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4張PPT)必修2第2章第3節化學反應的快慢和限度第2課時化學反應限度一 、認識生活中的限度限度: 一定范圍的極限。 (范圍內的最低到最高)演示實驗 實驗現象結論5ml 0.1mol/L的KI(aq) 分別加入試管內,再 分別向其中滴加5滴等 濃度的Fe +(aq),再加入 2mLCCl 振蕩。 試管內液體分 層 , 下層為紫紅色,上 層棕黃色。有碘單質生成,碘溶于CCl 取上層清液,加入2滴 Fe(SCN) 溶液。 溶液變成紅色反應體系中仍有Fe +該實驗證明了可逆反應中反應物與生成物同時存在。化學反應存在一定的限度。二、認識化學反應有限度實驗證明正反應雙向相同條件下,正、逆反應同時進行反應物、生成物同時存在。【回顧可逆反應】定義:在同一條件下既能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同 時又能向逆反應方向 進行的反應稱為可逆反應。二、化學反應有限度反應物轉化率小于100% 轉化率=轉化量/起始量兩同共存生成物反應物逆反應反應開始時 反應進行時反應“停止”后宏觀 物料角度 C(反應物) C(生成物) C(反應物) C(生成物)C(反應物)_C(反應物)——微觀 速率角度 V正 V逆—— V 正 _ V逆——V正—V 逆 — —三、化學平衡狀態的建立平衡建立:2Fe ++2I— 2Fe ++I 化學平衡狀態: 一定條件下,當反應進行到一定程度時,正反應速率與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物濃度和生成物濃度都不再改變,達到一種表面靜止的狀態。反應限度:化學平衡狀態是可逆反應在一定條件下所能達到的或完成的最大程度。【模型認知】CC(生成物)(反應物)t三、化學平衡狀態的建立特征:逆、等、動、定、變·在500℃ 101kpa條件下,將一定量的SO 和O 充入含有催化劑的密閉容器中,二者發生反應2SO +O ——2SO 隨著反應的進行,用氣體傳感器測量各組分的濃度(見下表)時間(min) 0 10 20 30 40 50 60 7080C(SO )/mol·L 10 6 3 2 1.2 1 1 11C(O )/mol·L 5 3 1.5 1 0.6 0.5 0.5 0.50.5C(SO )/mol·L 0 4 7 8 8.8 9 9 99三、化學平衡狀態的建立三、化學平衡狀態的建立反應時間/S物 質 的 量 濃 度 / ( m o l · L )反應速率時間時間(min) 0 10 20 30 40 50 60 7080C(SO )/mol·L 0 0.2 0.3 一 0.4 1 1 11C(O )/mol·L 0 0.2 0.15 一 0.2 0.5 0.5 0.50.5C(SO )/mol·L 10 9.8 9.7 9.6 9 9 99·在500℃ 101kpa條件下,將一定量的SO 充入含有催化劑的密閉容器中,二者發生反應·2SO +O ——2SO , 能否達到平衡狀態 三、化學平衡狀態的建立1)畫出V-T圖1)直接依據:“等”同一物質:V 消耗 (A)=V 生成(A)不同物質:V 正(A):V 逆 (B)=a:b【例1】一定條件下,對于可逆反應N (g)+3H (g)—2NH (g),下列 能表示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1)2 V正 (N )=V 逆(NH )(2)單位時間內,有1mol N 消耗,同時有1mol N 生成。(3)單位時間內,有3mol H 生成,同時有2molNH 生成。 (4)單位時間內,有1mol N 消耗,同時有3mol H 生成。 (5)有1mol N N三鍵斷裂,同時有2mol N H 鍵斷裂。四 、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1)間接依據:“ 定 ” 變量不變即平衡【例2】一定條件下,對于可逆反應N (g)+3H (g)—2NH (g), 下列能表示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1)容器內N 的物質的量不變(2)2C(N )=C(NH )(3)容器內顏色不再改變(4)固定容器恒容條件下,容器內壓強不再改變。(5)固定容器內恒容條件下,容器內氣體密度不再改變。四、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1. 某溫度時,在一個2L的密閉容器中,X 、Y 、Z 三種氣體物質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化學平衡狀 態的是 AA. 容器內壓強不再發生變化B. 容器內氣體的密度不再發生變化C. 相同時間內生成2n mol的Z的同時消耗n mol的YD. 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且等于0四、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2.一定溫度下,在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一定量H 和I 發生反應H (g)+I (g)— 2HI(g) CA: 容器內的壓強不再發生改變。B:容器內氣體的密度不再發生變化。C: 容器內顏色不再改變。D:2C(HI)=C(I )。四、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