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6節 課時1 浮力及其產生原因 第八章 壓強和浮力 1.認識浮力,知道浮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 2.通過實驗分析,知道浮力產生的原因。 學習目標 原因是它們都受到流體(水或空氣)對它們的作用—浮力。 萬噸巨輪在水中為什么不下沉?熱氣球為什么能騰空而起? 交流討論 新知引入 什么是浮力? 1.定義: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它向上托的力,這個力叫作浮力。 常常用符號F浮表示。 新知學習 知識點一:浮力 2.浮力方向: 小球靜止于水面上,試分析小球的受力情況,并畫圖說明。 F浮 F浮 G G 分析:由二力平衡的條件可知,浮力的方向與重力的方向相反,即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 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 浸沒在水中的物體也受到浮力嗎? 思考 G F示 鋁塊受浮力的作用 G F浮 F示 F浮=G -F示 彈簧測力計測出浮力大?。ǘζ胶猓? ①用彈簧測力計測出鉛塊的重力記為G ②把鋁塊浸沒在水中,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記為F示 示數變小 說明浸沒在水中的鋁塊受到了水的浮力作用。 測量浸沒在水中的鋁塊所受的浮力 演 示 ③改變鋁塊在水中浸沒的深度,看看示數是否有變化。 從實驗步驟②、③可以看到,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沒有變化,說明浸沒在水中的鋁塊所受浮力的大小,跟鋁塊所到達的深度沒有關系。 浸在氣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作用嗎? 浸在氣體中的物體也受到氣體對物體豎直向上的浮力。 G物 F浮 思考 2.符號: F浮 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F浮=G-F(稱重法) 3.方向:豎直向上 4.施力物體:液體(或氣體) 1.浮力的定義: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對物體向上的力叫浮力。 小結 如圖所示,將容器的兩端蒙上橡皮膜:當容器水平進入水中時,觀察左右兩個橡皮膜的凹陷程度;當容器在水中豎直放置時,觀察上下兩個橡皮膜的凹陷程度。據此,我們可以分析浮力產生的原因。 演示 新知學習 知識點二:浮力產生的原因 結論: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其壓力的合力,就是液體對物體豎直向上的浮力。 結合圖形,分析浸在液體中的物塊受到浮力的原因 物體下表面: F=pS= ρ水ghS F上=p1S= ρ液gh1S 物體上表面: F下=p2S= ρ液gh2S F浮= F上- F下 四個側面所受壓力關系 F合=0 (2)只要上下表面存在壓力差,物體在液體中就會受到浮力——與它的沉浮無關。 (1)當物體與容器底部緊密接觸時: 由于物體下表面不受到液體(氣體)的向上的力,物體就沒有受到液體(氣體)的浮力。如:橋墩、船陷入海底、木樁等。 但鐵球沉到水底,下面仍會受到水向上的壓力,所以受到浮力。 F浮=0 緊密接觸: 交流討論:橋墩是否受到浮力? 浮力及其產生的原因 產生的原因: 定義: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它向上托的力,這個力叫作浮力。 方向:豎直向上 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其壓力的合力,就是液體對物體豎直向上的浮力 課堂小結 1. 將重力相同的木塊和鐵塊放入水中后,木塊浮上來,鐵塊沉下去,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只有木塊受到浮力的作用 B. 只有鐵塊受到浮力的作用 C. 木塊和鐵塊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D. 無法判斷它們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 C 隨堂練習 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物體在上浮過程中受到浮力作用,在下沉時不受浮力作用 B. 輪船無論是在海面上航行還是在碼頭處靜止,都受到水的浮力 C. 熱氣球內的氣體密度大于空氣密度,球升空時不受浮力作用 D.潛水艇在150m的深海中潛行時不受浮力作用 B 3. 一銅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將銅塊浸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等于( ) A. 銅塊的體積 B. 銅塊受到的重力 C. 銅塊受到的浮力 D. 銅塊受到的重力與浮力之差 D 4. 如圖所示,AB為可以自由移動的物體,CD為容器里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現往容器里加一些水。則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 C A. A物體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 B. B物體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 C. C物體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 D. D物體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 B A D C 第6節 課時2 阿基米德原理 第八章 壓強和浮力 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同步課件 1.通過實驗,知道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 2.能描述阿基米德原理; 3.知道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及推導式。 學習目標 兩千多年以前,希臘學者阿基米德為了鑒定金王冠是否是純金的,要測量王冠的體積,冥思苦想了很久都沒有結果。一天,他跨進盛滿水的浴缸洗澡時,看見浴缸里的水向外溢,他忽然想到: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不就是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嗎? 阿基米德的啟示 新知導入 如圖所示,在盆中放一個裝滿水的水槽,用手把空的礦泉水瓶按入水中。隨著按入深度的增加,溢出的水也增加了,感覺要用更大的力才能把礦泉水瓶按下去。這是為什么呢? 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知識點1: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 新知學習 猜想1:浮力與液體密度的關系; 猜想2:浮力與深度的關系; 猜想3:浮力與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關系; 猜想4:浮力與物體密度的關系。 …… 猜想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關 學生實驗 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猜想與假設】 將同一物體分別浸沒到水和鹽水中,觀察彈簧測力計示數的變化。 不同 說明物體受到的浮力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驗證猜想1:浮力與液體密度的關系 【制訂方案】 將同一物體浸沒在同種液體的不同深度,觀察彈簧測力計示數的變化。 相同 說明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浸沒的深度無關。 驗證猜想2:浮力與深度的關系 不同 說明物體受到的浮力與物體浸在液體中體積有關。 將同一物塊第一次部分浸入水中,第二次全部浸入水中,觀察彈簧測力計示數的變化。 驗證猜想3:浮力與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關系 將體積相同的不同物體浸沒在相同的液體中,觀察彈簧測力計示數的變化。 說明物體受到的浮力與物體密度無關。 2N 2N 示數差相同 即浮力相等 驗證猜想4:浮力與物體密度的關系 視頻演示: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 通過實驗探究我們可以知道,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液體的密度越大,物體所受的浮力就越大。 【實驗結論】 阿基米德與皇冠的故事 知識點2:阿基米德原理 (一)阿基米德原理 1.內容: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 2.數學表達式:F浮=G排 3.用于計算的導出式: F浮= G排= m排 g= ρ液 gV排 4.適用范圍:液體和氣體 【制訂方案】 (1)怎樣測出物體所受浮力的大??? (2)怎樣測出物體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 驗證阿基米德原理 學生實驗 【收集證據】 按以下實驗步驟進行實驗。 (1)測出空桶所受的重力G桶后(如圖甲),將空桶置于裝滿水的溢水杯的溢水口下方。 (2)在空氣中測出金屬塊所受的重力G(如圖乙)。 (3)將金屬塊浸入水中后,記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如圖丙)。 (4)測出桶和溢出水所受的總重力G總(如圖?。?(5)將水換成酒精、煤油等液體,仿照上述步驟進行實驗。 點擊圖片播放視頻 將測量的實驗數據記錄在下表中。 {69CF1AB2-1976-4502-BF36-3FF5EA218861}金屬塊浸入的液體種類 空桶所 受的重力 G桶/N 金屬塊所受的重力 G/N 金屬塊浸入液體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F/N 桶和溢出液體所受的總重力G總/N 物體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 G排/N 物體所受的浮力 F浮/N 水 酒精 煤油 …… 1.4 0.4 0.6 1.2 0.8 0.8 比較F浮和G排的大小,發現F浮=G排。 【分析與論證】 (二)對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1. 物體“浸在液體中”包括“全部浸入(即浸沒)”和“部分浸入”兩種情況。 不論物體是浸沒還是部分浸入在液體里都受到浮力。對于同一物體而言,浸沒時受到的浮力大,部分浸入時受到的浮力小,而且浸入的體積越大,所受的浮力也越大。 V排=V浸=V物 V排=V浸2. 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體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 (1)浸沒時:V排=V浸=V物,此時物體所受的浮力等于排開液體的重力,即F浮=G液=ρ液gV排=ρ液gV浸=ρ液gV物 (2)部分浸入時: V排=V浸F浮=ρ液gV排=ρ液gV浸<ρ液gV物 4. 阿基米德原理同樣適用于氣體 阿基米德原理的數學表達式:F浮=G排= m排g=ρ液 gV排 3. 同一物體浸沒在不同的液體中時,由于液體的密度不同,所受的浮力也不同。 根據公式 F浮=ρ液g V排,浸沒時, V排 = V物,當ρ液不同時,浮力也隨之變化。 (1)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時,液體密度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 (2)物體浸入的液體密度相同時,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 阿基米德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 F浮= G排= ρ液 gV排 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 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 液體的密度 計算的導出式 課堂小結 1.沉船打撈人員完成水下打撈任務后,在不斷上升且未出水面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所受浮力變大,壓強變大 B.所受浮力變大,壓強變小 C.所受浮力不變,壓強變小 D.所受浮力不變,壓強不變 C 隨堂練習 2. 如圖為金魚吐出的某個氣泡在溫度恒定的水中上升過程的示意圖。該過程中氣泡密度和受到浮力的變化情況,敘述正確的是( ) A.密度和浮力都不變 B.密度和浮力都變大 C.密度變小,浮力不變 D.密度變小,浮力變大 D 3.一個在節日放飛的氣球,體積是620m3。這個氣球在地面附近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設地面附近氣溫是0°C,氣壓是1×105Pa,空氣的密度是1.29kg/m3. F浮=ρ空氣gV排 =1.29kg/m3×9.8N/kg× 620m3 =8×103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