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江蘇省南京市2025年中考歷史一輪復習方略(二十四)工業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一、時空觀念二、考點梳理【考點1】第一次工業革命1.背景(1)政治前提:英國建立君主立憲制,政局穩定。(2)經濟根源: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國內外市場的不斷擴大,對棉紡織品的需求迅速增長。2.時間: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3.重要發明紡織領域 1733年,凱伊發明了飛梭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機器動力 改進 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動力。19世紀30年代,蒸汽機成為主要的動力來源影響 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工業革命更快地向縱深發展;傳統手工工場逐漸被大工廠替代,現代工廠制度最終確立交通運輸 1825年,斯蒂芬森設計的蒸汽機車正式試車,標志著鐵路時代的開始4.影響: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人類進入“蒸汽時代”。19世紀中期,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5.擴展:從18世紀后期起,法國、美國、德國等國先后進行工業革命。【考點2】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1.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貢獻:創立馬克思主義理論。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2)誕生標志:《共產黨宣言》發表。時間 1848年內容 有文字記載的全部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被共產主義社會取代肯定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號召工人階級組織起來,建立無產階級自己的政黨,即共產黨,進行無產階級革命,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意義 從此,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并蓬勃發展2.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1)第一國際:1864年,英國、法國、德國等國的工人代表聯合起來成立了國際工人協會,史稱“第一國際”。馬克思是第一國際的創始人之一。(2)巴黎公社:1871年3月28日,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建立。1871年5月28日,公社失敗。三、課堂訓練1.有學者指出:“工業革命創造的巨額財富輕易集中到極少數人手里,而社會多數成員尤其是普通勞動者被拋棄在貧窮的泥沼中,在最低生存線上掙扎求生。”據此,該學者認為工業革命( )A.促進人口增長 B.推動教育發展C.加劇貧富分化 D.造成環境污染2.與圖1所示的科技發明相比,圖2所示的科技進步( )A.開工業文明之先河B.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動力C.提高了織布的速度D.標志著鐵路時代的開始3.如圖為1840年創作的英國漫畫《英國蜂巢》。漫畫將當時整個英國社會比喻成一個蜂巢,蜂巢包含9層54個單元。皇室居于頂端;中間部分數量最多,包括書商、機修工人、紡織工人、珠寶商、玻璃工人、茶商和發明家等;底部是運煤工人、清潔工人等。此漫畫折射出( )A.封建專制造成等級森嚴B.工業革命推動分工細化C.工業革命促進人口增長D.工人全部處于社會底層4.毛澤東曾說:“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之所以能夠作出他們的理論,除了他們的天才條件之外,主要地是他們親自參加了當時的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的實踐,沒有這后一個條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材料說明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是由于( )A.思想家個人的努力結果B.積極吸收借鑒優秀文化C.思想家擁有天才的條件D.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5.瓦特和博爾頓因蒸汽機在工業革命中發揮了巨大作用而榮登50英鎊紙幣。下列對蒸汽機在社會結構變革方面所發揮作用的表述,正確的是( )A.使人類社會進入了“蒸汽時代”B.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C.形成了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D.促進了國際貿易的活躍6.馬克思在1871年4月17日致路 庫格曼的信中寫道:“工人階級反對資產階級及其國家的斗爭,由于巴黎人民的斗爭而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不管這件事情的直接結果怎樣,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新起點畢竟是已經取得了。”這里的“新階段”是指( )A.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階段B.無產階級合法斗爭階段C.無產階級暴力斗爭階段D.無產階級奪權并建立政權階段7.巴黎公社成立時,一位在巴黎的俄國人說:“破天荒第一次登上了政治舞臺的不是沽名釣譽者,不是空談者,而是勞動的人。”材料中的“勞動的人”是指( )A.市民階層 B.資產階級 C.農村富農 D.無產階級8.1925年3月7日,《中國青年》第69期刊發了一篇文章,文章指出:1871年3月18日是“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以統治階級的地位支配一切的第一日”“這是無產階級第一次奪取政權,他證明奴隸的無產階級有執政的能力”。這篇文章是( )A.《共產黨宣言》B.《巴黎公社》C.《十月革命》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9.“它號召工人階級組織起來,建立無產階級自己的政黨,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進行無產階級革命。”發出這個號召的是( )A.《共產黨宣言》 B.《拿破侖法典》C.《物種起源》 D.《四月提綱》10.英國歷史學家霍布斯邦認為,“雖然……法國政治革命和英國工業革命——的主要載體和象征是法、英兩國,但是我們不應把這場革命看成是屬于這兩個國家的歷史事件,而應看做是一座覆蓋了更廣泛地區的火山的孿生噴發口”。他強調的是( )A.法國大革命和英國工業革命的密切關系B.歐洲在世界歷史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C.政治進步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D.法國大革命和英國工業革命的世界意義1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英國的工業革命率先從棉紡織業起步,成效也最早呈現。曼徹斯特作為當時紡織業的主要營銷地,成為第一個全球化的工業城市(號稱“棉都”)……采用大機器生產的英國棉紡織品(機制棉布和棉紗)以其質優價廉橫掃世界棉業市場。——摘編自郭衛東《絲綢、茶葉、棉花:中國外貿商品的歷史性易代——兼論絲綢之路衰落與變遷的內在原因》材料三:英國是第一個工業化的大國,也是第一個呈現衰落特征的現代西方工業國家。英國的繁榮依賴于兩個十分重要的條件:一是其控制殖民地的能力,二是其他國家的工業落后于英國。……在1870年以后,英國的發展高峰已經過去,開始被美國、德國等后起的工業化國家超過。——摘編自陳曉律《近代英國興衰的歷史軌跡》(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一中“國王”與“議會”的關系是在哪一文獻頒布后逐步確立起來的。(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英國的工業革命率先從棉紡織業起步”的標志,并概括工業革命使英國的生產方式發生的變化。(3)據材料三,指出英國成為第一個工業國家的條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英國由繁榮到呈現衰落特征的原因。12.創新是促進社會發展的動力,創新是推動歷史進步的杠桿,創新是維系民族生存的靈魂。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正式發表,馬克思主義橫空出世,如同一道閃電,劃過暗夜的長空。170年后,新的思想開啟新的時代。作為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引領中華民族向著偉大復興的目標奮進,書寫人類發展史上新的奇跡。——寫在《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之際材料二 動力革命解放了人的手,運輸革命又使人類遠距離的生產與銷售成為可能,這便是在英國興起的廣泛而深刻的工業革命……正是這場工業革命使英國由農業——鄉村為主體的經濟體制轉變為工業——城市為主體的經濟體制。即開始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過渡。——摘編自劉宗緒《世界近代史》(1)根據材料一及所學知識,談談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意義。(2)材料二中的“動力革命”和“運輸革命”在英國工業革命中分別有何具體表現?根據材料二指出工業革命給英國的經濟體制帶來了怎樣的變化?材料三 19世紀中后期無產階級斗爭歷程示意圖(3)材料三示意圖中“革命理論”和“政權嘗試”分別指什么?“工業革命”與“革命理論”有著怎樣的內在聯系?參考答案1-10 CBBDC DDBAD11.(1)《權利法案》。(2)哈格里夫斯發明的珍妮紡紗機。采用機器生產。(3)控制殖民地的能力;其他國家工業落后于英國。第二次工業革命,英國不注重更新技術;美國、德國等國家的崛起;殖民地民族獨立運動高漲。12.(1)意義:馬點思主義成為國際無產階級的思想武器;推動了工人(社會主義)運動的蓬勃興起。(2)表現:蒸汽機的廣泛使用;火車的發明。變化:英國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過渡(或由鄉村為主體向城市為主題發展)。(3)“革命理論”:馬克思主義。“政權嘗試”:巴黎公社。聯系:隨著工業革命的深入發展,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也逐漸暴露,激化了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廣大工人為了改善惡劣的勞動和生活條件,同資本家展開了斗爭,而工人運動迫切需要革命理論作指導,馬克思主義因此誕生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