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我是中國人》音樂教學設計
教學理念 :
《音樂課程標準》指出:
1、音樂興趣是學生音樂學習的動力,是產生音樂情感的基礎,同時也是學生在音樂方面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我選用《我是中國人》這一學生接觸很少體裁新穎的戲歌作為這次教學設計的課題,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2、弘揚民族音樂,理解音樂文化多樣性。通過音樂學習,讓學生熟悉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培養愛國主義情操。《我是中國人》不僅體裁新穎,還能從節拍特點、情緒、情感當中讓學生從音樂本體出發,充分感受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3、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學生主要通過聽覺活動感受與體驗音樂。我采用以學生多聽、多想、多對比模仿等形式,讓學生擺脫被動接受的學習慣性,轉變為自主式學習、探究式學習和創造式學習。也充分體現了新課標所提出的“教師是參與者、引導者,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去解決問題。”
4、音樂是一門極富創造性的藝術。在教學過程中,應設定生動有趣的創造性活動內容、形式和情境,發展學生想像力,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本課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出發,從聽覺、讀和動作模仿入手,采取多種手段,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通過聽、唱、讀、說、演等多種方式把學生帶入音樂世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自己去尋找去探索、去創造并引導他們主動參與音樂活動,從而形成良好的審美情緒,抒發內心愉快的的情感和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學情分析 :
對于五年級孩子,京劇可以說是遙不可及的國粹藝術,這就要求老師要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采用多種學法,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段特征把學生吸引進帶有京劇元素的音樂課堂。
課 題 《我是中國人》 單元名稱 京韻 學 段 高段
姓 名 朱艷萍 學校名稱 江漢區黃陂街小學(黃陂街校區)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唱《我是中國人》體驗以京劇音樂為素材創作的濃郁京韻,激發學生對國粹京劇的興趣與熱愛,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感知、聆聽對比、角色體驗、自主探究等方式,讓學生學會演唱戲歌的方法。知識與技能:初步掌握板眼、閃板、與拖腔知識點,學會運用波音技巧唱出《我是中國人》京劇的韻味。
教材分析 歌曲《我是中國人》是一首曲調根據京劇曲牌中典型的西皮流水的音調綴成的戲歌。全曲唱詞簡短、朗朗上口,曲調的運腔十分口語化,它熱情地頌揚了中華民族講文明的傳統美德。曲中每一句中均運用了前半拍的八分休止符,使得曲調剛健有力,特別在最后一句的“人”字上通過了一字多音的長運腔把音調推向全曲的最高音“5”形成高潮,繼而又下行五度結束在“1”音上,它以自豪的語氣和心情唱出了中國人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
重點難點 學唱京歌,感受京韻,傳承中華傳統戲曲文化。弱起、波音、裝飾音、拖腔的唱法,唱出京腔歌曲的韻味。
教學環節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情景鋪墊 一、用京劇念白的方式進行師生問好。師:覺得這樣的問好與平時有什么不同?二、播放《龍里格龍》,引導學生用京劇打拍的方法為音樂打拍子師:表揚學生會打拍“你真有板眼!”三、引入“板眼”的學習。師:你知道什么叫有板眼嗎?在戲曲中強拍叫做板,弱拍叫做眼。《龍里格龍》是一拍三眼。 創設京劇情境,在不知不覺中感受京劇念白與打拍子的特點,激發學生探究意識和學習興趣。
故事導入 一、講述一個“有板眼的人物”——梅蘭芳蓄須明志的故事二、引出課題《我是中國人》1.教師表演《我是中國人》師:聽完這首戲歌,感覺到老師是用怎樣的情緒演唱的?結合剛才的故事你有什么樣的感受?覺得老師表演的好就請你們像戲曲票友那樣大聲說“好”。2. 引出戲歌的概念師:這首歌是根據京劇曲牌中典型的西皮流水的音調綴成的戲歌。唱詞剪簡短,腔調十分的口語化,演唱情緒是熱情豪邁的,它贊揚了中華民族講文明的傳統美德和中國人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戲歌是戲曲這種傳統而古老的藝術形式與當代流行因素相結合的產物,它歌中有戲戲中有歌,深受老百姓的喜愛。 由故事引入新課課題,增強學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引導學生從歌曲情緒和歌曲內容說說對歌曲的感受。
課堂生成 一、“念”1、感知1/4“有板無眼”的節奏特點師:大家聽我唱的時候有沒有注意這首戲歌的節奏?它有什么特點?學生討論并小結師:這首戲歌吸取了京劇西皮流水的特點,只有強拍沒有弱拍,這首戲歌就是有板無眼。 2、按節奏讀詞師:京劇講究字正腔圓,我們打著板來讀詞,注意在休止符的地方,要先擊板后讀詞。二、“唱”1、了解“生”的分類,學習老生的演唱方法。師:這首戲歌是京劇的哪個行當的?它的發聲是什么特點?生:是生角,唱腔是本嗓師小結演唱方法:老生是本嗓演唱,也叫大嗓,小生偶爾有假聲它是大嗓和小嗓相結合的發聲。2、跟教學版范唱自學,找出最喜歡的或者記憶最深的一句和大家分享3、學生唱到哪一句,教師伺機指導解決波音、倚音并加以練習。 4、重點練習最后一句“人”字的拖腔,一共有23拍,升到5音最高潮的拖腔要拖9拍,落到1音要唱5拍。學會后引導學生調整氣息進行換氣,或者輪流換氣,盡量做到唱足時值、字正腔圓。 師:這個“人”字是一字多音,叫做拖腔,是戲曲的一大特點。師生接唱最后一句。5.跟琴完整唱歌曲6.有感情的演唱師:作為炎黃子孫我們都感到驕傲,讓我們帶著這種心情來唱這首歌。三:“做”1、教師示范京劇老生的幾種姿勢:走到九龍口,亮相,抖袖,整冠,捋須。2、引導學生用手、眼、身、法、步五種技法來表演京劇的姿勢,自編動作來表演這首戲歌。3、個別學生表演,引導學生進行互評自評四、總結京劇表演的形式師生小結:京劇表演講究四功五法,四功是?也是戲曲表演的基本功,五法是? 認識京劇名家,進一步學習京劇行當以及表演形式,逐步感知1/4拍只有強拍沒有弱拍的特點。通過“念”的環節,熟悉歌曲節奏,掌握0X的節奏引導學生了解“生”的分類,學習“老生”的發聲吐字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學生在互學互評過程中,教師伺機突破難點,體驗京劇的氣息、發聲、演唱特點。引導學生學習京劇臺步與簡單表演動作,了解京劇的表演形式,并能自編動作進行表演唱。
拓展部分 欣賞名家演唱《我是中國人》,回顧京劇的行當。 進一步感知戲歌的唱腔,了解不同行當的不同表演方式。
小結部分 師:京劇現已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博大精深的京劇藝術深深地吸引著國內外的朋友。我們作為炎黃子孫更應該去繼承和發揚我國的優良文化傳統,讓我們從唱戲歌開始,慢慢地去了解京劇,學習京劇,傳承國粹文化。作業:為打印好的京劇臉譜圖上喜歡的顏色,為下節課《京調》的學習做好準備。 增強學生學習京劇的使命感,激發愛國熱情。承上啟下學習地學習京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