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習作:我做了一項小實驗寫一寫自己做的一項小實驗,寫的時候,可以用上“先……接著……然后……最后……”這樣的句式,把做小實驗的經過寫清楚;還可以寫一寫自己做實驗時的心情、實驗中有趣的發現等。習作話題本單元的習作目標是“能借助圖表記錄自己做過的一項小實驗,能按順序將實驗過程寫清楚。能根據要求與同學互評習作,并嘗試用修改符號修改自己的習作”。要寫好習作,就要留心觀察,細致觀察實驗過程中事物的變化。習作話題一、完成實驗記錄,積累習作素材。實驗記錄是本次習作的一個關鍵因素。我們 首先要回憶自己曾做過的小實驗,如科學課上做 的實驗,完成實驗記錄表。如果缺乏實驗經歷, 在本次習作之前,我們就要先豐富實驗經歷,結 合本次習作的要求,做好實驗記錄,從而積累習 作素材,這是寫好本次作文的第一步。寫法指導1.選擇實驗內容。教材沒有明確提示寫哪一 方面的實驗,我們對實驗內容的選擇應簡單易行,不要太復雜,比如,白醋去水垢,摩擦起電,空 氣傳播聲音,這些實驗易操作,結果呈現得也比 較快。為了增強實驗的科學性和趣味性,同時又 確保實驗過程中的安全,可以和家長或者老師一 起做實驗。做實驗的同時,要做好記錄。寫法指導2.完成實驗記錄表。我們要借助實驗記錄表把實驗過程記錄清楚。3.注意觀察實驗過程中事物的變化。我們要仔細觀察實驗過程中事物發生的變化,并將觀察過程中獲得的認識或感受,產生的疑問或想法,標注在相應的步驟旁,讓我們的思考過程、情感體驗留下痕跡,為寫好本次實驗的過程奠定基礎。不必每一步都寫。寫法指導二、利用課文和語文園地中的資源,寫清楚實驗過程中的觀察與思考。1.與閱讀課文建立聯系。本單元《蜜蜂》一文記錄了法布爾做的一項實驗,可回顧討論法布爾做實驗的目的,再說清楚實驗的過程,最后明確實驗的結果。寫法指導重點是要弄明白法布爾的實驗過程,說清楚他每一步做了什么,然后用上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如“先……接著……然后……最后……”,復述實驗的過程。從而為我們根據自己的實驗記錄表,說清楚自己的實驗過程,以及習作時能有序表達做好鋪墊。寫法指導2.與語文園地建立聯系。本單元語文園 地“詞句段運用”第一題,主要是讓我們通 過仿寫,將實驗或生活中的觀察、引發的思 考和疑問,清楚地寫下來。我們可以通過這 一練習,把實驗過程中的觀察和思考寫清楚。寫法指導三、互動交流,運用修改符號修改習作。本次習作,可以與本單元語文園地“詞 句段運用”第二題相結合,嘗試運用“對調”和“移動”這兩種修改符號,再結合以前學 過的“改正”“增補”“刪除”三種修改符 號修改習作。寫法指導本次習作的重點是:實驗過程要清楚,詞語運用要合適。我們要按順序把實驗經 過寫清楚,寫出實驗過程中的發現、感受 和思考。寫法指導四、思維導圖。寫法指導燒紙船今天我在《我們愛科學》這本書里看到了一個小實驗,實驗的名字叫“燒紙船”。我覺得很有趣,就決定做這個實驗。佳作引路做這個實驗需要兩個桶、一個折好的紙船、一杯水和一個打火機。①我先拿來兩個裝奶粉的桶,然后用白紙折了一個紙船,把它放在兩個奶粉桶上,就像一座橋。接著我又端來一杯水,最后找來了一個打火機。①寫出了實驗所需的材料,清楚明了。準備工作做好了,我就開始做這個小實驗。我先往紙船里倒滿水,然后把打火機放到紙船下面,點著了火,火焰在紙船下面燃燒著,忽上忽下地跳躍著。我目不轉睛地盯著紙船,觀察它的動靜。過了一會兒,我把手伸進水里,發現水還是涼的,只能繼續等。又過了一會兒,水面上冒起了熱氣,可水還是不怎么熱。又過了一會兒,水中冒出了許多小氣泡,我知道水已經很熱了,可是紙船還是沒有燃燒。②②有 條理地記 敘了實驗 的經過。 觀察仔細,敘述得很 清楚。查閱資料后,我知道了這個實 驗的原理,原來水吸收了大量的熱量,所以紙達不到燃燒的溫度,紙 船就不會燃燒起來了。這個實驗使我明白了,科學離我們并不遙遠,它就在我們身邊。③③結尾寫出了自己的收獲。看到這個題目就會讓人好奇,燒紙船會有什么結果呢?小作者按順序有條理地記敘了這個實驗的經過,還寫出了自己的收獲,層次分明,條理清晰。點評:例文1例文2是否按順序把實驗過程寫清楚了?是否寫出了實驗過程中的發現、感受和思考?詞語的運用是否恰當?習作互評一次科學小實驗今天在做隨堂練習時,我讀到了一篇關于怎么分辨生雞蛋和熟雞蛋的文章。我決定親自試試文章中的分辨方法。回到家后,我拿出兩個生雞蛋將其中一個煮熟。煮熟的雞蛋和生雞蛋在顏色上并沒有什么差別,于是我決定用轉動分辨法試一試。我將兩個雞蛋放在桌上,分別用手迅速轉動這兩個雞蛋。只見生雞蛋像個喝醉了酒的老爺爺,慢慢悠悠地晃了幾下,便停了下來。再看熟雞蛋,非常順暢地旋轉了好多圈才慢慢停下來。我疑惑不解,為什么生雞蛋和熟雞蛋在轉動時會有這么大的差別呢?吃完飯,我和媽媽上網查閱了資料。原來熟雞蛋的蛋黃和蛋清凝固在了一起,當我轉動熟雞蛋時,它就可以旋轉起來;而生雞蛋的蛋黃和蛋清是液體,不能順暢地和蛋殼一起轉動,生雞蛋當然就轉不起來了!通過實驗,我證明了用轉動分辨法區分雞蛋的生熟是可靠的。在這篇習作中,小作者介紹了實驗的原因,實驗的經過和結果,詳略得當,重點突出,語言流暢,是一篇佳作。名師評析返回一次小實驗今天上午,我和我的小伙伴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這個實驗是什么呢?就是用一個樟腦球在正在行進的螞蟻前面畫一條線,看看螞蟻有什么反應。于是,我找來了一個樟腦球,又和同伴在一堆沙子旁找到了好多螞蟻。我把螞蟻捉到了地面上,螞蟻還在行進,我的小伙伴配合地用樟腦球在它的面前畫了一條線。螞蟻居然不走了!螞蟻在原地大約停了五六秒,就立馬轉頭了。我連忙又在螞蟻的前面畫了一條線,螞蟻又不走了。看來它對樟腦的氣味反應很強烈。隨后我又用樟腦球在它的另外兩邊都畫了線,把它的四周都封死了。結果螞蟻在我們畫的線框內來回跑,真可謂是“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呀!最后,螞蟻干脆停在中間不動了。然后,我們把圈越畫越小。螞蟻好像也沒辦法走了,一直待在圈里不動。當我把圈畫到比一角錢硬幣還小時,螞蟻居然動了起來!它拼命地向前爬呀爬,看它的樣子似乎很吃力。走了大約三分鐘,螞蟻終于沖破了防線,又行走自如了。螞蟻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們!我從這個實驗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你是否也做過小作者寫的這個實驗呢?看,小作者把實驗的經過寫得多具體呀!小作者的感悟又是多么深刻啊!真值得我們學習。名師評析返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