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節 彈性碰撞與非彈性碰撞第六節 自然界中的守恒定律1~7題每題7分,共49分考點一 碰撞的分類1.下列關于碰撞的理解正確的是( )A.碰撞是指相對運動的物體相遇時,在極短時間內它們的運動狀態發生了顯著變化的過程B.在碰撞現象中,一般內力都遠大于外力,所以可以認為碰撞時系統的動能守恒C.如果碰撞過程中機械能守恒,這樣的碰撞叫作非彈性碰撞D.微觀粒子的相互作用由于不發生直接接觸,所以不能稱其為碰撞2.甲、乙兩人穿著同款充氣“防護服”,由于兩人初次穿充氣服,走路時控制不好平衡,所以兩人發生了碰撞。若甲的質量為3m,乙的質量為m,且以相同的速率v在光滑水平面上發生相向碰撞,碰撞后甲靜止不動,則這次碰撞屬于( )A.彈性碰撞 B.非彈性碰撞C.完全非彈性碰撞 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考點二 彈性碰撞的實例分析3.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三個完全相同的小球,它們排成一條直線,2、3小球靜止并靠在一起,1小球以速度v0撞向2、3小球,如圖所示。設碰撞中不損失機械能,則碰后三個小球的速度大小分別是( )A.v1=v2=v3=v0B.v1=0,v2=v3=v0C.v1=0,v2=v3=v0D.v1=v2=0,v3=v04.(多選)如圖所示,大小、形狀相同的兩小球A、B在同一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線相向運動,小球A的質量為m、速度大小為v0、速度方向水平向右,小球B的質量也為m、速度大小為2v0、速度方向水平向左,兩小球發生彈性碰撞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球A向左運動,小球B靜止B.小球A向左運動,小球B向右運動C.小球A的動能增加了mv02D.小球B的動量變化量大小為mv05.(2023·廣州市第十六中學高二期中)如圖,水平放置的圓環形窄槽固定在桌面上,槽內有兩個大小相同的小球a、b,球b靜止在槽中位置P。球a以一定初速度沿槽運動,在位置P與球b發生彈性碰撞,碰后球a反彈,并在位置Q與球b再次碰撞。已知∠POQ=90°,忽略摩擦,且兩小球可視為質點,則a、b兩球質量之比為( )A.3∶1 B.1∶3C.5∶3 D.3∶5考點三 碰撞的可能性問題6.(2023·廣東省高二期中)如圖所示,動量分別為pA=6 kg· m/s,pB=8 kg· m/s的兩個小球A、B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一直線向右運動,經過一段時間后兩球發生正碰,分別用ΔpA、ΔpB表示兩小球動量的變化量,則下列選項中可能正確的是( )A.ΔpA=3 kg·m/s,ΔpB=3 kg·m/sB.ΔpA=-2 kg·m/s,ΔpB=2 kg·m/sC.ΔpA=3 kg·m/s,ΔpB=-3 kg·m/sD.ΔpA=-12 kg·m/s,ΔpB=12 kg·m/s7.(多選)(2023·佛山市順德區華僑中學高二月考)質量為m、速度為v的A球跟質量為3m的靜止B球發生正碰。碰撞可能是彈性的,也可能是非彈性的,因此,碰撞后B球的速度允許有不同的值。碰撞后B球的速度可能是( )A.0.8v B.0.5v C.0.4v D.0.2v8~9題每題9分,10題16分,共34分8.(2024·廣州大學附屬中學高二開學考)如圖所示,兩質量分別為m1和m2的彈性小球A、B疊放在一起,從高度為h處自由落下,h遠大于兩小球半徑,落地瞬間,B先與地面碰撞,后與A碰撞,所有的碰撞都是彈性碰撞,且都發生在豎直方向、碰撞時間均可忽略不計。已知m2=3m1,則A反彈后能達到的高度為( )A.h B.2h C.3h D.4h9.(多選)(2023·汕頭市潮陽一中明光學校高二期中)A、B兩個物塊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發生正碰,碰撞時間極短,兩物塊運動的s-t圖像如圖所示,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碰撞后A、B兩個物塊運動方向相同B.碰撞前、后A物塊的速度大小之比為5∶3C.A、B的質量之比m1∶m2=2∶3D.此碰撞為彈性碰撞10.(16分)(2024·廣州六中高二階段檢測)如圖所示,三個質量分別為2 kg、1 kg、1 kg的木塊A、B、C放置在光滑水平軌道上,開始時B、C均靜止,A以初速度v0=6 m/s向右運動,A與B發生彈性碰撞后分開,B又與C發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求:(1)(5分)A與B碰撞后A、B各自速度大小;(2)(5分)B與C碰撞后的共同速度大小;(3)(6分)B與C碰撞過程中損失的動能。11.(17分)(2023·韶關市高二期末)如圖所示為冰壺比賽場地示意圖,在某次比賽中,紅方隊員將紅色冰壺以v0=3.2 m/s的速度從P點推出,冰壺在冰面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并恰好停在營壘邊緣上的A點,然后黃方隊員推出的黃色冰壺在A點與紅方靜止的冰壺發生對心碰撞,碰撞時間極短,碰后紅壺停在營壘邊緣上的B點,黃壺停在營壘中心O與A點連線的中點C,已知P、A兩點間距離l=25.6 m,營壘半徑R=1.8 m,g=10 m/s2,紅壺和黃壺可視為質點,質量均為m=20 kg,且與冰面的動摩擦因數相同。(1)(4分)求冰壺與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2)(6分)求黃壺與紅壺碰撞前瞬間速度v的大小;(3)(7分)黃壺與紅壺的碰撞是彈性碰撞還是非彈性碰撞?請說明理由。第五節 彈性碰撞與非彈性碰撞第六節 自然界中的守恒定律1.A [碰撞是十分普遍的現象,它是相對運動的物體相遇時在極短時間內發生的一種現象,一般內力遠大于外力,系統動量守恒,動能不一定守恒。如果碰撞中機械能守恒,就叫作彈性碰撞。微觀粒子的相互作用同樣具有短時間內發生強大內力作用的特點,所以仍然是碰撞,故A正確。]2.A [設碰撞后乙的速度為v′,以甲的運動方向為正方向,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可得3mv-mv=mv′,故碰后乙的速度為v′=2v;碰前甲、乙的總動能為Ek=×3mv2+mv2=2mv2,碰后甲、乙的總動能為Ek′=mv′2=2mv2,由于碰撞前后總動能相等,所以此碰撞為彈性碰撞,故A正確。]3.D [兩個質量相等的小球發生彈性正碰,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恒、機械能守恒,碰撞后將交換速度。先是1、2小球碰撞,交換速度,v1=0,v2=v0,然后2、3小球碰撞,交換速度,v2=0,v3=v0,故最終狀態是v1=v2=0,v3=v0,D項正確。]4.BC [兩小球發生彈性碰撞,令碰撞后A球和B球的速度分別為vA和vB,取向左為正,則m(-v0)+m×2v0=mvA+mvB,mv02+m(2v0)2=mvA2+mvB2,解得vA=2v0,vB=-v0,所以小球A向左運動,小球B向右運動,A錯誤,B正確;小球A的動能增加了ΔEkA=mvA2-mv02=mv02,C正確;小球B的動量變化量為Δp=mvB-m×2v0=m(-v0)-m×2v0=-3mv0,D錯誤。]5.D [由動量守恒可知,兩小球在位置P相碰后兩球的速度方向相反,且在相同時間內,b球運動的弧長為a球運動的弧長的3倍,則有vb=-3va,由動量守恒定律有mav=mbvb+mava,由能量守恒定律有mav2=mava2+mbvb2,聯立解得=,故A、B、C錯誤,D正確。]6.B [由題意可知,無論小球A反彈或者不反彈,小球A的動量一定減小,即動量變化ΔpA<0,選項A、C錯誤;由動量守恒,得pA+pB=pA′+pB′,化簡得pA′-pA=-(pB′-pB),即ΔpB=-ΔpA,當ΔpA=-2 kg·m/s時,ΔpB=2 kg·m/s,且碰后系統的總動能不增加,選項B正確;當ΔpA=-12 kg·m/s,ΔpB=12 kg·m/s時,系統雖然滿足動量守恒,但是碰后系統的總動能增加,不可能實現,選項D錯誤。]7.BC [取向右為正方向,碰撞滿足動量守恒,設碰后A球速度為v1,B球速度為v2,若兩球發生彈性碰撞,則mv=mv1+3mv2,mv2=mv12+·3mv22,解得v2=0.5v;若為完全非彈性碰撞,則mv=(m+3m)v′,解得:v′=0.25v,則B球的速度取值范圍在0.25v~0.5v之間,符合題意的是B、C。]8.D [下降過程為自由落體運動,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位移公式得v2=2gh,解得觸地時兩球速度相同,為v=,B球碰撞地之后,速度瞬間反向,大小相等,選A球與B球碰撞過程為研究過程,碰撞前后動量守恒,設碰后A球、B球速度大小分別為v1、v2,選豎直向上為正方向,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2v-m1v=m1v1+m2v2。由能量守恒定律得(m1+m2)v2=m1v12+m2v22,由題可知m2=3m1,聯立解得v1=2,反彈后高度為H==4h,故D正確,A、B、C錯誤。]9.CD [因為s-t圖像的斜率表示速度,且斜率的正負表示速度的方向,由圖像可知,碰撞后A、B兩個物塊運動方向相反,故A錯誤;由圖像可得,碰撞前A物塊的速度為v1==5 m/s,碰撞后A物塊的速度為v1′==-1 m/s,所以碰撞前、后A物塊的速度大小之比為5∶1,故B錯誤;同理可得,碰撞前、后B物塊的速度分別為v2=0,v2′==4 m/s,設A、B的質量分別為m1、m2,則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1v1=m1v1′+m2v2′,解得m1∶m2=2∶3,故C正確;因為碰撞前、后A、B機械能分別為E=m1v12=12.5m1,E′=m1v1′2+m2v2′2=12.5m1=E,即碰撞前后系統機械能守恒,故此碰撞為彈性碰撞,故D正確。]10.(1)2 m/s 8 m/s (2)4 m/s(3)16 J解析 (1)設A與B碰撞后A、B的速度分別為vA、vB,由于A與B發生彈性碰撞,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和機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Av0=mAvA+mBvBmAv02=mAvA2+mBvB2聯立解得vA=2 m/s,vB=8 m/s(2)B與C發生碰撞并粘在一起,設B與C碰撞后的共同速度為v共,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可得mBvB=(mB+mC)v共解得v共=4 m/s(3)B與C碰撞過程中損失的動能為ΔEk=mBvB2-(mB+mC)v共2=16 J。11.(1)0.02 (2)1.8 m/s (3)非彈性碰撞,理由見解析解析 (1)紅色冰壺從P點推出后,從P到A點由動能定理得-μmgl=0-mv02解得冰壺與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02(2)設紅壺碰撞后瞬間速度為v1,黃壺碰撞后瞬間速度為v2,由動能定理得-μmglAB=0-mv12,-μmglAC=0-mv22解得v1=1.2 m/s,v2=0.6 m/s黃壺與紅壺的碰撞過程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v=mv1+mv2解得黃壺與紅壺碰撞前瞬間速度大小為v=1.8 m/s(3)黃壺與紅壺碰撞前系統的動能Ek=mv2=×20×1.82 J=32.4 J黃壺與紅壺碰撞后系統的總動能Ek′=mv12+mv22=×20×(1.22+0.62) J=18 J則Ek>Ek′所以黃壺與紅壺的碰撞是非彈性碰撞。第五節 彈性碰撞與非彈性碰撞第六節 自然界中的守恒定律[學習目標] 1.掌握彈性碰撞、非彈性碰撞的特點(重點)。2.能運用動量和能量的觀點分析、解決一維碰撞的問題(重難點)。3. 理解實際碰撞中應遵循的三個原則,會對碰撞的可能性進行分析判斷(難點)。4.進一步了解物體運動過程中的各種守恒定律。一、碰撞的分類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做如下實驗:(1)兩個相同的剛性球懸掛于同一水平面,兩懸點的距離等于剛性球的直徑大小,線長相等,將其中一球拉開至一定角度,松手后使之與另一球發生正碰。(2)在兩個球上分別套上尼龍搭扣做的套圈,做同樣的碰撞。記下碰撞后兩球達到的最大高度,并思考下列問題。①在以上兩種情況下,兩個球碰撞前后的總機械能是否相等?可能的原因是什么?②如果碰撞前后總機械能不相等,是否違反了機械能守恒定律?③總結以上兩種碰撞情況的區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碰撞(1)定義:碰撞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在相遇的__________時間內產生________的相互作用。(2)特點:物體組成的系統所受外力________內力,且相互作用時間________,所以可以認為系統在碰撞過程中________守恒。說明:(1)在碰撞發生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相互作用力先是急劇增大,然后急劇減小,平均作用力很大。(2)在物體發生碰撞的瞬間,可忽略物體的位移,認為物體在碰撞前后的極短時間內仍在同一位置。2.分類(1)彈性碰撞:兩球碰撞后,它們的形變__________完全恢復,則沒有機械能損失,碰撞前后兩小球構成的系統的__________相等。(2)非彈性碰撞:兩球碰撞后,它們的形變__________完全恢復原狀,這時將有一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碰撞前后系統的機械能__________。(3)完全非彈性碰撞:兩球碰撞后粘在一起,機械能損失__________。如圖所示,在汽車碰撞測試中兩車相向碰撞,碰撞后均靜止。這種碰撞屬于哪種碰撞?碰撞過程損失的機械能去了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1 (2024·廣州市第六十五中學高二期中)某次訓練中使用的冰壺A和冰壺B的質量均為20 kg,初始時兩冰壺之間的距離s=7.5 m,運動員以v0=2 m/s的初速度將冰壺A水平擲出后,與靜止的冰壺B碰撞,碰后冰壺A的速度大小變為vA=0.2 m/s,方向不變,碰撞時間極短。已知兩冰壺與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0.02,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1)冰壺A與B碰撞前的速度大小v1;(2)兩冰壺碰撞后瞬間B的速度大小vB;(3)判斷兩冰壺碰撞是彈性碰撞還是非彈性碰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碰撞的實例分析如圖所示,質量為m2的物體B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物體B的左端連有輕彈簧,質量為m1的物體A以速度v1向B運動。在Ⅰ位置,物體A與物體B的輕彈簧剛好接觸,彈簧開始被壓縮,物體A開始減速,物體B開始加速;到Ⅱ位置,物體A、B的速度剛好相等(設為v),彈簧被壓縮到最短;到Ⅲ位置,物體A、B的速度分別為v1′和v2′。試分析以下問題:(1)在Ⅲ位置,如果彈簧可以恢復到原長,從Ⅰ到Ⅲ的過程中機械能是否守恒?試計算在Ⅲ位置時A、B的最終速度。(2)在Ⅲ位置,彈簧只能部分恢復,不能回到原長,從Ⅰ到Ⅲ的過程中機械能是否守恒?該碰撞是哪類碰撞?(3)在Ⅱ位置,彈簧彈性失效,從Ⅰ到Ⅱ的過程中機械能是否守恒?與(2)問有什么區別?該碰撞是哪類碰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發生__________形變,碰撞后彈簧可以恢復原長,碰撞前后機械能不變。2.彈簧發生__________形變,碰撞后彈簧只能部分恢復原長,碰撞過程有部分機械能轉化為__________。3.在完全非彈性碰撞過程中,系統的動能損失__________。在以上第(1)問彈性碰撞過程中,分別討論完成以下問題:1.以碰前物體m1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1)若m1=m2,則有v1′=__________,v2′=__________,即碰撞后兩物體速度__________。(2)若m1>m2,則v1′______0, v2′______0(均填“>”“=”或“<”),表示v1′和v2′都與v1方向__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3)若m1”“=”或“<”),表示v1′與v1方向__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2.繼續思考:若m1 m2,則v1′=____________,v2′=__________;若m1 m2,則v1′=________,v2′=______。例2 (2023·江門市培英高級中學高二期中)如圖,質量為m=3 kg的滑塊靜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質量為m1=2 kg的小球以10 m/s的速率向右運動。(1)若小球碰到滑塊后又以1 m/s的速率被彈回,求滑塊獲得的速度大小;(2)若小球碰到滑塊兩者黏在一起運動,求之后的共同速度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小球與滑塊的碰撞沒有能量損失,求碰撞后小球、滑塊的速度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 若碰撞過程中的能量損失未知,則碰后滑塊的速度在什么范圍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動一靜碰撞問題的討論質量為m1的球a以速度v1和靜止的質量為m2的球b碰撞,碰后球a、b的速度分別為v1′和v2′。根據能量損失情況不同,討論碰后可能出現的情況如下:(1)彈性碰撞:v1′=v1,v2′=v1。(2)完全非彈性碰撞:v1′=v2′=v1。(3)一般情況下:v1≥v1′≥v1,v1≥v2′≥v1。例3 一種未知粒子跟靜止的氫原子核正碰,測出碰撞后氫原子核的速度是3.3×107 m/s。該未知粒子跟靜止的氮原子核正碰時,測出碰撞后氮原子核的速度是4.4×106 m/s。已知氫原子核的質量是mH,氮原子核的質量是14mH,上述碰撞都是彈性碰撞,請你根據以上實驗數據計算:粒子的質量與氫核的質量mH有什么關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碰撞可能性問題請從動量守恒、能量守恒及碰撞前后兩物體速度關系的角度,分析碰撞能發生需滿足的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4 (多選)(2024·清遠市高一期末)兩個球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沿同一直線、同一方向運動,B球在前,A球在后。mA=2 kg,mB=3 kg,vA=6 m/s,vB=2 m/s。當A球與B球發生碰撞后,A、B兩球的速度可能為( )A.vA′=3 m/s,vB′=4 m/sB.vA′=3 m/s,vB′=5 m/sC.vA′=3.6 m/s,vB′=3.6 m/sD.vA′=4 m/s,vB′=3 m/s例5 (2024·佛山市鄭裕彤中學高二月考)某運動員在進行臺球比賽,他在某一桿擊球過程中,白色球(主球)和花色球碰撞前后都在同一直線上運動,碰前白色球A的動量pA=5 kg·m/s,花色球B靜止,碰后花色球B的動量變為pB′=4 kg·m/s,則兩球質量mA與mB間的關系可能是( )A.mB=mA B.mB=mAC.mB=2mA D.mB=5mA四、自然界中的守恒定律1.系統:物理學上常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視為一個系統。2.物理量的守恒定律:物質所處的系統若沒有__________的因素使系統的這些物理量發生改變,則系統內部的這些物理量總和保持__________。物理量的守恒性質保證了系統的相對穩定性。守恒定律只有在合適的系統和范圍才適用。3.動量守恒定律:如果系統的____________,系統的總動量不變,如果在某個方向系統合外力為零,則系統在該方向的動量守恒,如果系統某個方向的動量發生了改變,則該方向必然受到一個__________,__________的值等于系統在該方向動量的改變量。4.機械能守恒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系統的總機械能不變。5.能量守恒定律:系統機械能增加或減少時必然有其他形式的能量__________,而且系統機械能的變化量和其他形式能量的變化量是__________的。答案精析一、例1 (1)1 m/s (2)0.8 m/s(3)非彈性碰撞解析 (1)冰壺A從開始運動到與冰壺B碰撞前,根據動能定理可得-μmgs=mv12-mv02代入數據解得v1=1 m/s(2)兩冰壺碰撞過程中,滿足動量守恒,則有mv1=mvA+mvB代入數據解得vB=0.8 m/s(3)碰撞前兩冰壺的總動能為Ek1=mv12=10 J碰撞后兩冰壺的總動能為Ek2=mvA2+mvB2=6.8 J由于Ek1>Ek2,可知兩冰壺碰撞為非彈性碰撞。二、例2 (1) m/s (2)4 m/s (3)2 m/s 8 m/s解析 (1)對小球和滑塊組成的系統,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豎直方向上所受合力為零,系統動量守恒,以小球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由動量守恒定律有m1v0=-m1v1+mv2代入數據解得v2= m/s,方向水平向右;(2)若小球碰到滑塊兩者黏在一起運動,由動量守恒定律有m1v0=(m1+m)v,解得之后的共同速度v=4 m/s,方向水平向右;(3)根據動量守恒定律m1v0=m1v1+mv2,小球與滑塊的碰撞沒有能量損失為彈性碰撞,碰撞過程中機械能守恒,即m1v02=m1v12+mv22聯立解得v1=-2 m/s,v2=8 m/s即碰后瞬間小球速度大小為2 m/s,方向水平向左,滑塊的速度大小為8 m/s,方向水平向右。拓展 4 m/s≤v2≤8 m/s例3 相等解析 兩次碰撞都遵守動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設未知粒子的質量為m,初速度為v0,取碰撞前未知粒子速度方向為正方向,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可得mv0=mv+mH·vH,mv02=mv2+mHvH2由此可得vH=v0同樣可求出未知粒子與氮原子核碰撞后,氮核的速度vN=v0=v0實驗中測得氫核的速度為vH=3.3×107 m/s,氮核的速度為:vN=4.4×106 m/s。由以上式子可得m=mH即氫核的質量mH與粒子的質量相等。三、例4 AC [兩球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恒,有mAvA+mBvB=mAvA′+mBvB′=18 kg·m/s,又碰撞過程系統動能不增加,有mAvA2+mBvB2≥mAvA′2+mBvB′2,即42 J≥mAvA′2+mBvB′2,碰撞后若兩球同向運動時,A球的速度不能大于B球的速度,即vA≤vB,代入選項A中的數據可知mAvA1′+mBvB1′=18 kg·m/s,42 J>mAvA1′2+mBvB1′2=33 J且速度也合理,故A正確;代入選項B中的數據可知mAvA2′+mBvB2′=21 kg·m/s,故B錯誤;代入選項C中的數據可知mAvA3′+mBvB3′=18 kg·m/s,42 J>mAvA3′2+mBvB3′2=32.4 J且速度也合理,故C正確;代入選項D中的數據可知mAvA4′+mBvB4′=17 kg·m/s且速度也不合理,故D錯誤。]例5 C [ 碰撞過程系統動量守恒,以白色球A的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由動量守恒定律得pA+pB=pA′+pB′,解得pA′=1 kg·m/s,根據碰撞過程總動能不增加,則有+≥+,解得mB≥mA,碰后,兩球同向運動,A的速度不大于B的速度,則≤,解得mB≤4mA,綜上可知mA≤mB≤4mA,故選C。](共71張PPT)DIYIZHANG第一章第五節 彈性碰撞與非彈性碰撞第六節 自然界中的守恒定律1.掌握彈性碰撞、非彈性碰撞的特點(重點)。2.能運用動量和能量的觀點分析、解決一維碰撞的問題(重難點)。3. 理解實際碰撞中應遵循的三個原則,會對碰撞的可能性進行分析判斷(難點)。4.進一步了解物體運動過程中的各種守恒定律。學習目標一、碰撞的分類二、碰撞的實例分析課時對點練三、碰撞可能性問題四、自然界中的守恒定律內容索引碰撞的分類一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做如下實驗:(1)兩個相同的剛性球懸掛于同一水平面,兩懸點的距離等于剛性球的直徑大小,線長相等,將其中一球拉開至一定角度,松手后使之與另一球發生正碰。答案 第一種情況下,兩球碰撞前后的總機械能幾乎相等;第二種情況下,兩球碰撞前后的總機械能不相等,可能的原因是碰撞的過程中有機械能轉化為了其他形式的能量。(2)在兩個球上分別套上尼龍搭扣做的套圈,做同樣的碰撞。記下碰撞后兩球達到的最大高度,并思考下列問題。①在以上兩種情況下,兩個球碰撞前后的總機械能是否相等?可能的原因是什么?答案 碰撞前后總機械能不相等,不違反機械能守恒定律。②如果碰撞前后總機械能不相等,是否違反了機械能守恒定律?答案 兩種碰撞情況中損失機械能的大小不同,剛性球碰撞損失的機械能較少,帶有尼龍搭扣做的套圈的球碰撞損失的機械能較多。③總結以上兩種碰撞情況的區別。1.碰撞(1)定義:碰撞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在相遇的 時間內產生_________的相互作用。(2)特點:物體組成的系統所受外力 內力,且相互作用時間 ,所以可以認為系統在碰撞過程中 守恒。說明:(1)在碰撞發生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相互作用力先是急劇增大,然后急劇減小,平均作用力很大。(2)在物體發生碰撞的瞬間,可忽略物體的位移,認為物體在碰撞前后的極短時間內仍在同一位置。極短梳理與總結非常大遠小于極短動量2.分類(1)彈性碰撞:兩球碰撞后,它們的形變 完全恢復,則沒有機械能損失,碰撞前后兩小球構成的系統的 相等。(2)非彈性碰撞:兩球碰撞后,它們的形變 完全恢復原狀,這時將有一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碰撞前后系統的機械能 。(3)完全非彈性碰撞:兩球碰撞后粘在一起,機械能損失 。能機械能不能最大不再相等討論與交流如圖所示,在汽車碰撞測試中兩車相向碰撞,碰撞后均靜止。這種碰撞屬于哪種碰撞?碰撞過程損失的機械能去了哪里?答案 完全非彈性碰撞,碰撞中兩車的作用力使車輛發生無法恢復的形變,損失的機械能轉化為了內能。 (2024·廣州市第六十五中學高二期中)某次訓練中使用的冰壺A和冰壺B的質量均為20 kg,初始時兩冰壺之間的距離s=7.5 m,運動員以v0=2 m/s的初速度將冰壺A水平擲出后,與靜止的冰壺B碰撞,碰后冰壺A的速度大小變為vA=0.2 m/s,方向不變,碰撞時間極短。已知兩冰壺與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0.02,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1)冰壺A與B碰撞前的速度大小v1;例1答案 1 m/s 冰壺A從開始運動到與冰壺B碰撞前,代入數據解得v1=1 m/s(2)兩冰壺碰撞后瞬間B的速度大小vB;答案 0.8 m/s 兩冰壺碰撞過程中,滿足動量守恒,則有mv1=mvA+mvB代入數據解得vB=0.8 m/s(3)判斷兩冰壺碰撞是彈性碰撞還是非彈性碰撞。答案 非彈性碰撞碰撞前兩冰壺的總動能為碰撞后兩冰壺的總動能為由于Ek1>Ek2,可知兩冰壺碰撞為非彈性碰撞。返回碰撞的實例分析二如圖所示,質量為m2的物體B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物體B的左端連有輕彈簧,質量為m1的物體A以速度v1向B運動。在Ⅰ位置,物體A與物體B的輕彈簧剛好接觸,彈簧開始被壓縮,物體A開始減速,物體B開始加速;到Ⅱ位置,物體A、B的速度剛好相等(設為v),彈簧被壓縮到最短;到Ⅲ位置,物體A、B的速度分別為v1′和v2′。試分析以下問題:(1)在Ⅲ位置,如果彈簧可以恢復到原長,從Ⅰ到Ⅲ的過程中機械能是否守恒?試計算在Ⅲ位置時A、B的最終速度。答案 系統的機械能守恒;由動量守恒定律和機械能守恒定律,有m1v1=m1v1′+m2v2′,解得物體A、B的最終速度分別為(2)在Ⅲ位置,彈簧只能部分恢復,不能回到原長,從Ⅰ到Ⅲ的過程中機械能是否守恒?該碰撞是哪類碰撞?答案 系統的機械能不守恒;這種碰撞是非彈性碰撞。(3)在Ⅱ位置,彈簧彈性失效,從Ⅰ到Ⅱ的過程中機械能是否守恒?與(2)問有什么區別?該碰撞是哪類碰撞?答案 系統的機械能不守恒;此過程碰后兩者速度相同,與(2)問相比損失的機械能更多,這種碰撞是完全非彈性碰撞。1.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發生 形變,碰撞后彈簧可以恢復原長,碰撞前后機械能不變。2.彈簧發生 形變,碰撞后彈簧只能部分恢復原長,碰撞過程有部分機械能轉化為 。3.在完全非彈性碰撞過程中,系統的動能損失 。彈性梳理與總結塑性內能最大討論與交流在以上第(1)問彈性碰撞過程中,分別討論完成以下問題:1.以碰前物體m1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1)若m1=m2,則有v1′= ,v2′= ,即碰撞后兩物體速度 。(2)若m1>m2,則v1′ 0, v2′ 0(均填“>”“=”或“<”),表示v1′和v2′都與v1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3)若m1”“=”或“<”),表示v1′與v1方向(填“相同”或“相反”)。0v1互換>>相同<相反2.繼續思考:若m1 m2,則v1′= ,v2′= ;若m1 m2,則v1′= ,v2′= 。v12v1-v10 (2023·江門市培英高級中學高二期中)如圖,質量為m=3 kg的滑塊靜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質量為m1=2 kg的小球以10 m/s的速率向右運動。(1)若小球碰到滑塊后又以1 m/s的速率被彈回,求滑塊獲得的速度大小;例2對小球和滑塊組成的系統,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豎直方向上所受合力為零,系統動量守恒,以小球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由動量守恒定律有m1v0=-m1v1+mv2(2)若小球碰到滑塊兩者黏在一起運動,求之后的共同速度大小;若小球碰到滑塊兩者黏在一起運動,由動量守恒定律有m1v0=(m1+m)v,解得之后的共同速度v=4 m/s,方向水平向右;答案 4 m/s (3)若小球與滑塊的碰撞沒有能量損失,求碰撞后小球、滑塊的速度大小。根據動量守恒定律m1v0=m1v1+mv2,小球與滑塊的碰撞沒有能量損失為彈性碰撞,答案 2 m/s 8 m/s聯立解得v1=-2 m/s,v2=8 m/s即碰后瞬間小球速度大小為2 m/s,方向水平向左,滑塊的速度大小為8 m/s,方向水平向右。拓展 若碰撞過程中的能量損失未知,則碰后滑塊的速度在什么范圍內?答案 4 m/s≤v2≤8 m/s總結提升一動一靜碰撞問題的討論質量為m1的球a以速度v1和靜止的質量為m2的球b碰撞,碰后球a、b的速度分別為v1′和v2′。根據能量損失情況不同,討論碰后可能出現的情況如下:(3)一般情況下: 一種未知粒子跟靜止的氫原子核正碰,測出碰撞后氫原子核的速度是3.3×107 m/s。該未知粒子跟靜止的氮原子核正碰時,測出碰撞后氮原子核的速度是4.4×106 m/s。已知氫原子核的質量是mH,氮原子核的質量是14mH,上述碰撞都是彈性碰撞,請你根據以上實驗數據計算:粒子的質量與氫核的質量mH有什么關系?例3答案 相等兩次碰撞都遵守動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設未知粒子的質量為m,初速度為v0,取碰撞前未知粒子速度方向為正方向,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可得mv0=mv+mH·vH,實驗中測得氫核的速度為vH=3.3×107 m/s,氮核的速度為:vN=4.4×106 m/s。由以上式子可得m=mH即氫核的質量mH與粒子的質量相等。返回碰撞可能性問題三請從動量守恒、能量守恒及碰撞前后兩物體速度關系的角度,分析碰撞能發生需滿足的條件。答案 碰撞能發生遵從的三個原則。(1)系統動量守恒,即p1+p2=p1′+p2′。(3)速度要合理:①若碰前兩物體相向運動:除均靜止外,至少有一個物體的運動方向發生改變。②若碰前兩物體同向運動:碰前一定滿足v后>v前。碰后兩物體速度滿足v后′≤v前′。 (多選)(2024·清遠市高一期末)兩個球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沿同一直線、同一方向運動,B球在前,A球在后。mA=2 kg,mB=3 kg,vA=6 m/s,vB=2 m/s。當A球與B球發生碰撞后,A、B兩球的速度可能為A.vA′=3 m/s,vB′=4 m/sB.vA′=3 m/s,vB′=5 m/sC.vA′=3.6 m/s,vB′=3.6 m/sD.vA′=4 m/s,vB′=3 m/s例4√√兩球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恒,有mAvA+mBvB=mAvA′+mBvB′=18 kg·m/s,又碰撞過程系統動能不增加,代入選項B中的數據可知mAvA2′+mBvB2′=21 kg·m/s,故B錯誤;代入選項D中的數據可知mAvA4′+mBvB4′=17 kg·m/s且速度也不合理,故D錯誤。 (2024·佛山市鄭裕彤中學高二月考)某運動員在進行臺球比賽,他在某一桿擊球過程中,白色球(主球)和花色球碰撞前后都在同一直線上運動,碰前白色球A的動量pA=5 kg·m/s,花色球B靜止,碰后花色球B的動量變為pB′=4 kg·m/s,則兩球質量mA與mB間的關系可能是例5√碰撞過程系統動量守恒,以白色球A的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由動量守恒定律得pA+pB=pA′+pB′,解得pA′=1 kg·m/s,返回自然界中的守恒定律四1.系統:物理學上常將 視為一個系統。2.物理量的守恒定律:物質所處的系統若沒有 的因素使系統的這些物理量發生改變,則系統內部的這些物理量總和保持 。物理量的守恒性質保證了系統的相對穩定性。守恒定律只有在合適的系統和范圍才適用。3.動量守恒定律:如果系統的 ,系統的總動量不變,如果在某個方向系統合外力為零,則系統在該方向的動量守恒,如果系統某個方向的動量發生了改變,則該方向必然受到一個 , 的值等于系統在該方向動量的改變量。物體及與之相互作用的因素系統外不變合外力為零沖量沖量4.機械能守恒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系統的總機械能不變。5.能量守恒定律:系統機械能增加或減少時必然有其他形式的能量_____________,而且系統機械能的變化量和其他形式能量的變化量是 的。系統外力與系統內除重力和彈力外的其他內力做功的代數和為零減小或增加相同返回課時對點練五考點一 碰撞的分類1.下列關于碰撞的理解正確的是A.碰撞是指相對運動的物體相遇時,在極短時間內它們的運動狀態發生了顯著變化的過程B.在碰撞現象中,一般內力都遠大于外力,所以可以認為碰撞時系統的動能守恒C.如果碰撞過程中機械能守恒,這樣的碰撞叫作非彈性碰撞D.微觀粒子的相互作用由于不發生直接接觸,所以不能稱其為碰撞1234567891011基礎對點練√1234567891011碰撞是十分普遍的現象,它是相對運動的物體相遇時在極短時間內發生的一種現象,一般內力遠大于外力,系統動量守恒,動能不一定守恒。如果碰撞中機械能守恒,就叫作彈性碰撞。微觀粒子的相互作用同樣具有短時間內發生強大內力作用的特點,所以仍然是碰撞,故A正確。2.甲、乙兩人穿著同款充氣“防護服”,由于兩人初次穿充氣服,走路時控制不好平衡,所以兩人發生了碰撞。若甲的質量為3m,乙的質量為m,且以相同的速率v在光滑水平面上發生相向碰撞,碰撞后甲靜止不動,則這次碰撞屬于A.彈性碰撞 B.非彈性碰撞C.完全非彈性碰撞 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12345678910111234567891011設碰撞后乙的速度為v′,以甲的運動方向為正方向,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可得3mv-mv=mv′,故碰后乙的速度為v′=2v;由于碰撞前后總動能相等,所以此碰撞為彈性碰撞,故A正確。考點二 彈性碰撞的實例分析3.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三個完全相同的小球,它們排成一條直線,2、3小球靜止并靠在一起,1小球以速度v0撞向2、3小球,如圖所示。設碰撞中不損失機械能,則碰后三個小球的速度大小分別是1234567891011√1234567891011兩個質量相等的小球發生彈性正碰,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恒、機械能守恒,碰撞后將交換速度。先是1、2小球碰撞,交換速度,v1=0,v2=v0,然后2、3小球碰撞,交換速度,v2=0,v3=v0,故最終狀態是v1=v2=0,v3=v0,D項正確。4.(多選)如圖所示,大小、形狀相同的兩小球A、B在同一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線相向運動,小球A的質量為m、速度大小為v0、速度方向水平向右,小球B的質量也為m、速度大小為2v0、速度方向水平向左,兩小球發生彈性碰撞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小球A向左運動,小球B靜止B.小球A向左運動,小球B向右運動1234567891011D.小球B的動量變化量大小為mv0√√兩小球發生彈性碰撞,令碰撞后A球和B球的速度分別為vA和vB,取向左為正,1234567891011解得vA=2v0,vB=-v0,所以小球A向左運動,小球B向右運動,A錯誤,B正確;小球B的動量變化量為Δp=mvB-m×2v0=m(-v0)-m×2v0=-3mv0,D錯誤。5.(2023·廣州市第十六中學高二期中)如圖,水平放置的圓環形窄槽固定在桌面上,槽內有兩個大小相同的小球a、b,球b靜止在槽中位置P。球a以一定初速度沿槽運動,在位置P與球b發生彈性碰撞,碰后球a反彈,并在位置Q與球b再次碰撞。已知∠POQ=90°,忽略摩擦,且兩小球可視為質點,則a、b兩球質量之比為A.3∶1 B.1∶3C.5∶3 D.3∶51234567891011√1234567891011由動量守恒可知,兩小球在位置P相碰后兩球的速度方向相反,且在相同時間內,b球運動的弧長為a球運動的弧長的3倍,則有vb=-3va,由動量守恒定律有mav=mbvb+mava,考點三 碰撞的可能性問題6.(2023·廣東省高二期中)如圖所示,動量分別為pA=6 kg· m/s,pB=8 kg·m/s的兩個小球A、B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一直線向右運動,經過一段時間后兩球發生正碰,分別用ΔpA、ΔpB表示兩小球動量的變化量,則下列選項中可能正確的是A.ΔpA=3 kg·m/s,ΔpB=3 kg·m/sB.ΔpA=-2 kg·m/s,ΔpB=2 kg·m/sC.ΔpA=3 kg·m/s,ΔpB=-3 kg·m/sD.ΔpA=-12 kg·m/s,ΔpB=12 kg·m/s1234567891011√1234567891011由題意可知,無論小球A反彈或者不反彈,小球A的動量一定減小,即動量變化ΔpA<0,選項A、C錯誤;由動量守恒,得pA+pB=pA′+pB′,化簡得pA′-pA=-(pB′-pB),即ΔpB=-ΔpA,當ΔpA=-2 kg·m/s時,ΔpB=2 kg·m/s,且碰后系統的總動能不增加,選項B正確;當ΔpA=-12 kg·m/s,ΔpB=12 kg·m/s時,系統雖然滿足動量守恒,但是碰后系統的總動能增加,不可能實現,選項D錯誤。7.(多選)(2023·佛山市順德區華僑中學高二月考)質量為m、速度為v的A球跟質量為3m的靜止B球發生正碰。碰撞可能是彈性的,也可能是非彈性的,因此,碰撞后B球的速度允許有不同的值。碰撞后B球的速度可能是A.0.8v B.0.5v C.0.4v D.0.2v√1234567891011√1234567891011取向右為正方向,碰撞滿足動量守恒,設碰后A球速度為v1,B球速度為v2,若兩球發生彈性碰撞,若為完全非彈性碰撞,則mv=(m+3m)v′,解得:v′=0.25v,則B球的速度取值范圍在0.25v~0.5v之間,符合題意的是B、C。8.(2024·廣州大學附屬中學高二開學考)如圖所示,兩質量分別為m1和m2的彈性小球A、B疊放在一起,從高度為h處自由落下,h遠大于兩小球半徑,落地瞬間,B先與地面碰撞,后與A碰撞,所有的碰撞都是彈性碰撞,且都發生在豎直方向、碰撞時間均可忽略不計。已知m2=3m1,則A反彈后能達到的高度為A.h B.2h C.3h D.4h1234567891011√能力綜合練1234567891011設碰后A球、B球速度大小分別為v1、v2,選豎直向上為正方向,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2v-m1v=m1v1+m2v2。12345678910119.(多選)(2023·汕頭市潮陽一中明光學校高二期中)A、B兩個物塊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發生正碰,碰撞時間極短,兩物塊運動的s-t圖像如圖所示,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碰撞后A、B兩個物塊運動方向相同B.碰撞前、后A物塊的速度大小之比為5∶3C.A、B的質量之比m1∶m2=2∶3D.此碰撞為彈性碰撞1234567891011√√1234567891011因為s-t圖像的斜率表示速度,且斜率的正負表示速度的方向,由圖像可知,碰撞后A、B兩個物塊運動方向相反,故A錯誤;所以碰撞前、后A物塊的速度大小之比為5∶1,故B錯誤;1234567891011設A、B的質量分別為m1、m2,則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1v1=m1v1′+m2v2′,解得m1∶m2=2∶3,故C正確;10.(2024·廣州六中高二階段檢測)如圖所示,三個質量分別為2 kg、1 kg、1 kg的木塊A、B、C放置在光滑水平軌道上,開始時B、C均靜止,A以初速度v0=6 m/s向右運動,A與B發生彈性碰撞后分開,B又與C發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求:(1)A與B碰撞后A、B各自速度大小;1234567891011答案 2 m/s 8 m/s 1234567891011設A與B碰撞后A、B的速度分別為vA、vB,由于A與B發生彈性碰撞,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和機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Av0=mAvA+mBvB聯立解得vA=2 m/s,vB=8 m/s(2)B與C碰撞后的共同速度大小;1234567891011答案 4 m/s B與C發生碰撞并粘在一起,設B與C碰撞后的共同速度為v共,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可得mBvB=(mB+mC)v共解得v共=4 m/s(3)B與C碰撞過程中損失的動能。1234567891011答案 16 JB與C碰撞過程中損失的動能為11.(2023·韶關市高二期末)如圖所示為冰壺比賽場地示意圖,在某次比賽中,紅方隊員將紅色冰壺以v0=3.2 m/s的速度從P點推出,冰壺在冰面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并恰好停在營壘邊緣上的A點,然后黃方隊員推出的黃色冰壺在A點與紅方靜止的冰壺發生對心碰撞,碰撞時間極短,碰后紅壺停在營壘邊緣上的B點,黃壺停在營壘中心O與A點連線的中點C,已知P、A兩點間距離l=25.6 m,營壘半徑R=1.8 m,g=10 m/s2,紅壺和黃壺可視為質點,質量均為m=20 kg,且與冰面的動摩擦因數相同。1234567891011尖子生選練(1)求冰壺與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1234567891011答案 0.02 紅色冰壺從P點推出后,從P到A點由動能定理得解得冰壺與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02(2)求黃壺與紅壺碰撞前瞬間速度v的大小;1234567891011答案 1.8 m/s 1234567891011設紅壺碰撞后瞬間速度為v1,黃壺碰撞后瞬間速度為v2,由動能定理得解得v1=1.2 m/s,v2=0.6 m/s黃壺與紅壺的碰撞過程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v=mv1+mv2解得黃壺與紅壺碰撞前瞬間速度大小為v=1.8 m/s(3)黃壺與紅壺的碰撞是彈性碰撞還是非彈性碰撞?請說明理由。1234567891011答案 非彈性碰撞,理由見解析1234567891011黃壺與紅壺碰撞前系統的動能黃壺與紅壺碰撞后系統的總動能則Ek>Ek′所以黃壺與紅壺的碰撞是非彈性碰撞。返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章 第五節 彈性碰撞與非彈性碰撞 第六節 自然界中的守恒定律 練習(含解析).docx 第一章 第五節 彈性碰撞與非彈性碰撞 第六節 自然界中的守恒定律.docx 第一章 第五節 彈性碰撞與非彈性碰撞 第六節 自然界中的守恒定律.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