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3課課題:回歸唐宋, 歌古代英雄----《古詩三首》內容分析:《秋夜曉出籬門迎涼有感》的作者是宋代的陸游,寫了詩人在秋日黎明時分走出籬門,想到北方中原地區尚為金人所統治,心中無限感概。這首詩以遺民視角來表達自己失望而尚未絕望的心情,使得本詩所表達的愛國之情更為厚重、深沉。核心素養目標: ①文化自信:1.認識“仞、岳”等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裳”,會寫“仞、岳”等6個字,正確讀寫課文中的重點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②語言運用:1.借助注釋和插圖理解古詩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主要意思。 2.體會古詩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思維能力:借助注釋和圖示支架,理解詩句的意思和它們所表達的感情 ④審美創造:借助注釋和圖示支架,理解詩句的意思和它們所表達的感情。重、難點: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從軍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教學難點】:理解古詩大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子任務之一:回歸唐宋, 歌古代英雄 活動流程:活動一: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活動二:分步解讀, 品悟詩情教學設計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活動一:回顧舊知,導入新課教師導入:上節課,我們了解了戍邊將士的孤獨以及誓死報國的決心。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兩首詩,看看詩中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2.播放黃河、華山的圖片, 請同學們談談看了圖片之后的感受。 3.介紹作者陸游及寫作背景 4.指名朗讀古詩, 聽聽是否讀得既正確又通順。 全班齊讀古詩。出示評價表。 交流反饋圖片的感受 自己說說你知道的作者。 朗讀古詩。 同學評價。活動意圖:讓學生初步體會陸游古詩的風格,了解作者以及寫作背景。活動二:分步解讀, 品悟詩情1..學生熟讀課文:自由讀、同桌讀、小組讀、開火車讀、比賽讀。 2.借助注釋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詩句的意思。 3.全班交流,教師引導學生總結詩意。 4.指名朗讀《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讀后說說題目的意思。 5.請同學們根據梳理《從軍行》的方法小組自制《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的任務單 預設: (1)結合注釋,讀懂《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的詩意。 ①朗讀前兩句詩,結合注釋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預設:黃河奔騰向東流入大海,華山直入云霄。 ②觀察黃河、華山的圖片,結合圖片說說這兩句詩寫出了景物的什么特點。 預設:這兩句詩用夸張的手法描繪了滾滾黃河東流入海的磅礴氣勢和華山巍然屹立、高聳入云的雄偉壯麗的特點。 (2)自由讀后兩句詩,結合注釋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預設:金統治地區的原宋朝百姓在金政權的壓迫下,眼淚已經流盡。他們盼望南宋朝廷的軍隊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6.關注“望”字,引出“失望”“盼望”“絕望”。說說從詩中讀出了以上哪個詞語的心情,哪里體會到的。 ①讓詩人失望的是什么? ②讓詩人盼望的是什么? ③讓詩人絕望的是什么? 7.課件出示時代背景的相關資料。 此時年過六旬的詩人陸游面對山河破碎、生靈涂炭的景象,怎能不痛哭流淚、痛斷肝腸呢? ①“遺民”是什么意思? (被遺棄的人民) ②他們是被誰遺棄的呢?(南宋的昏君和貪官)這些遺民中有哪些人?(老人、婦女、兒童等) ③“胡塵”指的是什么呢? (指金統治地區的風沙,這里借指暴政) ④此時此刻,你的腦海中浮現出什么畫面?你仿佛看到金兵在干什么?(師朗誦古詩,生閉上眼睛想象畫面)你仿佛看到或聽到百姓怎樣了? (有的在金兵的追趕下四處逃竄,有的倒在金兵的鐵蹄下,到處血流成河) 8.引導:金兵橫行,遺民淚盡,國破家亡,生靈涂炭,這是何等的凄涼啊!但是他們絕望了嗎?(沒有)他們仍然——“南望王師又一年”。 他們“望”的是什么?(盼望王師趕走金兵,收復失地) 他們“望”了多少年?(一年又一年)當時金兵占領中原已經長達65年, “又一年”是整整65年啊,780個月啊! (引讀)他們——(全班齊讀)“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9.他們的愿望實現了嗎?他們渴望的王師來了嗎?(沒有)南宋統治者在做什么呢?(他們終日沉醉在鶯歌燕舞中,早把中原大地上的老百姓忘得一干二凈) 是啊!奸臣當道,小人橫行,多少英雄報國無門,壯志難酬。但是,他們絕望了嗎?他們抗戰到底的信念動搖了嗎?(沒有)盡管南宋君昏臣庸,但詩人對祖國的熱愛和那報國的赤子之心至死不渝,他在臨終之際留下一紙遺囑《示兒》。此時此刻,你深切地感受到詩人怎樣的情懷?(憂國憂民) 10.這一刻,你想說些什么呢?(課件出示) 你想對誰說些什么,選擇一題,把你最想說的話寫下來。(生嘗試練筆) 小結:我們的詩人最終帶著滿腔的遺憾離開人世,但是詩人那憂國憂民的情懷、對祖國無限的熱愛都凝聚在這首古詩里,那一字一句始終縈繞在我們心頭。最后讓我們一起試著背誦這首詩吧! 學生熟讀課文:自由讀、同桌讀、小組讀、開火車讀、比賽讀。 借助注釋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詩句的意思。 全班交流,教師引導學生總結詩意。 自由讀詩。 說說題目的意思。 預設:秋季、感受、早晨、等要素。 填寫任務單。 通過夸張的比喻,以及入、上2個動詞的運用,感到黃河、華山氣勢雄偉,富有生氣。 失望而尚未絕望。 愛國之情厚重、深沉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閱讀背景資料 了解每一句詩歌的大意 暢談想法 練筆寫一寫:你想對誰說些什么,選擇一題,把你最想說的話寫下來。 背誦古詩。活動意圖:交流了解朗讀節奏,學生練習感情朗讀,熟讀成誦。理解古詩意思,體會作者情感。關注單元整體的人文主題,在學習之前形成一個整體的情感線索。同時,引導學生復習以往積累的詩詞,幫助學生回憶已有的知識,為即將學習的新知搭建橋梁,從而形成有意義的學習,激活學生已有的相關知識結構。作業: 基礎性作業:完成基礎任務單 拓展性作業:(1)你想對誰說些什么?選擇一處,把你最想說的話以書信的形式寫一寫。①面對終日尋歡作樂、醉生夢死的南宋權貴們,你想說什么? ②面對侵略者鐵蹄下苦苦掙扎、度日如年的百姓,你想說些什么呢?(也可以以書信的形式寫一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