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第二章 化學鍵 化學反應規律第一節 化學鍵與物質共存2.1.1 離子鍵與共價鍵核心素養目標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能從宏觀上認識不同物質中化學鍵的存在形式,理解離子鍵和共價鍵的形成與物質性質之間的聯系。從微觀角度深入分析化學鍵的本質,包括離子鍵中陰、陽離子的靜電作用,共價鍵中共用電子的形成,構建起從微觀結構解釋宏觀性質的思維模式。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通過對離子鍵和共價鍵相關實驗現象、物質性質差異等證據的分析,推理化學鍵的類型及其對物質性質的影響。建立化學鍵判斷、電子式書寫等思維模型,能運用這些模型解決實際化學問題,如根據物質的組成元素和結構特點判斷化學鍵類型,正確書寫電子式。重點離子鍵和共價鍵的概念、形成過程及判斷方法;電子式的書寫規則及應用;能夠根據化學鍵類型判斷物質的類別和性質難點理解化學鍵斷裂和形成的實質及其與化學反應能量變化的關系;區分離子鍵和共價鍵,尤其是判斷一些特殊化合物中化學鍵的類型;正確書寫復雜離子和化合物的電子式,用電子式準確表示物質的形成過程課前導入課前導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物質,像食鹽(NaCl)、水(H2O)、氧氣(O2)等。這些物質性質差異很大,食鹽是白色晶體,易溶于水;水是無色液體,能參與眾多化學反應;氧氣是無色無味氣體,支持燃燒。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么它們的性質會如此不同呢?其實,這背后的 “大功臣” 就是化學鍵。化學鍵就像一把神奇的 “膠水”,把原子們連接在一起,形成了各種不同的物質,它不僅決定了物質的內部結構,還對物質的性質起著關鍵作用。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化學鍵的奇妙世界,探索離子鍵與共價鍵的奧秘,揭開物質構成的神秘面紗 。01化學鍵對微粒間結合方式的認識歷程貝采里烏斯在對正、負電相互吸引這一認識的基礎上提出了電化二元學說,這一學說成為后來形成的離子鍵理論的基礎。范托夫提出了甲烷分子的四面體假說,即甲烷分子中碳原子位于正四面體的中心、氫原子位于正四面體的四個頂點。路易斯在德國科學家柯賽爾提出的“任何元素的原子都要使最外層滿足 8 電子穩定結構”觀點的基礎上,提出了共價鍵電子對理論。19 世紀初19 世紀 70 年代20 世紀 20 年代微粒之間是否存在相互作用1. 加熱至 100 ℃時,水會沸騰變成水蒸氣。在這一變化過程中,外界提供的能量的作用是什么?外界提供的能量破壞水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使水分子之間的距離變大2. 加熱至 2 200 ℃以上時,水會分解。在這一過程中,外界提供的能量的作用是什么?外界提供的能量破壞水分子內氫原子、氧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使水分子分解為氫原子和氧原子微粒之間是否存在相互作用3. 為什么使水分解需要加熱到 2 200 ℃以上,而使水沸騰只需要加熱到 100 ℃?水分子內氫原子和氧原子之間存在著很強的相互作用,要破壞這種相互作用就要消耗足夠多的能量,而破壞水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所需的能量則少得多,即水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比水分子內氫原子、氧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弱的多。化學鍵化學鍵:相鄰原子間的強相互作用。相鄰原子強相互作用化學鍵只存在于直接相鄰的兩個或多個原子之間廣義的原子,不僅指原子,也包括陰、陽離子相互作用較強,原子間較弱的相互作用不是化學鍵包括吸引作用和排斥作用化學反應的實質在通電的條件下,水發生分解反應生成氫氣和氧氣。2H2O 2H2 ↑ + O2 ↑在此反應中,水分子中氫原子和氧原子之間的化學鍵斷裂;氫原子之間形成新的化學鍵,氧原子之間也形成新的化學鍵。①以水的分解為例分析化學鍵的變化情況化學反應 斷裂的化學鍵 形成的化學鍵H2分子中氫原子間和O2分子中氧原子間的化學鍵 H2O分子中H、O原子間的化學鍵H2分子中氫原子間和Cl2分子中氯原子間的化學鍵 HCl分子中H、Cl原子間的化學鍵N2+3H2 2NH3 N2分子中氮原子間和H2分子中氫原子間的化學鍵 NH3分子中N、H原子間的化學鍵化學反應的實質是舊化學鍵斷裂和新化學鍵形成。化學鍵的斷裂與形成伴隨著能量的變化,舊化學鍵斷裂需要吸收能量,新化學鍵形成會釋放能量。離子鍵在氯化鈉形成的過程中,鈉原子最外層的 1 個電子轉移到氯原子的最外層上,形成帶正電荷的 Na+ 和帶負電荷的 Cl-(二者的最外層均達到穩定結構)。帶相反電荷的兩種離子通過靜電作用形成穩定的化合物——氯化鈉。離子鍵陰、陽離子之間通過靜電作用形成的化學鍵,叫作離子鍵。一般情況下,活潑金屬元素原子與活潑非金屬元素原子之間容易形成離子鍵。鈉原子與氯原子形成離子鍵的過程可以表示為:可以用電子式(一種由元素符號和用于表示該元素原子最 外 層 電 子 的“·” 或“×”組成的式子)表示氯化鈉中的化學鍵:共價鍵在氯化氫分子形成的過程中,氯原子和氫原子各提供一個電子組成一對共用電子,使二者的最外層都達到穩定結構,并使二者產生強烈的相互作用,從而形成氯化氫分子。原子之間通過共用電子形成的化學鍵,叫作共價鍵。一般情況下, 非金屬元素原子之間形成的化學鍵是共價鍵。氫原子與氯原子形成共價鍵的過程可用電子式表示為:共價鍵由共價鍵形成的分子具有一定的空間結構。例如,二氧化碳分子呈直線形,水分子呈角形,氨分子呈三角錐形,甲烷分子呈正四面體形。二氧化碳、水、氨、甲烷分子的空間結構示意圖02電子式及其書寫元素符號周圍標明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每個方向不能超過2個電子。當最外層電子數小于或等于4時以單電子分布,多于4時多出部分以電子對分布。例如:原子的電子式鎂原子:碳原子:氧原子:氖原子:離子的電子式簡單陽離子的電子式簡單陽離子是由金屬原子失電子形成的,原子的最外層已無電子,故用陽離子的符號表示,例如:Na+、Li+、Mg2+、Al3+等。單陰離子的電子式不但要畫出最外層電子數,而且還應用“[ ]”括起來,并在右上角標出“n-”以表示其所帶的電荷。例如:氯離子:硫離子:復雜離子及化合物的電子式OH-氧化鈣硫化鉀H—O—ClH2O2用電子式表示物質的形成過程NaClMgBr2NH3CO2書寫電子式的注意事項(1)一個“·”或“×”代表一個電子,原子的電子式中“·”(或“×”)的個數即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2)同一原子的電子式不能既用“×”又用“·”表示。(3)“[ ]”在所有的陰離子、復雜的陽離子中出現。(4)在化合物中,如果有多個陰、陽離子,陰、陽離子必須是間隔的,即不能將兩個陰離子或兩個陽離子寫在一起(5)用電子式表示化合物形成過程時,由于不是化學方程式,不能出現“=”。“→”前是原子的電子式,“→”后是化合物的電子式。03課堂小結04課堂練習1.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陰、陽離子通過靜電作用形成的化學鍵,叫離子鍵B.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化合時,不一定形成離子鍵C.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層只有一個電子,它跟氟原子結合時所形成的化學鍵不一定是離子鍵D.離子化合物中的陽離子只能是金屬離子D2.從化學鍵變化的觀點看,下列變化中化學鍵被破壞但不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蔗糖溶于水 B.金剛石變成石墨C.氯化鈉熔化 D.五氧化二磷吸水C3.下列物質中含有共價鍵的鹽是A.NaN3B.Ba(OH)2C.ClO2D.MgBr2ADThanks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