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下《馬說》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語言運用:積累文言實詞、虛詞,重點掌握“雖、食、見、策、盡、或”等單音節詞的含義;思維能力:學習并掌握“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的中心句,以及反問句式“其真無馬邪?”的意義;審美創造:體會本文托物寓意的寫法,理解千里馬“三鳴”和韓愈“三鳴”的含義,領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文化自信;通過文白對譯語言轉換練習,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教學重點:掌握“把白話文翻譯成文言文”的高效文言文學習方法,體會本文托物寓意的寫法,理解千里馬“三鳴”和韓愈“三鳴”的含義。教學難點:對文章主旨的把握,對作者情感的理解。教學過程一、導入說,古代的一種議論體裁,用以陳述作者對某些問題的看法。即說說馬的問題、看法。那韓愈在《馬說》中的主要觀點是什么?千里馬“三鳴”寓意是什么?表達作者怎樣的情感?我們帶著這三個問題一起來學習《馬說》,一起尋找答案。二、誦讀1.一讀正字音——讀準通假字2.二讀明節奏——劃分節奏3.三讀定語氣——三個“也”字,特殊句式4.四讀“不”——十一個“不”字三、譯讀 找出“不”字句,分小組翻譯成白話文,落實重點實詞、虛詞,教師指導翻譯,共同解決疑難點。同時,品讀“不”字情感,理解千里馬“三鳴”的寓意。 1.伯樂之“不” 千里馬常有, 而伯樂不常有。而:表轉折,但是。“不”字有不滿之意。 2.千里馬之“不”(1)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詞:祗:通“只”,只是,僅 以:因為譯:只能在奴仆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馬)一同死在馬廄里,不因為日行千里而著稱。 “不”字有不平之意,有惋惜之情。千里馬遭遇不可謂不悲,心緒不可謂不涼。 (2)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譯: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質也就不能表現在外面,想要跟普通的馬等同尚且辦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連用四個“不”字,千里馬的不幸讓人憤慨,作者不平而鳴。 3.食馬者之“不”(1)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詞:食:通“飼”,喂 譯:喂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它日行千里的本領來喂養它。“不”字有諷刺之意,有痛斥之感。(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詞:策:名詞作動詞,用馬鞭驅趕 以:按照 譯:用馬鞭趕它,不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的方法,喂養它卻不能讓它竭盡才能,它鳴叫,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 三個“不”字,寫出食馬者的驅使不得法,喂養不足量,鳴叫不知意的愚妄和淺薄,有強烈譴責之意。(3)其真不知馬也!譯:恐怕是真不識得千里馬啊! “不”字,不平而鳴,對食馬者強烈的諷刺和痛恨。4.韓愈之“不”《馬說》寫于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至十六年(800年)之間。當時韓愈初登仕途,不得志。曾經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但結果是“待命”40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門,而閽人辭焉”。盡管如此,韓愈仍然聲明自己“有憂天下之心”,不會遁跡山林。依附于宣武節度使董晉、武寧節度使張建封幕下,終未被采納。后來又相繼依附于一些節度使幕下,再加上朝中奸佞當權,政治黑暗,才能之士不受重視,郁郁不得志。小結:“不”字突顯出千里馬“三鳴”,以及韓愈“不平則鳴”。四、解意討論1:作者的主要觀點是什么?文中的千里馬、伯樂、食馬者的寓意各指什么?“千里馬”: 寓指人才。“伯樂”: 寓指賞識人才的人。“食馬者”: 寓指不識人才、埋沒人才的封建統治者。討論2:千里馬“三鳴”的寓意是什么?討論3: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五、練習搶答:將下列白話文還原成文言文。1.只能在奴仆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馬)一同死在馬廄里,不因為日行千里而著稱。2.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質也就不能表現在外面,想要跟普通的馬等同尚且辦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3.用馬鞭趕它,不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的方法,喂養它卻不能讓它竭盡才能,它鳴叫,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4.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真的不認識千里馬吧!六、對譯雀說世間有了金絲雀,然后才有飼養的人。金絲雀經常有,可是飼養的人不會經常有。所以即使有美麗的金絲雀,只是在動物園里關押,和普通的鳥一起死在囚籠里,不因為美麗而著稱。金絲雀是鳥中的佼佼者,一頓有時只能吃一點點,飼養的人,不知道要根據它輕巧飛翔的能力來喂養它。這樣的雀,即使有飛翔的能力,吃得太飽,飛不動,才能和美好的素養不能體現出來,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鳥一樣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飛舞呢?放逐它不按照正確的方法,喂養它不能讓它體現自己的才能,啼叫也不知道它的意思,提著鳥籠來了,說:“天下沒有金絲雀啊!”難道真的沒有美麗的金絲雀嗎?恐怕是真的不認識金絲雀吧!”翻譯要求:1.要使用“雖、食、見、策、盡、或”和“其、以、之、而”,以及反問句式“其真……?”的反問句式。按“信、達、雅”的標準,翻譯成文言文。2.教師示范翻譯,師生共同評價。雀說世有金絲雀,然后有飼養者,飼養者常有,金絲雀而不常有。故雖有金絲雀,祗困于動物園之中,駢死于囚籠之中,不以美稱之。雀之佼佼者,一食或盡食極少,食雀者,不知其能巧飛而食也。是雀也,雖有飛翔之能,食過飽,飛不能,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家雀等不可得,安求其能飛舞也?逐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才,啼之不能通其意,提籠而來之,曰:“天下無雀!”嗚呼!其真無雀邪?其真不知雀也!七、總結一句話回顧激勵(回顧學習過程,重溫學習目標,評價學習行為)板書設計托物寓意 千里馬——人才 伯樂——善識人才的人 食馬者——愚妄的統治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