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3.3.1 醛學習重難點重點醛的結構特點和化學性質,特別是醛基的氧化反應(銀鏡反應、與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的反應)和還原反應。乙醛與銀氨溶液、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難點理解醛基發生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的機理。銀鏡反應、與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的實驗操作及注意事項,以及對實驗現象的分析和解釋。課前導入甲醛是什么物質?為什么會對人體產生危害?今天,我們來一起探索一下!乙醛PART 011.乙醛的物理性質與結構顏色 狀態 氣味 密度 沸點 溶解性 揮發性無色 液態 有刺激性氣味 比水的小 20.8℃ 與水、乙醇等互溶 易揮發(1)物理性質(2)組成與結構分子式 結構式 結構簡式 分子結構模型C2H4O 或 CH3CHOHHHHCCOHCH3CO2.乙醛的化學性質(1)加成反應①催化加氫——還原反應催化劑CH3CHO+ H2CH3CH2OH②與HCN加成由于O的電負性大于C,使得醛基中C=O的共用電子對偏向O,使氧原子帶部分負電荷,碳原子帶部分正電荷,從而使醛基具有較強的極性。HHHHCCOδ-δ+醛基的結構特點決定了乙醛能與一些極性試劑發生加成反應。如乙醛能與HCN發生加成反應:HHHHCCO2.乙醛的化學性質δ-δ+②與HCN加成催化劑HCH3CO+ H CNCNCH3CHOHδ-δ-δ+δ+2-羥基丙腈規律:當極性分子與醛基發生加成反應時,帶正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連接在氧原子上,帶負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連接在碳原子上。2.乙醛的化學性質根據上述規律可知,乙醛還能與氨或氨的衍生物(如NH3、R—NH2等)、醇類(如CH3OH等)發生加成反應(1)乙醛與NH3、RNH2(胺)加成反應(2)乙醛與醇類的加成反應COHCH3+ H—NH2δ-δ+δ-δ+COHHCH3NH21-羥基乙胺COHCH3+ H—NHCH3δ-δ+δ-δ+COHHCH3NHCH3COHCH3+ H—OCH2CH3δ-δ+δ-δ+COHHCH3OCH2CH32.乙醛的化學性質(2)氧化反應【實驗探究】在潔凈的試管中加入1mL 2%AgNO3溶液,然后邊振蕩試管邊逐滴滴入2%氨水,使最初產生的沉淀溶解,制得銀氨溶液。再滴入3滴乙醛,振蕩后將試管放在熱水浴中溫熱。觀察實驗現象。【注意】1.銀氨溶液需要現用現配制取銀氨溶液所發生的反應方程式如下:AgNO3+NH3 ·H2O = AgOH ↓+ NH4NO3AgOH+2NH3 ·H2O = Ag(NH3) 2OH+2H2O2.該反應需要水浴加熱2.乙醛的化學性質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往AgNO3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生成沉淀,繼續滴加至最初產生的沉淀恰好溶解,即制得銀氨溶液。在滴入乙醛,水浴加熱后,試管內壁出現一層光亮的銀鏡。實驗結論:乙醛被銀氨溶液氧化,有Ag生成。化學方程式: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H2O+2Ag +3NH3△↓2.乙醛的化學性質銀鏡反應實驗注意事項:①制備銀氨溶液時,試劑滴加順序不能顛倒,且氨水不能過量;②銀氨溶液必須是新制的(現用現配);③試管內壁必須潔凈,用水浴加熱,不能用酒精燈直接加熱;④加熱時不能振蕩或搖動試管;⑤可以用稀HNO3清洗做過銀鏡反應后的試管。2.乙醛的化學性質(2)氧化反應【實驗探究】在試管里加入2 mL 10% NaOH溶液,加入5滴5%CuSO4溶液,得到新制的Cu(OH)2振蕩后加入0.5mL乙醛溶液,加熱。觀察實驗現象。【注意】1.Cu(OH)2必須是新制的。2.制取Cu(OH)2時,NaOH溶液一定要過量,保持堿性才能發生上述反應。3.該反應用酒精燈直接加熱,但加熱時間不能過長,否則Cu(OH)2會分解成CuO而出現黑色沉淀。2.乙醛的化學性質實驗步驟:實驗現象:a步驟試管中出現藍色絮狀沉淀,滴入乙醛溶液,c步驟試管中出現磚紅色沉淀。實驗結論:乙醛被新制的Cu(OH)2氧化,有磚紅色的Cu2O生成。化學方程式:CH3CHO+2Cu(OH)2+NaOH CH3COONa+Cu2O +3H2O△↓5CH3CHO + 2KMnO4 + 3H2SO4 5CH3COOH + 2MnSO4 + 3H2O +K2SO42.乙醛的化學性質(3)催化氧化乙醛在一定溫度和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也能被空氣中的 O2 氧化成乙酸。2CH3-C-H=O+ O22CH3-C-OHO=催化劑Δ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等強氧化劑氧化CH3CHO+Br2+H2O 2HBr+CH3COOH乙醛可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醛類PART 021.醛類的概述醛:羰基碳原子分別與氫原子和烴基(或氫原子)相連。官能團是醛基( 或 —CHO )。—C—HCnH2n+1CHO(n≥0) 或 CnH2nO(n ≥1)飽和一元醛的通式:醛類的物理性質狀態 通常情況下,除甲醛是氣體外,其余醛類都是無色液體或固體。溶解度 低級醛可溶于水,隨著醛中碳原子數增多,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減小,這是因為極性的—CHO在分子中所占的比例減小。沸點 通常情況下,隨著醛中碳原子數增多,醛分子間的范德華力增大,醛的沸點逐漸升高。2.醛類的化學性質醛類的官能團是醛基,化學性質與乙醛的相似,能發生氧化反應[銀鏡反應、與新制的Cu(OH)2反應、催化氧化反應、被KMnO4或K2Cr2O7等強氧化劑氧化]和加成反應(如與H2、HCN、加成)等。一般情況下,醛能被還原為醇,被氧化為羧酸,醇、醛、羧酸之間有如下轉化關系:R—CH2OH R—CHO R—COOH氧化氧化還原醇類醛類羧酸3.常見的醛(1)甲醛(HCHO)甲醛是最簡單的醛。甲醛又叫蟻醛,是一種無色、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易溶于水。甲醛的用途非常廣泛,它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能合成多種有機化合物;它的水溶液(又稱福爾馬林)具有殺菌、防腐性能,可用于消毒和制作生物標本。H-C-H=O甲醛中碳原子采取sp2雜化,分子中的4個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甲醛分子中與羰基相連的兩個氫原子在性質上沒有區別,受羰基的影響,兩個氫原子都非常活潑。1 mol HCHO相當于含2 mol —CHO。3.常見的醛(俗稱苦杏仁油)甲醛的化學性質(1)加成反應HCHO+H2 CH3OH催化劑(2)氧化反應①燃燒:②銀鏡反應③與新制的Cu(OH)2反應HCHO+O2 CO2+H2O點燃HCHO+4Ag(NH3)2OH (NH4)2CO3+4Ag↓+6NH3+2H2O△HCHO+4Cu(OH)2+2NaOH Na2CO3+2Cu2O +6H2O△3.常見的醛(2)苯甲醛①組成和結構:分子式:C6H7O結構簡式:②物理性質:最簡單的芳香醛,是一種有苦杏仁氣味的無色液體③用途:苯甲醛是制造染料、香料及藥物的重要原料。④化學性質:①加成反應(還原反應):與H2、HCN反應;②氧化反應:I、燃燒II、被高錳酸鉀、溴水等強氧化劑氧化III、被銀氨溶液、新制氫氧化銅等若氧化劑氧化杏仁中含苯甲醛隨堂訓練1.有下列八種物質:①乙酸 ②苯 ③聚乙烯 ④苯酚 ⑤2—丁炔 ⑥甲醛 ⑦鄰二甲苯 ⑧環己烯,既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又能與溴水反應使之褪色的是( )A.③④⑤⑧ B.④⑦⑧C.④⑤⑥⑧ D.③④⑤⑦⑧C隨堂訓練2.下列有關乙醛的銀鏡反應和乙醛與新制的Cu(OH)2反應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前,試管應先用熱的燒堿溶液洗滌,然后用蒸餾水洗滌B.向2%的稀氨水中滴入2%的AgNO3溶液,配制銀氨溶液C.將乙醛滴入銀氨溶液中,加熱煮沸制銀鏡D.2 mL 1 mol·L-1 CuSO4溶液和4 mL 0.5 mol·L-1 NaOH溶液混合后加入0.5 mL 40%的乙醛溶液,加熱得磚紅色沉淀A隨堂訓練3.有機化合物A在一定條件下可發生以下轉化:其中B可發生銀鏡反應,C跟石灰石反應產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1)A、B、C的結構簡式和名稱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B→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H3CH2OH,乙醇CH3CHO,乙醛CH3COOH,乙酸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