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專題四 生活中常用的有機物——烴的含氧衍生物第二單元 醛 羧酸4.2.2 酮核心素養目標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能從官能團角度認識酮的結構特點,理解酮的性質與結構的關系,能通過宏觀現象探析酮的微觀結構。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通過對酮的化學性質實驗探究,基于實驗現象進行證據推理,構建酮的化學性質的認知模型,并能運用模型解決問題。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解酮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認識化學物質對社會發展的貢獻,增強社會責任感,樹立正確的科學態度。教學重難點重點酮的概念、結構及官能團。酮的化學性質,尤其是催化加氫反應和與弱氧化劑的反應。丙酮、環己酮的結構和用途。難點從結構角度理解酮與弱氧化劑不反應以及催化加氫的反應機理。運用酮的結構和性質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課前導入同學們,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接觸到各種有機化合物。比如,我們日常使用的一些油漆、涂料中,就含有一類重要的有機化合物 —— 酮。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么酮會被廣泛應用在這些領域呢?它具有怎樣獨特的結構和性質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酮的世界,去探索酮的奧秘醛的組成和結構PART 01酮的概述概念:羰基碳原子上連接的兩個基團都是烴基的有機化合物官能團:羰基( )通式:飽和一元脂肪醛的通式是CnH2nO(n1)酮和醛的區別與聯系官能團 官能團位置 結構通式區 別 醛 醛基: 碳鏈末端(最簡單的醛是甲醛)(R為烴基或氫原子)酮 羰基: 碳鏈中間(最簡單的酮是丙酮)(R、R'均為烴基)聯系 碳原子數相同的飽和一元脂肪醛和飽和一元脂肪酮互為同分異構體 最簡單的酮——丙酮最簡單的酮,丙酮分子式:C3H6O結構簡式:CH3OCH3結構式:甲醛分子的球棍模型最簡單的酮——丙酮物理性質:常溫下為無色透明的液體,易揮發,能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溶解多種有機化合物用途:常用的有機溶劑,主要用于制備重要化工原料雙酚A和制備有機玻璃雙酚A的結構簡式雙酚A的用途雙酚A(也稱BPA)的用途非常廣泛,主要用于生產聚碳酸酯(PC)、環氧樹脂等高分子材料。聚碳酸酯可用于制造CD光盤、太陽鏡、餐具等;環氧樹脂具有優良的物理機械和電絕緣性能,以及與各種材料的黏接性能,因此它能制成模壓材料、涂料、復合材料、膠黏劑等。雙酚A也可用于生產增塑劑、阻燃劑、抗氧化劑、熱穩定劑、橡膠防老化劑、農藥等化工產品。在塑料制品生產中添加雙酚A,可使其具有無色透明、耐用、輕巧和抗撞擊等特性。雙酚A大量應用于生活塑料制品中,如飲用水瓶、食品罐頭、飲料包裝等,也常用作補牙填充物的密封膠。常見的酮環已酮分子式:C6H10O環己酮分子的球棍模型結構簡式:環己酮物理性質:微溶于水,可溶于醇、醚、苯、丙酮等多數有機溶劑。用途:常作為生產合成纖維、合成樹脂、合成橡膠、石蠟、蟲膠、油漆、染料和制藥中間體的溶劑,還可用于制備己二酸和己內酰胺,它們都是生產聚酰胺纖維的重要原料。聚酰胺纖維產品典例解析已知丙醛和丙酮互為同分異構體,下列鑒別二者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利用1H核磁共振譜 B.利用新制Cu(OH)2C.利用金屬鈉 D.利用紅外光譜【解析】A項,丙醛中有3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丙酮中含有1種氫原子,可以鑒別;B項,丙醛中含有醛基,可以與新制Cu(OH)2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丙酮不與新制Cu(OH)2反應,可以鑒別;C項,丙醛和丙酮均不能與鈉反應,不可以鑒別;D項,利用紅外光譜儀可以鑒別不同的官能團,從而區分丙醛中的醛基和丙酮中的羰基,可以鑒別。C酮的化學性質PART 02氧化反應①酮類通常情況不能被氧化,但大多數酮能在空氣中燃燒。②酮中的羰基直接與兩個烴基相連,沒有與羰基直接相連的氫原子,因此酮不能被銀氨溶液、新制的氫氧化銅等弱氧化劑氧化。可用于鑒別酮與醛加成反應能與H2、HCN、NH3、甲醇等發生加成反應①與H2加成:酮的催化加氫生成醇是還原反應CO=CH3CH3+ H2Ni CHOHCH3CH3加成反應②與NH3、RNH2(胺)加成:COCH3CH3+ H—NH2COHCH3NH2CH3COCH3CH3+ H—NHCH3COHCH3NHCH3CH3加成反應③與HCN加成:COCH3CH3+ H—CNCOHCH3CNCH3④與醇類加成:COCH3CH3+ H—OCH2CH3COHCH3OCH2CH3CH3有機玻璃的合成與用途有機玻璃是一種重要的熱塑性塑料。有機玻璃分為無色透明、有色透明、珠光和壓花等四種類型。有機玻璃具有較好的透明性、化學穩定性和力學性能,易加工,外觀優美。有機玻璃用途極廣,在裝飾行業用得最多,也被廣泛用于儀器儀表零件、汽車車燈、光學鏡片和透明管道等的制造。目前使用較多的有機玻璃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其單體為甲基丙烯酸甲酯,可通過丙酮在催化劑作用下與氰化氫(HCN)發生加成反應,再經過水解、消去和酯化反應得到。有機玻璃的合成①② 最后,通過加聚反應制得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香料茉莉酮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有機化合物,其結構簡式為,下列關于茉莉酮的說法正確的是( )。A.該有機物的化學式是C11H16OB.1 mol該有機物與H2充分反應,消耗4 mol H2C.該有機物屬于不飽和酮類物質,能發生銀鏡反應D.該有機物能發生加成反應,但不能發生氧化反應典例解析【解析】根據結構可知分子式為C11H16O,A項正確;該有機物中含有羰基和碳碳雙鍵,能發生加成反應,1 mol該有機物與H2充分反應消耗3 mol H2,B項錯誤;沒有醛基,不能發生銀鏡反應,C項錯誤;碳碳雙鍵能被酸性KMnO4溶液等強氧化劑氧化,D項錯誤。A課堂小結PART 03化學性質結構和組成21酮定義結構通式官能團與酸性高錳酸鉀反應取代反應(鹵代、硝化)課堂練習PART 041.柔紅酮是一種醫藥中間體,其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每個柔紅酮分子中含有1個手性碳原子(連有四個不同基團的碳原子)B. 柔紅酮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都在同一個平面上C. 一定條件下柔紅酮可發生氧化、加成、消去反應D.1mol柔紅酮最多可與4mol氫溴酸發生取代反應C2.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 醛和酮是不同類的同分異構體,二者的化學性質相似B. 能發生銀鏡反應的物質是醛,1mol醛與銀氨溶液反應只能還原出2molAgC. 醛類化合物既能發生氧化反應,又能發生還原反應D. 丙醛、丙酮、丙酸均能與氫氣在催化劑作用下發生加成反應C3.下列關于常見的醛或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常溫下甲醛和乙醛都是有刺激性氣味的無色液體B. 丙酮是結構最簡單的酮,可以發生銀鏡反應,也可以加氫還原C. 丙酮難溶于水,但丙酮是常用的有機溶劑D. 苯甲醛可由苯甲醇氧化得到D4.1 mol有機物與足量的氫氣和新制備的氫氧化銅反應,消耗的氫氣與氫氧化銅的物質的量分別是( )。A.1 mol 2 mol B.3 mol 4 molC.3 mol 2 mol D.1 mol 4 molBThanks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