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4.1 探索地球表面第2課時浙教版七年級下冊新知導入地球的內部結構地殼地幔地核巖石圈高密度的內層密度較小的中層密度很小且很薄的外層ABCD501001502002672830E山頂等高線呈封閉狀,內高外低鞍部兩條等高線凸面相對應部位山谷等高線向海拔較高處凸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較低處凸出峭壁等高線重疊處新知講解地形的變化思考:為什么在珠穆朗瑪峰會出現海洋古生物化石?珠穆朗瑪峰曾經是一片海洋同時也說明:地殼是在變動的地殼自形成以來,其結構和表面形態就在不斷發生變化。巖石的變形、海陸的變遷以及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都是地殼變動的結果。地殼變動有時進行得很劇烈,有時則進行得十分緩慢,難以被人們察覺。尋找地殼變動的證據證據① :巖層的彎曲--褶皺褶皺:巖層受擠壓時而產生的彎曲變形褶皺可以證明:地殼在變動證據② :巖層的斷裂--斷層(斷層是巖層受力斷裂,位置發生錯位)讀圖:從這幅圖可以獲得哪些信息 意大利那不勒斯大理石柱的升降,分析地殼變化情況。地殼在不斷發生變動1、縮小的地中海東非裂谷不斷加寬3、東非大裂谷的形成等。2、擴張的紅海和臺灣海峽思考與討論還有哪些現象可以證明地殼在不斷地變動?(3)巖漿主要來自軟流層,沿著地殼的裂隙噴出地表。(1)近年來,人們發現臺灣海峽底部分布著古森林的遺跡。這說明臺灣海峽曾經是一片森林,由于地殼變動,陸地下沉、海平面上升,被海水淹沒而成為海峽。(2)在我國東部海域的海底發現了古河道的遺跡。這說明這里曾經是陸地,后來由于海平面上升而成為海洋。1692年,美洲中部牙買加發生了一次猛烈地震,島上首府葉爾港有3/4沉入海底,許多年后當船只駛過這座水底城市頂部時人們還能看見淹沒在水下的一幢幢房子。近年來,在臺灣海峽海底某些地方發現有古代森林的遺跡。地殼的這種升降運動是導致海陸變遷的重要原因。思考:根據上述地殼變動的現象,說說引起地殼變動的巨大能量主要來自何處?地球內力的作用來自地球內部的巨大能量形成了雄偉的喜馬拉雅山脈,而在它的東段有一條深深的刻痕,即世界最深的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你知道它是怎樣形成的嗎?由于青藏高原的不斷抬升(內力作用)和雅魯藏布江(外力作用)年復一年的沖刷,才刻出了這條大峽谷。流水的沖刷使疏松的黃土高原變得溝壑縱橫。在降水比較豐富的濕潤地區,流水對地表形態的影響最大。流水也會使石灰巖溶蝕,形成許多溶洞。江河攜帶的泥沙在河流的中下游和河口沉積,形成平原和三角洲。思考:三角洲是怎樣形成的?三角洲是河口地區的沖積平原,是河流入海時所夾帶的泥沙沉積而成的。世界上每年約有160億立方米的泥沙被河流搬入海中。這些混在河水里的泥沙從上游流到下游時,由于河床逐漸擴大,降差減小,在河流注入大海時,水流分散,流速驟然減少,再加上潮水不時涌入有阻滯河水的作用,特別是海水中溶有許多電離性強的氯化鈉(鹽),它產生出的大量離子,能使那些懸浮在水中的泥沙也沉淀下來。于是,泥沙就在這里越積越多,最后露出水面。這時,河流只得繞過沙堆從兩邊流過去。由于沙堆的迎水面直接受到河流的沖擊,不斷受到流水的侵蝕,往往形成尖端狀,而北方水面卻比較寬大,使沙堆成為一個三角形,人們就將它們命名為“三角洲”。在降水較少的地區,風的吹蝕和沙的沉積會形成風蝕城堡和沙漠在高寒地區,在冰川移動的作用下會形成角峰和冰斗谷。思考與討論1.列舉事實,引起地表形態變化的外力作用主要有哪些?2.你的家鄉有哪些地形變化,導致這些地形變化的主要外力作用有哪些?請通過野外考察或查閱資料的方式加以說明。主要是受風力、流水、冰川、海浪、生物等的風化、侵蝕、搬運、沉積作用。噶斯特地貌風蝕蘑菇冰川地貌海岸地貌外力作用對地形的影響是緩慢而持久的。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 使地表趨于平坦。就全球而言,內力的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居主導地位,而在局部地區,外力作用也可能居于主導地位。3.地球表面的形態是內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那么,哪種力發揮了較大的作用呢?內力作用使地表趨于起伏(形成高山,深谷,高原)。外力作用對地形的影響是緩慢而持久的。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 使地表趨于平坦。課堂總結探索地球表面(二)內 力外 力泥沙堆積生物因素火山地震地殼運動風力海浪冰川主導流水侵蝕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處于平坦。 內力作用使地面形成高山,深谷,高原。在不同的地區,外力的作用不同降水豐富的濕潤地區降水比較少的干旱地區高寒地區風的作用最為明顯,受風的作用,出現沙漠、戈壁、風蝕城堡。流水對地表形態的影響最大,常常有巖溶地形,江河攜帶的泥沙在河流的中下游和河口沉積會形成平原和三角洲。形成角峰和冰斗谷。課堂練習1、桂林山水甲天下,其形成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A.流水的溶蝕作用 B.流水的沉積作用C.風的吹蝕作用 D.冰川移動的作用A2、華北平原是由于地殼不斷下沉和泥沙不斷淤積形成的,這說明地形的形成( )A.內力作用是主要的B.外力作用是主要的C.地殼運動的結果D.內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D3、以下信息中不能證明地殼變動的是( )A.懸崖上彎曲的巖層 B.海洋底部古人類的遺跡C.河谷中有崩落的大巖石 D.青藏高原上海洋生物化石C4、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變化說明( )①地殼變動在持續不斷地進行著②地殼的升降運動是海陸變遷的重要原因③這里曾經發生火山活動④地殼變動的能量來自地球外部A.①②④ B.①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③D5、以流水和風的作用為例,說明外力是如何“塑造”地形的。流水對高山高原地形具有侵蝕作用,在平原地區具有堆積作用。風的吹蝕會形成風蝕城堡、戈壁,風的堆積作用可以形成沙漠。6、下列成語或詩詞分別屬于什么外力作用的結果?飛沙走石水滴石穿天昏地暗——風力搬運——流水侵蝕——風力搬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1 探索地球表面(第2課時).pptx 三角州.mp4 流水的作用.mp4 溶洞的形成.mp4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