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八下第二單元作文:說明的順序教學設計教學目標文化自信: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語言運用:掌握常用的三種說明順序,能根據說明的目的和對象合理安排說明順序。思維能力:條理清楚、順序合理地寫說明文。審美創造: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表達習慣和負責任的寫作態度。教學重難點1.結合寫作知識短文以及學習過的說明文,了解說明順序的種類。2.在寫作中能夠根據說明對象的特征,確定說明內容,安排適合的說明順序。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說明文介紹事物或闡明事理,目的都在于讓人獲得知識。如何才能把知識講得清楚明白呢?除了需要準確抓住事物的特征,講究說明的方法外,還要合理安排說明順序。合理的說明順序,有助于充分表現事物或事理本身的特征,也符合人們認識事物或事理的規律。二、教學新課導學一:把握三種說明順序明確:1.時間順序即按照事物發展過程的先后來介紹某一事物的說明順序。凡是事物的發展變化都離不開時間,如說明生產技術、產品制作、技術方法、歷史發展、文字演變、人物成長、動植物生長等等,都應以時間為序。示例:《大自然的語言》開頭一段按時間順序將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觀寫得生動形象,寓說明于描寫之中,如同展現一幅四季風光畫卷,既引人入勝又使人聯想,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2.空間順序即按照事物空間存在的方式,或從外到內,或從上到下,或從整體到局部來加以介紹,這種說明順序有利于全面說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說明某一靜態實體(如建筑物等),常用這種順序。示例:《夢回繁華》先介紹畫面開卷處描繪的內容,然后再介紹畫面中段描繪的情景,最后介紹畫卷后段描繪的街道。各個部分又按照一定的空間順序,層次清晰地進行介紹。3.邏輯順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內在邏輯關系,或由個別到一般,或由具體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現象到本質,或由原因到結果,或由概括到具體,或由特點到用途,或由整體到局部,一一進行介紹說明。不管是實體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樹木、器物等,還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觀點、概念、原理、技術等,都適用于以邏輯順序來說明。示例:《恐龍無處不有》隱含著邏輯推理過程,由現存的現象和科學事實一步步推理得出結論。通常情況下,一篇說明文往往以一種說明順序為主,兼用其他順序。示例:《中國石拱橋》整體上采用的是從概括到具體的邏輯順序,而在舉橋梁例子的時候,則采用了從古到今的時間順序。導學二:實戰演練(一)你有自己特別熟悉、喜歡的小天地吧?比如你自己的房間、你在教室里的座位、校園里的某個角落等。請以“我的小天地”為話題,寫一個片段,向別人介紹它。200字左右。例文引路我的小天地走進我的小天地,打開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張靠窗的書桌,約85厘米高,它與臥室的門相望。在書桌的前面,放著一把舒適的靠背椅,和書桌一樣,都是原木色的。在書桌的左方,有一張小床,那就是我經常念叨的,我親愛的“窩”。在“窩”的一角住著一只“大白熊”,當然,那只是毛絨玩具,可它卻為我的“窩”增色不少。想想看,在寒冷的冬夜抱著一只大白熊進入夢鄉,那是多么幸福的事啊!現在,再把目光轉向床頭柜。瞧!床頭柜上擺著一盞臺燈,臺燈旁還躺著一群“小知識分子”,有童話、作文、小說等。這些都是本人失眠時的精神食糧,遇到挫折時的良師益友。點評:1.空間順序,條理分明。短文采用了空間順序,運用方位詞,如“前面”“左方”“一角”等,使說明顯得條理清晰。2.用語準確,生動具體。在介紹自己的小天地時,用“約”“經常”等詞,語言準確;用“窩”“大白熊”等詞語,增強了語言的生動性。(二)你生活在城市還是農村?這幾年,你覺得周圍的環境有了哪些變化?原因是什么?以“我周圍的環境”為話題,寫一篇事理說明文,題目自擬。不少于600字。例文引路:城市交通為什么會擁堵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交通擁堵問題越來越嚴重,尤其在我國的一些大中型城市。而解決交通擁堵問題被稱作“城市的哥德巴赫猜想”,可想而知解決這個問題有著怎樣的難度。那么,城市交通為什么會出現擁堵現象呢?大致說來,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各國盲目快速推動城市化進程,而各地的城市化進程過程中,卻沒有相應地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城市管理方面加強改進;二是道路設計有些欠科學,比如在一些城市道路中,綠化帶的設置明顯不科學;三是人們的道德素質有待提高,如果大部分人能夠自覺地遵守交通規則,互相禮讓,那么有一些道路擁堵是不會出現或者是可以及時緩解的。交通擁堵究竟會帶來多大的損失呢? 現階段,交通擁堵已成為世界性“城市病”,各國每年因交通擁堵蒙受的經濟損失十分慘重,據來自幾年前的一項數據顯示:中國15座城市每天共損失10億元,美國每年損失680多億美元,英國年損失約43億英鎊,荷蘭10年前損失已經達30億歐元。另外,堵車會使汽車行駛時間增加,造成燃料的額外消耗;汽車緩慢運行時,駕駛員還需頻繁啟停車輛,更加劇了燃料的消耗,每年僅在燃料一項上的浪費就數額巨大,除此之外,交通擁堵還帶來了對生態環境的一系列影響,包括溫室效應、大氣污染和交通噪聲等。為了解決交通擁堵問題,世界各國正采取各種措施。如英國倫敦收取擁堵費;日本東京通過立法規定,車主在購買汽車前,必須由車主居住地警察署出具擁有固定停車位(買、租均可)證明。我國各地政府也紛紛出臺相關政策以期解決擁堵難題,如尾號限行、車牌拍賣、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等,擁堵得以一定程度的緩解,卻未得到根本解決。同時,許多不同領域的研究者也投入到解決交通擁堵問題的研究之中,其中包括了數學、物理學和工程學方面的專家。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入手,建立了許多種數學模型,但至今尚未找到公認的建立模型過程中的首要法則。因此,關注城市交通擁堵現象,解決行路難,眼下仍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民生問題。點評:1.邏輯順序,條理清晰。文章首先提出交通擁堵的問題,接著具體說明交通擁堵出現的原因、帶來的損失,以及各國解決這一問題的措施。2.語言準確,多種寫作手法并用。本文在說明時,用語準確,如“英國年損失約43億英鎊”,“約”字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同時,還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等說明方法,使說明更具體。三、板書設計寫作: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教學反思可取之處 1.本課教學設計注重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2.在具體操作中,通過分析已學課文中的文段內容引出知識點,系統地回顧了關于說明順序的知識,同時結合具體實例,引導學生細致分析說明順序,讓學生模仿有范例,學習有方法。3.通過片段訓練與完整表達相結合的方式,落實基本寫作技能的訓練,提升學生寫作說明文的能力。不足之處 由于課時有限,不能充分引導學生,在如何能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的這一方面做得還不夠,還需進一步加強學生課上的說和寫,讓每個學生動起來。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