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精準把脈·聚焦中考】2025年中考科學專項沖刺限時精練精練13 摩擦力 平衡力 受力分析01 摩擦力1、定義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生或者已經發生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生一種阻礙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力,這種力就叫做摩擦力。2、摩擦力產生的條件①兩物體相互接觸,且接觸面粗糙;②要發生或已經發生相對運動;③在接觸面上,物體間有相互擠壓的作用,即有壓力。3、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粗糙程度有關,而與接觸面的面積無關。壓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02 二力平衡與相互作用力區別1、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區別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相同點 大小 大小相等 大小相等方向 方向相反 方向相反作用 作用在同一條 直線上 作用在同一條 直線上不同點 ① 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作用在不同物體上② 一個力消失后另一個力可存在 同時存在,同時消失03 受力分析1、受力分析受力分析是把指定研究對象在特定物理情景中所受外力找出來,并畫出示意圖的方法。初中階段的受力分析,主要是通過平衡狀態分析力的大小、方向;或通過物體所受力的大小、方向來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2、受力分析前先掌握力的分類(1)接觸產生的力,如推力、拉力、壓力、支持力、摩擦力等;(2)不接觸產生的力,如重力、電荷之間的作用力,磁極之間的作用力等。3、受力分析思路分解(1)明確研究對象;(2)確定物體是否處于平衡狀態;(3)正確、有序的畫出研究對象的受力示意圖.先畫出非接觸的力,一般是重力.再找接觸的力;(4)檢查所畫的力,找到每一個力是否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檢查分析結果與物體所處狀態是否相符;(5)列出力的關系。4、選取受力分析對象的特殊方法(1)整體法(2)隔離法01 摩擦力大小、摩擦力突變問題1.【答案】B【分析】容器始終處于靜止狀態,受力平衡,合力保持為0;再利用二力平衡的條件再分析其受到的摩擦力和F是否會發生變化。【解答】解:AB、由題知容器始終保持靜止狀態,受力平衡,所受的摩擦力等于容器和水的總重力,所以容器受到的摩擦力逐漸增大,故A錯誤,B正確;CD、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若最大靜摩擦力大于重力時,力F可能不變,若最大靜摩擦力小于等于重力時F要增大,故CD錯誤。故選:B。【點評】物體受到墻的摩擦力等于物體重,物重變大、摩擦力變大,這是本題的易錯點。2.【答案】A【分析】靜止和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受力平衡,根據影響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的有關因素分析。【解答】解:如圖,物體甲在壓力F1的作用下靜止在豎直墻面上,受力平衡,摩擦力等于物體甲的重力,當壓力F1增大,仍靜止,摩擦力仍等于物體重力,重力不變,摩擦力不變;物體乙在拉力F2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力平衡,摩擦力等于推力F2,若力F2增大,由于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兩者都不變,則滑動摩擦力不變,則兩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會都不變。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比較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的有關因素,屬于中檔題。3.【答案】B【分析】在分析時,分別以整體法、A、B隔離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且物體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時,受平衡力的作用。【解答】解:A、甲圖中以A為研究對象,A做勻速直線運動,在水平方向受拉力F和B對它的摩擦力作用,且f=F,又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B物體受到A物體對它的摩擦力為F,乙圖中,AB同時向前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AB之間沒有相對運動的趨勢,B物體受到A物體對它的摩擦力為零,故A錯誤;B、以AB整體為研究對象,在水平方向受地面的摩擦力和拉力F,這兩個力相互平衡,則f=F,所以兩種情況下B物體受到地面對它的摩擦力均為F,故B正確;CD、甲圖中,A做勻速直線運動,在水平方向受拉力F和B對它的摩擦力作用,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可知f=F,即A物體受到B物體對它的摩擦力大小為F;乙圖中A物體與B相對靜止,A物體在水平方向沒有力的作用,A物體受到B物體對它的摩擦力大小為為零;故C、D錯誤;故選:B。【點評】此題考查了摩擦力大小的判定,將甲、乙兩圖相互對比,關鍵是能夠對整體和部分進行受力分析,根據平衡力的知識進行判斷,對學生來說應屬于難題。4.【答案】C【分析】(1)傳送帶向右轉動,木塊相對于傳送帶向左運動,摩擦力的方向跟相對運動方向相反;(2)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據平衡力條件進行判斷;(3)(4)滑動摩擦力大小跟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解答】解:A.木塊受到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跟相對運動方向相反,傳送帶向右轉動,木塊相對于傳送帶向左運動,所以木塊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右,故A錯誤;B.若力傳感器的示數為F,木塊相對于地面靜止,木塊受到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木塊受到的摩擦力f=F,由力的作用相互性可知,傳送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F,方向水平向左,故B錯誤;C.若傳送帶運行的速度變大,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摩擦力不變,力傳感器的示數仍保持不變,故C正確;D.若將同樣大小的鐵塊置于木塊上方,壓力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摩擦力增大,力傳感器的示數增大,故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利用控制變量法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跟物體的運動速度、接觸面積是否有關。5.【答案】C【分析】(1)根據拉力F為10N時,判斷木板受到的拉力,判斷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判斷木塊受到的摩擦力,木塊相對豎直的墻面處于靜止狀態,判斷彈簧測力計示數。(2)當拉力增大到20N,判斷木板的受力情況,判斷木板的運動情況,判斷木塊的受力情況,判斷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判斷木塊的運動情況。【解答】解:當拉力F為10牛時,由于使用動滑輪拉動木板,所以木板受到的拉力是20N,木板進行勻速直線運動,木板受到的摩擦力是20N,地面是光滑的,所以木板受到20N的摩擦力是木塊施加的,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木塊受到木板的摩擦力是10N,木塊相對豎直的墻面是靜止的,所以彈簧測力計示數是20N.當拉力F為20牛時,木板受到向右的拉力變為40N,木塊對木板的壓力不變,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滑動摩擦力保持20N不變,所以木板向右進行加速運動。木塊受到的摩擦力不變。木塊相對豎直墻面處于靜止狀態,彈簧測力計示數保持20N不變。故C錯誤,ABD正確。故選:C。【點評】拉動木板,而不拉動木塊,這是探究滑動摩擦力的最佳方法,不用控制木板進行勻速直線運動。02 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區分6.【答案】D【分析】地面在A點和B點對人的支持力只能向上,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分析。【解答】解:人后仰平衡且靜止時,雙腳的著地點可看作A點和B點,兩個點都受到地面支持力,地面在A點和B點對人的支持力只能向上,表演者受到重力的作用線一定經過A點和B點之間,否則表演者受力不平衡會摔倒。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力與運動,要理解杠桿的平衡條件的應用等知識。7.【答案】D【分析】(1)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對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2)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一切物體都有慣性。(3)二力平衡的條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且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4)根據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對于正在運動的物體,所受的外力如果同時消失,物體將保持外力消失瞬間的速度和方向運動下去,即做勻速直線運動。【解答】解:A、用釬子用力杵冰面,冰車能加速向前滑行是由于鐵釬子給冰面的力與冰面給鐵釬子的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同,故A錯誤;B、小科停止用力后,冰車能繼續向前滑行是因為冰車具有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慣性不是力,故B錯誤;C、扔掉鐵釬子,冰車在滑行的過程中,冰車受到阻力和地面對冰車的支持力互相垂直,所以不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D.停止用力后,若一切物體的外力都消失,則冰車對冰面的壓力、冰面對冰車的支持力消失,冰面對冰車的摩擦力消失,即冰車不受力的作用,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可知,小明和冰車一起向前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了相互作用力的特點和平衡力的辨別、慣性、力與運動關系,涉及到的知識點較多,有一定的難度。8.【答案】D【分析】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線上,這兩個力就是平衡力。【解答】解:筷子對米的摩擦力與米和杯子所受總重力是一對平衡力,它符合二力平衡的四個條件,故D正確,ABC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平衡力的判斷,難度不大。9.【答案】B【分析】二力平衡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相互作用力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和相互作用力的條件對各選項逐一進行分析。【解答】解:A、由于茶杯對桌面有壓力,所以桌面才支持茶杯,即壓力的相互作用力是支持力,故A選項錯誤;B、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故B選項正確;C、重力是茶杯受到的力,而壓力是桌面受到的力,所以重力和壓力不是一對平衡力,故C選項錯誤;D、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受到的支持力是作用在一個物體上,所以重力和支持力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D選項錯誤。故選:B。【點評】知道二力平衡的條件和相互作用力的條件,并且會區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10.【答案】D【分析】(1)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2)排球離開手后,不再受到手對它的作用力;(3)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時受平衡力;(4)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答】解:A、從a點到b點,排球的質量不變,慣性大小不變,故A錯誤;B、從a點到b點,排球一直受到重力,但排球離開手后,不再受到手對它的作用力,故B錯誤;C、在b點時,排球只受重力作用,受力不平衡,處于非平衡狀態,故C錯誤;D、墊球時,手部有痛感是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也受到球的反作用力,故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對慣性的認識,對受力的分析、對平衡狀態的判斷、對相互作用力的理解,有一定綜合性,但難度不大。11.【答案】B【分析】(1)重力的方向始終是豎直向下的;壓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觸面向下;(2)二力平衡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3)置于水平面上的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等于其自身重力;(4)相互作用力的特點: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解答】解:A、硬幣對水平桌面的壓力方向垂直于桌面向下,重力方向豎直向下,故硬幣對桌面的壓力與硬幣的重力方向相同,故A正確;B、硬幣對桌面的壓力與硬幣的重力是作用在不同物體上的兩個力,所以不是一對平衡力,故B錯誤;C、硬幣靜止在水平桌面上,處于平衡狀態,水平桌面對硬幣的支持力與硬幣的重力符合二力平衡條件,是一對平衡力,故二者大小相等,故C正確;D、硬幣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硬幣的支持力同時作用在相互作用的桌面和硬幣上,符合相互作用力的條件,所以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D正確。故選:B。【點評】此題考查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區別、壓力及重力與壓力的區別,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區別主要在于: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兩個物體上的力。03 物體的受力分析12.【答案】B【分析】二力平衡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解答】解:物塊B靜止不動,以B為研究對象,B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上B受到彈簧測力計對它向左的拉力和物體A對它的摩擦力作用,二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B所受摩擦力大小為f=F示=4N,方向水平向右。故選:B。【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因為A受向右6N的拉力,所以其此題很容易忽略A與地面間的摩擦而錯選A。13.【答案】B【分析】(1)由F﹣t圖像可知第1s時的拉力,由v﹣t圖像可知對應的速度,然后判斷出物體的狀態,利用平衡條件求出受到的摩擦力;(2)由v﹣t圖像可知,4s~6s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F﹣t圖像得出兩個拉力的大小,然后根據力的平衡條件求出摩擦力的大??;滾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據此判定t=3s時的摩擦力的大??;(3)根據兩個拉力的大小、摩擦力的大小得出t=7s時合力的大小。(4)桌面光滑,則小車不會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據此分析。【解答】解:A、由圖丁可知,t=1s時小車的速度為0,處于靜止狀態,受到的合力為0,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拉力F1和向右的拉力F2、靜摩擦力的共同作用,這三個力的合力為0;由圖可知,此時的F1=3N,F2=1N,則靜摩擦力為:f=F1﹣F2=3N﹣1N=2N,方向與F2的方向相同,水平向右,故A錯誤;B、由v﹣t圖像可知,4s~6s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為0;由圖可知,此時的F'1=6N,F'2=3N,則f'=F'1﹣F'2=6N﹣3N=3N,方向與F2的方向相同,水平向右;t=3s時,F1大于F2,小車向左運動,小車對桌面的壓力不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則受到的摩擦力不變,為3N,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故B正確;C、t=7s時,F''1=0N,F''2=2N,小車向左減速運動,小車對桌面的壓力不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則受到的摩擦力不變,為3N,故C錯誤;D、在4到6s這個時間段,若桌面變得絕對光滑,則小車不會受到摩擦力的作用,由于此時的兩個拉力不同,則小車做變速運動,故D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從三個圖像分析運動狀態、速度大小、推力大小,已知條件都包含在圖像中,是中考的熱點,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綜合性很強,有一定的難度。14.【答案】等于;加速。【分析】(1)根據相互作用力的特點和平衡力的特點判斷;(2)掌握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根據影響因素判斷摩擦力的變化情況,物體受非平衡力作用時,其運動狀態會發生變化。【解答】解:以C為研究對象,C做勻速直線運動,水平方向受到拉力F與A對C的靜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由于C對A的靜摩擦力和A對C的摩擦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等;以A為研究對象,A做勻速直線運動,水平方向受到桌面對A的摩擦力和C對A的靜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其大小相等,所以桌面對A的摩擦力等于等于A對C的摩擦力都等于F;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取走B,A對桌面的壓力變小,則桌面對A摩擦力變小,以AC整體為研究對象,桌面對AC整體的摩擦力小于拉力F,故AC將做加速運動,即A將做加速運動。故答案為:等于;加速。【點評】本題涉及多個物體平衡,關鍵要靈活選擇研究對象,整體法與隔離法可交叉使用。15.【答案】(1)13;豎直向上;(2)不變。【分析】(1)物體處于平衡狀態,受平衡力;(2)相互平衡的兩個力,一定滿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解答】解:(1)把A和B看成一個整體,整體靜止,處于平衡狀態,一定受平衡力,摩擦力與重力平衡,此時整體的重力等于8N+5N=13N,此時整體所受摩擦力大小等于13N,也就是B所受的摩擦力等于13N,方向與重力方向相反,摩擦力方向豎直向上;(2)若增大水平壓力F,整體仍然處于靜止狀態,整體仍然受平衡力,摩擦力還是與重力平衡,A與B整體的重力不變,摩擦力不變。故答案為:(1)13;豎直向上;(2)不變。【點評】主要考查平衡狀態和平衡力,難度不大。16.【答案】A【分析】(1)分析物體受到的力,不是物體對其它物體施加的力。(2)物體靜止的傳送帶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作用;物體隨傳送帶一起向右運動,物體有向左運動的趨勢,物體受到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和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可以確定摩擦力方向。【解答】解:A、B、物體正在向右勻速運動,物體相對傳送帶靜止,物體受到重力和傳送帶的支持力作用;物體不受向右的摩擦力作用。故選項A正確,選項B、D錯誤。C、物體對傳送帶的壓力,傳送帶是受力物體,物體是施力物體。故C選項是錯誤的。故選:A。【點評】物體受到摩擦力的方向不是和物體運動方向相反,而是和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這點一定要注意。17.【答案】A【分析】(1)物體不受力或受平衡力運動狀態不變;物體受力不平衡時,運動狀態一定改變;(2)力的作用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物體運動不需要力維持;(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時,受到另一個物體的反作用力;④物體不受力的作用時,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解答】解:A、氣排球在空中運動過程中,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與空氣的阻力,這兩個力不是平衡力,所以氣排球的運動狀態一定發生改變,故A正確;B、手拍球使球飛出去,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故B錯誤;C、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抽球出去時,球受到力的作用,手也受到球的反作用力,故C錯誤;D、空中飛行的氣排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將沿原來的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原方向不一定是水平,故D錯誤。故選:A。【點評】此題考查力的作用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平衡力和牛頓第一定律的應用,深入理解基本規律,是正確解答的關鍵。18.【答案】C【分析】(1)物體具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即慣性,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運動速度和受力情況無關;(2)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受到力,會給施力物體一個反作用力。【解答】解:A、木塊和車一起向右勻速直線運動,以小車為參照物,木塊靜止,故A錯誤;B、慣性只與質量有關,與速度無關,故B錯誤;C、小車突然剎車,由于慣性,木塊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所以向右運動,故C正確;D、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兩個物體上,木塊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參照物、力作用的相互性、慣性及力與運動的關系,知識點較多,屬于中等題。19.【答案】C【分析】(1)判斷平衡力要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來分析,一對平衡力必須符合四個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作用在同一直線上;(2)水平地面上,物體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等于物體的重力;(3)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一切物體都有慣性;(4)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解答】解:A、小雪受到的重力與滑雪板對小雪的支持力,小雪在斜面上滑雪,二力大小不相等,方向不相反,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A錯誤;B、小雪對滑雪板的壓力與小雪受到的重力方向都向下,不是一對平衡力,故B錯誤;C、小雪在水平滑道滑向終點時,停止用力不能立即停下來是因為她具有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故C正確;D、小雪用滑雪桿撐地加速滑行,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故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以生活中滑雪的一個場景綜合考查學生對多個物理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常見題目。20.【答案】D【分析】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壓力,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減小摩擦力的方法:減小壓力,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用滾動代替滑動,使接觸面脫離。【解答】解:A、輪胎表面凹凸不平的花紋,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故A正確;B、舉重運動員上場之前會在手心涂碳酸鎂粉末是通過增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故B正確;C、體操運動員在杠上做回環動作時手握杠不能太緊,是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通過減小壓力來減小摩擦,故C正確;D、用光滑的材料做滑梯,是通過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故D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屬于基礎題目。21.【答案】A【分析】要能夠正確的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理解力與運動的關系;二力平衡的條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并在同一條直線上。【解答】解:A、根據伽利略的斜面實驗可以知道,運動的物體最終停下來是因為受到了摩擦阻力的緣故,所以A正確;B、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慣性是物體本身固有的一種性質,不能用“受慣性作用”這樣的詞語表達,所以B錯;C、張彥同學靜止不動,在這是因為他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單杠對他的拉力和他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D、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在地球附近的一切物體都受到重力的作用,與物體的運動狀態無關,故D錯。故選:A。【點評】本題中學生易出錯的地方是關于慣性的知識,必須明確慣性是物體的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一種特性,只跟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越大,慣性也越大,慣性大小是指改變物體原來運動狀態的難易程度,不是數量的大小。22.【答案】D【分析】兩個物體相互接觸,并在接觸面上有一個運動趨勢,此時在接觸面上就會產生一個阻礙物體運動的力,該力就是摩擦力,即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與物體運動趨勢方向相反。【解答】解:由于用水平力F拉木塊A,使A、B、C一起沿水平面向右勻速運動,即若把ABC看做一個整體,即該整體向右運動,故該整體所受的摩擦力是向左的;對于C來說,是由于A的摩擦力導致C向右運動,故A對C的摩擦力是向右的,據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C對A的摩擦力是向左的;對于C和B來說,B是在C的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運動,故C對B的摩擦力是向右的,同理,B對C的摩擦力是向左的。故選:D。【點評】知道摩擦力的方向始終與物體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且明白在此題中,物塊B、C之所以運動是由于摩擦力的造成的是該題的解決關鍵。23.【答案】C【分析】(1)當兩物體發生相對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2)一般情況下,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3)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時,受平衡力作用,即合力為零。【解答】解:A、對A受力分析:A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水平向右的滑動摩擦力的作用,A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拉力和滑動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故A受到B的摩擦力為30N,方向水平向右;根據力的相互性可知,A對B的摩擦力為30N,方向水平向左,故A錯誤;BC、對整體分析,整體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水平向右的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地面對B的摩擦力,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30N﹣22N=8N,方向水平向右,故C正確,B錯誤;D、物體間力的作用時相互的,地面對物體B的摩擦力的大小為8N,物體B對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為8N,方向水平向左,故D錯誤。故選:C。【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解題的關鍵是根據運動情況分析物體所受的力及其關系,同時要注意影響摩擦力條件的應用。24.【答案】C【分析】(1)小車受水平向右的作用力,但小車底板是光滑的,所以小球與車廂底板之間沒有摩擦力,即小球不受水平方向的力;(2)小球只受豎直方向的重力和支持力,這兩個力是平衡力。【解答】解:對小球受力分析可知,車內的小球只受豎直方向的重力和支持力,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小球所受合外力為零,所以無論車廂如何運動,小球相對于地面仍然處于靜止狀態。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關鍵能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判斷物體的狀態,要注意本題暗含的條件(光滑即不受摩擦力的作用)。25.【答案】C【分析】(1)空手“吸”易拉罐魔術利用的是大氣壓;(2)液體和氣體對浸在其中的物體有豎直向上的托力,物理學中把這個托力叫做浮力;(3)相互作用力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4)平衡力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解答】解:A、表演魔術時,盡可能擠出易拉罐和手之間的空氣,易拉罐在大氣壓力的作用下被“吸”起,故A正確;B、浸在空氣中的物體受到浮力,所以易拉罐在空氣中受到浮力的作用,故B正確;C、易拉罐保持靜止時,受到的重力和大氣的壓力是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C錯誤;D、易拉罐保持靜止時,易拉罐的重力和易拉罐對手的壓力是作用在不同物體的兩個力,不是一對平衡力,故D正確。故選:C。【點評】此題考查大氣壓的應用、浮力、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區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區別主要在于: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兩個物體上的力。26.【答案】A【分析】平衡力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一對平衡力作用力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作用在兩個不同物體上;A、B兩物體分別進行受力分析,根據平衡分析B物體受到的支持力大小及B對A的壓力。【解答】解:A、B對A的支持力和A對B的壓力是相互作用力,所以A物體受到的支持力與B物體受到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A正確;B、A物體受到3個力,壓力F和A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支持力,A物體受到的重力與壓力F之和等于A物體受到的支持力(即GA+F=FB支持A),所以A物體受到的重力與A物體受到的支持力不是一對平衡力,故B錯誤;C、把A、B兩物體看作一個整體,整體受到地面向上的支持力、向下的總重力和向下的壓力F,由于整體靜止,所以整體受到的支持力(即B物體受到的支持力)等于物體A和物體B的總重力加上壓力F,故C錯誤;D、B物體受到A對它的壓力等于B對A的支持力(它們為相互作用力),則根據B項解答可知,B物體受到的壓力為GA+F,故D錯誤。故選:A。【點評】解決本題的關鍵知道平衡力、作用力反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27.【答案】D【分析】(1)二力平衡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作用在一個物體上。(2)相互作用力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解答】解:A、缸受到的重力與演員受到的重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B、演員對地面的壓力與地面對演員的支持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故B錯誤;C、缸受到的重力和演員對缸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C錯誤;D、缸對演員的壓力與演員對缸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D正確。故選:D。【點評】知道二力平衡的條件和相互作用力的條件,并且會區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是解決本題的關鍵。28.【答案】B【分析】(1)物體保持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時處于平衡狀態,受到的力為平衡力,據此結合0~3s內物體的狀態進行解答;(2)根據圖乙可知,第3秒時物塊剛好被拉動,此時物塊受到的拉力和自身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根據圖甲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與時間成正比,據此得出第3秒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即為物塊的重力,根據G=mg求出物塊的質量,利用ρ求出物體的密度;(3)物體不受力時總保持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4)根據圖甲得出第1秒時物塊受到的拉力,此時物塊受到豎直向上的拉力、地面的支持力和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處于平衡狀態,根據物塊受到的合力為零求出物體受到地面的支持力。【解答】解:A.由圖乙可知,0~3s內物塊的速度為零處于靜止狀態,則物體受力平衡,故A正確;B.由圖乙可知,第3秒時物塊剛好被拉動,此時物塊受到的拉力和自身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由圖甲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與時間成正比,且比例系數k=1N/s,則第3秒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3N,所以物塊的重力G=F=3N,物塊的質量m0.3kg=300g,物體的密度ρ0.3g/cm3,故B錯誤;C.物體不受力時總保持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t=4s時,物體處于運動狀態,物體不受力后,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故C錯誤;D.由圖甲可知,第1秒時物塊受到的拉力F′=1N,此時物塊受到豎直向上的拉力F′、地面的支持力F支持和豎直向下的重力G作用處于平衡狀態,由物塊受到的合力為零可得F′+F支持=G,則物體受到地面的支持力F支持=G﹣F′=3N﹣1N=2N,故D正確。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了平衡狀態的判斷和重力公式、密度公式、壓強公式的綜合應用等,從圖像中獲取有用的信息是關鍵。29.【答案】D【分析】(1)平衡力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2)摩擦力是由于物體相互接觸,并且發生相對運動或者有相對運動的趨勢而產生的,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解答】解:A、木塊與小車處于相對靜止狀態,沒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所以沒有受到小車的摩擦力,故A正確;B、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所以小明對小車的推力與小車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故B正確;C、小明后面的腳相對于地面有向后運動的趨勢,所以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前,故C正確;D、小車的重力與地面對小車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故選:D。【點評】此題考查平衡力的辨別和摩擦力的方向,本題易錯點在D選項摩擦力方向的判斷上,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摩擦力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無關,要判斷摩擦力的方向應先判斷出物體間的相對運動方向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30.【答案】30;等于。【分析】豎直向上抽出時,根據力的平衡可知,向上的力等于方向向下的力的合力,方向向下的力有重力與摩擦力,根據力的平衡得到摩擦力;豎直向下時,摩擦力方向向上,重力方向向下,再根據力的平衡關系得到所用拉力;物體無論是做勻速直線運動還是靜止都處于平衡狀態,由二力的平衡條件可得出摩擦力的大小。【解答】解:豎直向上抽出物體時,根據力的平衡知:F=G+f=1300N,則摩擦力為f=F﹣G=130N﹣50N=80N;豎直向下抽出物體時,有F′=f﹣G=80N﹣50N=30N;用F=120N的水平壓力將重為50N的物體壓在豎直的墻壁上靜止不動,物體豎直方向受重力和向上的摩擦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摩擦力大小為50N,方向豎直向上;減小對物體的壓力,物體沿著墻壁勻速下滑,仍然處于平衡狀態,此時物體B受到的摩擦力仍然等于物體的重力,即摩擦力大小仍為50N。故答案為:30;等于。【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同一直線上力的合成,明確物體受力方向,根據力的平衡得到摩擦力,是正確解答的關鍵。31.【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分析】物體B處于平衡狀態,據此判斷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根據摩擦力的概念可判斷其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對A進行受力分析,再進一步確定地面對A的摩擦力大??;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據此分析。【解答】解: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4N,則彈簧測力計對B的拉力為4N,方向向左;B水平方向上受拉力和摩擦力,由二力平衡可得,摩擦力與拉力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摩擦力大小為4N;摩擦力水平向右;以A為研究對象,它受到向右的拉力為18N,同時受到地面對它的摩擦力和物體B對它的摩擦力,二者之和為18N,所以地面對物體A的摩擦力為18N﹣4N=14N;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當水平拉力F增大到20N,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故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還為14N。故答案為:右;14;14。【點評】本題考查摩擦力的大小計算與方向的判斷,要學會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知道各個力之間的關系是正確解答的關鍵。32.【答案】否;b。【分析】物體的平衡態包括: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若它離開B的瞬間,所有外力都消失,小鋼球將沿著曲線的切線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解答】解:在AB段運動時,物體做曲線運動,速度的方向時刻變化,其狀態不斷改變,故受力不平衡;若它離開B的瞬間,所有外力都消失,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小鋼球將沿著曲線的切線方向即b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故答案為:否;b。【點評】本題是對曲線運動速度的考查,理解慣性與運動的關系,注意做曲線運動的物體的速度的方向,是沿著曲線的切線方向的。33.【答案】(1)靜摩擦力;增大;(2)不變;(3)見解答圖。【分析】平衡狀態指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處于平衡狀態的物體受力平衡;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是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解答】解:(1)在拉力從0開始增大到F1之前,木塊始終保持靜止,物塊與桌面間的摩擦力為靜摩擦力,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摩擦力等于拉力,拉力增大,摩擦力大小在一直增大;(2)當物塊開始運動后,若水平拉力繼續增大,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物塊所受摩擦力不變;(3)滑動摩擦力f隨拉力F的變化圖像如圖所示:故答案為:(1)靜摩擦力;增大;(2)不變;(3)見解答圖。【點評】本題考查了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要求學生熟練掌握。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精準把脈·聚焦中考】2025年中考科學專項沖刺限時精練精練13 摩擦力 平衡力 受力分析01 摩擦力1、定義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生或者已經發生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生一種阻礙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力,這種力就叫做 。2、摩擦力產生的條件①兩物體相互接觸,且接觸面粗糙;②要發生或已經發生相對運動;③在接觸面上,物體間有相互擠壓的作用,即有壓力。3、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粗糙程度有關,而與接觸面的面積 。壓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 。02 二力平衡與相互作用力區別1、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區別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相同點 大小 大小_____ 大小_____方向 方向_____ 方向_____作用 作用在同一條 直線上 作用在同一條 直線上不同點 ① 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作用在不同物體上② 一個力消失后另一個力可存在 同時存在,同時消失03 受力分析1、受力分析受力分析是把指定研究對象在特定物理情景中所受外力找出來,并畫出示意圖的方法。初中階段的受力分析,主要是通過平衡狀態分析力的大小、方向;或通過物體所受力的大小、方向來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2、受力分析前先掌握力的分類(1)接觸產生的力,如推力、拉力、壓力、支持力、摩擦力等;(2)不接觸產生的力,如重力、電荷之間的作用力,磁極之間的作用力等。3、受力分析思路分解(1)明確研究對象;(2)確定物體是否處于平衡狀態;(3)正確、有序的畫出研究對象的受力示意圖.先畫出非接觸的力,一般是重力;再找接觸的力;(4)檢查所畫的力,找到每一個力是否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檢查分析結果與物體所處狀態是否相符;(5)列出力的關系。4、選取受力分析對象的特殊方法(1)整體法;(2)隔離法。01 摩擦力大小、摩擦力突變問題1.如圖所示,有一重力不計的方形容器,被水平力F壓在豎直的墻面上處于靜止狀態,現緩慢地向容器內注水,直到將容器剛好盛滿為止,在此過程中容器始終保持靜止,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變B.容器受到的摩擦力逐漸增大C.水平力F一定不變D.水平力F必須逐漸增大2.如圖,物體甲在壓力F1的作用下靜止在豎直墻面上;物體乙在拉力F2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若力F1和F2同時增大,則兩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會( )A.甲不變,乙不變 B.甲不變,乙增大C.甲增大,乙不變 D.甲增大,乙增大3.如圖所示,疊放在一起的物體A和B,在大小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了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則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A.甲、乙兩圖中B物體受到A物體對它的摩擦力均為FB.甲、乙兩圖中B物體受到水平面對它的摩擦力均為FC.甲、乙兩圖中A物體受到B物體對它的摩擦力均為FD.甲、乙兩圖中A物體受到B物體對它的摩擦力均為零4.小明同學想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為了提高測量的精確度,用力傳感器顯示拉力F的大小。如圖所示,讓驅動裝置帶動傳送帶順時針運行,木塊保持靜止不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木塊受水平向右的靜摩擦力作用B.若力傳感器的示數為F,則傳送帶受到大小為F、水平向右的摩擦力C.若傳送帶運行的速度變大,則力傳感器的示數仍保持不變D.若將同樣大小的鐵塊置于木塊上方,則力傳感器的示數仍保持不變5.如圖所示,光滑的地面上有一足夠長的木板,在木板的右端固定著一個滑輪(不計繩與滑輪間的摩擦),木板上面放置一個小木塊,小木塊一端連接著彈簧測力計。當拉力F為10N時,木板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然后把拉力增大到20N時,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0NB.小木塊將保持靜止C.木板仍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D.以木板為參照物,小木塊將向左運動02 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區分6.春晚舞蹈詩劇《只此青綠》再現了中國古代畫作《千里江山圖》的盛景。圖甲中左側表演者呈現出一個優美且難度極大的后仰動作,其簡化圖如圖乙所示。人后仰平衡且靜止時,雙腳的著地點可看作A點和B點,兩個點都受到地面支持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表演者受到重力的作用線一定經過B點B.表演者受到重力的作用線可能經過B點C.表演者受到重力的作用線可能經過B點右側D.表演者受到重力的作用線一定經過A點和B點之間7.全民運動已經成為社會熱點。如圖所示,小科在水平冰面上滑冰車時,用釬子用力杵冰面,冰車加速向前滑行,但停止用力后會慢慢停下來,不計空氣阻力。對此現象分析正確的是( )A.冰車加速向前滑行是由于釬子給冰面的力大于冰面給釬子的力B.小科停止用力后,冰車能繼續向前滑行是因為冰車受到慣性力C.扔掉釬子,冰車繼續滑行,冰車受到阻力和地面對冰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D.停止用力后,若一切外力都消失,則小科和冰車一起向前做勻速直線運動8.如圖為“筷子提米”實驗,米與杯子一起懸空保持靜止,下列力中與筷子對米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的是( ?。?br/>A.米的重力 B.杯子的重力C.米和筷子所受總重力 D.米和杯子所受總重力9.有一茶杯靜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對桌面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B.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對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C.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對桌面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D.茶杯受到的重力與桌面對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10.排球墊球是常見的體育活動。如圖所示,剛離開手的排球從a點豎直向上運動到最高點b點(忽略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從a點到b點,排球的慣性逐漸減小B.從a點到b點,排球一直受到重力和手對它的作用力C.在b點時,排球處于平衡狀態D.墊球時,手部有痛感是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1.如圖所示為某同學在勻速行駛的高鐵的水平桌面上拍攝的始終屹立不倒的硬幣。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br/>A.硬幣對桌面的壓力與硬幣的重力方向相同B.硬幣對桌面的壓力與硬幣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C.桌面對硬幣的支持力大小等于硬幣的重力大小D.硬幣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硬幣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03 物體的受力分析12.如圖所示,用F=6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勻速拉動物塊A時,物塊B靜止不動,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4N,則物塊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為( ?。?br/>A.6N,水平向左 B.4N,水平向右C.6N,水平向右 D.4N,水平向左13.小車在水平方向受到兩個拉力F1和F2的作用,拉力F1和F2的大小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和丙,小車的運動狀態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丁,根據圖像,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br/>A.t=1s時,小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3N,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B.t=3s時,小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3N,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C.t=7s時,小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2N,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D.在4到6s這個時間段,若桌面變得絕對光滑,小車將勻速直線運動14.如圖所示,三物塊A、B、C疊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拉力F作用于C物體,使A、B、C以相同速度水平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1)桌面對A的摩擦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平拉力F。(2)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取走B,A將做 (填“加速”“勻速”或“減速”)運動。15.物塊A的重力為5牛,物塊B的重力為8牛。將物塊A放在物塊B上,如圖所示,用大小為40牛的水平力F將物塊B壓在豎直黑板表面保持靜止?;卮鹣铝袉栴}。(1)此時物塊B受到的摩擦力為 牛,方向為 。(2)若增大水平壓力F,則物塊B受到的摩擦力如何變化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1.如圖所示,水平傳送帶上的物體正在向右勻速運動,分析物體受到的力有( ?。?br/>A.重力、傳送帶的支持力B.重力、傳送帶的支持力、向右的摩擦力C.重力、對傳送帶的壓力D.重力、傳送帶的支持力、向左的摩擦力2.如圖是打氣排球時精彩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氣排球在空中飛行過程中,運動狀態一定發生改變B.手拍球使球飛出去,說明力是物體運動的原因C.手抽球出去,說明只有球才受到力的作用D.空中飛行的氣排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3.如圖所示,將木塊放在小車上,同小車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以小車為參照物,木塊是運動的B.小車速度越大,慣性越大C.向右運動過程中突然剎車,木塊會繼續向右運動D.木塊的重力與小車對木塊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4.滑雪運動包含了很多科學知識,如圖是小雪正在滑雪的場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小雪受到的重力與滑雪板對小雪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B.小雪對滑雪板的壓力與小雪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C.小雪在水平滑道滑向終點時,停止用力不能立即停下來是因為她具有慣性D.小雪用滑雪桿撐地加速滑行,說明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5.下列說法與其對應的科學原理不匹配的是( )A.自行車輪胎表面制成凹凸不平的花紋是為了增大摩擦B.舉重運動員上場之前會在手心涂碳酸鎂粉末是為了增大摩擦C.體操運動員在杠上做回環動作時手握杠不能太緊是為了減小摩擦D.用光滑的材料做滑梯是為了增大摩擦6.如圖是某學生在運動場上看到的一些場景,他運用學過的物理知識進行分析,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王浩同學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滾動時慢慢停下來,是因為足球受到摩擦力的作用B.張紅同學百米沖線后沒有立即停下來,是因為受到慣性的作用C.張彥同學在做引體向上,當他在單杠上靜止不動時,他對單杠的拉力和他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D.李寧同學正在跳高,當他騰躍到最高點時,不受重力的作用7.如圖所示,A、B兩相同正方體木塊放在水平面上,長木板C放在它們上面。用水平力F拉木塊A,使A、B、C一起沿水平面向右做勻速運動,則( ?。?br/>A.A對C的摩擦力向左 B.C對A的摩擦力向右C.B對C的摩擦力向右 D.C對B的摩擦力向右8.如圖所示,物體A在拉力F=30N的作用下以0.1m/s的速度在足夠長的物體B表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B在水平地面上靜止,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22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物體A對物體B的摩擦力的大小為30N,方向向右B.地面對物體B的摩擦力的大小為22N,方向向左C.地面對物體B的摩擦力的大小為8N,方向向右D.物體B對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為22N,方向向右9.小球A靜止放在光滑車廂底板上(設車廂底板足夠長),如圖所示。當車廂受到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時,車廂從靜止開始在水平地面上做速度越來越大的直線運動,則小球A相對于地面的運動情況是( ?。?br/>A.做勻速直線運動B.作與車廂同方向速度越來越大的直線運動C.處于靜止狀態D.作與車廂反方向速度越來越大的直線運動10.老師喜歡在課堂上表演科學魔術,如圖是老師表演的“空手吸易拉罐”魔術,將手掌用力按壓在易拉罐底部,然后舉起手臂,易拉罐就離開了桌面。有關敘述不合理的是( )A.該魔術表演成功的關鍵是盡可能擠出易拉罐和手之間的空氣B.易拉罐在空氣中受到浮力的作用C.易拉罐保持靜止時,易拉罐的重力和大氣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D.易拉罐保持靜止時,易拉罐的重力和易拉罐對手的壓力不是一對平衡力11.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靜止疊放著A、B兩物體,物體A上表面受到一豎直向下的壓力F,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A物體受到的支持力與B物體受到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B.A物體受到的重力與A物體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C.B物體受到的支持力大小等于物體A和物體B的總重力D.B物體受到A對它的壓力大小與F的大小相同12.如圖所示是雜技表演項目“頂缸”,圖中演員頂著缸靜止不動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缸受到的重力與演員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B.演員對地面的壓力與地面對演員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C.缸受到的重力和演員對缸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D.缸對演員的壓力與演員對缸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13.如圖所示,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一邊長為10cm的正方體物塊。在整個過程中,甲圖像表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與時間關系,乙圖像表示物體運動速度大小與時間關系,根據圖像信息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0~3s內物體受力平衡B.該物體的密度為0.2g/cm3C.若t=4s時所有外力都消失,物體將做勻速直線運動D.t=1s時物體受到地面的支持力2N14.如圖,在小明的推動下,小車與放置的木塊一起以相同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前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br/>A.此時木塊未受到小車的摩擦力B.小明對小車的推力等于小車受到的摩擦力C.小明后面的腳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前D.小車受到的重力與地面對小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15.如圖A,重為50牛的物體被夾在兩固定且豎直放置的木板之間,用大小為130牛的力恰好可以將物體A從木板中豎直向上抽出,那么能將A豎直向下抽出的力為 牛。另有一物體B重也為50牛,用120牛的力壓在豎直的墻壁上靜止不動?,F加大對物體的壓力,則物體B與墻壁之間的摩擦力 50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6.如圖所示,在18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木板A在水平地面勻速向右運動的過程中,物體B相對于地面靜止,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4N,則B所受滑動摩擦力方向水平向 (選填“左”或“右”),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 N.當水平拉力F增大到20N,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 N。(16題圖) (17題圖)17.如圖水平桌面上有一弧形彎道。小鋼球從A端滾入,若保持速度大小不變,從B端離開,它在AB段運動時,受力是否平衡? (選填“是”或“否”)。若它離開B的瞬間,所有外力都消失,小鋼球會沿著 (選填“a”、“b”“c”或“d”)方向運動。18.摩擦力分為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兩物體向只有相對運動趨勢而沒有相對運動的摩擦力稱為靜摩擦力;兩物體間發生了相對運動的摩擦力稱為滑動摩擦力。小科為上了研究摩擦力的特點,做了如下實驗: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木塊(如圖1)。拉力F逐漸增大到某一數值F1之前,木塊始終保持靜止。而當拉力F增大到F1時,木塊恰好開始運動;此后只需用F2(F1>F2)大小的拉力,物塊就可以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此實驗過程,可知:(1)在拉力從0開始增大到F1之前,物塊受到的拉力與物塊受到的 ?。ㄌ睢办o摩擦力”或“滑動摩擦力”)為一對平衡力。其大小在一直 ?。ㄌ睢霸龃蟆薄皽p小”或“不變”)。(2)當物塊開始運動后,若水平拉力繼續增大,物塊所受摩擦力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3)圖二中已定性的畫出靜摩擦力f隨拉力F的變化圖像,請在圖中補充完成滑動摩擦力f隨拉力F的變化圖像。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精準把脈·聚焦中考】2025年中考科學專項沖刺限時精練 精練13 摩擦力 平衡力 受力分析(原卷版).docx 【精準把脈·聚焦中考】2025年中考科學專項沖刺限時精練 精練13 摩擦力 平衡力 受力分析(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