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素養提升課(二) 電場中的圖像及功能關系1.知道電場中的常見圖像,并會分析有關問題。2.會應用功能關系解決相關問題。 電場中的圖像問題v-t 圖像 根據v-t圖像中切線的斜率確定電荷所受合力的方向與合力大小的變化,確定電場的方向、電勢的高低及電勢能的變化φ-x 圖像 ①電場強度的大小等于φ-x圖像的斜率大小,電場強度為零處,φ-x圖像存在極值,其切線的斜率為零 ②在φ-x圖像中可以直接判斷各點電勢的高低,并可根據電勢高低關系確定電場強度的方向 ③在φ-x圖像中分析電荷移動時電勢能的變化,可用WAB=qUAB,進而分析WAB的正負,然后做出判斷E-x 圖像 ①反映了電場強度隨位移變化的規律 ②E>0表示電場強度沿x軸正方向,E<0表示電場強度沿x軸負方向 ③圖線與x軸圍成的“面積”表示電勢差,“面積”大小表示電勢差大小,兩點的電勢高低根據電場方向判定Ep-x 圖像 ①反映了電勢能隨位移變化的規律 ②圖線的切線斜率大小等于靜電力大小 ③進一步判斷電場強度、動能、加速度等隨位移的變化情況【典例1】 (多選)空間某一靜電場的電勢φ在x軸上的分布如圖所示,x軸上兩點B、C的電場強度在x軸方向上的分量分別是EBx、ECx,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EBx的大小大于ECx的大小B.EBx的方向沿x軸正方向C.電荷在O點受到的靜電力在x軸方向上的分量最大D.負電荷沿x軸從B移到C的過程中,靜電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AD [在φ-x圖像中,圖線的斜率大小表示電場強度大小,可見EBx>ECx,選項A正確;同理可知O點電場強度在x軸方向上的分量最小,電荷在該點受到的靜電力在x軸方向上的分量最小,選項C錯誤;沿電場方向電勢降低,在O點左側,Ex的方向沿x軸負方向,在O點右側,Ex的方向沿x軸正方向,負電荷沿x軸從B移到C的過程中,靜電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選項B錯誤,選項D正確。][針對訓練]1.(多選)靜電場在x軸上的電場強度E隨x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x軸正方向為電場強度正方向,帶正電的點電荷沿x軸運動,則點電荷( )A.在x2和x4處電勢能相等B.由x1運動到x3的過程中電勢能增大C.由x1運動到x4的過程中靜電力先增大后減小D.由x1運動至x4的過程中靜電力先減小后增大BC [由題圖可知,x1到x4電場強度先變大,再變小,則點電荷受到的靜電力先增大后減小,C正確,D錯誤;由x1到x3及由x2到x4過程中,靜電力做負功,電勢能增大,A錯誤,B正確。]2. (多選)O、A為某電場中一條平直電場線上的兩個點,將電子從O點靜止釋放,僅在靜電力作用下運動到A點,其電勢能隨位移x的變化如圖所示。則電荷從O到A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靜電力一定做正功B.O點電勢比A點電勢高C.從O到A的過程中,電場強度先減小后增大D.從O到A的過程中,電場強度一直增大AC [由題圖可知,由O到A電勢能減小,所以靜電力做正功,故A正確;因為φ=且電子帶負電,所以電勢能越小,電勢越大,所以O點的電勢低于A點,故B錯誤;因為=-qE,所以圖線的斜率絕對值代表靜電力,從O到A斜率先減小后增大,故靜電力先減小后增大,電場強度先減小后增大,故C正確,D錯誤。]3. (多選)如圖甲所示,Q1、Q2為兩個固定的點電荷,其中Q1帶負電,a、b、c三點在它們連線的延長線上。現有一帶負電的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直線從a點開始向遠處運動經過b、c兩點(粒子只受靜電力作用),粒子經過a、b、c三點時的速度分別為va、vb、vc,其速度—時間圖像如圖乙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Q2一定帶負電B.Q2帶的電荷量一定小于Q1帶的電荷量C.b點的電場強度最大D.粒子由a點運動到c點的過程中,粒子的電勢能先增大后減小BD [由題圖乙知,粒子由a→b減速運動,b→c加速運動,故粒子在b點所受合力為零,因Q1帶負電,可判斷Q2一定帶正電,選項A錯誤;由點電荷產生的電場的電場強度公式知=,因r1> r2,所以Q1> Q2,選項B正確;速度—時間圖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題圖乙知,粒子在b點的加速度為0,故受到的靜電力為0,b點的電場強度為0,選項C錯誤;a、b間的電場強度方向向右,b、c間的電場強度方向向左,帶負電的粒子在a、b間受靜電力方向向左,在b、c間受靜電力方向向右,該粒子在由a點運動到c點的過程中,靜電力先做負功,后做正功,粒子的電勢能先增大后減小,選項D正確。] 電場中的功能關系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每一種力做功必然伴隨一種能量與其他能量的相互轉化。1.靜電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少,電勢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靜電力做負功,電勢能增加,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勢能。2.重力做正功,重力勢能減少,重力勢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重力做負功,重力勢能增加,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重力勢能。3.合外力做正功,動能增加,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動能;合外力做負功,動能減少,動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4.除重力(系統內彈力)以外的力做正功,機械能增加,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機械能;除重力(系統內彈力)以外的力做負功,機械能減少,機械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5.只有靜電力做功,電勢能與動能相互轉化,二者之和保持不變。只有重力和靜電力做功是重力勢能、電勢能和動能相互轉化,三者之和保持不變。【典例2】 如圖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中有一絕緣斜面,斜面上有一帶電金屬塊沿斜面滑下,已知在金屬塊滑下的過程中動能增加了12 J,金屬塊克服摩擦力做功8 J,重力做功24 J,則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金屬塊帶負電荷B.金屬塊的電勢能減少4 JC.金屬塊克服靜電力做功8 JD.金屬塊的機械能減少12 J[思路點撥] (1)根據動能定理求靜電力做功,進而判斷金屬塊的電性。(2)靜電力做的功等于電勢能的減少量。D [在金屬塊滑下的過程中動能增加了12 J,金屬塊克服摩擦力做功8 J,重力做功24 J,根據動能定理得W總=WG+W電+Wf=ΔEk,解得W電=-4 J,所以金屬塊克服靜電力做功4 J,金屬塊的電勢能增加4 J。由于金屬塊下滑,靜電力做負功,所以靜電力應該水平向右,所以金屬塊帶正電荷。在金屬塊滑下的過程中重力做功24 J,重力勢能減小24 J,動能增加了12 J,所以金屬塊的機械能減少12 J,故D正確,A、B、C錯誤。][針對訓練]4.(2023·全國乙卷)(多選)在O點處固定一個正點電荷,P點在O點右上方。從P點由靜止釋放一個帶負電的小球,小球僅在重力和該點電荷靜電力作用下在豎直面內運動,其一段軌跡如圖所示。M、N是軌跡上的兩點,OP>OM,OM=ON,則小球( )A.在運動過程中,電勢能先增加后減少B.在P點的電勢能大于在N點的電勢能C.在M點的機械能等于在N點的機械能D.從M點運動到N點的過程中,靜電力始終不做功BC [由題知,OP>OM,OM=ON,則根據點電荷的電勢分布情況可知φM=φN>φP,則帶負電的小球在運動過程中,電勢能先減小后增大,且EpP>EpM=EpN,則帶負電的小球在M點的機械能等于在N點的機械能,A錯誤,B、C正確;從M點運動到N點的過程中,靜電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D錯誤。故選BC。]5.如圖所示,光滑絕緣細桿豎直放置,它與以正點電荷Q為圓心的某圓交于B、C兩點,質量為m、帶電荷量為-q的有孔小球從桿上A點無初速度下滑,已知q Q,AB=h,重力加速度為g,小球滑到B點時的速度大小為。求小球由A到C的過程中靜電力做的功及A、C兩點間的電勢差。[解析] 因為桿是光滑的,所以小球從A到B過程中只有兩個力做功:靜電力做功W和重力做功mgh,由動能定理得:W+mgh=mvB2代入已知條件vB=得靜電力做功W=m·3gh-mgh=mgh因Q為點電荷,則B、C在同一等勢面上,由B到C靜電力做功為0,所以由A到C靜電力做功WAC=W+0=mgh,則UAC==-。[答案] mgh -素養提升練(二) 電場中的圖像及功能關系1.(多選)一點電荷僅在靜電力的作用下運動,其速度—時間圖像如圖所示,其中ta和tb是電荷在電場中經過a、b兩點的時刻,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b兩點電勢φa>φbB.a、b兩點電場強度Ea=EbC.a、b兩點電場強度Ea>EbD.點電荷從a運動到b的過程中靜電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小CD [圖像是速度—時間圖像,圖像斜率代表加速度,可判斷出ta時刻的加速度大于tb時刻的加速度,由a=可判斷出a點的電場強度大,故B錯誤,C正確;根據動能定理可判斷出從a點運動到b點靜電力做正功,所以電勢能減小,故D正確;因為不知道點電荷的電性,無法判斷出a、b兩點電勢的高低,故A錯誤。]2.質量為m的帶電小球射入勻強電場后,以方向豎直向上、大小為2g的加速度向下運動,在小球下落h的過程中( )A.小球的重力勢能減少了2mghB.小球的動能增加了2mghC.靜電力做負功2mghD.小球的電勢能增加了3mghD [帶電小球受到向上的靜電力和向下的重力,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F合=F電-mg=2mg,得F電=3mg,在下落過程中靜電力做功W電=-3mgh,重力做功WG=mgh,總功W=W電+WG=-2mgh,根據做功與勢能變化關系可判斷:小球重力勢能減少了mgh,電勢能增加了3mgh,根據動能定理,小球的動能減少了2mgh,故選D。]3.(多選)在如圖所示的勻強電場中,一帶電微粒自A點由靜止釋放,微粒沿直線運動到B點,在此過程中( )A.微粒做勻變速直線運動B.微粒所受的靜電力大小小于微粒所受的重力大小C.微粒從A點到B點的過程中,電勢能的減少量大于重力勢能的減少量D.微粒從A點到B點的過程中,電勢能和重力勢能減少量的總和等于微粒增加的動能AD [由題意知,帶電微粒初速度為零,所受合力恒定且沿AB方向,由力的合成法則可知重力的大小等于靜電力大小,所以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微粒電勢能的減少量等于重力勢能的減少量,A正確,B、C錯誤;由動能定理可知,重力、靜電力做功的代數和等于帶電粒子動能的增加量,D正確。]4.(多選)兩個點電荷Q1和Q2固定在x軸上O、D兩點,兩者之間連線上各點電勢高低如圖中曲線所示(OB>BD),取無窮遠處電勢為零,由圖可知( )A.B點電場強度為零B.Q1為負電荷,Q2為正電荷C.Q1電荷量一定大于Q2電荷量D.將電子沿x軸從A點移到C點,靜電力一直做正功BCD [由E=知,B點的電場強度不為零,A錯誤;靠近負點電荷處的電勢為負,靠近正點電荷處的電勢為正,結合題圖可知,Q1為負電荷,Q2為正電荷,B正確;由題圖可知,零電勢點離D點較近,故Q1電荷量一定大于Q2電荷量,C正確;將電子沿x軸從A點移到C點,電勢一直升高,電子的電勢能一直減小,靜電力一直做正功,D正確。]5.(多選)如圖所示,豎直向上的勻強電場中,絕緣輕質彈簧豎直立于水平地面上,上面放一帶正電的小球,小球與彈簧不連接,施加外力將小球向下壓至某位置靜止。現撤去外力,小球從靜止開始運動到離開彈簧的過程中,重力、靜電力對小球所做的功分別為W1和W2,則上述過程中( )A.小球與彈簧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恒B.小球的重力勢能增加-W1C.小球的電勢能增加W1+W2D.小球的電勢能減少W2BD [由于靜電力做正功,故小球與彈簧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增加,故A錯誤;由題意知重力做負功,小球的重力勢能增加,增加量為-W1,故B正確;靜電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少,減少量為W2,故C錯誤,D正確。]6.如圖所示,在P1、P2處各放一個等電荷量正點電荷,O點為P1、P2連線的中點。一帶正電的試探電荷從M點由靜止出發,沿直線MON運動到N點,M、N關于O點對稱。關于試探電荷的速度v,電場的電場強度E、電勢φ,試探電荷的電勢能Ep的描述正確的是( )A BC DC [根據等量同種正點電荷電場分布的特點可知,O點電場強度為0,故試探電荷在O點的加速度為0,故A、B錯誤;兩等量正點電荷連線的中點電勢最低,且φ的分布關于O點對稱,φ隨x非均勻變化,故C正確;由Ep=qφ知,正試探電荷電勢能的圖像應類似φ-x圖像,故D錯誤。]7.空間有一沿x軸對稱分布的電場,其電場強度E隨x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x1和-x1為x軸上對稱的兩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x1處電場強度大于-x1處電場強度B.若電子從x1處由靜止釋放后向x軸負方向運動,到達-x1處時速度為零C.電子在x1處的電勢能大于在-x1處的電勢能D.x1處的電勢比-x1處的電勢高B [由題圖可知x1處電場強度與-x1處電場強度大小相等,A錯誤;因圖線與x軸所圍面積表示電勢差,設O點處電勢為零,則由題圖可知x1與-x1處電勢相等,電勢差為零,C、D錯誤;由動能定理有qU=ΔEk,可知B選項正確。]8.(多選)如圖甲所示,a、b是點電荷的電場中同一條電場線上的兩點,一個帶電粒子在a點由靜止釋放,僅在靜電力作用下從a點向b點運動,粒子的動能與位移之間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帶電粒子與場源電荷帶異種電荷B.a點電勢比b點電勢高C.a點電場強度比b點電場強度大D.帶電粒子在a點的電勢能比在b點的電勢能大CD [粒子從a點向b點運動,Ek-x圖像的切線斜率減小,根據動能定理,則有qEx=Ek,可知電場強度減小,因此a點更靠近場源電荷,a點電場強度比b點電場強度大,若場源電荷是正電荷,則粒子帶正電,若場源電荷是負電荷,則粒子帶負電,它們帶同種電荷,故A錯誤,C正確;由于不能確定場源電荷的性質,所以也不能確定電場線的方向,不能確定a點電勢與b點電勢的高低,故B錯誤;帶電粒子僅在靜電力作用下從a點運動到b點,靜電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小,所以帶電粒子在a點的電勢能大于在b點的電勢能,故D正確。]9.如圖所示,水平放置的充電的平行金屬板相距為d,其間形成勻強電場。一帶正電油滴從下極板邊緣射入,并沿直線從上極板邊緣射出,油滴的質量為m、帶電荷量為q,則不正確的是( )A.油滴的加速度為零B.油滴的電勢能增加了mgdC.兩極板的電勢差為D.電場強度的方向豎直向上B [對油滴受力分析可知,其受豎直向上的靜電力和豎直向下的重力,又油滴沿直線從上極板邊緣射出,故分析可知,油滴所受合外力為零,故其加速度為零,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由于靜電力做正功,且靜電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故油滴的電勢能減少了mgd,故B錯誤,符合題意;根據電勢差與靜電力做功的關系qU=mgd,故U=,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由于靜電力豎直向上,電荷帶正電,根據電場強度方向與正電荷受力方向相同,故電場強度的方向豎直向上,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10.如圖所示,高為h的光滑絕緣直桿AD豎直放置,在D處有一固定的正點電荷,電荷量為Q。現有一質量為m的帶電小球套在桿上,從A點由靜止釋放,運動到B點時速度達到最大值,到C點時速度正好又變為零,B、C和D相距分別為h、h,靜電力常量為k,重力加速度為g,求:(1)小球的電荷量q和在C點處的加速度;(2)C、A兩點間的電勢差。[解析] (1)小球運動到C點時速度又變為零,可判斷出小球帶正電,小球在B點時速度達到最大值,有mg=解得:q=在C點,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g=ma解得a=g,方向豎直向上。(2)從A到C過程,由動能定理得mg+qUAC=0可得UCA=-UAC=。[答案] (1)g,方向豎直向上 (2)11.如圖所示,在絕緣粗糙的水平面上,相距為L的A、B兩點處分別固定著兩個等電量的正電荷,a、b是AB連線上的兩點,其中Aa=Bb=,O為AB連線的中點,一質量為m、帶電量為+q的小滑塊(可以看成質點)以初動能Ek0從a點出發,沿AB直線向b運動,其中小滑塊第一次經過O點時的動能為初動能的3倍,到達b點時動能恰好為零,小滑塊最終停在O點,重力加速度為g,求:(1)小滑塊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2)O、b兩點間的電勢差;(3)小滑塊運動的總路程。[解析] (1)a、b是AB連線上的兩點,其中Aa=Bb=,可知a、b兩點關于O點對稱,則a、b點電勢相等,即Uab=0。設滑塊與水平面間的摩擦力大小為f,對滑塊從a到b的過程由動能定理得:-f·=0-Ek0摩擦力:f=μmg,解得:μ=。(2)對于滑塊從O到b的過程由動能定理得:qUOb-μmg·=0-3Ek0解得:UOb=-。(3)對于滑塊從a開始運動到最終在O點停下的整個過程,由動能定理得:qUaO-μmgs=0-Ek0UaO=UbO=-UOb解得:s=L。[答案] (1) (2)- (3)L(共47張PPT)素養提升課(二) 電場中的圖像及功能關系第十章 靜電場中的能量學習任務1.知道電場中的常見圖像,并會分析有關問題。2.會應用功能關系解決相關問題。探究重構·關鍵能力達成探究1 電場中的圖像問題v-t圖像 根據v-t圖像中切線的斜率確定電荷所受合力的方向與合力大小的變化,確定電場的方向、電勢的高低及電勢能的變化φ-x圖像 ①電場強度的大小等于φ-x圖像的斜率大小,電場強度為零處,φ-x圖像存在極值,其切線的斜率為零②在φ-x圖像中可以直接判斷各點電勢的高低,并可根據電勢高低關系確定電場強度的方向③在φ-x圖像中分析電荷移動時電勢能的變化,可用WAB=qUAB,進而分析WAB的正負,然后做出判斷E-x圖像 ①反映了電場強度隨位移變化的規律②E>0表示電場強度沿x軸正方向,E<0表示電場強度沿x軸負方向③圖線與x軸圍成的“面積”表示電勢差,“面積”大小表示電勢差大小,兩點的電勢高低根據電場方向判定Ep-x圖像 ①反映了電勢能隨位移變化的規律②圖線的切線斜率大小等于靜電力大小③進一步判斷電場強度、動能、加速度等隨位移的變化情況【典例1】 (多選)空間某一靜電場的電勢φ在x軸上的分布如圖所示,x軸上兩點B、C的電場強度在x軸方向上的分量分別是EBx、ECx,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EBx的大小大于ECx的大小B.EBx的方向沿x軸正方向C.電荷在O點受到的靜電力在x軸方向上的分量最大D.負電荷沿x軸從B移到C的過程中,靜電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AD [在φ-x圖像中,圖線的斜率大小表示電場強度大小,可見EBx>ECx,選項A正確;同理可知O點電場強度在x軸方向上的分量最小,電荷在該點受到的靜電力在x軸方向上的分量最小,選項C錯誤;沿電場方向電勢降低,在O點左側,Ex的方向沿x軸負方向,在O點右側,Ex的方向沿x軸正方向,負電荷沿x軸從B移到C的過程中,靜電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選項B錯誤,選項D正確。][針對訓練]1.(多選)靜電場在x軸上的電場強度E隨x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x軸正方向為電場強度正方向,帶正電的點電荷沿x軸運動,則點電荷( )A.在x2和x4處電勢能相等B.由x1運動到x3的過程中電勢能增大C.由x1運動到x4的過程中靜電力先增大后減小D.由x1運動至x4的過程中靜電力先減小后增大√√BC [由題圖可知,x1到x4電場強度先變大,再變小,則點電荷受到的靜電力先增大后減小,C正確,D錯誤;由x1到x3及由x2到x4過程中,靜電力做負功,電勢能增大,A錯誤,B正確。]2. (多選)O、A為某電場中一條平直電場線上的兩個點,將電子從O點靜止釋放,僅在靜電力作用下運動到A點,其電勢能隨位移x的變化如圖所示。則電荷從O到A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靜電力一定做正功B.O點電勢比A點電勢高C.從O到A的過程中,電場強度先減小后增大D.從O到A的過程中,電場強度一直增大√√3. (多選)如圖甲所示,Q1、Q2為兩個固定的點電荷,其中Q1帶負電,a、b、c三點在它們連線的延長線上。現有一帶負電的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直線從a點開始向遠處運動經過b、c兩點(粒子只受靜電力作用),粒子經過a、b、c三點時的速度分別為va、vb、vc,其速度—時間圖像如圖乙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Q2一定帶負電B.Q2帶的電荷量一定小于Q1帶的電荷量C.b點的電場強度最大D.粒子由a點運動到c點的過程中,粒子的電勢能先增大后減小√√探究2 電場中的功能關系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每一種力做功必然伴隨一種能量與其他能量的相互轉化。1.靜電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少,電勢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靜電力做負功,電勢能增加,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勢能。2.重力做正功,重力勢能減少,重力勢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重力做負功,重力勢能增加,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重力勢能。3.合外力做正功,動能增加,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動能;合外力做負功,動能減少,動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4.除重力(系統內彈力)以外的力做正功,機械能增加,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機械能;除重力(系統內彈力)以外的力做負功,機械能減少,機械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5.只有靜電力做功,電勢能與動能相互轉化,二者之和保持不變。只有重力和靜電力做功是重力勢能、電勢能和動能相互轉化,三者之和保持不變。【典例2】 如圖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中有一絕緣斜面,斜面上有一帶電金屬塊沿斜面滑下,已知在金屬塊滑下的過程中動能增加了12 J,金屬塊克服摩擦力做功8 J,重力做功24 J,則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金屬塊帶負電荷B.金屬塊的電勢能減少4 JC.金屬塊克服靜電力做功8 JD.金屬塊的機械能減少12 J√[思路點撥] (1)根據動能定理求靜電力做功,進而判斷金屬塊的電性。(2)靜電力做的功等于電勢能的減少量。D [在金屬塊滑下的過程中動能增加了12 J,金屬塊克服摩擦力做功8 J,重力做功24 J,根據動能定理得W總=WG+W電+Wf=ΔEk,解得W電=-4 J,所以金屬塊克服靜電力做功4 J,金屬塊的電勢能增加4 J。由于金屬塊下滑,靜電力做負功,所以靜電力應該水平向右,所以金屬塊帶正電荷。在金屬塊滑下的過程中重力做功24 J,重力勢能減小24 J,動能增加了12 J,所以金屬塊的機械能減少12 J,故D正確,A、B、C錯誤。][針對訓練]4.(2023·全國乙卷)(多選)在O點處固定一個正點電荷,P點在O點右上方。從P點由靜止釋放一個帶負電的小球,小球僅在重力和該點電荷靜電力作用下在豎直面內運動,其一段軌跡如圖所示。M、N是軌跡上的兩點,OP>OM,OM=ON,則小球( )A.在運動過程中,電勢能先增加后減少B.在P點的電勢能大于在N點的電勢能C.在M點的機械能等于在N點的機械能D.從M點運動到N點的過程中,靜電力始終不做功√√BC [由題知,OP>OM,OM=ON,則根據點電荷的電勢分布情況可知φM=φN>φP,則帶負電的小球在運動過程中,電勢能先減小后增大,且EpP>EpM=EpN,則帶負電的小球在M點的機械能等于在N點的機械能,A錯誤,B、C正確;從M點運動到N點的過程中,靜電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D錯誤。故選BC。]1.(多選)一點電荷僅在靜電力的作用下運動,其速度—時間圖像如圖所示,其中ta和tb是電荷在電場中經過a、b兩點的時刻,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b兩點電勢φa>φbB.a、b兩點電場強度Ea=EbC.a、b兩點電場強度Ea>EbD.點電荷從a運動到b的過程中靜電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小1題號23456789√1011素養提升練(二) 電場中的圖像及功能關系√1題號2345678910112.質量為m的帶電小球射入勻強電場后,以方向豎直向上、大小為2g的加速度向下運動,在小球下落h的過程中( )A.小球的重力勢能減少了2mghB.小球的動能增加了2mghC.靜電力做負功2mghD.小球的電勢能增加了3mgh√1題號234567891011D [帶電小球受到向上的靜電力和向下的重力,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F合=F電-mg=2mg,得F電=3mg,在下落過程中靜電力做功W電=-3mgh,重力做功WG=mgh,總功W=W電+WG=-2mgh,根據做功與勢能變化關系可判斷:小球重力勢能減少了mgh,電勢能增加了3mgh,根據動能定理,小球的動能減少了2mgh,故選D。]1題號2345678910113.(多選)在如圖所示的勻強電場中,一帶電微粒自A點由靜止釋放,微粒沿直線運動到B點,在此過程中( )A.微粒做勻變速直線運動B.微粒所受的靜電力大小小于微粒所受的重力大小C.微粒從A點到B點的過程中,電勢能的減少量大于重力勢能的減少量D.微粒從A點到B點的過程中,電勢能和重力勢能減少量的總和等于微粒增加的動能√1題號234567891011√AD [由題意知,帶電微粒初速度為零,所受合力恒定且沿AB方向,由力的合成法則可知重力的大小等于靜電力大小,所以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微粒電勢能的減少量等于重力勢能的減少量,A正確,B、C錯誤;由動能定理可知,重力、靜電力做功的代數和等于帶電粒子動能的增加量,D正確。]1題號2345678910114.(多選)兩個點電荷Q1和Q2固定在x軸上O、D兩點,兩者之間連線上各點電勢高低如圖中曲線所示(OB>BD),取無窮遠處電勢為零,由圖可知( )A.B點電場強度為零B.Q1為負電荷,Q2為正電荷C.Q1電荷量一定大于Q2電荷量D.將電子沿x軸從A點移到C點,靜電力一直做正功√1題號234567891011√√1題號2345678910115.(多選)如圖所示,豎直向上的勻強電場中,絕緣輕質彈簧豎直立于水平地面上,上面放一帶正電的小球,小球與彈簧不連接,施加外力將小球向下壓至某位置靜止。現撤去外力,小球從靜止開始運動到離開彈簧的過程中,重力、靜電力對小球所做的功分別為W1和W2,則上述過程中( )A.小球與彈簧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恒B.小球的重力勢能增加-W1C.小球的電勢能增加W1+W2D.小球的電勢能減少W2√1題號234567891011√BD [由于靜電力做正功,故小球與彈簧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增加,故A錯誤;由題意知重力做負功,小球的重力勢能增加,增加量為-W1,故B正確;靜電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少,減少量為W2,故C錯誤,D正確。]1題號2345678910116.如圖所示,在P1、P2處各放一個等電荷量正點電荷,O點為P1、P2連線的中點。一帶正電的試探電荷從M點由靜止出發,沿直線MON運動到N點,M、N關于O點對稱。關于試探電荷的速度v,電場的電場強度E、電勢φ,試探電荷的電勢能Ep的描述正確的是( )1題號2345678910111題號234567891011√C [根據等量同種正點電荷電場分布的特點可知,O點電場強度為0,故試探電荷在O點的加速度為0,故A、B錯誤;兩等量正點電荷連線的中點電勢最低,且φ的分布關于O點對稱,φ隨x非均勻變化,故C正確;由Ep=qφ知,正試探電荷電勢能的圖像應類似φ-x圖像,故D錯誤。]1題號2345678910117.空間有一沿x軸對稱分布的電場,其電場強度E隨x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x1和-x1為x軸上對稱的兩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x1處電場強度大于-x1處電場強度B.若電子從x1處由靜止釋放后向x軸負方向運動,到達-x1處時速度為零C.電子在x1處的電勢能大于在-x1處的電勢能D.x1處的電勢比-x1處的電勢高√1題號234567891011B [由題圖可知x1處電場強度與-x1處電場強度大小相等,A錯誤;因圖線與x軸所圍面積表示電勢差,設O點處電勢為零,則由題圖可知x1與-x1處電勢相等,電勢差為零,C、D錯誤;由動能定理有qU=ΔEk,可知B選項正確。]1題號2345678910118.(多選)如圖甲所示,a、b是點電荷的電場中同一條電場線上的兩點,一個帶電粒子在a點由靜止釋放,僅在靜電力作用下從a點向b點運動,粒子的動能與位移之間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帶電粒子與場源電荷帶異種電荷B.a點電勢比b點電勢高C.a點電場強度比b點電場強度大D.帶電粒子在a點的電勢能比在b點的電勢能大√1題號234567891011√CD [粒子從a點向b點運動,Ek-x圖像的切線斜率減小,根據動能定理,則有qEx=Ek,可知電場強度減小,因此a點更靠近場源電荷,a點電場強度比b點電場強度大,若場源電荷是正電荷,則粒子帶正電,若場源電荷是負電荷,則粒子帶負電,它們帶同種電荷,故A錯誤,C正確;由于不能確定場源電荷的性質,所以也不能確定電場線的方向,不能確定a點電勢與b點電勢的高低,故B錯誤;帶電粒子僅在靜電力作用下從a點運動到b點,靜電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小,所以帶電粒子在a點的電勢能大于在b點的電勢能,故D正確。]1題號234567891011√1題號2345678910111題號2345678910111題號2345678910111題號2345678910111題號2345678910111題號2345678910111題號2345678910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冊第十章素養提升課(二)電場中的圖像及功能關系學案.docx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冊第十章素養提升課(二)電場中的圖像及功能關系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