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第一章 原子結構元素周期律第一節 原子結構與元素性質1.1.1 原子核 核素核心素養目標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學生能從宏觀上認識元素的種類,從微觀角度理解原子的構成、核素和同位素的差異,建立起宏觀元素與微觀原子、核素之間的聯系,能運用微觀知識解釋宏觀元素的多樣性和相關性質,形成 “結構決定性質” 的觀念。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通過對原子結構、核素、同位素等知識的學習,依據實驗數據和科學理論進行推理,理解質量數、質子數、中子數等概念之間的邏輯關系,構建原子結構模型、元素相對原子質量計算模型等,提升運用模型解決實際化學問題的能力重點理解原子符號 中各字母含義,掌握質子、中子、電子、質量數之間的關系;核素、同位素的概念理解,能準確判斷不同原子是否為核素、是否互為同位素;元素相對原子質量的計算方法,能根據核素相對原子質量和豐度計算元素相對原子質量難點對核素和同位素概念的深入理解及區分,特別是同位素化學性質幾乎相同但物理性質不同的原因;復雜離子(陽離子、陰離子)中質子數、中子數、電子數之間關系的計算和應用;理解元素相對原子質量與核素相對原子質量、豐度之間的內在聯系,以及近似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和計算課前導入課前導入生物體在生命存續期間保留的一種碳原子——C-14會在其死亡后衰變,測量考古遺址中發現的遺物里C-14的含量,可以推斷出它的存在年代。你知道C-14中的“14”是什么含義嗎 這種碳原子的質子數、中子數、核外電子數分別是多少 01原子結構及各微粒數間的定量關系原子結構發展史玻爾的量子化模型湯姆生的葡萄干模型道爾頓的實心球模型盧瑟福的核式模型現代20世紀20年代電子云模型α 粒子散射實驗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在 α 粒子散射實驗的基礎上,經過理論分析和計算,提出了核式原子模型: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核帶正電荷,位于原子的中心;電子帶負電荷,在原子核周圍空間做高速運動。實驗前,根據“葡萄干布丁”原子模型進行的預測實驗結果:絕大多數 α 粒子通過,少數 α 粒子偏轉,個別 α 粒子被反彈α 粒子散射實驗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而原子核由更小的微粒——質子和中子構成。微粒 電子 質子 中子質量/kg 9.109×10-31 1.673×10-27 1.675×10-27相對質量 0.0005484 1.007 1.008電量/C 1.602×10-19 1.602×10-19 0電荷 -1 +1 0下表列出的是構成原子的微粒——電子、質子和種子的基本數據。根據表中所列數據討論:1. 在原子中,質子數、核電荷數和核外電子數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關系?為什么?在原子中,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因為質子帶一個單位正電荷,核外電子帶一個單位負電荷,中子不帶電,所以只有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書,原子才是電中性2. 原子的質量主要由哪些微粒決定?電子的質量很小,相對于質子和中子的質量,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原子的質量主要由原子核內質子和種子的質量決定3. 如果忽略電子的質量,質子、中子的相對質量分別取其近似整數值,那么,原子的相對質量在數值上與原子核內的質子數和中子數有什么關系?忽略電子的質量,原子的質量主要由原子核內質子、中子的質量決定。質子、中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均取近似整數值1,則原子的相對質量在數值上等于原子核內質子數與中子數之和原子構成的表示方法質量數質子數元素符號原子核中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稱為質量數質子數(Z) + 中子數(N)= 質量數(A)例如表示質量數為14,質子數為6的碳原子構成原子的有關微粒之間的關系可表示為注意事項關于原子構成的幾個易錯點★原子中一定含有質子,但不一定含有中子,如★原子的質量數和相對原子質量的含義不同,但是原子的質量數一般等于該原子相對原子質量數值的整數部分。★對離子進行電子數與質子數換算時應該注意陽離子和陰離子的區別。構成原子或離子的微粒間的關系★質量關系:質量數(A)=質子數(Z)+中子數(N)。★等量關系:核電荷數=質子數,對原子而言,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大小關系陽離子(Rm+) 質子數>電子數 質子數=電子數+m陰離子(Rm-) 質子數<電子數 質子數=電子數-m◆X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質量數(A)=質子數(Z)+中子數(N)=m(X)·NA=原子的摩爾質量(數值上)。02核素 同位素元素概念:具有相同質子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同種元素的質子數一定相同,中子數不一定相同→同一類原子指質子數相同的各種不同原子,以及各種狀態下的原子或離子,是廣義的原子,如H2中的H與HCl中的H雖然存在形式不同,但都屬于氫元素→元素只分種類,不能稱個數,只能說某物質由幾種元素組成,不能說由幾個元素組成→質子數相等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種元素,因為微粒可能是原子團核素科學家發現有三種氫原子:氕、氘、氚。這三種氫原子中質子、中子和電子的數量關系如圖所示。氕(H)氘(D)氚(T)核素名稱 氕 氘 氚符號 H D T質子數 1 1 1中子數 0 1 2由表可知,氕、氘、氚三種原子的質子數與核外電子書均相同,中子數不同。三種均屬于氫元素核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數目的質子和相同數目的中子的一類原子稱為核素。在天然元素中,許多元素都有多種核素,有些元素則只有一種核素同位素◆定義: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的同一種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為同位素。◆分類:同位素分為穩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位置:因質子數相同,故元素符號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據同一位置(即同位)◆結構: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性質:化學性質幾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質略有差距◆存在:天然存在的同位素在自然里的豐都是固定不變的幾種重要的核素的應用2H、3H→制造氫彈235U→核反應堆的原料12C→計算其他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標準14C→測定文物的存在年代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最常見的應用是進行同位素示蹤和用作放射源。例如,追蹤植物中放射性32P發出的射線,能夠確定磷在植物中的作用部位;應用放射性同位素發出的射線,可以進行金屬制品探傷、人體疾病診斷和腫瘤治療等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區別項目 元素 核素 同位素概念 質子數相同的同一類原子 質子數、中子數都一定的原子 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的同一種元素的不同核素范圍 原子 原子 原子特性 只有種類,沒有個數 化學反應中的最小 微粒 由同位素組成的單質,化學性質幾乎相同,物理性質不同決定因素 質子數 質子數、中子數 質子數、中子數舉例 H、C、N 三種元素 、 三種核素 、 、 互為同位素元素、核素、同位素的聯系同一種元素核素1核素2核素3……核素n單質1單質2單質3……單質n構成互稱互稱同位素同素異形體屬于一種單質可能由不同的核素構成一種核素也可以構成不同的單質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定義:各種核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分別與各種核素在自然界里的豐度(某種核素在這種元素的所有天然核素中所占的比例)的乘積之和。◆計算式:M=M1×n1 %+M2×n2 %+M3×n3 %+……如氯元素有兩種核素:和 ,其中 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4.97,其豐度為75.77%,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6.97,其豐度為24.23%,則氯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4.97×75.77%+36.97×24.23%≈35.45。03課堂小結04課堂練習1.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中含有大量安全無污染的核聚變原料He-3(如圖所示),下列關于He-3的說法正確的是A.He-3是一種新元素B.He-3原子中含有1個質子,2個電子C.He-3原子中含有3個質子,沒有中子D.He-3原子中含有2個質子,1個中子,2個電子D2.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13C和14C屬于同一種元素,它們互為同位素B.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它們的質子數相等C.14C和14N的質量數相等,它們的中子數不等D.6Li和7Li的電子數相等,中子數也相等D3.重水(D2O)是重要的核工業原料,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氘(D)原子核外有1個電子B.1H與D互稱同位素C.H2O與D2O互稱同素異形體D.1H218O與D216O的相對分子質量相同C4.金屬鈦對人體體液無毒且能與肌肉和骨骼生長在一起,有“生物金屬”之稱。下列有關48Ti和50Ti的說法正確的是( )。A.48Ti和50Ti的質子數相同,互為同位素B.48Ti和50Ti的質量數不同,屬于兩種元素C.48Ti和50Ti的質子數相同,是同一種核素D.48Ti和50Ti的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互為同素異形體AThanks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