎自行車下坡,坡長l=500 m,坡高h=8 m,人和車總質(zhì)量為100 kg,下坡時初速度為4 m/s,人不踏車的情況下,到達坡底時車速為10 m/s,g=10 m/s2,則下坡過程中阻力所做的功為(  )
A.3 800 J B.-3 800 J
C.4 200 J D.-4 200 J
B
9.質(zhì)量為m的衛(wèi)星在貼近地球表面的軌道上運行。已知地球的半徑是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則衛(wèi)星的動能是(  )
綜合提升練
D
11(2024·廣東湛江市期中)為了增強體能,隨時應(yīng)對各種突發(fā)情況,消防官兵經(jīng)常拖著輪胎進行負重跑步訓(xùn)練。在某次訓(xùn)練中,消防員拖著質(zhì)量m=50 kg的輪胎進行百米負重直線跑步訓(xùn)練,消防員從靜止開始加速(非勻加速),30 m后達到最大速度v=5 m/s,之后勻速跑完全程。已知輪胎受到地面的阻力恒為輪胎重的0.5倍(g=10 m/s2)。問:
(1)輪胎的動能增加了多少?
(2)全過程阻力對輪胎做了多少功?
(3)全過程消防員對輪胎做了多少功?
答案 (1)625 J (2)-25 000 J (3)25 625 J
12.質(zhì)量m=6×103 kg的客機,從靜止開始沿平直的跑道勻加速滑行,當(dāng)滑行距離s=7.2×102 m時,達到起飛速度v=60 m/s。求:
(1)起飛時飛機的動能是多少?
(2)若不計滑行過程中所受的阻力,則飛機受到的牽引力為多大?
(3)若滑行過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為3.0×103 N,牽引力與第(2)問中求得的值相等,則要達到上述起飛速度,飛機的滑行距離應(yīng)為多大?
答案 (1)1.08×107 J (2)1.5×104 N (3)9×102 m
培優(yōu)加強練
(2)設(shè)飛機受到的牽引力為F,由題意知飛機所受合力為F
由動能定理得Fs=Ek-0,代入數(shù)值得
F=1.5×104 N。
(3)設(shè)飛機的滑行距離為s′,滑行過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為f,飛機受到的合力為F-f
由動能定理得(F-f)s′=Ek-0
解得s′=9×102 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浦区| 定远县| 铅山县| 巴林左旗| 启东市| 西和县| 宝清县| 陕西省| 乌兰浩特市| 翼城县| 绿春县| 松溪县| 陆川县| 茌平县| 若羌县| 周宁县| 永昌县| 宜宾市| 巴彦淖尔市| 博野县| 邹城市| 安新县| 醴陵市| 迁安市| 延吉市| 宣恩县| 宾川县| 富民县| 永寿县| 湟源县| 合水县| 名山县| 荣昌县| 达州市| 陕西省| 射阳县| 内黄县| 精河县| 开鲁县| 池州市| 利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