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9.1.1簡單隨機抽樣教學設計題目 《9.1.1簡單隨機抽樣》 第1課時內容和內容解析 內容 簡單隨機抽樣內容解析 獲取數據的途徑有多種,調查是其中的一種,調查又分為全面調查與非全面調查,抽樣調查是非全面調查中的一種重要方法,要使得抽取的樣本具有代表性,我們就要依據隨機原則,使得每個個體被抽到的概率都相等.簡單隨機抽樣能使每個個體被抽到的概率都相等.學情分析 學生在初中學習過統計知識,對數據分析有了一定的認識,這是學習統計知識特別是求樣本均值的基礎.教學時應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統計知識,不斷補充與完善知識結構. 為了讓學生體會隨機數的生成、簡單隨機抽樣與分層隨機抽樣的估計效果,需要借助于Excel電子表格.目標和目標解析 目標 1.了解總體、樣本、樣本容量的概念,了解數據的隨機性; 2.通過實例,理解解簡單隨機抽樣的含義及其解決問題的過程; 3.在簡單情境中,能根據問題實際恰當選擇抽簽法或隨機數法設計抽樣過程.目標解析 1.通過具體實例,明確抽樣調查目的是獲得對總體情況的了解,強調“好”樣本的重要性,突出研究抽樣方法的的必要. 2.通過抽樣具體實例,從理論上解釋用簡單隨機抽樣估計總體的可行性,概括出簡單隨機抽樣的概念,并對比兩種方法:抽簽法與隨機數法的異同. 3.通過計算樣本均值估計總體均值,了解樣本與總體的關系. 4.通過抽樣調查的具體實例,知道對于個體差異較大的總體,實施簡單隨機抽樣時可能出現“極端樣本”,此時若進行合理分層,可以改進抽樣方法.教學重點 理解隨機抽樣的必要性與簡單隨機抽樣的概念.教學難點 簡單隨機抽樣概念中樣本隨機性的理解.教學方法分析 情境教學法:引發學生興趣,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采用小組探究和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活動與任務設計 學生學習活動與任務解決 設計意圖或評價目標環節一 問題1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接觸到各種統計數據,例如,人口總量、經濟增長率、就業狀況、物價指數、產品的合格率、商品的銷售額、農作物的產量,那么對于具體的統計問題應當如何收集數據呢?如何從收集的數據中提取信息來認識未知現象呢? 教師給出問題后,提醒學生閱讀教材,了解全面調查、抽樣調查、總體、個體、樣本、樣本量等概念. 讓學生了解全面調查、抽樣調查、總體、個體、樣本、樣本量等概念.環節二 問題2 假設口袋中有紅色和白色共1000個小球,除顏色外,小球的大小、質地完全相同,你能通過抽樣調查的方法估計袋中紅球所占的比例嗎? (1)教師給出問題后,提醒學生思考問題、回答問題,教師點評答案,引導學生用初中統計知識進行表述. (2)教師追問:如果在解決方案中將有放回摸球改成不放回摸球,又有何不同呢? 在學生思考與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不放回摸球要由于有放回摸球,然后給出放回簡單隨機抽樣、不放回簡單隨機抽樣以及簡單隨機抽樣的概念. 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討論,了解放回簡單隨機抽樣、不放回簡單隨機抽樣以及簡單隨機抽樣的概念,理解簡單隨機抽樣中,在每次抽取時,總體內各個個體被抽到的概率都相等.強調除非特殊說明,本章所說的簡單隨機抽樣指不放回簡單隨機抽樣.問題3 一家家具廠要為樹人中學高一年級制作課桌椅,他們事先想了解全體高一年級學生的平均身高,以便設定可調節課桌椅的標準高度.已知樹人中學高一年級有712名學生,如果要通過簡單隨機抽樣的方法調查高一年級學生的平均身高,應該怎么抽取樣本? (1)教師追問1:這個問題中的總體、個體及調查的變量分別是什么? (2)教師追問2:怎么抽取? 在學生思考與討論的基礎上,教師給出抽簽法與隨機數法,然后安排學生閱讀教材理解抽簽法與隨機數法的過程與步驟. (3)教師追問3:怎么生成隨機數? 學生閱讀教材,了解生成隨機數的方法:試驗生成與信息技術生成. (4)教師追問4:抽簽法與隨機數法是怎樣確保在每次抽取時,總體內各個個體被抽到的概率都相等的? 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分組展示,教師點評、概括:抽簽法,號簽充分攪拌能使在每次抽取時,總體內各個個體被抽到的概率都相等;隨機數法,在任何時候,各個數字都是等可能出現的. (5)教師追問5:抽簽法與隨機數法各有何特點,它們的適用范圍分別是什么? 抽簽法:簡單易行,但總體的個體數不能太大;隨機數法:適用于總體的個體數較大的情形. 讓學生簡單隨機抽樣的定義,得出生活中最常用的抽簽法,然后思考總體個體數較大時,號簽制作困難,能否不做號簽呢,從而引出隨機數法,然后介紹三種隨機數生成的方法,讓學生感受信息技術產生隨機數的優點與魅力.環節三 問題4 用簡單隨機抽樣方法抽取樣本,樣本量是否越大越好? 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分組展示,教師點評、概括:一般來說,樣本量大的會好于樣本量小的.但在實際抽樣中,樣本量的增大會導致調查的人力、費用、時間等成本的增加.因此,抽樣調查中樣本量的選擇要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并不是越大越好. 讓學生聯系實際思考問題,最優化解決.課堂小結 統計調查中有哪些收集數據的方法? 簡單隨機抽樣有哪兩種常用方法?上述兩種方法如何操作,各有何優缺點? (1)簡單隨機抽樣,在每次抽取時,總體內各個個體被抽到的概率都相等; (2)抽簽法:簡單易行,但總體的個體數不能太大;隨機數表法:適用于總體的個體數較大的情形. 通過問題5對本節課內容進行小結,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簡單隨機抽樣概念的理解,提升數學抽象與數據分析的素養.目標檢測與作業設計 1.課堂目標檢測(1)在以下調查中,總體、個體各是什么?哪些適合用全面調查?哪些適合用抽樣調查? ①調查一個班級學生每周的體育鍛煉時間;②調查一個地區結核病的發病率;③調查一批炮彈的殺傷半徑; ④調查一個水庫所有魚中草魚所占的比例. (2)實驗室的籠子里共有100只小白鼠,現要從中抽取10只作試驗用.下列兩種情況是否屬于簡單隨機抽樣?請說明理由.①每次不經任何挑選地抓一只,抓滿10只為止; ②將籠中的100只小白鼠按1~100編號,任意選出編號范圍內的10個不重復數字,把相應編號的小白鼠作為試驗用的小白鼠. 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分組展示。 這是水平一的問題,檢測對全面調查、抽樣調查的了解程度. 這是水平一的問題,檢測對簡單隨機抽樣概念的掌握程度.板書設計 9.1.1簡單隨機抽樣 一、統計的相關概念:統計學,全面調查(普查),總體,樣本. 隨機抽樣: 簡單隨機抽樣: 簡單隨機抽樣的特點: 二、抽簽法: 步驟: 優缺點: 三、隨機數表法: 步驟: 優缺點:反思 教學設計特色: (1)結合生活實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通過有趣的事例引入數學知識,引導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教會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學習數學,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 循序漸進引入練習,細化概念 教會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的學習數學的方式,體現在整個教學過程中。 分組合作探究,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中采用小組賦分制,在抽簽法中,通過學生模擬實驗,學生切身體會抽簽法的操作過程,同時也使學生體會到隨機抽樣樣本的隨機性,為后面用樣本估計總體的學習做了鋪墊。同時,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展示,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4)總結提升,鋪墊下節課內容 總之整堂課,學生為主體,合作探究,教師逐步引導細化新知,氣氛活躍,學生投入較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