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統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要下雨了》教學設計教材分析:《要下雨了》是統編版小學語文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文章。第六單元圍繞“夏天”這個主題編排了《古詩二首》、童話《荷葉圓圓》,《要下雨了》三篇課文,從不同的角度描繪出夏天的特點,讓我們感受到夏天的美好。《要下雨了》這一課通過科普童話的方式展示了夏天的氣象常識。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聯系生活實際了解詞語的意思,教學中貫穿整個單元的學習:在《古詩二首》中做了適當的鋪墊,在《荷葉圓圓》中學習運用這種方法了解相關詞語的意思,在學習《要下雨了》這篇課文中要自主嘗試運用這種聯系生活實際了解詞語意思的方法。教學中,在前兩課學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主嘗試用這樣的方法來了解“陰沉沉、潮濕、悶得很”等詞語的意思,從而更好地讀懂課文。在教學中重點關注對話,分角色朗讀,通過角色體驗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進一步體會“呢、呀、吧”等語氣詞的表達與作用,讀好問和答的語氣;在燕子和螞蟻的對話中,創設情境進行語言的遷移和運用。學情分析:一年級的學生年齡比較小,有好奇、愛探索、易被感染的特點,他們容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有一定的識字基礎,初步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但是對于課文中重點詞句品析能力不足,需要老師在課堂上不斷的進行引導。學科素養目標:語言建構與運用: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問句和感嘆句,能分角色朗讀課文。審美鑒賞與創造::能借助圖片、聯系生活等方式了解“潮濕、悶得很”等詞語的意思。思維發展與提升:嘗試在對話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雨前“燕子低飛,小魚透氣、螞蟻搬家”這些自然現象及其形成的原因。觀察大自然一些奇妙的現象,能了解天氣變化。教學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問句和感嘆句,能分角色朗讀課文。教學難點:能借助圖片、聯系生活等方式了解“潮濕、悶得很”等詞語的意思。2.嘗試在對話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雨前“燕子低飛,小魚透氣、螞蟻搬家”這些自然現象及其形成的原因。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繪本圖片、動物頭飾教學過程:一、復習鞏固,導入新課1.出示詞語卡片,復習詞語。(1)以開火車的形式熟讀詞組。(2)全班齊讀詞組。2.導入:請同學再讀一遍課文,看看一共出現了幾種小動物。(設計意圖:根據平時教學經驗,我們可以知道,如果學生學的知識不在一天后抓緊復習,就會遺忘。設計這一教學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的記憶得到鞏固。)二、品讀課文,分析內容1.再讀課文,思考:小白兔看到了哪些現象?聽到其他小動物說了什么?他都干了什么?邊讀邊畫,讀完在小組內討論。2.小組里交流討論。引導學生了解下雨前小燕子的活3.學習第1~3自然段。動特點及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1)自由讀課文第1~3自然段,思考:①小白兔這個時候在干什么呢?②小白兔割草的時候覺得天氣有什么不一樣?③小白兔知道天為什么陰沉沉的嗎?(2)同桌間進行角色對話演練。(3)師生分角色進行表演對話。(4)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燕子低飛的原因。4.教學第4~6自然段。(1)指名讀第4~6自然段。(2)教師指導朗讀課文。(3)思考問題:①小白兔相信燕子的話嗎?小白兔此刻心里是怎么想的?②這時小白兔看見小魚在干什么?(4)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為什么小魚要到水面上來透氣。(5)師生進行角色扮演。(6)教師講述要下雨前,水里空氣變悶的原因。(7)引導學生思考:小白兔這時候相信要下雨了嗎?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5.學生齊讀第7自然段。引導學生讀好感嘆句。(1)小白兔回家的時候又遇見了誰?(2)同桌間進行對話練習。(3)指名進行情景表演。(4)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為什么螞蟻要搬東西。(設計意圖:多次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訓練說話,讓學生們了解到各種動物的行為發生變化的原因,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使學生學會用一種句式去表達不同意思。)三、總結全文,拓展思維1.男女同學分讀第8、9自然段。(1)想象小白兔回家后跟兔媽媽的對話。(2)學生自由練說。(3)指名到講臺上進行角色扮演。2.拓展:多幸運的小白兔哇!有那么多的好朋友告訴他要下雨的消息,要不然他就會被大雨淋濕了。在自然界中,還有哪些動物朋友會告訴我們“要下雨”這個消息呢?(1)教師出示繪本圖片拓展。(2)學生試說。(出示繪本)看,要下雨了,小蛇會從洞里跑出來,小烏龜的背上出現好多小水珠……你們猜猜看,如果小白兔遇到它們,又會有怎樣有趣的對話呢?你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為它們配音,也可以向爸爸媽媽和書本請教,相信你們一定能發現更多夏雨里藏著的小秘密。(設計意圖:拓展氣象常識,為學生創編故事、表演、配音故事提供材料。同時也豐富了學生對夏雨的認識,使學生感受到自然界的奇妙,進一步激發他們不斷探秘的興趣。)四、創意表演,提升感悟1.四人一組分工合作進行課本劇練習。2.學生到講臺進行課本劇表演。3.師生點評。(設計意圖:這一教學設計給學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間,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拓展思維,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五、觀察示范,指導書寫1.出示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直、邊。給生字組詞。2.教師示范指導。直:8畫,上下結構。五個橫要注意長短的變化和位置。中間三橫距離均等,橫右側不碰到橫折。末筆橫最長,略往上斜,收筆要使整個字保持平衡。邊:5畫,半包圍結構。書寫時要注意“力”偏右,橫折鉤的橫穿過豎中線,豎撇靠近豎中線。“辶”的書寫重點注意平捺不要寫得太斜或太短,要托住右邊的“力”字。3.學生先描紅,然后再練習寫兩個。4.投影展示,師生評價。(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在教師的引導下掌握書寫要領,最終把字寫好。培養學生的書寫能力及觀察能力。)課堂總結:1.這節課就要結束了,誰來談談自己的收獲?2.孩子們大自然中到處都蘊藏著知識和智慧,只要你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用心思考,就會有更加精彩的發現!(設計意圖:這不僅僅是總結,更是啟發,使學生意識到自己不僅可以從書本上學到知識,還可以從生活中學到很多知識。)作業設計:必做:基礎性作業:完成生字的書寫與組詞。思維性作業:完成練習冊的閱讀題《下雨了》選做:拓展性作業:1.用自己的話看書上的插圖口頭講故事給家人或朋友聽。2.和同學或家人合作,進行情景劇的演繹,要求動作符合角色特點,比如小白兔彎腰割草出場等,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出自己的臺詞。(設計意圖:通過和同學或者家人合作,自主分工來提高團隊合作能力。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表達來提升朗讀的感染力和表達能力。)板書設計: 13.要下雨了燕子低飛 小魚浮出水面 螞蟻搬家↓ ↓ ↓捉蟲子 透透氣 搬東西小白兔往家跑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特點,采取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的教學方法,抓住潮濕、悶得很這一關鍵詞理解,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詞義,理解課文中“燕子低飛”、“小魚透氣”的原因,讓學生讀小白兔和燕子、小白兔和小魚的對話指導學生讀出問答的語氣。引導學生用“因為...所以...”的句式連起來回答,學生掌握這一方法后,自己找出“螞蟻搬家”的原因。關注句子中重復的稱呼,從“燕子,燕子”、“小魚,小魚”;關注語氣詞:“呢”、“嗎”、“呀”,通過朗讀引導學生發現語氣詞在問句中的應用;通過創設情境對比朗讀“要下雨了”相關句子,理解標點符號不同朗讀語氣也不同,從而體會小白兔一系列的思想變化(半信半疑——相信——完全相信);最后通過分角色加動作朗讀、表演課文,引領學生走進故事情境,把文字內容形象化,把抽象內容具體化,利用頭飾,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獲得更好的朗讀效果。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朗讀、表演、背誦課文,進而突破教學難點。不足之處:1、課堂上沒有完全放開,導致后半段節奏有點亂。2、老師對學生朗讀的點評太少,今后的教學中要注意改正過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