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實驗:電池電動勢和內阻的測量[實驗目標] 1.掌握伏安法、安阻法、伏阻法測量電池電動勢和內阻的原理。2.會選用實驗器材、正確連接電路并進行實驗數據處理。類型一 實驗原理和實物連圖【典例1】 在“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的實驗中,供選用的器材有:A.電流表(量程:0~0.6 A,RA=1 Ω)B.電流表(量程:0~3 A,RA=0.6 Ω)C.電壓表(量程:0~3 V,RV=5 kΩ)D.電壓表(量程:0~15 V,RV=10 kΩ)E.滑動變阻器(0~10 Ω,額定電流1.5 A)F.滑動變阻器(0~2 kΩ,額定電流0.2 A)G.待測電源(一節一號干電池)、開關、導線若干(1)請在下邊虛線框中畫出本實驗的電路圖。(2)電路中電流表應選用________,電壓表應選用________,滑動變阻器應選用________(均用字母代號填寫)。(3)如圖所示為實驗所需器材,請按原理圖連接成正確的實驗電路。[解析] (1)根據測量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的實驗原理,畫出實驗電路圖,如圖甲所示。(2)考慮到待測電源只有一節干電池,電壓表應選C;放電電流又不能太大,一般不超過0.5 A,所以電流表應選A;滑動變阻器不能選擇阻值太大的,從允許的最大電流和減小實驗誤差的角度來看,應選擇電阻較小且額定電流較大的滑動變阻器E,故器材應選A、C、E。(3)根據實驗電路圖和所選擇的電壓表和電流表的量程,連接實物圖,如圖乙所示。[答案] (1)如解析圖甲所示 (2)A C E (3)如解析圖乙所示類型二 數據處理和誤差分析【典例2】 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一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1)圖中電流表的示數為________A。(2)調節滑動變阻器,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記錄如下:U/V 1.45 1.36 1.27 1.16 1.06I/A 0.12 0.20 0.28 0.36 0.44請根據表中的數據,在坐標紙上作出U-I圖線。由圖線求得:電動勢E=_________V,內阻r=_________Ω。(3)實驗時,小明進行了多次測量,花費了較長時間,測量期間一直保持電路閉合。其實,從實驗誤差考慮,這樣的操作不妥,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電流表選用量程為0~0.6 A,分度值為0.02 A,則其讀數為0.44 A。(2)坐標系選擇合適的標度,根據表中數據描點作出的 U-I圖線如圖所示。圖線與縱軸交點為“1.60 V”,故E=1.60 V,電池內阻r=≈1.20 Ω。注意此處不要用圖像與縱軸交點值除以與橫軸交點值。(3)長時間保持電路閉合,電池會發熱,電池內阻會發生變化,干電池長時間放電,也會引起電動勢變化,導致實驗誤差增大。[答案] (1)0.44 (2)U-I圖線見解析 1.60(1.59~1.62均可) 1.20(1.18~1.24均可) (3)干電池長時間使用后,電動勢和內阻會發生變化,導致實驗誤差增大類型三 創新實驗設計【典例3】 最近市面上有一種水果“果凍橙”,看起來像橙子,剝開又像橘子。這種橙子跟平時常吃的橙子口感不一樣,不僅果肉嫩,而且味道更甜,被不少網友譽為“天然榨汁機”和“柑橘皇后”。某興趣小組想要探究此“果凍橙”電池的電動勢E和內阻r的大小(該電池電動勢不足1 V,內阻大約1 kΩ)。玻璃皿中盛有橙汁,在橙汁中相隔一定距離插入銅片和鋅片作為電池的正極和負極,并且備有下列器材:A.電流表A(量程0~0.6 A,內阻很小)B.電壓表V1(量程0~1 V,內阻很大)C.電壓表V2(量程0~10 V,內阻很大)D.電阻箱R(量程0~9 999 Ω)E.開關和導線若干(1)請根據以上器材,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實物圖甲連接成完整電路。(2)甲圖中的電壓表應選________(選填“V1”或“V2”)。(3)連接好實物圖后,閉合開關。改變電阻箱的阻值R,記錄電壓表對應的示數U,以為橫坐標,為縱坐標,作出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則“果凍橙”的電動勢為________ V,內阻為________ kΩ(結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字)。(4)該興趣小組只將金屬片插入深度增加后發現“果凍橙”電池的內阻變小了,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電阻決定式的相關物理量做解釋)。[解析] (1)電路中的最大電流小于1 mA,電流表的量程太大,所以選用伏阻法測量“果凍橙”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如圖所示。(2)由于電池電動勢不足1 V,所以選V1。(3)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列式為=為縱軸截距,為斜率,結合圖像可得E=0.95 V,r=1.2 kΩ。(4)金屬片插入深度加大相當于內阻r的橫截面積變大,由電阻公式R=ρ可得電阻變小。[答案] (1)實物圖見解析 (2)V1 (3)0.95 1.2 (4)內阻r的橫截面積變大1.“利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定一節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要求盡量減小實驗誤差。(1)應該選擇的實驗電路是圖中的________(選填“甲”或“乙”)。(2)現有開關和導線若干,以及以下器材:A.電流表(0~0.6 A)B.電流表(0~3 A)C.電壓表(0~15 V)D.電壓表(0~3 V)E.滑動變阻器(0~10 Ω)F.滑動變阻器(0~500 Ω)實驗中電流表應選用________;電壓表應選用________;滑動變阻器應選用________(選填相應器材前的字母)。[解析] (1)如果用題圖乙電路,誤差來源于電流表的分壓,測量時將電流表內阻當成電源內阻的一部分,而電流表內阻與電源內阻很接近,故電源內阻測量誤差大;用題圖甲電路,誤差來源于電壓表的分流,因為電壓表的內阻遠大于滑動變阻器的電阻,故電壓表分流很小,測量引起的誤差小,故選擇甲電路。(2)因干電池允許通過的電流較小,電流表量程選擇0.6 A,故選A;一節干電池的電動勢約為1.5 V,因此電壓表量程選擇3 V,故選D;為使電流表有較大角度的偏轉,需選用最大阻值小的滑動變阻器,故選E。[答案] (1)甲 (2)A D E2.(2023·浙江6月選考)在“測量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的實驗中:(1)部分連線如圖甲所示,導線a端應連接到______ (選填“A”“B”“C”或“D”)接線柱上。正確連接后,某次測量中電壓表指針位置如圖乙所示,其示數為________ V。(2)測得的7組數據已標在如圖丙所示的U-I坐標系上,用作圖法求得干電池的電動勢E=________ V和內阻r=________ Ω。(計算結果均保留兩位小數)[解析] (1)電壓表測量的電壓應為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電阻絲兩端的電壓,開關應能控制電路,所以導線a端應連接到B處;干電池電動勢約為1.5 V,電壓表選擇0~3 V量程,分度值為0.1 V,題圖中電壓表讀數為1.20 V。(2)作出U-I圖像如圖所示,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U=E-Ir可知,U-I圖像縱軸截距為電源電動勢E=1.50 VU-I圖像斜率的絕對值等于電源內阻r= Ω≈1.04 Ω。[答案] (1)B 1.20 (2) 1.50 1.043.一位同學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定電池的電動勢E和內阻r,所用電路如圖甲所示,測得的6組數據如下表所示。序號 1 2 3 4 5 6電流I/A 0.12 0.20 0.31 0.32 0.50 0.57電壓U/V 1.37 1.32 1.24 1.18 1.10 1.05(1)試根據這些數據在圖乙中作出U-I圖線。(2)根據作出的圖線求出電池的電動勢E=______V,電池的內阻r=________ Ω。(3)若該同學未畫出圖線,只選用其中相鄰兩組U和I數據,利用公式E=U+Ir算出E和r,這樣做可能得出誤差較大的結果。當選用的數據中包含第________組數據時,求得E、r的誤差最大。[解析] (1)作圖時先建立坐標系,建立坐標系時縱軸的電壓應從1.00 V開始取點,再進行描點、連線。在連線時發現坐標(0.32 A,1.18 V)顯然不在直線上,所以應將此點舍掉。連線如圖所示。(2)圖線在縱軸上的截距為1.46 V,即電池的電動勢為1.46 V。電池的內阻等于這條直線斜率的絕對值,即r= Ω≈0.71 Ω。(3)由(1)中圖知,第4組數據點與圖線偏離最大,因此選用的數據中包含第4組數據時求得的結果誤差最大。[答案] (1)見解析圖 (2)1.46 0.71 (3)44.某實驗小組測定電池組的電動勢和內阻,器材有:待測電池組、一個開關、一個定值電阻(阻值為R0)、一個電流表(內阻為RA)、一根均勻電阻絲(單位長度電阻絲的阻值為r0,配有可在電阻絲上移動的金屬夾)、刻度尺、導線若干。主要實驗步驟如下:(1)將器材如圖甲所示連接。(2)開關閉合前,金屬夾應夾在電阻絲的________(選填“M”或“N”)端。(3)閉合開關,改變金屬夾的位置,記錄每次接入電路的電阻絲的長度L和電流表示數I,得到多組數據。(4)整理數據并在坐標紙上描點繪圖,所得圖像如圖乙所示,圖線斜率為k,縱軸截距為a,該電池組電動勢和內阻分別為E=________,r=________。(用R0、RA、k、a、r0表示)[解析] (2)開關閉合前,為了保護電路中的元件,應將電阻絲的最大阻值接入電路,根據電阻定律R=ρ可知電阻絲接入長度越長,接入電阻越大,金屬夾應夾在電阻絲的M端。(4)電阻絲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為Lr0,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得E=U+Ir,可知E=I(RA+R0+Lr0)+Ir,整理得=L+,結合圖像的斜率和截距滿足=k=a解得電源電動勢和內阻分別為E=r=-R0-RA。[答案] (2)M (4)-R0-RA5.在“用DIS測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的實驗中:(1)將待測電池組、滑動變阻器、電流傳感器、電壓傳感器、定值電阻、開關及若干導線連接成電路如圖甲所示。圖中導線的A端應接在________(選填“B”“C”“D”或“E”)點。(2)實驗得到的U-I圖線如圖乙中的直線Ⅰ所示,則電池組的電動勢為________ V,內電阻阻值為________ Ω。(3)為了測量定值電阻的阻值,應在圖甲中將A端重新連接到________(選填“B”“C”“D”或“E”)點,所得到的U-I關系圖線如圖乙中的直線Ⅱ所示,則定值電阻的阻值為________ Ω。[解析] (1)題圖甲中的開關應對電壓傳感器起控制作用,同時電壓傳感器測量的是路端電壓,故導線的A端應接在C點。(2)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可得,圖線Ⅰ在縱軸上的截距即為電源的電動勢,圖線的斜率的絕對值表示電源的內阻,故E=2.8 V,r= Ω=2 Ω。(3)把導線的A端接到D點,把定值電阻等效到電源內阻中,則由圖線Ⅱ得電源的等效內阻為r′= Ω=5 Ω,故定值電阻R=r′-r=5 Ω-2 Ω=3 Ω。[答案] (1)C (2)2.8 2 (3)D 36.(2023·湖北卷)某實驗小組為測量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設計了如圖甲所示電路,所用器材如下:電壓表(量程0~3 V,內阻很大);電流表(量程0~0.6 A);電阻箱(阻值0~999.9 Ω);干電池一節、開關一個和導線若干。(1)根據圖甲,完成圖乙中的實物圖連線。(2)調節電阻箱到最大阻值,閉合開關。逐次改變電阻箱的電阻,記錄其阻值R、相應的電流表示數I和電壓表示數U。根據記錄數據作出的U-I圖像如圖丙所示,則干電池的電動勢為________ V(保留三位有效數字)、內阻為________ Ω(保留兩位有效數字)。(3)該小組根據記錄數據進一步探究,作出-R圖像如圖丁所示。利用圖丁中圖像的縱軸截距,結合(2)問得到的電動勢與內阻,還可以求出電流表內阻為________ Ω(保留兩位有效數字)。(4)由于電壓表內阻不是無窮大,本實驗干電池內阻的測量值________(選填“偏大”或“偏小”)。[解析] (1)實物連線如圖所示。(2)由電路圖結合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可得U=E-Ir由題圖丙可知E=1.58 V內阻r= Ω≈0.64 Ω。(3)根據E=I(R+RA+r)可得=·R+由題圖丁可知=2 A-1解得RA≈2.5 Ω。(4)由于電壓表內阻不是無窮大,則實驗測得的是電壓表內阻與電源內阻的并聯值,即實驗中測得的電池內阻偏小。[答案] (1)見解析圖 (2)1.58 0.64 (3) 2.5 (4)偏小(共47張PPT)3.實驗:電池電動勢和內阻的測量第十二章 電能 能量守恒定律[實驗目標] 1.掌握伏安法、安阻法、伏阻法測量電池電動勢和內阻的原理。2.會選用實驗器材、正確連接電路并進行實驗數據處理。必備知識·自主預習儲備探究重構·關鍵能力達成類型一 實驗原理和實物連圖【典例1】 在“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的實驗中,供選用的器材有:A.電流表(量程:0~0.6 A,RA=1 Ω)B.電流表(量程:0~3 A,RA=0.6 Ω)C.電壓表(量程:0~3 V,RV=5 kΩ)D.電壓表(量程:0~15 V,RV=10 kΩ)E.滑動變阻器(0~10 Ω,額定電流1.5 A)F.滑動變阻器(0~2 kΩ,額定電流0.2 A)G.待測電源(一節一號干電池)、開關、導線若干(1)請在下邊虛線框中畫出本實驗的電路圖。如解析圖甲所示(2)電路中電流表應選用________,電壓表應選用________,滑動變阻器應選用________(均用字母代號填寫)。(3)如圖所示為實驗所需器材,請按原理圖連接成正確的實驗電路。ACE如解析圖乙所示[解析] (1)根據測量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的實驗原理,畫出實驗電路圖,如圖甲所示。(2)考慮到待測電源只有一節干電池,電壓表應選C;放電電流又不能太大,一般不超過0.5 A,所以電流表應選A;滑動變阻器不能選擇阻值太大的,從允許的最大電流和減小實驗誤差的角度來看,應選擇電阻較小且額定電流較大的滑動變阻器E,故器材應選A、C、E。(3)根據實驗電路圖和所選擇的電壓表和電流表的量程,連接實物圖,如圖乙所示。類型二 數據處理和誤差分析【典例2】 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一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1)圖中電流表的示數為________A。(2)調節滑動變阻器,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記錄如下:U/V 1.45 1.36 1.27 1.16 1.06I/A 0.12 0.20 0.28 0.36 0.440.44請根據表中的數據,在坐標紙上作出U-I圖線。由圖線求得:電動勢E=___________________V,內阻r=_______ ________________Ω。U-I圖線見解析1.60(1.59~1.62均可)1.20(1.18~1.24均可)(3)實驗時,小明進行了多次測量,花費了較長時間,測量期間一直保持電路閉合。其實,從實驗誤差考慮,這樣的操作不妥,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電池長時間使用后,電動勢和內阻會發生變化,導致實驗誤差增大[解析] (1)電流表選用量程為0~0.6 A,分度值為0.02 A,則其讀數為0.44 A。(2)坐標系選擇合適的標度,根據表中數據描點作出的U-I圖線如圖所示。類型三 創新實驗設計【典例3】 最近市面上有一種水果“果凍橙”,看起來像橙子,剝開又像橘子。這種橙子跟平時常吃的橙子口感不一樣,不僅果肉嫩,而且味道更甜,被不少網友譽為“天然榨汁機”和“柑橘皇后”。某興趣小組想要探究此“果凍橙”電池的電動勢E和內阻r的大小(該電池電動勢不足1 V,內阻大約1 kΩ)。玻璃皿中盛有橙汁,在橙汁中相隔一定距離插入銅片和鋅片作為電池的正極和負極,并且備有下列器材:A.電流表A(量程0~0.6 A,內阻很小)B.電壓表V1(量程0~1 V,內阻很大)C.電壓表V2(量程0~10 V,內阻很大)D.電阻箱R(量程0~9 999 Ω)E.開關和導線若干(1)請根據以上器材,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實物圖甲連接成完整電路。實物圖見解析V10.951.2(4)該興趣小組只將金屬片插入深度增加后發現“果凍橙”電池的內阻變小了,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電阻決定式的相關物理量做解釋)。內阻r的橫截面積變大[解析] (1)電路中的最大電流小于1 mA,電流表的量程太大,所以選用伏阻法測量“果凍橙”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如圖所示。應用遷移·隨堂評估自測1.“利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定一節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要求盡量減小實驗誤差。(1)應該選擇的實驗電路是圖中的________(選填“甲”或“乙”)。甲243題號156(2)現有開關和導線若干,以及以下器材:A.電流表(0~0.6 A)B.電流表(0~3 A)C.電壓表(0~15 V)D.電壓表(0~3 V)E.滑動變阻器(0~10 Ω)F.滑動變阻器(0~500 Ω)實驗中電流表應選用________;電壓表應選用________;滑動變阻器應選用________(選填相應器材前的字母)。243題號156ADE[解析] (1)如果用題圖乙電路,誤差來源于電流表的分壓,測量時將電流表內阻當成電源內阻的一部分,而電流表內阻與電源內阻很接近,故電源內阻測量誤差大;用題圖甲電路,誤差來源于電壓表的分流,因為電壓表的內阻遠大于滑動變阻器的電阻,故電壓表分流很小,測量引起的誤差小,故選擇甲電路。(2)因干電池允許通過的電流較小,電流表量程選擇0.6 A,故選A;一節干電池的電動勢約為1.5 V,因此電壓表量程選擇3 V,故選D;為使電流表有較大角度的偏轉,需選用最大阻值小的滑動變阻器,故選E。243題號1562.(2023·浙江6月選考)在“測量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的實驗中:243題號156(1)部分連線如圖甲所示,導線a端應連接到______(選填“A”“B”“C”或“D”)接線柱上。正確連接后,某次測量中電壓表指針位置如圖乙所示,其示數為________ V。243題號156B1.20(2)測得的7組數據已標在如圖丙所示的U-I坐標系上,用作圖法求得干電池的電動勢E=________ V和內阻r=________ Ω。(計算結果均保留兩位小數)243題號1561.501.04[解析] (1)電壓表測量的電壓應為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電阻絲兩端的電壓,開關應能控制電路,所以導線a端應連接到B處;干電池電動勢約為1.5 V,電壓表選擇0~3 V量程,分度值為0.1 V,題圖中電壓表讀數為1.20 V。(2)作出U-I圖像如圖所示,243題號156243題號1563.一位同學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定電池的電動勢E和內阻r,所用電路如圖甲所示,測得的6組數據如下表所示。243題號156序號 1 2 3 4 5 6電流I/A 0.12 0.20 0.31 0.32 0.50 0.57電壓U/V 1.37 1.32 1.24 1.18 1.10 1.05(1)試根據這些數據在圖乙中作出U-I圖線。243題號156(2)根據作出的圖線求出電池的電動勢E=______V,電池的內阻r=________ Ω。見解析圖1.460.71(3)若該同學未畫出圖線,只選用其中相鄰兩組U和I數據,利用公式E=U+Ir算出E和r,這樣做可能得出誤差較大的結果。當選用的數據中包含第________組數據時,求得E、r的誤差最大。243題號1564[解析] (1)作圖時先建立坐標系,建立坐標系時縱軸的電壓應從1.00 V開始取點,再進行描點、連線。在連線時發現坐標(0.32 A,1.18 V)顯然不在直線上,所以應將此點舍掉。連線如圖所示。243題號156243題號1564.某實驗小組測定電池組的電動勢和內阻,器材有:待測電池組、一個開關、一個定值電阻(阻值為R0)、一個電流表(內阻為RA)、一根均勻電阻絲(單位長度電阻絲的阻值為r0,配有可在電阻絲上移動的金屬夾)、刻度尺、導線若干。主要實驗步驟如下:(1)將器材如圖甲所示連接。243題號156(2)開關閉合前,金屬夾應夾在電阻絲的________(選填“M”或“N”)端。(3)閉合開關,改變金屬夾的位置,記錄每次接入電路的電阻絲的長度L和電流表示數I,得到多組數據。(4)整理數據并在坐標紙上描點繪圖,所得圖像如圖乙所示,圖線斜率為k,縱軸截距為a,該電池組電動勢和內阻分別為E=________,r=____________。(用R0、RA、k、a、r0表示)243題號156M 243題號1565.在“用DIS測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的實驗中:(1)將待測電池組、滑動變阻器、電流傳感器、電壓傳感器、定值電阻、開關及若干導線連接成電路如圖甲所示。圖中導線的A端應接在________(選填“B”“C”“D”或“E”)點。243題號156C(2)實驗得到的U-I圖線如圖乙中的直線Ⅰ所示,則電池組的電動勢為________ V,內電阻阻值為________ Ω。(3)為了測量定值電阻的阻值,應在圖甲中將A端重新連接到________(選填“B”“C”“D”或“E”)點,所得到的U-I關系圖線如圖乙中的直線Ⅱ所示,則定值電阻的阻值為________ Ω。243題號1562.82D3243題號1566.(2023·湖北卷)某實驗小組為測量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設計了如圖甲所示電路,所用器材如下:電壓表(量程0~3 V,內阻很大);電流表(量程0~0.6 A);電阻箱(阻值0~999.9 Ω);干電池一節、開關一個和導線若干。243題號156(1)根據圖甲,完成圖乙中的實物圖連線。(2)調節電阻箱到最大阻值,閉合開關。逐次改變電阻箱的電阻,記錄其阻值R、相應的電流表示數I和電壓表示數U。根據記錄數據作出的U-I圖像如圖丙所示,則干電池的電動勢為________ V(保留三位有效數字)、內阻為________ Ω(保留兩位有效數字)。243題號156見解析圖1.580.64243題號1562.5偏小[解析] (1)實物連線如圖所示。243題號156243題號15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冊第十二章3實驗:電池電動勢和內阻的測量學案.docx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冊第十二章3實驗:電池電動勢和內阻的測量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