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專題四 生活中常用的有機物——烴的含氧衍生物第一單元 醇和酚4.1.2 酚核心素養目標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學生能夠通過觀察苯酚的外觀、狀態、溶解性等宏觀性質,結合其分子結構,理解苯酚性質與結構的內在聯系,如苯環和羥基的相互作用對苯酚酸性、取代反應等性質的影響,能從微觀層面解釋宏觀現象。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基于苯酚與鈉、氫氧化鈉、碳酸鈉等物質反應的實驗事實,推理苯酚的酸性強弱順序,構建酸性比較的思維模型,并能運用該模型分析其他類似物質的酸性關系。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了解苯酚在化工生產、醫藥、防腐劑等方面的應用,以及含酚廢水對環境的危害和處理方法,認識化學物質對社會發展的雙重作用,培養學生合理使用化學物質、關注環境保護的科學態度。教學重難點重點苯酚的結構特點,特別是羥基與苯環的連接方式及其對性質的影響。苯酚的化學性質,包括弱酸性、取代反應、顯色反應等,理解反應原理和實驗現象。難點從微觀結構角度解釋苯酚酸性比醇強、苯環上氫原子活性增強等性質變化的原因,幫助學生突破思維難點,理解官能團之間的相互作用。苯酚與溴水反應的原理及實驗注意事項,如溴水過量的原因、反應的靈敏性在檢驗和測定中的應用,以及與其他取代反應的比較。課前導入酚類化合物是芳烴的含羥基衍生物,具有特殊芳香氣味,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但它們也是細胞原漿毒,對人體和環境有害。今天,我們來重點學習酚類化合物中的一種——苯酚,探究它的性質和用途。茶葉中富含茶多酚咖啡中富含肉桂酸型酚酸淺談茶多酚酚的物理性質PART 01酚的概念定義:酚是羥基與苯環(或其他芳環)碳原子直接相連而形成的有機物。官能團:羥基(—OH)實例:苯酚2—萘酚對二苯酚苯酚的組成與結構最簡單的酚俗稱:石碳酸分子式:C6H6O結構簡式: 或空間填充模型:實驗探究【實驗1】觀察苯酚的顏色、狀態,聞一聞苯酚的氣味。【實驗2】在試管中加入少量水,逐漸加入苯酚晶體,不斷振蕩試管。繼續向上述試管中加入苯酚晶體至有較多晶體不溶解,不斷振蕩試管,靜置片刻。【實驗3】將上述試管放在熱水浴中加熱。從熱水浴中拿出試管,冷卻靜置。【實驗4】將苯酚晶體分別加入苯和煤油中,并與實驗2作比較。提醒:①除去試管內壁附著苯酚的方法是用高于65 ℃的熱水或酒精清洗即可。②若皮膚上沾有苯酚應用酒精清洗。實驗探究實驗 實驗現象 結論實驗1 新制苯酚為無色晶體,有特殊氣味,久置略帶粉紅色 苯酚是無色晶體(新制),有特殊氣味,易被氧化實驗2 開始逐漸溶解,加入較多晶體后有較多不溶,靜置分層 常溫下,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實驗3 熱水浴加熱變澄清,冷卻后又變渾濁 苯酚在高于 65℃時能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溫度降低溶解度減小實驗4 在苯和煤油中全部溶解,溶解情況比在水中好 苯酚易溶于有機溶劑(如苯、煤油)苯酚的物理性質:純凈時為無色晶體,有特殊氣味,易被氧化;常溫下在水中溶解度不大,高于 65℃時與水任意比例互溶;易溶于有機溶劑 苯酚的物理性質及毒性(1)苯酚是一種無色有特殊氣味的晶體,熔點為40.9℃。(2)從試劑瓶中取出的苯酚晶體往往會因為部分被氧化而略帶紅色。(3)常溫下,苯酚易溶于乙醇等有機溶劑并能溶于水并與之相互形成溶液(苯酚與水形成的濁液靜置后會分層,上層是溶有苯酚的水層,下層是溶有水的苯酚層)。(4)室溫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小,溫度高于65 ℃時,能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5)苯酚有毒,對皮膚有強烈的腐蝕性。酚的化學性質PART 02取苯酚的濁液2 mL于試管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濁液將變澄清。將得到的澄清液分到兩支試管中,向其中一支滴加稀鹽酸,另一支通入二氧化碳氣體,觀察實驗現象。實驗現象苯酚是一種酸性比碳酸還弱的酸,它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苯酚鈉和水。苯酚鈉易溶于水,所以向苯酚的濁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后,溶液變澄清。向苯酚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或者加入稀鹽酸,又會生成苯酚,因此溶液又變渾濁實驗解讀①苯酚的酸性極弱,不能使酸堿指示劑變色,故不能用酸堿指示劑來檢驗苯酚的存在。②苯酚的酸性弱于碳酸的酸性,但比的酸性強。因此,苯酚能與Na2CO3溶液反應生成NaHCO3酸性強弱順序為③苯酚鈉溶液中通入CO2,反應只生成NaHCO3,與通入CO2的量無關。④苯酚、乙醇都能與鈉反應放出H2,但苯酚與鈉反應更容易,且乙醇不與NaOH反應,這表明受苯環的影響,(酚)羥基的氫原子比(醇)羥基的氫原子活潑。苯酚的取代反應與芳香烴中的苯環類似,苯酚也可與鹵素、硝酸等在苯環上發生取代反應。【實驗操作】向盛有少量苯酚稀溶液的試管里滴加過量的濃溴水,觀察實驗現象。【實驗現象】立即有白色沉淀產生。【實驗結論】苯酚與濃溴水反應生成白色不溶于水的2,4,6 三溴苯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實驗解讀①實驗成功的關鍵是濃溴水要過量。若苯酚過量,則生成的三溴苯酚會溶于苯酚溶液中。②苯酚與溴的反應很靈敏,常用于苯酚的定性檢驗和定量測定。③三溴苯酚不溶于水,易溶于苯等有機溶劑,所以除去混在苯中的苯酚時,不能用濃溴水,而應加入適量的NaOH溶液,使苯酚轉化為易溶于水的苯酚鈉,再分液除去。④利用該反應主要發生在羥基鄰、對位的特點,在有機合成中可以通過先引入羥基,進行溴代反應后,再對羥基進行其他轉化反應等,來實現特定位置的溴代產物的合成,進而合成一些具有特定結構和功能的有機化合物。苯酚的顯色反應向含有苯酚的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溶液呈現紫色,這是苯酚的顯色反應,其他的酚類物質也會發生類似的反應。該顯色反應非常靈敏,常用于酚類物質的檢驗。苯酚的氧化反應苯酚晶體在常溫下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而變紅,在空氣中可以燃燒,也可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等強氧化劑氧化。苯酚的用途和廢水處理苯酚的用途苯酚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大量用于制造酚醛樹脂、環氧樹脂等高分子材料。苯酚也可用作防腐劑和消毒劑。許多酚類化合物都具有殺菌能力,鄰甲苯酚、間甲苯酚、對甲苯酚三者的混合物統稱為甲酚(C7H8O),甲酚的肥皂溶液俗稱“來蘇兒”,易溶于水,是醫院常用的殺菌劑。含酚廢水的處理大多數酚類化合物有毒,在石油和煤的加工業、制藥、油漆和橡膠等眾多工業生產過程排放的廢水中含有較多的酚類物質,以苯酚、甲酚的污染為主,影響水生動物的生長。處理含酚廢水主要有兩種方法:回收利用和降解處理。有機物分子中基團的相互影響1.苯酚中苯環和酚羥基的相互影響(1)苯環對側鏈(羥基)的影響導致酚羥基中的氧氫鍵易斷。①弱酸性 ②顯色反應(2)側鏈(羥基)對苯環的影響使酚羥基鄰對位被活化,導致苯環上易發生多取代反應。①鹵代反應,如苯酚與濃溴水反應。②硝化,如苯酚與濃硝酸反應:有機物分子中基團的相互影響2.有機分子內原子或原子團的相互影響(1)鏈烴基對其他基團的影響:甲苯的硝化反應產物是三硝基甲苯,而同樣的條件下的苯的硝化只能生成一硝基苯。(2)苯基對其他基團的影響:①水、醇、苯酚提供氫離子的能力大小: R—OH②烷烴和苯均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而苯的同系物可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3)羥基對其他基團的影響:①羥基對C—H鍵的影響:使和羥基相連的C—H鍵更不穩定。②羥基對苯環的影響:使苯環鄰、對位上的氫原子更易被取代。課堂小結PART 03化學性質官能團:—OH(與苯環直接相連)21酚弱酸性(不能使酸堿指示劑變色)顯色反應取代反應(發生在苯環上)氧化反應課堂練習PART 041.能證明苯酚具有弱酸性的實驗是( )A.加入濃溴水生成白色沉淀B.苯酚鈉溶液中通入CO2后,溶液由澄清變渾濁C.渾濁的苯酚加熱后變澄清D.苯酚的水溶液中加NaOH溶液,生成苯酚鈉B2.除去苯中所含的苯酚,可采用的適宜方法是( )A.加70 ℃以上的熱水,分液B.加適量濃溴水,過濾C.加足量NaOH溶液,分液D.加適量FeCl3溶液,過濾C3.對于有機物,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它是苯酚的同系物B.1 mol該有機物能與1 mol溴水發生取代反應C.1 mol該有機物能與金屬鈉反應產生0.5 mol H2D.1 mol該有機物能與2 mol NaOH反應 B4.A、B的結構簡式如圖:(1)A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團的名稱是________;B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團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能否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下同);B能否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________。(3)A在濃硫酸作用下加熱可得到B,其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4)A、B各1 mol分別加入足量溴水,完全反應后消耗單質溴的物質的量分別是________mol,________mol。(醇)羥基碳碳雙鍵、(酚)羥基 不能能消去反應12Thanks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