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習作:游____跟著作家去旅行——我是金牌小導游16《海上日出》組文閱讀17《記金華的雙龍洞》任務一學日出變化,仿寫日落,做一級小導游任務二學游記,寫游覽路線,做二級小導游任務三解密作家的游覽密碼任務四寫游記,金牌導游爭霸賽17 記金華的雙龍洞四年級下冊 第五單元 精讀引領課第一課時在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上,不僅有高山、大海、平原等自然風光,在地下也有著很多奇妙的景觀,其中,地下溶洞就像童話世界中的迷宮……今天,我們就和作家葉圣陶先生一起,走進金華,走進那神奇的雙龍洞,跟著作家學寫游記。活動一:識記生字詞,把課文讀正確葉圣陶,名紹鈞,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蘇蘇州,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1907年,考入草橋中學。1916年,進上海商務印書館附設的尚公學校執教。1923年,出版我國第一個童話集《稻草人》。活動一:識記生字詞,把課文讀正確1.了解作者和背景1957 年,葉圣陶60多歲時,游覽了金華的雙龍洞和冰壺洞,寫了《記金華的兩個巖洞》這篇游記。本文是從這篇游記中節選的,略有刪改。原文現收在葉圣陶散文集《小記十篇》中。活動一:識記生字詞,把課文讀正確1.了解作者和背景2.請按照要求自讀課文:(1)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遇到難讀的語句,多讀幾遍。活動一:識記生字詞,把課文讀正確浙江、一簇、臀部、漆黑、蜿蜒、杜鵑、寬窄、肩背、移動、額角、陸續、石鐘乳、石筍、變化多端、上源、突兀森郁、孔隙活動一:識記生字詞,把課文讀正確3. 讀準下列字詞的讀音,用多種方法了解詞語的意思。(1)孔隙:窟窿眼兒,縫兒。(2)蜿蜒:(山脈、河流、道路等)彎彎曲曲地延伸的樣子。(3)突兀森郁:形容山勢險峻,樹木繁茂。突兀,山峰高高聳起的樣子;森郁,形容樹木多而茂盛。(4)名目:事物的名稱。活動一:識記生字詞,把課文讀正確3. 讀準下列字詞的讀音,用多種方法了解詞語的意思。質疑問難。(不理解的詞語可以同桌之間互相詢問,也可向老師提問。)4.朗讀課文,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然后同桌互讀,評價。評價標準 星級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能流利地朗讀課文 ☆☆活動一:識記生字詞,把課文讀正確活動二:整體感知內容,理清游覽路線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本文記敘了作者游金華雙龍洞的經過,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山川景色的熱愛。活動二:整體感知內容,理清游覽路線《記金華的雙龍洞》中“記”是什么意思?記:記載、記錄、記敘。本篇文章的體裁是游記。游記是記敘旅行的見聞和感受的文章。如,《小石潭記》《桃花源記》。活動二:整體感知內容,理清游覽路線2.默讀課文,圈畫表示作者游覽路線的關鍵語句。在小組內交流,并按提示共同完成游覽路線圖。路上→ ( ) → ( ) → ( ) → ( ) → 出洞洞口外洞孔隙內洞活動二:整體感知內容,理清游覽路線本文是按照游覽順序來寫的。寫游記時,我們按照游覽的順序來寫,游覽經過會更清晰明了。3. 畫出游覽路線圖,再次體會按游覽順序寫景物的方法。活動二:整體感知內容,理清游覽路線活動三:欣賞景物,感受特點1.在游洞的過程中,哪一處景點作者描寫得最詳細?2. 通過作者的描寫,孔隙帶給你什么樣的感受?讀課文第5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有關的句子,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活動三:欣賞景物,感受特點添加標題添加標題雖說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進出。怎樣小的小船呢?兩個人并排仰臥,剛合適,再沒法容第三個人,是這樣小的小船。活動三:欣賞景物,感受特點添加標題添加標題雖說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進出。怎樣小的小船呢?兩個人并排仰臥,剛合適,再沒法容第三個人,是這樣小的小船。狹窄活動三:欣賞景物,感受特點添加標題添加標題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活動三:欣賞景物,感受特點添加標題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從乘船體驗來寫孔隙狹小,通過“擠壓”這個詞,能夠讓我們感受到空間很壓抑,給人一種喘不上氣的感覺。活動三:欣賞景物,感受特點添加標題添加標題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獨個兒仰臥在小船里,自以為從后腦到肩背,到臀部,到腳跟,沒有一處不貼著船底了,才說一聲“行了”,船就慢慢移動。——作者描寫自己的臥船姿勢,要把全身每一個部位都貼在船上,從中感受到作者乘船時的緊張、害怕。添加標題添加標題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獨個兒仰臥在小船里,自以為從后腦到肩背,到臀部,到腳跟,沒有一處不貼著船底了,才說一聲“行了”,船就慢慢移動。“貼”字能否換成“觸”“挨”?——“貼”字能夠讓我們感受到作者整個身體都緊緊地貼著船底,而“觸”“挨”可能只是部分、寬松的接觸而已,作者用自己的親身體驗,寫出了孔隙的狹小。活動三:欣賞景物,感受特點3. 默讀課文,找出其他景點的特點。默讀第2-7自然段,作者還游覽了哪里?這些地方有什么特點?小組合作完成表格內容。作者走到了哪里 特點活動三:欣賞景物,感受特點3. 默讀課文,找出其他景點的特點。作者還游覽了哪里?這些地方有什么特點?小組合作完成表格內容。作者走到了哪里 特點洞口、外洞 很寬、寬敞內洞 黑、奇、大活動三:欣賞景物,感受特點評價標準 評價等級能夠從文中找出 1 處描寫景物的句子,并試著說出特點。能夠從文中找出 2 處描寫景物的句子,并試著說出特點。活動三:欣賞景物,感受特點方法一添加標題文章按照游覽的順序來寫。方法二寫法總結抓住景物的特點,將景物的描寫同自己的感受結合起來進行寫作。課堂總結:本節課,我們跟隨葉圣陶先生一道欣賞了雙龍洞的景色。我們還學習了作者按照游覽的順序,抓住景物的特點,將景物的描寫同自己的感受結合起來進行寫作的方法。(共13張PPT)習作:游____跟著作家去旅行——我是金牌小導游16《海上日出》組文閱讀17《記金華的雙龍洞》任務一學日出變化,仿寫日落,做一級小導游任務二學游記,寫游覽路線,做二級小導游任務三解密作家的游覽密碼任務四寫游記,金牌導游爭霸賽17 記金華的雙龍洞四年級下冊 第五單元 精讀引領課第二課時活動一:拓展閱讀,移步換景閱讀《蘇州漫步(節選)》,完成下面的要求。1.默讀文章,在了解內容的基礎上,圈畫地點變化的詞語,理一理作者的游覽順序。入口走廊→涵碧山房→游廊→聞木樨香軒→小蓬萊→曲溪樓活動一:拓展閱讀,移步換景它像所有的藝術杰作一樣,帶著深深的含蓄。2. 作者抓住了留園的什么特點來描寫景物?請你用文中的一句話來表達。活動一:拓展閱讀,移步換景3. 圍繞“含蓄美”,作者描寫了哪些景物?作者是怎樣將留園的特點和自己的感受寫清楚的?活動一:拓展閱讀,移步換景在所有的園林當中,我最愛“留園”。它像所有的藝術杰作一樣,帶著深深的含蓄。入口處一條樸實的走廊,普通的庭院。……園林中部的池臺亭榭便隱約可見。等到穿過“涵碧山房”,站在近水的涼臺上時,只見一派假山迎面而起,山石犬牙交錯,“可亭”的六角高聳在山石的上面,高高低低的三道小橋橫臥在山澗上。情景交融 相得益彰活動一:拓展閱讀,移步換景活動二:初試身手,寫游覽路線活動二:初試身手,寫游覽路線星期天,你要帶一位同學參觀植物園。根據下面的示意圖,畫出參觀路線,再按順序寫一寫。評價標準 評價等級能畫出參觀路線能按照參觀的順序寫出來活動二:初試身手,寫游覽路線對照評價標準,完成自評和互評,根據他人的意見修改練筆。得到兩顆星的同學,恭喜你成為二級小導游啦!活動三:聚焦易錯字,書寫練習臀上寬下窄,上面寫得扁一些。活動三:聚焦易錯字,書寫練習額左右結構,對等平分。右部“頁”形瘦長,上輕下重。窄上寬下窄,下面的部分是“乍” 。端左窄右寬,左低右高。同學們,《記金華的雙龍洞》和《蘇州漫步(節選)》兩篇文章雖然描寫景物不同,卻都運用了游覽的順序寫景的。我們也練習了按游覽順序寫參觀路線,希望同學們在本次習作中學會運用這樣的順序去寫景。課堂總結: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7 記金華的雙龍洞一、學習目標1.認識“浙、簇”等6個生字,會寫“浙、羅”等15個字,會寫“杜鵑、氣勢”等15個詞語。2.理清作者的游覽順序,了解按游覽順序寫景的方法。3.感受雙龍洞各處景物的特點,了解課文是如何把重點景物寫清楚的。二、拓展資源叢書:《蘇州漫步(節選)》《天然湖與果子溝》三、課型安排與課時建議精讀引領課 課時建議:2課時四、教學過程任務二:學游記,寫游覽路線,做二級小導游第一課時在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上,不僅在地面上有高山、大海、平原等自然風光,而且在地下也有著很多奇妙的景觀。其中溶洞就像童話世界中的迷宮……今天,我們就和作家葉圣陶先生一起,走進金華,走進那神奇的雙龍洞,跟著作家學寫游記。活動一:識記生字詞,把課文讀正確。1.了解作者和背景。葉圣陶,名紹鈞,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蘇蘇州,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1907年,考入草橋中學。1916年,進上海商務印書館附設的尚公學校執教。1923年,出版我國第一個童話集《稻草人》。你知道葉圣陶老爺爺為什么會寫這篇文章嗎?——1957年,葉圣陶60多歲時,游覽了金華的雙龍洞和冰壺洞,寫了《記金華的兩個巖洞》這篇游記。本文是從這篇游記中節選的,略有刪改。原文現收在葉圣陶散文集《小記十篇》中。2.請按照要求自讀課文:(1)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遇到難讀的語句,多讀幾遍。3.讀準下列字詞的讀音,用多種方法了解詞語的意思。浙江、一簇、臀部、漆黑、蜿蜒、杜鵑、寬窄、肩背、移動、額角、陸續、石鐘乳、石筍、變化多端、上源、突兀森郁、孔隙——注意讀準平舌音“簇、筍”,翹舌音“浙、窄、乳”等。(1)孔隙:窟窿眼兒,縫兒。(2)蜿蜒:(山脈、河流、道路等)彎彎曲曲地延伸的樣子。(3)突兀森郁:形容山勢險峻,樹木繁茂。突兀,山峰高高聳起的樣子;森郁,形容樹木多而茂盛。(4)名目:事物的名稱。質疑問難。(不理解的詞語可以同桌之間互相詢問,也可向老師提問。)4.朗讀課文,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然后同桌互讀,評價。出示評價表,看看你能得幾顆星。評價標準 星級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能流利地朗讀課文 ☆☆活動二:整體感知內容,理清游覽路線。1.默讀課文,想一想,本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預設:本文記敘了作者游金華雙龍洞的經過,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山川景色的熱愛。《記金華的雙龍洞》里的“記”是什么意思?——記載、記錄、記敘。本篇文章的體裁是游記。游記是記敘旅行的見聞和感受的文章。如,《小石潭記》《桃花源記》。你能像他們這樣給自己的游記起個題目嗎?2.默讀課文,圈畫表示作者游覽路線的關鍵語句。在小組內交流,并按提示共同完成游覽路線圖。路上→( )→( )→( )→( )→出洞——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展示游覽的路線,明確寫景順序。——游覽順序。寫游記時,我們按照游覽的順序來寫,游覽經過會更清晰明了。3.畫出游覽路線圖,再次體會按游覽順序寫景物的方法。活動三:欣賞景物,感受特點。1.說說游洞的過程中,哪一處景點作者描寫得最詳細。通過作者的描寫,孔隙帶給你什么樣的感受?2.作者是如何寫出孔隙特點的?讀課文第5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有關的句子,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1)課件出示:雖說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進出。怎樣小的小船呢?兩個人并排仰臥,剛合適,再沒法容第三個人,是這樣小的小船。思考:船到底有多小呢?你讀出了孔隙的什么特點?作者是如何寫孔隙的特點的?合作交流,明確答案。——狹小。作者用常見的事物(小船)具體寫出了孔隙的狹小。通過生動的數量關系,“一只小船”“兩個人并排仰臥”“沒法容第三個人”,讓讀者能夠更深刻地體會到孔隙的空間狹窄。(2)假如這時候你就是游客,仰臥在小船里,工人拉著繩子,幫助你穿過孔隙,你會有怎樣的感受?找出相關句子說一說。課件出示: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思考:這兩句話是如何寫出孔隙狹小的特點的?——從乘船體驗來寫孔隙狹小,通過“擠壓”這個詞,能夠讓我們感受到空間很壓抑,給人一種喘不上氣的感覺。在這樣空間低矮的環境之下,如果我們把頭稍微抬起來一點兒會怎樣?撞破額角,擦傷鼻子。此時的我們必須小心翼翼,慢慢通過。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獨個兒仰臥在小船里,自以為從后腦到肩背,到臀部,到腳跟,沒有一處不貼著船底了,才說一聲“行了”,船就慢慢移動。思考:這句話是如何寫出孔隙狹小的特點的?——作者描寫自己的臥船姿勢,要把全身每一個部位都貼在船上,從中感受到作者乘船時的緊張、害怕。“貼”字能否換成“觸”“挨”?——不能,因為“貼”字能夠讓我們感受到作者整個身體都緊緊地貼著船底,而“觸”“挨”可能只是部分、寬松的接觸而已,作者用自己的親身體驗,寫出了孔隙的狹小。3.默讀課文,找出其他景點的特點。默讀第2~7自然段,作者還游覽了哪里?這些地方有什么特點?小組合作,探究交流,借助表格概括特點。注意作好圈畫批注。作者走到了哪里 特點——洞口、外洞:很寬、寬敞內洞:黑、奇、大出示評價表,看看你能得幾顆星。評價標準 星級能夠從文中找出1處描寫景物的句子,并試著說出特點 ☆能夠從文中找出2處描寫景物的句子,并試著說出特點 ☆☆4.總結寫法。——文章按照游覽的順序,抓住景物的特點,將景物的描寫同自己的感受結合起來進行寫作。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跟隨葉圣陶先生一道欣賞了雙龍洞的景色。我們還學習了作者按照游覽的順序,抓住景物的特點,將景物的描寫同自己的感受結合起來進行寫作的方法。第二課時活動一:拓展閱讀,移步換景。閱讀《蘇州漫步(節選)》,完成下面的任務。1.自由讀文章,在了解內容的基礎上,圈畫地點變化的詞語,理一理作者的游覽順序。——入口走廊→涵碧山房→游廊→聞木樨香軒→小蓬萊→曲溪樓2.作者抓住了留園的什么特點來描寫景物?請你用文中的一句話來表達。——它像所有的藝術杰作一樣,帶著深深的含蓄。3.圍繞“含蓄美”,作者描寫了哪些景物?作者是怎樣將留園的特點和自己的感受寫清楚的?在所有的園林當中,我最愛“留園”。它像所有的藝術杰作一樣,帶著深深的含蓄。入口處一條樸實的走廊,普通的庭院。……園林中部的池臺亭榭便隱約可見。等到穿過“涵碧山房”,站在近水的涼臺上時,只見一派假山迎面而起,山石犬牙交錯,“可亭”的六角高聳在山石的上面,高高低低的三道小橋橫臥在山澗上。——作者在寫景的同時滲透著自己的感受,使得情景交融,相得益彰。活動二:學以致用,寫游覽路線。星期天,你要帶一位同學參觀植物園。根據下面的示意圖,畫出參觀路線,再按順序寫一寫。對照評價標準,完成自評和互評,根據他人的意見修改練筆。得到兩顆星的同學,恭喜你成為二級小導游啦!活動三:聚焦易錯字,書寫練習。重點指導“臀、端、額、窄”的寫法。臀——上寬下窄,上面寫得扁一些。窄——上寬下窄,下面的部分是“乍”。額——左右結構,對等平分。右部“頁”形瘦長,上輕下重。端——左窄右寬,左低右高。課堂小結:同學們,《記金華的雙龍洞》和《蘇州漫步(節選)》兩篇文章雖然描寫景物不同,卻都運用了游覽的順序。我們也練習了按游覽順序寫參觀路線,希望同學們在本次習作中學會運用這樣的順序去寫景。五、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docx 《記金華的雙龍洞》第1課時 課件.pptx 《記金華的雙龍洞》第2課時 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