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蛟龍”探海》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運用瀏覽的方法快速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把握本文的結構特點。2.揣摩具體語句,體會其中蘊含的情感。(重點)3.結合細節,理解航天科技工作者不畏艱險、勇于探索、認真嚴謹的科學精神。(重難點)【重點難點】1.揣摩具體語句,體會其中蘊含的情感。(重點)2.結合細節,理解航天科技工作者不畏艱險、勇于探索、認真嚴謹的科學精神。(重難點)【情境·任務群】為了講好中國的科學探索故事,讓我們化身新聞播報員,把《“蛟龍”探海》作為播報的藍本,結合課文主要內容了解播報事件,擬定播報內容,設計播報畫面,從而成功開展新聞播報。任務一:了解事件·采集播報素材任務二:梳理思路·擬定播報內容任務三:感悟精神·設計播報畫面任務四:課后活動·開展新聞播報【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共一課時一、導入新課為了講好中國的科學探索故事,讓我們化身新聞播報員,把《“蛟龍”探海》作為播報的藍本,結合課文主要內容了解播報事件,擬定播報內容,設計播報畫面,從而成功開展新聞播報。二、教學新課課前任務:基礎入門·記字詞文常1.請給下列標紅字注音,并大聲朗讀下列詞語。蛟龍( jiāo ) 憧憬( chōng ) 蹣跚( pán shān ) 驀然( mò )矗立( chù ) 矚目( zhǔ ) 突襲( xí ) 宏圖( hóng )深邃( suì ) 門檻( kǎn ) 崇高( chóng ) 誕生( dàn )淋漓盡致( lín lí ) 浩瀚無際( hàn ) 波瀾起伏( lán )躊躇滿志( chóu chú ) 劈波斬浪( pī )2.請根據釋義寫出課文中相應的詞語。(1)形容敘述、描寫生動逼真。( )(2)形容文章、談話等詳盡透徹,發揮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很徹底。( )(3)水勢盛大,沒有邊際。( )(4)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 )(5)高聳地立著。( )(6)成績、效果顯著。( )(7)心滿意足、從容自得的樣子。( )(8)船只行進時沖開波浪,比喻排除前進中的困難和障礙。( )預設:(1)繪聲繪色(2)淋漓盡致 (3)浩瀚無際 (4)蹣跚 (5)矗立 (6)卓有成效 (7)躊躇滿志 (8)劈波斬浪3.文常積累,了解作者:許晨 1955年8月生,山東德州市陵城區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理事。第五屆冰心散文獎、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其代表作有《第四極——中國“蛟龍”號挑戰深海》《一個男人的海洋——中國航海家郭川的故事》《真情大援川》《鋼鐵鑄造的歲月》等。4.了解“蛟龍”號“蛟龍號”載人深潛器簡稱“蛟龍號”,是我國首臺自主設計、自主集成研制的作業型深海載人潛水器,設計最大下潛深度為7000米級,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潛能力最深的作業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長8.2米,寬3.0米,高3.4米。空重不超過22噸,最大荷載是240公斤;最大速度為每小時25海里,巡航每小時1海里;“蛟龍號”目前最大下潛深度7062.68米。“蛟龍號”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積99.8%的廣闊海域中使用,標志著中國載人深潛科考已走在世界前列。任務一:了解事件·采集播報素材1.快速瀏覽課文,圈畫文中關鍵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預設:2012年6月24日,中國載人深潛器“蛟龍號”成功進行7000米深潛海試,創造中國載人深潛的最新紀錄2.了解“蛟龍”深潛經過,采集播報素材:提取關鍵信息,完成下列“蛟龍”深潛檔案卡“蛟龍”號深潛檔案卡時間 地點潛水器 潛航員天氣狀況下潛時長下潛深度重要意義預設:“蛟龍”號深潛檔案卡時間 2012年6月24日 地點 世界最深級:馬里亞納海溝潛水器 “蛟龍”號 潛航員 葉聰、劉開周、楊波天氣狀況 風雨突襲,海況不佳,但周密嚴格的探測表明,天氣條件會逐漸好轉,且海面以下完全具備試驗條件。下潛時長 3個多小時的下潛下潛深度 下潛到7020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最新紀錄,也是世界同類型載人潛水器的最大下潛深度。重要意義 標志著我國具備了到達全球99%以上海洋深處進行作業的能力,標志著“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集成技術的成熟。任務二:梳理思路·擬定播報內容在播報此新聞事件時,重點播報哪些內容呢?請梳理課文思路,擬定播報內容。播報內容提綱1.2.3.4.預設:1.世界其他國家對深海的探索歷史2.中國“蛟龍號”對深海的探索歷程3.“蛟龍號”沖擊深潛7000米的歷程4.與同一天完成對接任務的“神舟九號”互致祝福任務三:感悟精神·設計播報畫面1.在播報此新聞事件時,會同步播放相關視頻,你會選擇哪些畫面制作成視頻播放出來?請結合以下句式分享你的想法。句式:我會選擇 的畫面,你看 (抓關鍵語句分析),可見“蛟龍號”海試團隊在科學探索中是多么 。分享示例:我會選擇“向陽紅09號”等待下潛的畫面,你看面對風雨突襲,下潛存在巨大困難,中國科學考察船迎風破浪,如定海神針般地停在預定海域,“定海神針般”形象地寫出了信念很堅定,“預定海域”表明準備很充分、很嚴謹,可見“蛟龍號”海試團隊在科學探索中是多么自信和篤定。預設:我會選擇馬里亞納海溝暗涌如墨的畫面,你看那浩瀚無際的西太平洋中,那深邃莫測、波瀾起伏的馬里亞納海溝靜靜潛伏,“浩瀚無際”“波瀾起伏”“6000萬年”“都不能”表現出“蛟龍”探海難度之高,可見“蛟龍號”海試團隊在科學探索中是多么勇敢無畏、堅韌不拔。我會選擇眾多工作人員在現場指揮和工作的畫面,你看那監控屏幕上不斷顯示的各種數據和不時響起的通話聲的揚聲器,以及工作人員們沉著有序的工作,可見“蛟龍號”海試團隊在科學探索中是多么團結協作、緊密配合、默默奉獻。我會選擇“蛟龍號”從1000米,逐步下潛到7000米的畫面,你看那不斷加深的數字,不斷加強的極限挑戰,是多么讓人心潮澎湃,可見“蛟龍號”海試團隊在科學探索中是多么敢于挑戰、勇攀高峰。我會選擇“神舟”和“蛟龍”奇跡般的海空“對話”的畫面,你看西太平洋7000米海底深處,“蛟龍號”潛航員葉聰代表團隊,莊嚴地向正在太空飛翔的“神舟九號”航天員送上熱烈而親切的祝福,可見“蛟龍號”海試團隊在科學探索中是多么勇于創新。2.有同學覺得還可以添加一個名為“共榮!海空齊輝”的畫面。你同意嗎?請深情朗讀21段,說一說理由。預設:同意。這個畫面傳達了作者的喜悅和肯定,也易于激發觀看者的情感共鳴。并且強化了播報主題,表達對中國科技的飛速發展和中華民族的探索精神的贊揚。同時,也能夠體現出中華兒女強烈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3.小結:總結科學精神的內涵此次深潛成功,所表現出的探索科學精神的內涵,是獻身祖國的責任感與事業心;是無私奉獻、不斷進取的愛國情懷;是踏實鉆研、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挑戰極限、敢于冒險、置生死于度外的無畏勇氣。作者在文中真情流露,力透紙背,謳歌了華夏兒女建設海洋強國的奮斗精神,振奮人心,鼓舞斗志,傳達出中國人民“胸懷大海,走向世界”的胸襟和膽魄。課堂小結:科學探索如同深海航行:堅持是錨,讓我們不被風浪卷走;創新是舵,指引突破的方向;合作是帆,匯聚前進的力量;無畏是燈,照亮未知的深淵。正因如此,“蛟龍”才能潛入深海,中國才能“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希望這些精神也能照亮你們的人生探索之路。課后活動·開展新聞播報1.課后搜集中國航天或探海方面的最新事跡或最新成就: 中國航天、探海團隊勇于探索,不斷創新,取得了一個又一個令世界矚目的成就。請課后搜集中國航天或探海方面的最新事跡或最新成就,了解我國的科技發展。2.開展新聞播報:結合本節課所學的內容,以及課后搜集的其他航天或探海事跡成就,撰寫新聞播報稿,在全班播報分享。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