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章 專題提升三 電場能的性質(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粵教版(2019)必修 第三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章 專題提升三 電場能的性質(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粵教版(2019)必修 第三冊

資源簡介

專題提升三 電場能的性質
(分值:100分)
選擇題1~8題,每小題8分,共64分。
對點題組練
題組一 用等分法求電勢和電場強度
1.如圖所示,ABCD是勻強電場中平行于電場線的矩形的四個頂點,A、B、C三點電勢分別為φA=8 V,φB=2 V,φC=3 V,則D點的電勢為(  )
7 V 6 V 10 V 9 V
2.a、b、c是勻強電場中的三個點,各點電勢分別為φa=10 V、φb=2 V、φc=6 V,a、b、c三點所在平面與電場方向平行,下列各圖中電場強度的方向表示正確的是(  )
A B C D
3.(2024·湖南岳陽高二期末)如圖所示,A、B、C、D是勻強電場中一個以坐標原點為圓心、半徑為1 m的圓與兩坐標軸的交點,已知A、B、D三點的電勢分別為φA=3 V、φB=-2 V、φD=8 V,由此可知電場強度的大小為(  )
4 V/m 5 V/m 6 V/m 7 V/m
4.(2024·廣東深圳市期末)如圖所示,勻強電場中有直角三角形ABC,∠A=30°,水平邊AC長6 cm,三個頂點A、B、C的電勢分別為-8 V、8 V和0,電場線與三角形所在平面平行。則電荷量為-7.2×10-8 C的點電荷在電場中所受電場力(  )
大小為9.6×10-6 N,沿BA方向從B指向A
大小為9.6×10-6 N,方向朝右上且與水平方向成60°角
大小為1.92×10-5 N,方向朝左下且與水平方向成60°角
大小為1.92×10-5 N,方向朝右上且與水平方向成60°角
題組二 電場中的功能關系
5.如圖所示,在xOy坐標系中以O點為中心的橢圓上有A、B、C、D、E五個點,在其一個焦點P上放一負點電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E兩點電場強度相同
A點電勢比D點電勢高
將一負點電荷由B沿BCDE移到E點,靜電力做功為零
同一正點電荷在D點的電勢能小于在C點的電勢能
6.(多選)如圖所示,在絕緣的斜面上方存在著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斜面上的帶電金屬塊沿斜面滑下,已知在下滑的過程中金屬塊動能增加了12 J,金屬塊克服摩擦力做功8 J,重力做功24 J,則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金屬塊帶正電
金屬塊克服電場力做功8 J
金屬塊的機械能減少12 J
金屬塊的電勢能減少4 J
7.如圖所示,實線為勻強電場的電場線,虛線為等勢面,相鄰兩個等勢面間的電勢差相等,一個正點電荷在等勢面L4處的動能為60 J,運動到等勢面L1處時的動能為零。取L2處的等勢面電勢為零,則當此點電荷動能為8 J時,它的電勢能為(不計點電荷的重力和空氣阻力)(  )
2 J 8 J 10 J 12 J
8.如圖所示,虛線表示等勢面,相鄰兩等勢面間的電勢差相等,有一電子在該電場中運動,實線表示該電子的運動軌跡,電子在a點的動能等于28 eV,運動到b點時的動能等于4 eV,若取c點為零電勢點,當這個電子的電勢能等于-6 eV時,它的動能等于(“eV”是能量單位,代表一個電子經過1伏的電場加速后所獲得的動能)(  )
16 eV 18 eV 6 eV 8 eV
綜合提升練
9.(12分)如圖所示,一質量為m、電量為q(q>0)的粒子在勻強電場中運動,A、B為其運動軌跡上的兩點,已知該粒子在A點的速度大小為v0,方向與電場方向的夾角為60°,它運動到B點時速度方向與電場方向的夾角為30°,不計重力,求A、B兩點間的電勢差。
10.(12分)如圖所示的勻強電場,等勢面是一簇互相平行的豎直平面,相鄰等勢面間隔均為d,各等勢面電勢已在圖中標出(U>0),現有一質量為m的帶電小球以速度v0、方向與水平方向成45°角斜向上射入電場,要使小球做直線運動,(重力加速度為g)求:
(1)(4分)小球應帶何種電荷及其電量;
(2)(4分)小球受到的合外力大小;
(3)(4分)在入射方向上小球運動的最大位移xm(電場范圍足夠大)。
培優加強練
11.(12分)如圖所示,光滑絕緣細桿豎直固定放置,與以電量為Q的正電荷為圓心、半徑為L的圓周交于B、C兩點,質量為m、電量為+q的有孔小球(視為點電荷)從桿上的A點無初速度滑下。已知AB=BC=3L,小球滑到B點時的速度大小為,靜電力常量為k,重力加速度為g,求:
(1)(6分)在B點時桿對小球的彈力大小以及此時小球的加速度大小;
(2)(6分)A、C兩點間的電勢差。
專題提升三 電場能的性質
1.D [根據勻強電場中電勢差特點可知UAB=UDC,所以φD=φA-φB+φC=9 V,故D正確。]
2.D [由于a、b、c是勻強電場中的三個點,因此a、b連線中點的電勢與c點電勢相等,電場強度的方向垂直于等勢面且由高電勢指向低電勢,所以D正確,A、B、C錯誤。]
3.B [在勻強電場中,沿著同一方向(非等勢面上),每前進相同的距離,電勢的降低相等;根據幾何知識可知AB=DC,且AB∥DC,所以UAB=UDC,即φA-φB=φD-φC,代入數據,解得φC=3 V,可知A、C連線為等勢線,則電場強度方向為由D指向B,根據E=,可得電場強度大小為E== V/m=5 V/m,故B正確。]
4.D [根據勻強電場中同一直線上距離相等的兩點之間的電勢差相等,知AB連線中點D的電勢為0,與C點的電勢相等,連接DC,則DC是一條等勢線,根據電場線與等勢面垂直,且由高電勢指向低電勢,作出電場線如圖所示,
根據幾何關系得,電場線方向與水平方向成60°角,BG=BCcos 30°=ACtan 30°·cos 30°=3 cm,場強的大小E== V/m=×102 V/m,帶電量為-7.2×10-8 C的電荷在電場中所受電場力的大小F=qE=1.92×10-5 N,方向與場強方向相反,朝右上且與水平方向成60°角,故D正確,A、B、C錯誤。]
5.C [由負點電荷電場線的分布情況和對稱性可知,B、E兩點電場強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故A錯誤;由離負點電荷越遠電勢越高知,D點的電勢高于A點的電勢,故B錯誤;B、E兩點電勢相等,所以負點電荷由B沿BCDE移到E點,靜電力做功為零,故C正確;分析知D點的電勢高于C點的電勢,而正點電荷在電勢高處電勢能大,所以同一正點電荷在D點的電勢能大于在C點的電勢能,故D錯誤。]
6.AC [根據動能定理得WG+W電+Wf=ΔEk,解得W電=-4 J,由于金屬塊下滑,電場力做負功,則電場力方向水平向右,所以金屬塊帶正電,電勢能增加4 J,故A正確,B、D錯誤;在金屬塊下滑的過程中重力做功24 J,重力勢能減少24 J,動能增加12 J,所以金屬塊的機械能減少12 J,故C正確。]
7.D [設相鄰兩個等勢面間的電勢差為U,從L4到L1的過程中,根據動能定理有-3qU=0-Ek4,而從L4到L2的過程中,有-2qU=Ek2-Ek4,代入數據可得Ek2=20 J,由于L2處的等勢面電勢為零,此點電荷在該處的電勢能也為零,而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只有電場力做功,電勢能和動能之和保持不變,總能量為E=Ep2+Ek2=20 J,因此當此點電荷動能為8 J時,它的電勢能為12 J,D正確。]
8.B [假設電子從a點運動到c點,則電子自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由動能定理得Wab=Ekb-Eka,代入數據得Wab=4 eV-28 eV=-24 eV,由于相鄰兩等勢面間的電勢差相等,故Uab=-3Ubc,故Wab=-3Wbc,從b到c,根據動能定理有Wbc=Ekc-Ekb,聯立解得Ekc=12 eV,由于只有靜電力做功,電子的電勢能和動能之和保持不變,在c點,有E=Epc+Ekc=12 eV,即電子的電勢能和動能之和為12 eV,因此當電勢能等于-6 eV時動能為18 eV,故B正確。]
9.
解析 粒子在A點的速度大小為v0,在垂直電場方向的速度分量為v0sin 60°,當它運動到B點時,垂直電場方向的速度分量為vBsin 30°,粒子在垂直電場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故v0sin 60°=vBsin 30°,解得vB=v0,從A到B,由動能定理可得qUAB=mv-mv,代入數據化簡得UAB=。
10.(1)正電荷  (2)mg (3)
解析 (1)作出電場線如圖甲所示。由題意知,只有小球受到向左的靜電力時,靜電力和重力的合力方向與初速度方向才可能在一條直線上,才可能使小球做直線運動,所以小球帶正電。
由圖乙知qE=mg,由題知相鄰等勢面間的電勢差為U,所以E=,所以q==。
(2)由圖乙知,F合==mg。
(3)由動能定理得-F合xm=0-mv
所以xm==。
11.(1) g- (2)
解析 (1)在B點對小球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設小球在B點的庫侖力與豎直桿的夾角為θ
由幾何關系有cos θ==
則sin θ=
水平方向由二力平衡有FN=FBsin θ
豎直方向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g-FBcos θ=ma
其中FB=
解得FN=,a=g-。
(2)半徑為L的圓周是一個等勢面,則有φB=φC,小球由A點到B點,由動能定理可得mg·3L+q(φA-φB)=m()2
A、C兩點間的電勢差為UAC=φA-φC=φA-φB
解得UAC=。專題提升三 電場能的性質
學習目標 1.學會用等分法確定勻強電場中的等勢線和電場線的方向。2.能利用動能定理、功能關系分析電場綜合問題。
提升1 用等分法求電勢和電場強度
推論1:勻強電場中,在同一條直線上,距離相等的任意兩點間的電勢差相等。
推導過程:如圖所示,在勻強電場中的一條直線上,AB=BC。設AB=BC=l,該直線與電場線方向的夾角為θ,則UAB=Elcos θ,UBC=Elcos θ,故UAB=UBC。
推論2:勻強電場中的任意一線段AC的中點B的電勢φB=。
推導過程:根據推論1知UAB=UBC,
故φA-φB=φB-φC,
可得φB=。
推論3:如圖所示,勻強電場中若兩線段AB∥CD,且AB=CD,則UAB=UCD(或φA-φB=φC-φD)。
推導過程:勻強電場中AB=CD且AB∥CD。設AC=CD=l,AB與電場線方向的夾角為θ,則UAB=Elcos θ,UCD=Elcos θ,故UAB=UCD。
例1 (2024·廣東廣州高二期末)如圖所示,在某勻強電場中有M、N、P三點,在以它們為頂點的三角形中,∠M=30°、∠P=90°,直角邊NP的長度為8 cm。電場方向與三角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M、N和P點的電勢分別為3 V、15 V和12 V,則電場強度的大小為(  )
A.150 V/m B.75 V/m C.225 V/m D.75 V/m
聽課筆記                                     
                                    
                                    
                                    
1.先由等分法確定電勢相等的點,畫出等勢線,然后根據電場線與等勢線垂直畫出電場線,且電場線的方向由電勢高的等勢線指向電勢低的等勢線。
2.根據E=可得電場強度的大小,從而解決題目其他問題。
3.等分法確定電勢或電場強度方向只適用于勻強電場。    
訓練1 (多選) (2024·廣東珠海高二月考)如圖所示的平面內有A、B、C、D、E五點,平面內存在勻強電場,電場方向與該平面平行,其中AC平行于DE,B點為AC的中點,AB=DE,A點的電勢φA=10 V,C點的電勢φC=4 V,E點的電勢φE=13 V,電子的電荷量為-e,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φB=6 V
B.φD=10 V
C.電子在D點的電勢能EpD=10 eV
D.將電子從B點移到D點,靜電力做的功為3 eV
提升2 電場中的功能關系
1.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量,即W合=ΔEk,這里的W合指合外力做的功。
2.電場力做功決定帶電體電勢能的變化量,即WAB=EpA-EpB=-ΔEp。這與重力做功和重力勢能變化之間的關系類似。
3.只有電場力做功時,帶電體電勢能與機械能的總量不變,即Ep1+E機1=Ep2+E機2。
例2 (2024·廣東湛江高二期末)如圖所示,豎直平面內光滑絕緣直桿ABC與水平面的夾角θ=30°,在O點處固定一正點電荷(電荷量未知),O點到B、C兩點的距離相等。現將質量m=0.08 kg、電量q=-5×10-3C、套在桿上的帶負電小球從A點由靜止開始釋放。已知A、C兩點間的距離d=2.0 m,B、C兩點間的距離x=1.6 m,小球沿桿下滑到B點時的速度大小為3 m/s,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不計空氣阻力。
(1)求小球下滑到C點時的速度大小vC;
(2)若規定A點的電勢為零,求B點的電勢φB。
                                    
                                    
                                    
                                    
                                    
                                    
                                    
                                    
                                    
總結提升 電場力做功的計算
訓練2 (多選)在光滑的絕緣水平面上,有一個正方形abcd,頂點a、c分別固定一個正點電荷,電量相等,如圖所示。若將一個帶負電的粒子置于b點由靜止自由釋放,粒子將沿著對角線bd往復運動。粒子從b點運動到d點的過程中(  )
A.先做勻加速運動,后做勻減速運動
B.先從高電勢到低電勢,后從低電勢到高電勢
C.電勢能與機械能之和保持不變
D.電勢能先減小,后增大
隨堂對點自測
1. (用等分法求電勢和電場強度)(多選)(2024·江蘇南京高二期中)如圖所示,在勻強電場中有A、B、C三點,三點構成直角三角形,∠A=37°,AB邊長為5 m,D為AB中點,電場線與ABC所在平面平行,A、B、C三點的電勢分別為14 V、6 V和6 V,取sin 37°=0.6,cos 37°=0.8,則(  )
A.D點電勢φD=10 V
B.C、D兩點間的電勢差UCD=4 V
C.該電場的電場強度E=2 V/m
D.該電場的方向為沿BC方向
2.(電場中的功能關系)如圖所示,C為固定的、電量為Q的正點電荷,A、B兩點在C的正上方,它們與C的距離分別為4h和0.25h。將另一質量為m、電量未知的正點電荷D從A點由靜止釋放,運動到B點時速度正好又變為零。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點電荷D在B點處的加速度大小為15g,靜電力常量為k,求:
(1)點電荷D所帶電量q;
(2)A、B兩點間的電勢差UAB。
                                    
                                    
                                    
                                    
                                    
                                    
                                    
                                    
                                    
                                    
                                    
                                    
                                    
                                    
                                    
專題提升三 電場能的性質
提升1
例1 B [由勻強電場的性質可得,將電勢最高點N和電勢最低點M的連線四等分,則O點的電勢為12 V,故OP為等勢面,由幾何關系可知,MO=MN=12 cm,OP垂直MN,故E== V/m=75 V/m,故B正確。]
訓練1 BD [在勻強電場中沿相同的方向距離相等的兩點之間的電勢差相等,可知B點的電勢φB== V=7 V,A錯誤;因為AB∥ED,且AB=ED,所以UED=UAB=φA-φB=10 V-7 V=3 V,則φD=φE-UED=13 V-3 V=10 V,B正確;由Ep=qφ可知,電子在D點的電勢能EPD=-10 eV,C錯誤;將電子從B點移到D點,靜電力做的功為WBD=-eUBD=-e(φB-φD)=3 eV,D正確。]
提升2
例2 (1)5 m/s (2)40 V
解析 (1)小球從B運動到C的過程中,根據動能定理有
WBC+mgxsin θ=mv-mv
又WBC=qUBC
根據點電荷電場的特點可知UBC=0
解得vC=5 m/s。
(2)小球從A運動到B的過程中,根據動能定理有
mg(d-x)sin θ+WAB=mv-0
又WAB=qUAB
UAB=φA-φB
解得φB=40 V。
訓練2 CD [a、c兩點固定帶電量相同的正點電荷,則bd為等量正點電荷連線的中垂線,由電場線分布情況可知,帶電粒子不可能做勻加速或勻減速運動,故A錯誤;等量正點電荷連線的中垂線的中點電勢最高,帶負電的粒子從b點運動到d點的過程中,先從低電勢到高電勢,再從高電勢到低電勢,電場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因此電勢能先減小,后增大,故B錯誤,D正確;只有電場力做功,電勢能與機械能之和保持不變,故C正確。]
隨堂對點自測
1.AC [在勻強電場中,線段AB的中點D的電勢φD=,解得φD=10 V,所以UCD=φC -φD =-4 V,故A正確,B錯誤;三角形中B、C兩點的電勢均為6 V,B、C連線為等勢線,該電場的方向為沿AC方向,電場強度大小為E== V/m=2 V/m,故C正確,D錯誤。]
2.(1) (2)-
解析 (1)對點電荷D在B點時受力分析,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FB-mg=m×15g
又FB=,解得q=。
(2)點電荷D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
根據動能定理有mg(4h-0.25h)+WAB=0
又WAB=qUAB
解得UAB=-。(共41張PPT)
專題提升三 電場能的性質
第一章 靜電場的描述
1.學會用等分法確定勻強電場中的等勢線和電場線的方向。
2.能利用動能定理、功能關系分析電場綜合問題。
學習目標
目 錄
CONTENTS
提升
01
課后鞏固訓練
03
隨堂對點自測
02
提升
1
提升2 電場中的功能關系
提升1 用等分法求電勢和電場強度
提升1 用等分法求電勢和電場強度
推論1:勻強電場中,在同一條直線上,距離相等的任意兩點間的電勢差相等。
推導過程:如圖所示,在勻強電場中的一條直線上,AB=BC。設AB=BC=l,該直線與電場線方向的夾角為θ,則UAB=Elcos θ,UBC=Elcos θ,故UAB=UBC。
推論3:如圖所示,勻強電場中若兩線段AB∥CD,且AB=CD,則UAB=UCD(或φA-φB=φC-φD)。
推導過程:勻強電場中AB=CD且AB∥CD。設AC=CD=l,AB與電場線方向的夾角為θ,則UAB=Elcos θ,UCD=Elcos θ,故UAB=UCD。
B
例1 (2024·廣東廣州高二期末)如圖所示,在某勻強電場中有M、N、P三點,在以它們為頂點的三角形中,∠M=30°、∠P=90°,直角邊NP的長度為8 cm。電場方向與三角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M、N和P點的電勢分別為3 V、15 V和12 V,則電場強度的大小為(  )
BD
訓練1 (多選)(2024·廣東珠海高二月考)如圖所示的平面內有A、B、C、D、E五點,平面內存在勻強電場,電場方向與該平面平行,其中AC平行于DE,B點為AC的中點,AB=DE,A點的電勢φA=10 V,C點的電勢φC=4 V,E點的電勢φE=13 V,電子的電荷量為-e,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φB=6 V
B.φD=10 V
C.電子在D點的電勢能EpD=10 eV
D.將電子從B點移到D點,靜電力做的功為3 eV
提升2 電場中的功能關系
1.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量,即W合=ΔEk,這里的W合指合外力做的功。
2.電場力做功決定帶電體電勢能的變化量,即WAB=EpA-EpB=-ΔEp。這與重力做功和重力勢能變化之間的關系類似。
3.只有電場力做功時,帶電體電勢能與機械能的總量不變,
即Ep1+E機1=Ep2+E機2。
例2 (2024·廣東湛江高二期末)如圖所示,豎直平面內光滑絕緣直桿ABC與水平面的夾角θ=30°,在O點處固定一正點電荷(電荷量未知),O點到B、C兩點的距離相等。現將質量m=0.08 kg、電量q=-5×10-3C、套在桿上的帶負電小球從A點由靜止開始釋放。已知A、C兩點間的距離d=2.0 m,B、C兩點間的距離x=1.6 m,小球沿桿下滑到B點時的速度大小為3 m/s,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不計空氣阻力。
(1)求小球下滑到C點時的速度大小vC;
(2)若規定A點的電勢為零,求B點的電勢φB。
答案 (1)5 m/s (2)40 V
解析 (1)小球從B運動到C的過程中,根據動能定理有
又WBC=qUBC
根據點電荷電場的特點可知UBC=0
解得vC=5 m/s。
(2)小球從A運動到B的過程中,根據動能定理有
又WAB=qUAB
UAB=φA-φB
解得φB=40 V。
總結提升 電場力做功的計算
CD
訓練2 (多選)在光滑的絕緣水平面上,有一個正方形abcd,頂點a、c分別固定一個正點電荷,電量相等,如圖所示。若將一個帶負電的粒子置于b點由靜止自由釋放,粒子將沿著對角線bd往復運動。粒子從b點運動到d點的過程中(  )
A.先做勻加速運動,后做勻減速運動
B.先從高電勢到低電勢,后從低電勢到高電勢
C.電勢能與機械能之和保持不變
D.電勢能先減小,后增大
解析 a、c兩點固定帶電量相同的正點電荷,則bd為等量正點電荷連線的中垂線,由電場線分布情況可知,帶電粒子不可能做勻加速或勻減速運動,故A錯誤;等量正點電荷連線的中垂線的中點電勢最高,帶負電的粒子從b點運動到d點的過程中,先從低電勢到高電勢,再從高電勢到低電勢,電場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因此電勢能先減小,后增大,故B錯誤,D正確;只有電場力做功,電勢能與機械能之和保持不變,故C正確。
隨堂對點自測
2
AC
1. (用等分法求電勢和電場強度)(多選)(2024·江蘇南京高二期中)如圖所示,在勻強電場中有A、B、C三點,三點構成直角三角形,∠A=37°,AB邊長為5 m,D為AB中點,電場線與ABC所在平面平行,A、B、C三點的電勢分別為14 V、6 V和6 V,取sin 37°=0.6,cos 37°=0.8,則(  )
A.D點電勢φD=10 V
B.C、D兩點間的電勢差UCD=4 V
C.該電場的電場強度E=2 V/m
D.該電場的方向為沿BC方向
2.(電場中的功能關系)如圖所示,C為固定的、電量為Q的正點電荷,A、B兩點在C的正上方,它們與C的距離分別為4h和0.25h。將另一質量為m、電量未知的正點電荷D從A點由靜止釋放,運動到B點時速度正好又變為零。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點電荷D在B點處的加速度大小為15g,靜電力常量為k,求:
解析 (1)對點電荷D在B點時受力分析,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FB-mg=m×15g
(2)點電荷D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根據動能定理有
mg(4h-0.25h)+WAB=0
又WAB=qUAB
課后鞏固訓練
3
D
1.如圖所示,ABCD是勻強電場中平行于電場線的矩形的四個頂點,A、B、C三點電勢分別為φA=8 V,φB=2 V,φC=3 V,則D點的電勢為(  )
對點題組練
題組一 用等分法求電勢和電場強度
A.7 V B.6 V C.10 V D.9 V
解析 根據勻強電場中電勢差特點可知UAB=UDC,
所以φD=φA-φB+φC=9 V,故D正確。
D
2.a、b、c是勻強電場中的三個點,各點電勢分別為φa=10 V、φb=2 V、φc=6 V,a、b、c三點所在平面與電場方向平行,下列各圖中電場強度的方向表示正確的是(  )
解析 由于a、b、c是勻強電場中的三個點,因此a、b連線中點的電勢與c點電勢相等,電場強度的方向垂直于等勢面且由高電勢指向低電勢,所以D正確,A、B、C錯誤。
B
3.(2024·湖南岳陽高二期末)如圖所示,A、B、C、D是勻強電場中一個以坐標原點為圓心、半徑為1 m的圓與兩坐標軸的交點,已知A、B、D三點的電勢分別為φA=3 V、φB=-2 V、φD=8 V,由此可知電場強度的大小為(  )
A.4 V/m B.5 V/m C.6 V/m D.7 V/m
D
4.(2024·廣東深圳市期末)如圖所示,勻強電場中有直角三角形ABC,∠A=30°,水平邊AC長6 cm,三個頂點A、B、C的電勢分別為-8 V、8 V和0,電場線與三角形所在平面平行。則電荷量為-7.2×10-8 C的點電荷在電場中所受電場力(  )
A.大小為9.6×10-6 N,沿BA方向從B指向A
B.大小為9.6×10-6 N,方向朝右上且與水平方向成60°角
C.大小為1.92×10-5 N,方向朝左下且與水平方向成60°角
D.大小為1.92×10-5 N,方向朝右上且與水平方向成60°角
C
題組二 電場中的功能關系
5.如圖所示,在xOy坐標系中以O點為中心的橢圓上有A、B、C、D、E五個點,在其一個焦點P上放一負點電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B、E兩點電場強度相同
B.A點電勢比D點電勢高
C.將一負點電荷由B沿BCDE移到E點,靜電力做功為零
D.同一正點電荷在D點的電勢能小于在C點的電勢能
解析 由負點電荷電場線的分布情況和對稱性可知,B、E兩點電場強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故A錯誤;由離負點電荷越遠電勢越高知,D點的電勢高于A點的電勢,故B錯誤;B、E兩點電勢相等,所以負點電荷由B沿BCDE移到E點,靜電力做功為零,故C正確;分析知D點的電勢高于C點的電勢,而正點電荷在電勢高處電勢能大,所以同一正點電荷在D點的電勢能大于在C點的電勢能,故D錯誤。
AC
6.(多選)如圖所示,在絕緣的斜面上方存在著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斜面上的帶電金屬塊沿斜面滑下,已知在下滑的過程中金屬塊動能增加了12 J,金屬塊克服摩擦力做功8 J,重力做功24 J,則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金屬塊帶正電 B.金屬塊克服電場力做功8 J
C.金屬塊的機械能減少12 J D.金屬塊的電勢能減少4 J
解析 根據動能定理得WG+W電+Wf=ΔEk,解得W電=-4 J,由于金屬塊下滑,電場力做負功,則電場力方向水平向右,所以金屬塊帶正電,電勢能增加4 J,故A正確,B、D錯誤;在金屬塊下滑的過程中重力做功24 J,重力勢能減少24 J,動能增加12 J,所以金屬塊的機械能減少12 J,故C正確。
D
7.如圖所示,實線為勻強電場的電場線,虛線為等勢面,相鄰兩個等勢面間的電勢差相等,一個正點電荷在等勢面L4處的動能為60 J,運動到等勢面L1處時的動能為零。取L2處的等勢面電勢為零,則當此點電荷動能為8 J時,它的電勢能為(不計點電荷的重力和空氣阻力)(  )
A.2 J B.8 J C.10 J D.12 J
解析 設相鄰兩個等勢面間的電勢差為U,從L4到L1的過程中,根據動能定理有-3qU=0-Ek4,而從L4到L2的過程中,有-2qU=Ek2-Ek4,代入數據可得Ek2=20 J,由于L2處的等勢面電勢為零,此點電荷在該處的電勢能也為零,而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只有電場力做功,電勢能和動能之和保持不變,總能量為E=Ep2+Ek2=20 J,因此當此點電荷動能為8 J時,它的電勢能為12 J,D正確。
B
8.如圖所示,虛線表示等勢面,相鄰兩等勢面間的電勢差相等,有一電子在該電場中運動,實線表示該電子的運動軌跡,電子在a點的動能等于28 eV,運動到b點時的動能等于4 eV,若取c點為零電勢點,當這個電子的電勢能等于-6 eV時,它的動能等于(“eV”是能量單位,代表一個電子經過1伏的電場加速后所獲得的動能)(  )
A.16 eV B.18 eV C.6 eV D.8 eV
解析 假設電子從a點運動到c點,則電子自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由動能定理得Wab=Ekb-Eka,代入數據得Wab=4 eV-28 eV=-24 eV,由于相鄰兩等勢面間的電勢差相等,故Uab=-3Ubc,故Wab=-3Wbc,從b到c,根據動能定理有Wbc=Ekc-Ekb,聯立解得Ekc=12 eV,由于只有靜電力做功,電子的電勢能和動能之和保持不變,在c點,有E=Epc+Ekc=12 eV,即電子的電勢能和動能之和為12 eV,因此當電勢能等于-6 eV時動能為18 eV,故B正確。
綜合提升練
9.如圖所示,一質量為m、電量為q(q>0)的粒子在勻強電場中運動,A、B為其運動軌跡上的兩點,已知該粒子在A點的速度大小為v0,方向與電場方向的夾角為60°,它運動到B點時速度方向與電場方向的夾角為30°,不計重力,求A、B兩點間的電勢差。
10.如圖所示的勻強電場,等勢面是一簇互相平行的豎直平面,相鄰等勢面間隔均為d,各等勢面電勢已在圖中標出(U>0),現有一質量為m的帶電小球以速度v0、方向與水平方向成45°角斜向上射入電場,要使小球做直線運動,(重力加速度為g)求:
(1)小球應帶何種電荷及其電量;
(2)小球受到的合外力大小;
(3)在入射方向上小球運動的最大位移xm(電場范圍足夠大)。
解析 (1)作出電場線如圖甲所示。由題意知,只有小球受到向左的靜電力時,靜電力和重力的合力方向與初速度方向才可能在一條直線上,才可能使小球做直線運動,所以小球帶正電。
培優加強練
解析  (1)在B點對小球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設小球在B點的庫侖力與豎直桿的夾角為θ
水平方向由二力平衡有FN=FBsin θ
豎直方向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g-FBcos θ=m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溪县| 乐至县| 临猗县| 盐亭县| 龙游县| 崇礼县| 石棉县| 洪湖市| 广安市| 四川省| 柳州市| 曲沃县| 精河县| 固镇县| 博野县| 濮阳县| 土默特右旗| 当雄县| 临清市| 彰化市| 彰武县| 雷波县| 武乡县| 成武县| 揭东县| 台山市| 娄底市| 正阳县| 福安市| 珲春市| 淅川县| 金溪县| 右玉县| 白朗县| 佛冈县| 西丰县| 威信县| 湾仔区| 阿拉善盟| 平塘县| 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