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階段訓練一(分值:100分)選擇題1~10題,每小題7分,共70分。一、單項選擇題1.在下列各種現象中,屬于擴散現象的有( )雨后的天空中懸浮著許多小水珠海綿吸水把一塊鉛和一塊金的接觸面磨平、磨光后,緊緊地壓在一起,幾年后會發現鉛中有金將大米與玉米混合均勻,大米與玉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2.如圖所示,ABCD是一厚度均勻的由同一種微粒構成的圓板,AC和BD是互相垂直的兩條直徑,把圓板從圖示位置轉90°角后電流表示數發生了變化(兩種情況下都接觸良好)。關于圓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圓板是非晶體圓板是多晶體圓板是單晶體不知有無固定熔點,無法判定是晶體還是非晶體3.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壓強與體積都增大時,其分子平均動能有可能減小布朗運動就是液體分子的熱運動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先等壓壓縮,再等容升溫,其溫度有可能等于起始溫度分子間的距離r存在某一值r0,當r<r0時斥力小于引力,當r>r0時斥力大于引力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液晶分子沒有固定的位置,但排列有大致相同的取向生物膜的主要構成部分是某些物質在水溶液中形成的薄片狀液晶有些物質在適當的溶劑中溶解時,在一定的濃度范圍內具有液晶態通常棒狀分子、碟狀分子和平板狀分子的物質一般不容易具有液晶態5.1827年,英國植物學家布朗發現花粉顆粒在水中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花粉顆粒做此運動是由于下列哪個原因引起的( )花粉有生命氣溫變化形成了液體的微弱對流液體逐漸蒸發花粉顆粒受到周圍液體分子的不平衡碰撞6.對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氣體體積是指所有氣體分子的體積之和氣體分子的熱運動越劇烈,氣體的溫度就越高當氣體膨脹時,氣體分子的密集程度減小,因而氣體的壓強一定減小氣體的壓強是由氣體分子的重力產生的,在失重的情況下,密閉容器內的氣體對器壁沒有壓強7.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在壓強不變的情況下,溫度由5 ℃升高到10 ℃,體積的增量為ΔV1;溫度由10 ℃升高到15 ℃,體積的增量為ΔV2,則( )ΔV1=ΔV2 ΔV1>ΔV2ΔV1<ΔV2 無法確定二、多項選擇題8.兩個相距較遠的分子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靜止開始運動,直至不再靠近。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分子力先增大,后一直減小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分子的引力減小,斥力增大分子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9.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以表彰他們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他們通過透明膠帶對石墨進行反復的粘貼與撕開使得石墨片的厚度逐漸減小,最終尋找到了厚度只有0.34 mm的石墨烯,是碳的二維結構。如圖所示為石墨、石墨烯的微觀結構,根據以上信息和已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石墨是晶體,石墨烯是非晶體石墨是單質,石墨烯是化合物石墨、石墨烯與金剛石都是晶體他們是通過物理變化的方法獲得石墨烯的10.如圖所示,內徑均勻、兩端開口的V形管,B支管豎直插入水銀槽中,A支管與B支管之間的夾角為θ,A支管中有一段長為h的水銀柱保持靜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管內水銀面比管外水銀面高hB管內水銀面比管外水銀面高hcos θB管內水銀面比管外水銀面低 hcos θ管內封閉氣體的壓強比大氣壓強小hcos θ高水銀柱三、非選擇題11.(6分)在做“用油膜法估測分子大小”的實驗中,已知實驗室中使用的油酸酒精溶液的體積濃度為n,又用滴管測得每N滴這種油酸酒精溶液的總體積為V,將一滴這種溶液滴在淺盤中的水面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邊界線,再把玻璃板放在畫有邊長為a的正方形小格的紙上(如圖所示)測得油膜占有的小正方形個數為m。(1)用以上字母表示油酸分子的大小d=________(2分)。(2)從圖中數得油膜占有的小正方形個數為m=________(2分)。(3) 若某同學在實驗時未等油酸完全散開就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邊界線,則對計算結果的影響是________(2分)(選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12.(10分)如圖所示,一封閉的圓柱形容器豎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一重量不可忽略的光滑活塞將容器內的理想氣體分為A、B兩部分,A體積為VA=4.0×10-3 m3,壓強為pA=47 cmHg;B體積為VB=6.0×10-3 m3,壓強為pB=52 cmHg。現將容器緩慢轉至水平,氣體溫度保持不變,求此時A、B兩部分氣體的體積。13.(14分)如圖所示,一導熱性能良好、內壁光滑的氣缸豎直放置,在距氣缸底部l=36 cm處有一與氣缸固定連接的卡環,活塞與氣缸底部之間封閉了一定質量的氣體。當氣體的溫度T0=300 K、大氣壓強p0=1.0×105 Pa時,活塞與氣缸底部之間的距離l0=30 cm,不計活塞的質量和厚度。現對氣缸加熱,使活塞緩慢上升,求:(1)(6分)活塞剛到卡環處時封閉氣體的溫度T1;(2)(8分)封閉氣體溫度升高到T2=540 K時的壓強p2。階段訓練一1.C [擴散現象指不同的物質分子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很明顯,A、B、D所描述的現象不是分子進入對方的現象,故C正確。]2.C [電流表讀數發生變化,說明圓板沿AC和BD兩個方向的導電性能不同,即各向異性,所以圓板是單晶體,選項A、B、D錯誤,C正確。]3.C [由理想氣體狀態方程,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壓強與體積都增大時,其溫度必然升高,則分子平均動能一定增大,A錯誤;布朗運動是懸浮在液體中一顆粒的無規則運動,并不是液體分子的運動,B錯誤;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先等壓壓縮,溫度降低,再等容升溫,其溫度有可能等于起始溫度,C正確;分子間的距離r存在某一值r0,當r<r0時斥力大于引力,當r>r0時斥力小于引力,D錯誤。]4.D [液晶具有流動性,故其分子沒有固定的位置,但排列有大致相同的取向,因而其光學性質表現為各向異性,故A正確;生物膜的主要構成部分是某些物質在水溶液中形成的薄片狀液晶,故B正確;當有些物質溶解達到飽和度時,會達到溶解平衡,所以有些物質在適當溶劑中溶解時在一定濃度范圍內具有液晶態,故C正確;棒狀分子、碟狀分子和平板狀分子的物質雖并不都是呈液晶態,但也可能呈液晶態,故D錯誤。]5.D [這種運動叫布朗運動,是花粉顆粒受到來自各個方向的液體分子的撞擊作用的不平衡產生的,因此,D項正確。]6.B [由于氣體分子間的距離較大,分子間距離不能忽略,所以氣體體積要比所有氣體分子的體積之和要大,A錯誤;氣體分子的熱運動越劇烈,分子的平均速率就越大,平均動能越大,溫度就越高,B正確;氣體的壓強不僅與氣體分子的密集程度有關,還與分子熱運動的平均速率有關,C錯誤;氣體壓強是由氣體分子對容器壁頻繁地撞擊而產生的,與氣體的重力沒有關系,所以在失重的情況下,氣體對器壁仍然有壓強,D錯誤。]7.A [由蓋-呂薩克定律=可得=,即ΔV=·V1,所以ΔV1=×V1,ΔV2=×V2(V1、V2分別是氣體在5 ℃和10 ℃時的體積),而=,所以ΔV1=ΔV2,A正確。]8.BD [分子力F與分子間距r的關系是:當rr0時,F為引力,綜上可知,當兩分子由相距較遠逐漸達到最近過程中分子力是先變大再變小后又變大,A項錯誤;分子力為引力時做正功,分子力為斥力時做負功,B項正確;分子的引力和斥力都隨分子間距離的減小而增大,C項錯誤,D項正確。]9.CD [晶體結構的特點是原子(或分子、離子)都是按照一定的規則排列的,石墨、石墨烯與金剛石都是晶體,A錯誤,C正確;石墨、石墨烯都是單質,B錯誤;通過透明膠帶對石墨進行反復的粘貼與撕開而得到石墨烯的方法是物理方法,D正確。]10.BD [以A管中的水銀柱為研究對象,則有pS+ρg·hcos θS=p0S,B管內壓強p=p0-ρghcos θ,顯然p11.(1) (2)56 (3)偏大解析 (1)從題意知道: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純油酸的體積為V′=n, 油膜面積為S=ma2,又V′=Sd,所以d=。(2)計算方格數時,不足半個格子的舍去,多于半個格子的算一個;方格邊長的單位越小,這種方法求出的面積越精確,利用數格子的方法可知m=56。(3)又V′=Sd知,未完全散開時,S偏小,d偏大。12.3.76×10-3 m3 6.24×10-3 m3解析 設容器緩慢轉至水平時A、B兩部分氣體的壓強為p,由氣體的等溫變化對于A:pAVA=pVA′,對于B:pBVB=pVB′=p(VA+VB-VA′),代入數值解得VA′=3.76×10-3 m3,VB′=6.24×10-3 m3。13.(1)360 K (2)1.5×105 Pa解析 (1)設氣缸的橫截面積為S,由蓋-呂薩克定律有=,代入數據解得T1=360 K。(2)由查理定律有=,代入數據解得p2=1.5×105 Pa。(共16張PPT)階段訓練一C一、單項選擇題1.在下列各種現象中,屬于擴散現象的有( )A.雨后的天空中懸浮著許多小水珠B.海綿吸水C.把一塊鉛和一塊金的接觸面磨平、磨光后,緊緊地壓在一起,幾年后會發現鉛中有金D.將大米與玉米混合均勻,大米與玉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解析 擴散現象指不同的物質分子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很明顯,A、B、D所描述的現象不是分子進入對方的現象,故C正確。C2.如圖所示,ABCD是一厚度均勻的由同一種微粒構成的圓板,AC和BD是互相垂直的兩條直徑,把圓板從圖示位置轉90°角后電流表示數發生了變化(兩種情況下都接觸良好)。關于圓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圓板是非晶體B.圓板是多晶體C.圓板是單晶體D.不知有無固定熔點,無法判定是晶體還是非晶體解析 電流表讀數發生變化,說明圓板沿AC和BD兩個方向的導電性能不同,即各向異性,所以圓板是單晶體,選項A、B、D錯誤,C正確。C3.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壓強與體積都增大時,其分子平均動能有可能減小B.布朗運動就是液體分子的熱運動C.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先等壓壓縮,再等容升溫,其溫度有可能等于起始溫度D.分子間的距離r存在某一值r0,當r<r0時斥力小于引力,當r>r0時斥力大于引力解析 由理想氣體狀態方程,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壓強與體積都增大時,其溫度必然升高,則分子平均動能一定增大,A錯誤;布朗運動是懸浮在液體中一顆粒的無規則運動,并不是液體分子的運動,B錯誤;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先等壓壓縮,溫度降低,再等容升溫,其溫度有可能等于起始溫度,C正確;分子間的距離r存在某一值r0,當r<r0時斥力大于引力,當r>r0時斥力小于引力,D錯誤。D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液晶分子沒有固定的位置,但排列有大致相同的取向B.生物膜的主要構成部分是某些物質在水溶液中形成的薄片狀液晶C.有些物質在適當的溶劑中溶解時,在一定的濃度范圍內具有液晶態D.通常棒狀分子、碟狀分子和平板狀分子的物質一般不容易具有液晶態解析 液晶具有流動性,故其分子沒有固定的位置,但排列有大致相同的取向,因而其光學性質表現為各向異性,故A正確;生物膜的主要構成部分是某些物質在水溶液中形成的薄片狀液晶,故B正確;當有些物質溶解達到飽和度時,會達到溶解平衡,所以有些物質在適當溶劑中溶解時在一定濃度范圍內具有液晶態,故C正確;棒狀分子、碟狀分子和平板狀分子的物質雖并不都是呈液晶態,但也可能呈液晶態,故D錯誤。D5.1827年,英國植物學家布朗發現花粉顆粒在水中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花粉顆粒做此運動是由于下列哪個原因引起的( )A.花粉有生命B.氣溫變化形成了液體的微弱對流C.液體逐漸蒸發D.花粉顆粒受到周圍液體分子的不平衡碰撞解析 這種運動叫布朗運動,是花粉顆粒受到來自各個方向的液體分子的撞擊作用的不平衡產生的,因此,D項正確。B6.對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氣體體積是指所有氣體分子的體積之和B.氣體分子的熱運動越劇烈,氣體的溫度就越高C.當氣體膨脹時,氣體分子的密集程度減小,因而氣體的壓強一定減小D.氣體的壓強是由氣體分子的重力產生的,在失重的情況下,密閉容器內的氣體對器壁沒有壓強解析 由于氣體分子間的距離較大,分子間距離不能忽略,所以氣體體積要比所有氣體分子的體積之和要大,A錯誤;氣體分子的熱運動越劇烈,分子的平均速率就越大,平均動能越大,溫度就越高,B正確;氣體的壓強不僅與氣體分子的密集程度有關,還與分子熱運動的平均速率有關,C錯誤;氣體壓強是由氣體分子對容器壁頻繁地撞擊而產生的,與氣體的重力沒有關系,所以在失重的情況下,氣體對器壁仍然有壓強,D錯誤。A7.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在壓強不變的情況下,溫度由5 ℃升高到10 ℃,體積的增量為ΔV1;溫度由10 ℃升高到15 ℃,體積的增量為ΔV2,則( )A.ΔV1=ΔV2 B.ΔV1>ΔV2C.ΔV1<ΔV2 D.無法確定BD二、多項選擇題8.兩個相距較遠的分子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靜止開始運動,直至不再靠近。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分子力先增大,后一直減小 B.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C.分子的引力減小,斥力增大 D.分子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解析 分子力F與分子間距r的關系是:當rr0時,F為引力,綜上可知,當兩分子由相距較遠逐漸達到最近過程中分子力是先變大再變小后又變大,A項錯誤;分子力為引力時做正功,分子力為斥力時做負功,B項正確;分子的引力和斥力都隨分子間距離的減小而增大,C項錯誤,D項正確。CD9.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以表彰他們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他們通過透明膠帶對石墨進行反復的粘貼與撕開使得石墨片的厚度逐漸減小,最終尋找到了厚度只有0.34 mm的石墨烯,是碳的二維結構。如圖所示為石墨、石墨烯的微觀結構,根據以上信息和已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石墨是晶體,石墨烯是非晶體B.石墨是單質,石墨烯是化合物C.石墨、石墨烯與金剛石都是晶體D.他們是通過物理變化的方法獲得石墨烯的解析 晶體結構的特點是原子(或分子、離子)都是按照一定的規則排列的,石墨、石墨烯與金剛石都是晶體,A錯誤,C正確;石墨、石墨烯都是單質,B錯誤;通過透明膠帶對石墨進行反復的粘貼與撕開而得到石墨烯的方法是物理方法,D正確。BD10.如圖所示,內徑均勻、兩端開口的V形管,B支管豎直插入水銀槽中,A支管與B支管之間的夾角為θ,A支管中有一段長為h的水銀柱保持靜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B管內水銀面比管外水銀面高hB.B管內水銀面比管外水銀面高hcos θC.B管內水銀面比管外水銀面低 hcos θD.管內封閉氣體的壓強比大氣壓強小hcos θ高水銀柱解析 以A管中的水銀柱為研究對象,則有pS+ρg·hcos θS=p0S,B管內壓強p=p0-ρghcos θ,顯然p三、非選擇題11.在做“用油膜法估測分子大小”的實驗中,已知實驗室中使用的油酸酒精溶液的體積濃度為n,又用滴管測得每N滴這種油酸酒精溶液的總體積為V,將一滴這種溶液滴在淺盤中的水面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邊界線,再把玻璃板放在畫有邊長為a的正方形小格的紙上(如圖所示)測得油膜占有的小正方形個數為m。(1)用以上字母表示油酸分子的大小d= 。(2)從圖中數得油膜占有的小正方形個數為m= 。(3) 若某同學在實驗時未等油酸完全散開就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邊界線,則對計算結果的影響是 (選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2)計算方格數時,不足半個格子的舍去,多于半個格子的算一個;方格邊長的單位越小,這種方法求出的面積越精確,利用數格子的方法可知m=56。(3)又V′=Sd知,未完全散開時,S偏小,d偏大。12.如圖所示,一封閉的圓柱形容器豎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一重量不可忽略的光滑活塞將容器內的理想氣體分為A、B兩部分,A體積為VA=4.0×10-3 m3,壓強為pA=47 cmHg;B體積為VB=6.0×10-3 m3,壓強為pB=52 cmHg。現將容器緩慢轉至水平,氣體溫度保持不變,求此時A、B兩部分氣體的體積。答案 3.76×10-3 m3 6.24×10-3 m3解析 設容器緩慢轉至水平時A、B兩部分氣體的壓強為p,由氣體的等溫變化對于A:pAVA=pVA′,對于B:pBVB=pVB′=p(VA+VB-VA′),代入數值解得VA′=3.76×10-3 m3,VB′=6.24×10-3 m3。13.如圖所示,一導熱性能良好、內壁光滑的氣缸豎直放置,在距氣缸底部l=36 cm處有一與氣缸固定連接的卡環,活塞與氣缸底部之間封閉了一定質量的氣體。當氣體的溫度T0=300 K、大氣壓強p0=1.0×105 Pa時,活塞與氣缸底部之間的距離l0=30 cm,不計活塞的質量和厚度。現對氣缸加熱,使活塞緩慢上升,求:(1)活塞剛到卡環處時封閉氣體的溫度T1;(2)封閉氣體溫度升高到T2=540 K時的壓強p2。答案 (1)360 K (2)1.5×105 Pap2=1.5×105`P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階段訓練一.docx 階段訓練一.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