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第九章 機械和功第6節 制作簡易升降機生活中會有搬運重物到高處的情景,同學們有什么辦法呢?思考:古代人們又是怎么解決的呢?新知導入1.了解我國機械發展的歷史,調查建筑工程機械的原理及應用。2.選擇簡單機械及身邊的器材,設計并制作升降機。3.利用自制升降機提升重物,測量升降機工作時的機械效率。學習目標一、了解我國機械發展的歷史點擊畫面播放視頻新知學習嫦娥六號探測器嫦娥六號在月背采樣你知道各種工程機械的用途嗎?請以小組為單位,上網查詢一下建筑工地或道路施工過程中使用的工程機械,了解它們的名稱和用途,以及它們在工作過程中涉及哪些物理知識。將調查結果形成調研報告,并與同學交流。升降機的功能需求:能豎直上下搬運物體,以 0.3 kg 的重物作為搬運的目標物體,豎直搬運高度不小于 10 cm。二、利用簡單機械設計并制作升降機為了實現這些功能,升降機需要包括哪幾部分?每部分應如何設計?設計時,我們需要注意什么?基于上述功能需求,選擇簡單機械設計升降機。設計時需要注 意以下幾點:(1)升降機搬運物體需要用到轎廂,轎廂可以有個性化的設計。(2)升降機需要有豎直支架,支撐轎廂上下運行。(3)升降機在運送物體的過程中要能省力,且機械效率盡可能高。測量升降機的機械效率,需要測出有用功和總功。有用功和總功又該如何測量呢?在動手測量之前,我們需要思考以下問題。(1)在提升過程中,有用功和總功分別是哪個力做的功?(2)如何測量物體上升的高度?(3)如何測量繩子自由端的拉力和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4)記錄數據的表格應該怎樣設計?三、測量升降機的機械效率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探究實驗【實驗原理】【實驗器材】彈簧測力計、刻度尺、鐵架臺、滑輪、細線、鉤碼。注:此時升降機工作相當于滑輪組工作點擊畫面播放視頻【實驗記錄】實驗 鉤碼 重力G/N 提升 高度h/m 有用功W有用/J 拉力F/N 繩端移動距離s/m 總功 W總/J 機械效率η1 1 0.05 0.05 0.69 0.15 0.104 48%2 1.5 0.05 0.075 0.89 0.15 0.134 56%3 1 0.05 0.05 0.5 0.33 0.165 30%【分析論證】比較實驗1、2:動滑輪重一定時,物重越大,機械效率越高。比較實驗1、3:物重一定時,動滑輪越重,機械效率越低。【實驗結論】用同一滑輪組提升重力不同的物體時,機械效率不同,被提升的物體越重,機械效率越高;用不同的滑輪組提升同一物體時,動滑輪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低。結合上述思考,利用自制升降機將質量為0.3kg的物體提升不低于10cm,在此基礎上進行如下比較。(1)比一比,看誰制作的升降機在提升物體的過程中更省力。(2)比一比,看誰制作的升降機完成上述任務的機械效率更高。點擊畫面播放視頻怎樣提高機械效率呢?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1)增加有用功:(2)減少額外功:在機械能承受的范圍內,增加物重。①改進機械結構,減輕機械自重;②定期保養,減小機械間的摩擦(加潤滑油)。制作簡易升降機我國機械發展的歷史利用簡單機械制作升降機測量升降機的機械效率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課堂小結1.某同學想通過實驗來探究“影響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因素”,如圖所示,并測算了各次實驗裝置的機械效率。關于他的實驗過程,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CA.在①實驗中,應勻速豎直向上拉動繩子B.由①②可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繩子的繞法無關C.由②③可知:同一滑輪組提起物重越大,機械效率越低D.為使實驗的結論更具可靠性,應換用不同的裝置進行多次實驗歸納得出普遍規律隨堂練習2.在探究“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時,小明同學用圖所示甲、乙兩個相同的滑輪組來驗證的猜想是: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可能與( )A甲乙A.被提升物體重力有關B.動滑輪重力有關C.物體被提升的高度有關D.承重繩子的段數有關3.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裝置中,所掛重物的重力G=50 N,當施加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為F=30 N時,重物恰好勻速上升,繩重及一切摩擦均可忽略不計。由此可知( )A.該裝置的機械效率為60%B.該裝置的機械效率為55.6%C.該裝置中動滑輪重為5ND.該裝置中動滑輪重為10N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