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九章 機械和功 第5節(jié) 探究使用機械是否省功 省力 省距離 使用機械是否能省功? 新知導(dǎo)入 1.通過探究活動,知道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2.知道什么是有用功、額外功、總功。 3.理解機械效率的概念,會利用公式η=????有用????總進行計算。 ? 學(xué)習(xí)目標(biāo) 人們使用杠桿、輪軸、滑輪等機械是為了達到一定的目的。在使用中,有的機械可以省力,有的機械可以改變作用力的方向或達到“省距離”的效果。那么,使用機械能省功嗎?怎樣判斷使用機械是否省功呢? 新知學(xué)習(xí) 知識點一:探究使用機械是否省功 實驗:探究使用動滑輪是否省功 重物、鐵架臺、動滑輪裝置、彈簧測力計、皮尺等 比較使用機械和不使用機械兩種情況下,對同一物體完成同一工作任務(wù)的過程中,人所做的功的大小關(guān)系。 【實驗器材】 【實驗思路】 (1)直接用手通過彈簧測力計勻速豎直提起一個重物,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測出重物移動的距離并計算出拉力對重物做的功W1。 【進行實驗】 (2)再用彈簧測力計通過一個動滑輪提起這個重物,使重物勻速上升相同的高度,測算出對繩端的拉力做的功為W2。比較W1、W2的大小就可以探究使用動滑輪是否省功。 {00A15C55-8517-42AA-B614-E9B94910E393}力F/N 重物移動的距離h/m 力F做的功W1/J 力F’/N 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m 力F’做的功W2/J W2>W(wǎng)1,實驗結(jié)果說明使用動滑輪不省功。 【實驗數(shù)據(jù)】 【實驗結(jié)論】 為什么使用動滑輪省力卻不省功? ①直接用彈簧測力計勻速豎直提升重物,只需提升重物做功。 ②豎直拉動繩子使動滑輪和重物一起上升時,既要提升重物做功,也要提升繩子和動滑輪做功,還要克服動滑輪上的摩擦做功,因此使用動滑輪并不省功。 大量實驗表明:使用任何機械都不能省功。 【實驗反思】 在用動滑輪提升重物時,動滑輪對物體所做的功是有用的,這部分功叫作有用功(W有用)。 有用功與額外功的總和即拉力所做的功叫作總功(W總)。 提升重物時,不可避免地要對繩子和動滑輪本身做功,還要克服摩擦做功,這部分叫作額外功(W額外)。 W總=W有用+W額外 1.有用功 2.額外功 3.總功 新知學(xué)習(xí) 知識點二:機械效率 ①用水桶從井中提水的時候,所做的功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額外功? ②如果桶掉到井里,從井里撈桶的時候,撈上的桶里帶了一些水,這種情況下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額外功? 提水所做的功是有用功,提水桶所做的功是額外功。 提水桶所做的功是有用功,提水所做的功是額外功。 思考 因此,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有用功占的比例越大,說明機械工作的效率越高。 用字母表示機械效率: η= W有用 W總 η 總是小于1,原因:有用功是總功的一部分,W有用注:機械效率一般用百分?jǐn)?shù)表示,沒有單位。 4.機械效率的定義 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稱之為機械效率。機械效率用符號η表示。 對機械效率的理解: 某機械的機械效率為60%的意思是什么? 說明:使用這臺機械提升重物時所做的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是60%,也可以說有用功在總功中占有60%,另外的占比做的是額外功。 1.額外功不變時,增加有用功,如,增加鉤碼的重力,上升相同高度時,有用功增加,機械效率增加。 2.有用功不變時,減少額外功,如,同一鉤碼被提升相同高度,有用功一定,可以通過減少額外功,機械效率也會增加。 經(jīng)常保養(yǎng)、定時潤滑以減小滑輪的輪與軸之間摩擦,減小動滑輪的自重,減小繩子的重力等方法。 分析如何提高機械效率: 此圖中克服摩擦力做功是有用功還是額外功? 使物體勻速直線運動是目的,克服物體與水平面之間的摩擦力做功 能達到目的,所以做的功是有用功。 W有用= fs物 思考 例題 如圖所示,工人利用滑輪組將一桶沙子從地面提升到 9 m 高的樓里,桶和沙子的總質(zhì)量為 118 kg,動滑輪的質(zhì)量為 2 kg。忽略摩擦和繩重, g取 10 N/kg。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分析: 提升桶和沙子所做的功是有用功,提升動滑輪所做的功是額外功。根據(jù)桶和沙子的總質(zhì)量以及動滑輪的質(zhì)量,可以求出它們所受的重力;又已知它們上升的高度,可以求出有用功和額外功,進而可以求出總功;最后依據(jù)機械效率等于有用功與總功之比得出結(jié)果。 解:桶和沙子所受的總重力G桶沙 = m桶沙 g =118kg×10N/kg = 1180N。 動滑輪所受的重力G動 = m動g = 2kg×10N/kg = 20N。 提升過程中的有用功W有用=G桶沙h = 1180N×9m = 10620J。 提升過程中的額外功W額外=G動h = 20N×9m = 180J。 拉力所做的總功W總 = W有用+W額外 = 10620J+180J = 10800J。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答: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98.3%。 1.使用滑輪組提升重物時,影響其機械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2.某公司的一幅廣告宣傳畫,一個巨大的滑輪提起一個小皮箱,宣傳文宇寫著“事無大小,必盡全力”。請你分析滑輪組機械效率與物重的定性關(guān)系,并結(jié)合這個關(guān)系談一談你對這幅廣告宣傳畫中觀點的看法。 斜面與螺旋 工人在將較重的貨物搬到貨車上時,往往會借助斜面,這樣就會輕松許多。斜面是與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平面,也是簡單機械的一種。 把三角形紙片繞在一支長鉛筆上,就可以體會到斜面變形成為螺旋的過程。 利用斜面搬運重物 斜面與螺旋 斜面的機械效率除了與斜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以外,還與斜面的傾斜角度有關(guān)。一般來說,斜面的傾斜角度越小越省力,機械效率越低。 螺旋有一個特點,可以將繞軸的旋轉(zhuǎn)運動與沿軸的直線運動,進行相互轉(zhuǎn)化,所以螺旋有許多巧妙的應(yīng)用。 螺旋斜面引橋 應(yīng)用螺旋的裝置 探究使用機械是否省功 使用任何機械都不能省功 機械效率 三種功:有用功、總功、額外功 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 機械效率總小于1 W有用 W總 η= 課堂小結(jié) 1. 建筑工地上,起重機幾分鐘內(nèi)就能把所需的磚送到樓頂,如果人直接用滑輪組來提升則需要幾小時。對于這一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起重機的功率大,機械效率高 起重機的機械效率高,做功慢 起重機的功率大,機械效率不一定高 起重機的機械效率高,做功多 C 隨堂練習(xí) 2. 關(guān)于一臺機械做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機械做的額外功越少,機械效率就越高 機械做的有用功越多,機械效率就越高 機械做的總功越多,機械效率就越高 機械做的有用功在總功中占的比例越大,機械效率就越高 D 3. 小明家新建的房子準(zhǔn)備裝修。為了把水泥從地面送上樓,他在樓上安裝了一個滑輪組。每個滑輪的質(zhì)量約為 4 kg,他每次將一袋 50 kg 的水泥提升 4 m,已知克服繩重和摩擦所做的額外功為 250 J,g 取 10 N/kg。求: (1)每次提升水泥做的有用功。 (2)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解:(1)每次提升水泥做的有用功 W有用 = G水泥h =mgh= 50 kg×10 N/kg×4 m = 2×103 J (2)克服動滑輪重做的額外功 W額外 = G動h+W繩、f = 4 kg×10 N/kg×4 m+250 J = 410 J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