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章 第五節 彈性碰撞與非彈性碰撞 第六節 自然界中的守恒定律(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粵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 第一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章 第五節 彈性碰撞與非彈性碰撞 第六節 自然界中的守恒定律(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粵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 第一冊

資源簡介

第五節 彈性碰撞與非彈性碰撞
第六節 自然界中的守恒定律
1~7題每題7分,共49分
考點一 碰撞的分類
1.下列關于碰撞的理解正確的是(  )
A.碰撞是指相對運動的物體相遇時,在極短時間內它們的運動狀態發生了顯著變化的過程
B.在碰撞現象中,一般內力都遠大于外力,所以可以認為碰撞時系統的動能守恒
C.如果碰撞過程中機械能守恒,這樣的碰撞叫作非彈性碰撞
D.微觀粒子的相互作用由于不發生直接接觸,所以不能稱其為碰撞
2.甲、乙兩人穿著同款充氣“防護服”,由于兩人初次穿充氣服,走路時控制不好平衡,所以兩人發生了碰撞。若甲的質量為3m,乙的質量為m,且以相同的速率v在光滑水平面上發生相向碰撞,碰撞后甲靜止不動,則這次碰撞屬于(  )
A.彈性碰撞 B.非彈性碰撞
C.完全非彈性碰撞 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
考點二 彈性碰撞的實例分析
3.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三個完全相同的小球,它們排成一條直線,2、3小球靜止并靠在一起,1小球以速度v0撞向2、3小球,如圖所示。設碰撞中不損失機械能,則碰后三個小球的速度大小分別是(  )
A.v1=v2=v3=v0
B.v1=0,v2=v3=v0
C.v1=0,v2=v3=v0
D.v1=v2=0,v3=v0
4.(多選)如圖所示,大小、形狀相同的兩小球A、B在同一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線相向運動,小球A的質量為m、速度大小為v0、速度方向水平向右,小球B的質量也為m、速度大小為2v0、速度方向水平向左,兩小球發生彈性碰撞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A向左運動,小球B靜止
B.小球A向左運動,小球B向右運動
C.小球A的動能增加了mv02
D.小球B的動量變化量大小為mv0
5.(2023·廣州市第十六中學高二期中)如圖,水平放置的圓環形窄槽固定在桌面上,槽內有兩個大小相同的小球a、b,球b靜止在槽中位置P。球a以一定初速度沿槽運動,在位置P與球b發生彈性碰撞,碰后球a反彈,并在位置Q與球b再次碰撞。已知∠POQ=90°,忽略摩擦,且兩小球可視為質點,則a、b兩球質量之比為(  )
A.3∶1 B.1∶3
C.5∶3 D.3∶5
考點三 碰撞的可能性問題
6.(2023·廣東省高二期中)如圖所示,動量分別為pA=6 kg· m/s,pB=8 kg· m/s的兩個小球A、B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一直線向右運動,經過一段時間后兩球發生正碰,分別用ΔpA、ΔpB表示兩小球動量的變化量,則下列選項中可能正確的是(  )
A.ΔpA=3 kg·m/s,ΔpB=3 kg·m/s
B.ΔpA=-2 kg·m/s,ΔpB=2 kg·m/s
C.ΔpA=3 kg·m/s,ΔpB=-3 kg·m/s
D.ΔpA=-12 kg·m/s,ΔpB=12 kg·m/s
7.(多選)(2023·佛山市順德區華僑中學高二月考)質量為m、速度為v的A球跟質量為3m的靜止B球發生正碰。碰撞可能是彈性的,也可能是非彈性的,因此,碰撞后B球的速度允許有不同的值。碰撞后B球的速度可能是(  )
A.0.8v B.0.5v C.0.4v D.0.2v
8~9題每題9分,10題16分,共34分
8.(2024·廣州大學附屬中學高二開學考)如圖所示,兩質量分別為m1和m2的彈性小球A、B疊放在一起,從高度為h處自由落下,h遠大于兩小球半徑,落地瞬間,B先與地面碰撞,后與A碰撞,所有的碰撞都是彈性碰撞,且都發生在豎直方向、碰撞時間均可忽略不計。已知m2=3m1,則A反彈后能達到的高度為(  )
A.h B.2h C.3h D.4h
9.(多選)(2023·汕頭市潮陽一中明光學校高二期中)A、B兩個物塊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發生正碰,碰撞時間極短,兩物塊運動的s-t圖像如圖所示,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碰撞后A、B兩個物塊運動方向相同
B.碰撞前、后A物塊的速度大小之比為5∶3
C.A、B的質量之比m1∶m2=2∶3
D.此碰撞為彈性碰撞
10.(16分)(2024·廣州六中高二階段檢測)如圖所示,三個質量分別為2 kg、1 kg、1 kg的木塊A、B、C放置在光滑水平軌道上,開始時B、C均靜止,A以初速度v0=6 m/s向右運動,A與B發生彈性碰撞后分開,B又與C發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求:
(1)(5分)A與B碰撞后A、B各自速度大小;
(2)(5分)B與C碰撞后的共同速度大小;
(3)(6分)B與C碰撞過程中損失的動能。
11.(17分)(2023·韶關市高二期末)如圖所示為冰壺比賽場地示意圖,在某次比賽中,紅方隊員將紅色冰壺以v0=3.2 m/s的速度從P點推出,冰壺在冰面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并恰好停在營壘邊緣上的A點,然后黃方隊員推出的黃色冰壺在A點與紅方靜止的冰壺發生對心碰撞,碰撞時間極短,碰后紅壺停在營壘邊緣上的B點,黃壺停在營壘中心O與A點連線的中點C,已知P、A兩點間距離l=25.6 m,營壘半徑R=1.8 m,g=10 m/s2,紅壺和黃壺可視為質點,質量均為m=20 kg,且與冰面的動摩擦因數相同。
(1)(4分)求冰壺與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
(2)(6分)求黃壺與紅壺碰撞前瞬間速度v的大小;
(3)(7分)黃壺與紅壺的碰撞是彈性碰撞還是非彈性碰撞?請說明理由。
第五節 彈性碰撞與非彈性碰撞
第六節 自然界中的守恒定律
1.A [碰撞是十分普遍的現象,它是相對運動的物體相遇時在極短時間內發生的一種現象,一般內力遠大于外力,系統動量守恒,動能不一定守恒。如果碰撞中機械能守恒,就叫作彈性碰撞。微觀粒子的相互作用同樣具有短時間內發生強大內力作用的特點,所以仍然是碰撞,故A正確。]
2.A [設碰撞后乙的速度為v′,以甲的運動方向為正方向,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可得3mv-mv=mv′,故碰后乙的速度為v′=2v;碰前甲、乙的總動能為Ek=×3mv2+mv2=2mv2,碰后甲、乙的總動能為Ek′=mv′2=2mv2,由于碰撞前后總動能相等,所以此碰撞為彈性碰撞,故A正確。]
3.D [兩個質量相等的小球發生彈性正碰,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恒、機械能守恒,碰撞后將交換速度。先是1、2小球碰撞,交換速度,v1=0,v2=v0,然后2、3小球碰撞,交換速度,v2=0,v3=v0,故最終狀態是v1=v2=0,v3=v0,D項正確。]
4.BC [兩小球發生彈性碰撞,令碰撞后A球和B球的速度分別為vA和vB,取向左為正,則m(-v0)+m×2v0=mvA+mvB,mv02+m(2v0)2=mvA2+mvB2,解得vA=2v0,vB=-v0,所以小球A向左運動,小球B向右運動,A錯誤,B正確;小球A的動能增加了ΔEkA=mvA2-mv02=mv02,C正確;小球B的動量變化量為Δp=mvB-m×2v0=m(-v0)-m×2v0=-3mv0,D錯誤。]
5.D [由動量守恒可知,兩小球在位置P相碰后兩球的速度方向相反,且在相同時間內,b球運動的弧長為a球運動的弧長的3倍,則有vb=-3va,由動量守恒定律有mav=mbvb+mava,由能量守恒定律有mav2=mava2+mbvb2,聯立解得=,故A、B、C錯誤,D正確。]
6.B [由題意可知,無論小球A反彈或者不反彈,小球A的動量一定減小,即動量變化ΔpA<0,選項A、C錯誤;由動量守恒,得pA+pB=pA′+pB′,化簡得pA′-pA=-(pB′-pB),即ΔpB=-ΔpA,當ΔpA=-2 kg·m/s時,ΔpB=2 kg·m/s,且碰后系統的總動能不增加,選項B正確;當ΔpA=-12 kg·m/s,ΔpB=12 kg·m/s時,系統雖然滿足動量守恒,但是碰后系統的總動能增加,不可能實現,選項D錯誤。]
7.BC [取向右為正方向,碰撞滿足動量守恒,設碰后A球速度為v1,B球速度為v2,若兩球發生彈性碰撞,則mv=mv1+3mv2,mv2=mv12+·3mv22,解得v2=0.5v;若為完全非彈性碰撞,則mv=(m+3m)v′,解得:v′=0.25v,則B球的速度取值范圍在0.25v~0.5v之間,符合題意的是B、C。]
8.D [下降過程為自由落體運動,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位移公式得v2=2gh,解得觸地時兩球速度相同,為v=,B球碰撞地之后,速度瞬間反向,大小相等,選A球與B球碰撞過程為研究過程,碰撞前后動量守恒,設碰后A球、B球速度大小分別為v1、v2,選豎直向上為正方向,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2v-m1v=m1v1+m2v2。由能量守恒定律得(m1+m2)v2=m1v12+m2v22,由題可知m2=3m1,聯立解得v1=2,反彈后高度為H==4h,故D正確,A、B、C錯誤。]
9.CD [因為s-t圖像的斜率表示速度,且斜率的正負表示速度的方向,由圖像可知,碰撞后A、B兩個物塊運動方向相反,故A錯誤;由圖像可得,碰撞前A物塊的速度為v1==5 m/s,碰撞后A物塊的速度為v1′==-1 m/s,所以碰撞前、后A物塊的速度大小之比為5∶1,故B錯誤;同理可得,碰撞前、后B物塊的速度分別為v2=0,v2′==4 m/s,設A、B的質量分別為m1、m2,則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1v1=m1v1′+m2v2′,解得m1∶m2=2∶3,故C正確;因為碰撞前、后A、B機械能分別為E=m1v12=12.5m1,E′=m1v1′2+m2v2′2=12.5m1=E,即碰撞前后系統機械能守恒,故此碰撞為彈性碰撞,故D正確。]
10.(1)2 m/s 8 m/s (2)4 m/s
(3)16 J
解析 (1)設A與B碰撞后A、B的速度分別為vA、vB,由于A與B發生彈性碰撞,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和機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Av0=mAvA+mBvB
mAv02=mAvA2+mBvB2
聯立解得vA=2 m/s,vB=8 m/s
(2)B與C發生碰撞并粘在一起,設B與C碰撞后的共同速度為v共,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可得
mBvB=(mB+mC)v共
解得v共=4 m/s
(3)B與C碰撞過程中損失的動能為
ΔEk=mBvB2-(mB+mC)v共2=16 J。
11.(1)0.02 (2)1.8 m/s (3)非彈性碰撞,理由見解析
解析 (1)紅色冰壺從P點推出后,從P到A點由動能定理得
-μmgl=0-mv02
解得冰壺與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
μ=0.02
(2)設紅壺碰撞后瞬間速度為v1,黃壺碰撞后瞬間速度為v2,由動能定理得
-μmglAB=0-mv12,
-μmglAC=0-mv22
解得v1=1.2 m/s,v2=0.6 m/s
黃壺與紅壺的碰撞過程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v=mv1+mv2
解得黃壺與紅壺碰撞前瞬間速度大小為v=1.8 m/s
(3)黃壺與紅壺碰撞前系統的動能
Ek=mv2=×20×1.82 J=32.4 J
黃壺與紅壺碰撞后系統的總動能
Ek′=mv12+mv22=×20×(1.22+0.62) J=18 J
則Ek>Ek′
所以黃壺與紅壺的碰撞是非彈性碰撞。第五節 彈性碰撞與非彈性碰撞
第六節 自然界中的守恒定律
[學習目標] 1.掌握彈性碰撞、非彈性碰撞的特點(重點)。2.能運用動量和能量的觀點分析、解決一維碰撞的問題(重難點)。3. 理解實際碰撞中應遵循的三個原則,會對碰撞的可能性進行分析判斷(難點)。4.進一步了解物體運動過程中的各種守恒定律。
一、碰撞的分類
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做如下實驗:
(1)兩個相同的剛性球懸掛于同一水平面,兩懸點的距離等于剛性球的直徑大小,線長相等,將其中一球拉開至一定角度,松手后使之與另一球發生正碰。
(2)在兩個球上分別套上尼龍搭扣做的套圈,做同樣的碰撞。
記下碰撞后兩球達到的最大高度,并思考下列問題。
①在以上兩種情況下,兩個球碰撞前后的總機械能是否相等?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②如果碰撞前后總機械能不相等,是否違反了機械能守恒定律?
③總結以上兩種碰撞情況的區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碰撞
(1)定義:碰撞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在相遇的__________時間內產生________的相互作用。
(2)特點:物體組成的系統所受外力________內力,且相互作用時間________,所以可以認為系統在碰撞過程中________守恒。
說明:(1)在碰撞發生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相互作用力先是急劇增大,然后急劇減小,平均作用力很大。
(2)在物體發生碰撞的瞬間,可忽略物體的位移,認為物體在碰撞前后的極短時間內仍在同一位置。
2.分類
(1)彈性碰撞:兩球碰撞后,它們的形變__________完全恢復,則沒有機械能損失,碰撞前后兩小球構成的系統的__________相等。
(2)非彈性碰撞:兩球碰撞后,它們的形變__________完全恢復原狀,這時將有一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碰撞前后系統的機械能__________。
(3)完全非彈性碰撞:兩球碰撞后粘在一起,機械能損失__________。
如圖所示,在汽車碰撞測試中兩車相向碰撞,碰撞后均靜止。這種碰撞屬于哪種碰撞?碰撞過程損失的機械能去了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 (2024·廣州市第六十五中學高二期中)某次訓練中使用的冰壺A和冰壺B的質量均為20 kg,初始時兩冰壺之間的距離s=7.5 m,運動員以v0=2 m/s的初速度將冰壺A水平擲出后,與靜止的冰壺B碰撞,碰后冰壺A的速度大小變為vA=0.2 m/s,方向不變,碰撞時間極短。已知兩冰壺與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0.02,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冰壺A與B碰撞前的速度大小v1;
(2)兩冰壺碰撞后瞬間B的速度大小vB;
(3)判斷兩冰壺碰撞是彈性碰撞還是非彈性碰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碰撞的實例分析
如圖所示,質量為m2的物體B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物體B的左端連有輕彈簧,質量為m1的物體A以速度v1向B運動。在Ⅰ位置,物體A與物體B的輕彈簧剛好接觸,彈簧開始被壓縮,物體A開始減速,物體B開始加速;到Ⅱ位置,物體A、B的速度剛好相等(設為v),彈簧被壓縮到最短;到Ⅲ位置,物體A、B的速度分別為v1′和v2′。試分析以下問題:
(1)在Ⅲ位置,如果彈簧可以恢復到原長,從Ⅰ到Ⅲ的過程中機械能是否守恒?試計算在Ⅲ位置時A、B的最終速度。
(2)在Ⅲ位置,彈簧只能部分恢復,不能回到原長,從Ⅰ到Ⅲ的過程中機械能是否守恒?該碰撞是哪類碰撞?
(3)在Ⅱ位置,彈簧彈性失效,從Ⅰ到Ⅱ的過程中機械能是否守恒?與(2)問有什么區別?該碰撞是哪類碰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發生__________形變,碰撞后彈簧可以恢復原長,碰撞前后機械能不變。
2.彈簧發生__________形變,碰撞后彈簧只能部分恢復原長,碰撞過程有部分機械能轉化為__________。
3.在完全非彈性碰撞過程中,系統的動能損失__________。
在以上第(1)問彈性碰撞過程中,分別討論完成以下問題:
1.以碰前物體m1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
(1)若m1=m2,則有v1′=__________,v2′=__________,即碰撞后兩物體速度__________。
(2)若m1>m2,則v1′______0, v2′______0(均填“>”“=”或“<”),表示v1′和v2′都與v1方向__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3)若m1”“=”或“<”),表示v1′與v1方向__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2.繼續思考:
若m1 m2,則v1′=____________,v2′=__________;
若m1 m2,則v1′=________,v2′=______。
例2 (2023·江門市培英高級中學高二期中)如圖,質量為m=3 kg的滑塊靜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質量為m1=2 kg的小球以10 m/s的速率向右運動。
(1)若小球碰到滑塊后又以1 m/s的速率被彈回,求滑塊獲得的速度大小;
(2)若小球碰到滑塊兩者黏在一起運動,求之后的共同速度大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小球與滑塊的碰撞沒有能量損失,求碰撞后小球、滑塊的速度大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 若碰撞過程中的能量損失未知,則碰后滑塊的速度在什么范圍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動一靜碰撞問題的討論
質量為m1的球a以速度v1和靜止的質量為m2的球b碰撞,碰后球a、b的速度分別為v1′和v2′。根據能量損失情況不同,討論碰后可能出現的情況如下:
(1)彈性碰撞:v1′=v1,
v2′=v1。
(2)完全非彈性碰撞:v1′=v2′=v1。
(3)一般情況下:
v1≥v1′≥v1,
v1≥v2′≥v1。
例3 一種未知粒子跟靜止的氫原子核正碰,測出碰撞后氫原子核的速度是3.3×107 m/s。該未知粒子跟靜止的氮原子核正碰時,測出碰撞后氮原子核的速度是4.4×106 m/s。已知氫原子核的質量是mH,氮原子核的質量是14mH,上述碰撞都是彈性碰撞,請你根據以上實驗數據計算:粒子的質量與氫核的質量mH有什么關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碰撞可能性問題
請從動量守恒、能量守恒及碰撞前后兩物體速度關系的角度,分析碰撞能發生需滿足的條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 (多選)(2024·清遠市高一期末)兩個球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沿同一直線、同一方向運動,B球在前,A球在后。mA=2 kg,mB=3 kg,vA=6 m/s,vB=2 m/s。當A球與B球發生碰撞后,A、B兩球的速度可能為(  )
A.vA′=3 m/s,vB′=4 m/s
B.vA′=3 m/s,vB′=5 m/s
C.vA′=3.6 m/s,vB′=3.6 m/s
D.vA′=4 m/s,vB′=3 m/s
例5 (2024·佛山市鄭裕彤中學高二月考)某運動員在進行臺球比賽,他在某一桿擊球過程中,白色球(主球)和花色球碰撞前后都在同一直線上運動,碰前白色球A的動量pA=5 kg·m/s,花色球B靜止,碰后花色球B的動量變為pB′=4 kg·m/s,則兩球質量mA與mB間的關系可能是(  )
A.mB=mA B.mB=mA
C.mB=2mA D.mB=5mA
四、自然界中的守恒定律
1.系統:物理學上常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視為一個系統。
2.物理量的守恒定律:物質所處的系統若沒有__________的因素使系統的這些物理量發生改變,則系統內部的這些物理量總和保持__________。物理量的守恒性質保證了系統的相對穩定性。守恒定律只有在合適的系統和范圍才適用。
3.動量守恒定律:如果系統的____________,系統的總動量不變,如果在某個方向系統合外力為零,則系統在該方向的動量守恒,如果系統某個方向的動量發生了改變,則該方向必然受到一個__________,__________的值等于系統在該方向動量的改變量。
4.機械能守恒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系統的總機械能不變。
5.能量守恒定律:系統機械能增加或減少時必然有其他形式的能量__________,而且系統機械能的變化量和其他形式能量的變化量是__________的。
答案精析
一、
例1 (1)1 m/s (2)0.8 m/s
(3)非彈性碰撞
解析 (1)冰壺A從開始運動到與冰壺B碰撞前,
根據動能定理可得
-μmgs=mv12-mv02
代入數據解得v1=1 m/s
(2)兩冰壺碰撞過程中,滿足動量守恒,則有mv1=mvA+mvB
代入數據解得vB=0.8 m/s
(3)碰撞前兩冰壺的總動能為
Ek1=mv12=10 J
碰撞后兩冰壺的總動能為
Ek2=mvA2+mvB2=6.8 J
由于Ek1>Ek2,可知兩冰壺碰撞為非彈性碰撞。
二、
例2  (1) m/s (2)4 m/s (3)2 m/s 8 m/s
解析  (1)對小球和滑塊組成的系統,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豎直方向上所受合力為零,系統動量守恒,以小球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
由動量守恒定律有
m1v0=-m1v1+mv2
代入數據解得v2= m/s,方向水平向右;
(2)若小球碰到滑塊兩者黏在一起運動,由動量守恒定律有m1v0=(m1+m)v,解得之后的共同速度v=4 m/s,方向水平向右;
(3)根據動量守恒定律
m1v0=m1v1+mv2,
小球與滑塊的碰撞沒有能量損失為彈性碰撞,碰撞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即m1v02=m1v12+mv22
聯立解得v1=-2 m/s,v2=8 m/s
即碰后瞬間小球速度大小為2 m/s,方向水平向左,滑塊的速度大小為8 m/s,方向水平向右。
拓展 4 m/s≤v2≤8 m/s
例3 相等
解析 兩次碰撞都遵守動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設未知粒子的質量為m,初速度為v0,取碰撞前未知粒子速度方向為正方向,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可得
mv0=mv+mH·vH,
mv02=mv2+mHvH2
由此可得vH=v0
同樣可求出未知粒子與氮原子核碰撞后,氮核的速度
vN=v0=v0
實驗中測得氫核的速度為
vH=3.3×107 m/s,
氮核的速度為:vN=4.4×106 m/s。由以上式子可得m=mH
即氫核的質量mH與粒子的質量相等。
三、
例4 AC [兩球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恒,有mAvA+mBvB=mAvA′+mBvB′=18 kg·m/s,又碰撞過程系統動能不增加,有mAvA2+mBvB2≥mAvA′2+mBvB′2,即42 J≥mAvA′2+
mBvB′2,碰撞后若兩球同向運動時,A球的速度不能大于B球的速度,即vA≤vB,代入選項A中的數據可知mAvA1′+mBvB1′=18 kg·m/s,42 J>mAvA1′2+mBvB1′2=33 J且速度也合理,故A正確;代入選項B中的數據可知mAvA2′+mBvB2′=21 kg·m/s,故B錯誤;代入選項C中的數據可知mAvA3′+mBvB3′=18 kg·m/s,42 J>mAvA3′2+mBvB3′2=32.4 J且速度也合理,故C正確;代入選項D中的數據可知mAvA4′+mBvB4′=17 kg·m/s且速度也不合理,故D錯誤。]
例5 C [ 碰撞過程系統動量守恒,以白色球A的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由動量守恒定律得pA+pB=pA′+pB′,解得pA′=1 kg·m/s,根據碰撞過程總動能不增加,則有+≥+,解得mB≥mA,碰后,兩球同向運動,A的速度不大于B的速度,則≤,解得mB≤4mA,綜上可知mA≤mB≤4mA,故選C。](共71張PPT)
DIYIZHANG
第一章
第五節 彈性碰撞與非彈性碰撞
第六節 自然界中的守恒定律
1.掌握彈性碰撞、非彈性碰撞的特點(重點)。
2.能運用動量和能量的觀點分析、解決一維碰撞的問題(重難點)。
3. 理解實際碰撞中應遵循的三個原則,會對碰撞的可能性進行分析判斷(難點)。
4.進一步了解物體運動過程中的各種守恒定律。
學習目標
一、碰撞的分類
二、碰撞的實例分析
課時對點練
三、碰撞可能性問題
四、自然界中的守恒定律
內容索引
碰撞的分類

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做如下實驗:
(1)兩個相同的剛性球懸掛于同一水平面,兩懸點的距離等于剛性球的直徑大小,線長相等,將其中一球拉開至一定角度,松手后使之與另一球發生正碰。
答案 第一種情況下,兩球碰撞前后的總機械能幾乎相等;第二種情況下,兩球碰撞前后的總機械能不相等,可能的原因是碰撞的過程中有機械能轉化為了其他形式的能量。
(2)在兩個球上分別套上尼龍搭扣做的套圈,做同樣的碰撞。
記下碰撞后兩球達到的最大高度,并思考下列問題。
①在以上兩種情況下,兩個球碰撞前后的總機械能是否相等?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碰撞前后總機械能不相等,不違反機械能守恒定律。
②如果碰撞前后總機械能不相等,是否違反了機械能守恒定律?
答案 兩種碰撞情況中損失機械能的大小不同,剛性球碰撞損失的機械能較少,帶有尼龍搭扣做的套圈的球碰撞損失的機械能較多。
③總結以上兩種碰撞情況的區別。
1.碰撞
(1)定義:碰撞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在相遇的 時間內產生_________的相互作用。
(2)特點:物體組成的系統所受外力 內力,且相互作用時間 ,所以可以認為系統在碰撞過程中 守恒。
說明:(1)在碰撞發生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相互作用力先是急劇增大,然后急劇減小,平均作用力很大。
(2)在物體發生碰撞的瞬間,可忽略物體的位移,認為物體在碰撞前后的極短時間內仍在同一位置。
極短
梳理與總結
非常大
遠小于
極短
動量
2.分類
(1)彈性碰撞:兩球碰撞后,它們的形變 完全恢復,則沒有機械能損失,碰撞前后兩小球構成的系統的 相等。
(2)非彈性碰撞:兩球碰撞后,它們的形變 完全恢復原狀,這時將有一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碰撞前后系統的機械能 。
(3)完全非彈性碰撞:兩球碰撞后粘在一起,機械能損失 。

機械能
不能
最大
不再相等
討論與交流
如圖所示,在汽車碰撞測試中兩車相向碰撞,碰撞后均靜止。這種碰撞屬于哪種碰撞?碰撞過程損失的機械能去了哪里?
答案 完全非彈性碰撞,碰撞中兩車的作用力使車輛發生無法恢復的形變,損失的機械能轉化為了內能。
 (2024·廣州市第六十五中學高二期中)某次訓練中使用的冰壺A和冰壺B的質量均為20 kg,初始時兩冰壺之間的距離s=7.5 m,運動員以v0=2 m/s的初速度將冰壺A水平擲出后,與靜止的冰壺B碰撞,碰后冰壺A的速度大小變為vA=0.2 m/s,方向不變,碰撞時間極短。已知兩冰壺與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0.02,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冰壺A與B碰撞前的速度大小v1;
例1
答案 1 m/s 
冰壺A從開始運動到與冰壺B碰撞前,
代入數據解得v1=1 m/s
(2)兩冰壺碰撞后瞬間B的速度大小vB;
答案 0.8 m/s 
兩冰壺碰撞過程中,滿足動量守恒,
則有mv1=mvA+mvB
代入數據解得vB=0.8 m/s
(3)判斷兩冰壺碰撞是彈性碰撞還是非彈性
碰撞。
答案 非彈性碰撞
碰撞前兩冰壺的總動能為
碰撞后兩冰壺的總動能為
由于Ek1>Ek2,可知兩冰壺碰撞為非彈性碰撞。
返回
碰撞的實例分析

如圖所示,質量為m2的物體B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物體B的左端連有輕彈簧,質量為m1的物體A以速度v1向B運動。在Ⅰ位置,物體A與物體B的輕彈簧剛好接觸,彈簧開始被壓縮,物體A開始減速,物體B開始加速;到Ⅱ位置,物體A、B的速度剛好相等(設為v),彈簧被壓縮到最短;到Ⅲ位置,物體A、B的速度分別為v1′和v2′。試分析以下問題:
(1)在Ⅲ位置,如果彈簧可以恢復到原長,從Ⅰ到Ⅲ的過程中機械能是否守恒?試計算在Ⅲ位置時A、B的最終速度。
答案 系統的機械能守恒;由動量守恒定律和機械能守恒定律,
有m1v1=m1v1′+m2v2′,
解得物體A、B的最終速度分別為
(2)在Ⅲ位置,彈簧只能部分恢復,不能回到原長,從Ⅰ到Ⅲ的過程中機械能是否守恒?該碰撞是哪類碰撞?
答案 系統的機械能不守恒;這種碰撞是非彈性碰撞。
(3)在Ⅱ位置,彈簧彈性失效,從Ⅰ到Ⅱ的過程中機械能是否守恒?與(2)問有什么區別?該碰撞是哪類碰撞?
答案 系統的機械能不守恒;此過程碰后兩者速度相同,與(2)問相比損失的機械能更多,這種碰撞是完全非彈性碰撞。
1.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發生 形變,碰撞后彈簧可以恢復原長,碰撞前后機械能不變。
2.彈簧發生 形變,碰撞后彈簧只能部分恢復原長,碰撞過程有部分機械能轉化為 。
3.在完全非彈性碰撞過程中,系統的動能損失 。
彈性
梳理與總結
塑性
內能
最大
討論與交流
在以上第(1)問彈性碰撞過程中,分別討論完成以下問題:
1.以碰前物體m1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
(1)若m1=m2,則有v1′= ,v2′= ,即碰撞后兩物體速度 。
(2)若m1>m2,則v1′ 0, v2′ 0(均填“>”“=”或“<”),表示v1′和v2′都與v1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
(3)若m1”“=”或“<”),表示v1′與v1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
0
v1
互換
>
>
相同
<
相反
2.繼續思考:
若m1 m2,則v1′= ,v2′= ;
若m1 m2,則v1′= ,v2′= 。
v1
2v1
-v1
0
 (2023·江門市培英高級中學高二期中)如圖,質量為m=3 kg的滑塊靜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質量為m1=2 kg的小球以10 m/s的速率向右運動。
(1)若小球碰到滑塊后又以1 m/s的速率被彈回,
求滑塊獲得的速度大小;
例2
對小球和滑塊組成的系統,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豎直方向上所受合力為零,系統動量守恒,以小球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
由動量守恒定律有m1v0=-m1v1+mv2
(2)若小球碰到滑塊兩者黏在一起運動,求之后的
共同速度大小;
若小球碰到滑塊兩者黏在一起運動,由動量守恒定律有m1v0=(m1+m)v,解得之后的共同速度v=4 m/s,方向水平向右;
答案 4 m/s 
(3)若小球與滑塊的碰撞沒有能量損失,求碰撞
后小球、滑塊的速度大小。
根據動量守恒定律m1v0=m1v1+mv2,小球與滑塊的碰撞沒有能量損失為彈性碰撞,
答案 2 m/s 8 m/s
聯立解得v1=-2 m/s,v2=8 m/s
即碰后瞬間小球速度大小為2 m/s,方向水平向左,滑塊的速度大小為8 m/s,方向水平向右。
拓展 若碰撞過程中的能量損失未知,則碰后滑塊的速度在什么范圍內?
答案 4 m/s≤v2≤8 m/s
總結提升
一動一靜碰撞問題的討論
質量為m1的球a以速度v1和靜止的質量為m2的球b碰撞,碰后球a、b的速度分別為v1′和v2′。根據能量損失情況不同,討論碰后可能出現的情況如下:
(3)一般情況下:
 一種未知粒子跟靜止的氫原子核正碰,測出碰撞后氫原子核的速度是3.3×107 m/s。該未知粒子跟靜止的氮原子核正碰時,測出碰撞后氮原子核的速度是4.4×106 m/s。已知氫原子核的質量是mH,氮原子核的質量是14mH,上述碰撞都是彈性碰撞,請你根據以上實驗數據計算:粒子的質量與氫核的質量mH有什么關系?
例3
答案 相等
兩次碰撞都遵守動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設未知粒子的質量為m,初速度為v0,取碰撞前未知粒子速度方向為正方向,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可得mv0=mv+mH·vH,
實驗中測得氫核的速度為vH=3.3×107 m/s,氮核的速度為:vN=4.4×106 m/s。由以上式子可得m=mH
即氫核的質量mH與粒子的質量相等。
返回
碰撞可能性問題

請從動量守恒、能量守恒及碰撞前后兩物體速度關系的角度,分析碰撞能發生需滿足的條件。
答案 碰撞能發生遵從的三個原則。
(1)系統動量守恒,即p1+p2=p1′+p2′。
(3)速度要合理:
①若碰前兩物體相向運動:除均靜止外,至少有一個物體的運動方向發生改變。
②若碰前兩物體同向運動:碰前一定滿足v后>v前。碰后兩物體速度滿足v后′
≤v前′。
 (多選)(2024·清遠市高一期末)兩個球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沿同一直線、同一方向運動,B球在前,A球在后。mA=2 kg,mB=3 kg,vA=6 m/s,vB=2 m/s。當A球與B球發生碰撞后,A、B兩球的速度可能為
A.vA′=3 m/s,vB′=4 m/s
B.vA′=3 m/s,vB′=5 m/s
C.vA′=3.6 m/s,vB′=3.6 m/s
D.vA′=4 m/s,vB′=3 m/s
例4


兩球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恒,有mAvA+mBvB=mAvA′+mBvB′=18 kg·m/s,又碰撞過程系統動能不增加,
代入選項B中的數據可知mAvA2′+mBvB2′=21 kg·m/s,故B錯誤;
代入選項D中的數據可知mAvA4′+mBvB4′=17 kg·m/s且速度也不合理,故D錯誤。
 (2024·佛山市鄭裕彤中學高二月考)某運動員在進行臺球比賽,他在某一桿擊球過程中,白色球(主球)和花色球碰撞前后都在同一直線上運動,碰前白色球A的動量pA=5 kg·m/s,花色球B靜止,碰后花色球B的動量變為pB′=4 kg·m/s,則兩球質量mA與mB間的關系可能是
例5

碰撞過程系統動量守恒,以白色球A的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由動量守恒定律得pA+pB=pA′+pB′,解得pA′=1 kg·m/s,
返回
自然界中的守恒定律

1.系統:物理學上常將 視為一個系統。
2.物理量的守恒定律:物質所處的系統若沒有 的因素使系統的這些物理量發生改變,則系統內部的這些物理量總和保持 。物理量的守恒性質保證了系統的相對穩定性。守恒定律只有在合適的系統和范圍才適用。
3.動量守恒定律:如果系統的 ,系統的總動量不變,如果在某個方向系統合外力為零,則系統在該方向的動量守恒,如果系統某個方向的動量發生了改變,則該方向必然受到一個 , 的值等于系統在該方向動量的改變量。
物體及與之相互作用的因素
系統外
不變
合外力為零
沖量
沖量
4.機械能守恒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則系統的總機械能不變。
5.能量守恒定律:系統機械能增加或減少時必然有其他形式的能量_____
________,而且系統機械能的變化量和其他形式能量的變化量是 的。
系統外力與系統內除重力和彈力外的其他內力做功
的代數和為零
減小
或增加
相同
返回
課時對點練

考點一 碰撞的分類
1.下列關于碰撞的理解正確的是
A.碰撞是指相對運動的物體相遇時,在極短時間內它們的運動狀態發生
了顯著變化的過程
B.在碰撞現象中,一般內力都遠大于外力,所以可以認為碰撞時系統的
動能守恒
C.如果碰撞過程中機械能守恒,這樣的碰撞叫作非彈性碰撞
D.微觀粒子的相互作用由于不發生直接接觸,所以不能稱其為碰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基礎對點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碰撞是十分普遍的現象,它是相對運動的物體相遇時在極短時間內發生的一種現象,一般內力遠大于外力,系統動量守恒,動能不一定守恒。如果碰撞中機械能守恒,就叫作彈性碰撞。微觀粒子的相互作用同樣具有短時間內發生強大內力作用的特點,所以仍然是碰撞,故A正確。
2.甲、乙兩人穿著同款充氣“防護服”,由于兩人初次穿充氣服,走路時控制不好平衡,所以兩人發生了碰撞。若甲的質量為3m,乙的質量為m,且以相同的速率v在光滑水平面上發生相向碰撞,碰撞后甲靜止不動,則這次碰撞屬于
A.彈性碰撞 B.非彈性碰撞
C.完全非彈性碰撞 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設碰撞后乙的速度為v′,以甲的運動方向為正方向,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可得3mv-mv=mv′,故碰后乙的速度為v′=2v;
由于碰撞前后總動能相等,所以此碰撞為彈性碰撞,故A正確。
考點二 彈性碰撞的實例分析
3.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三個完全相同的小球,它們排成一條直線,2、3小球靜止并靠在一起,1小球以速度v0撞向2、3小球,如圖所示。設碰撞中不損失機械能,則碰后三個小球的速度大小分別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兩個質量相等的小球發生彈性正碰,碰撞過程
中動量守恒、機械能守恒,碰撞后將交換速度。
先是1、2小球碰撞,交換速度,v1=0,v2=v0,然后2、3小球碰撞,交換速度,v2=0,v3=v0,故最終狀態是v1=v2=0,v3=v0,D項正確。
4.(多選)如圖所示,大小、形狀相同的兩小球A、B在同一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線相向運動,小球A的質量為m、速度大小為v0、速度方向水平向右,小球B的質量也為m、速度大小為2v0、速度方向水平向左,兩小球發生彈性碰撞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球A向左運動,小球B靜止
B.小球A向左運動,小球B向右運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D.小球B的動量變化量大小為mv0


兩小球發生彈性碰撞,令碰撞后A球和B球的速度分別為vA和vB,取向左為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得vA=2v0,vB=-v0,所以小球A向左運動,小球B向右運動,A錯誤,B正確;
小球B的動量變化量為Δp=mvB-m×2v0=m(-v0)-m×2v0=-3mv0,D錯誤。
5.(2023·廣州市第十六中學高二期中)如圖,水平放置的圓環形窄槽固定在桌面上,槽內有兩個大小相同的小球a、b,球b靜止在槽中位置P。球a以一定初速度沿槽運動,在位置P與球b發生彈性碰撞,碰后球a反彈,并在位置Q與球b再次碰撞。已知∠POQ=90°,忽略摩擦,且兩小球可視為質點,則a、b兩球質量之比為
A.3∶1 B.1∶3
C.5∶3 D.3∶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由動量守恒可知,兩小球在位置P相碰后兩球的速度方向相反,且在相同時間內,b球運動的弧長為a球運動的弧長的3倍,則有vb=-3va,
由動量守恒定律有mav=mbvb+mava,
考點三 碰撞的可能性問題
6.(2023·廣東省高二期中)如圖所示,動量分別為pA=6 kg· m/s,pB=8 kg·m/s
的兩個小球A、B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一直線向右運動,經過一段時間后兩球發生正碰,分別用ΔpA、ΔpB表示兩小球動量的變化量,則下列選項中可能正確的是
A.ΔpA=3 kg·m/s,ΔpB=3 kg·m/s
B.ΔpA=-2 kg·m/s,ΔpB=2 kg·m/s
C.ΔpA=3 kg·m/s,ΔpB=-3 kg·m/s
D.ΔpA=-12 kg·m/s,ΔpB=12 kg·m/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由題意可知,無論小球A反彈或者不反彈,小球A的動量一定減小,即動量變化ΔpA<0,選項A、C錯誤;
由動量守恒,得pA+pB=pA′+pB′,化簡得pA′-pA=-(pB′-pB),即ΔpB=-ΔpA,當ΔpA=-2 kg·m/s時,ΔpB=2 kg·m/s,且碰后系統的總動能不增加,選項B正確;
當ΔpA=-12 kg·m/s,ΔpB=12 kg·m/s時,系統雖然滿足動量守恒,但是碰后系統的總動能增加,不可能實現,選項D錯誤。
7.(多選)(2023·佛山市順德區華僑中學高二月考)質量為m、速度為v的A球跟質量為3m的靜止B球發生正碰。碰撞可能是彈性的,也可能是非彈性的,因此,碰撞后B球的速度允許有不同的值。碰
撞后B球的速度可能是
A.0.8v B.0.5v C.0.4v D.0.2v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取向右為正方向,碰撞滿足動量守恒,設碰后A球速度為v1,B球速度為v2,若兩球發生彈性碰撞,
若為完全非彈性碰撞,則mv=(m+3m)v′,解得:v′=0.25v,則B球的速度取值范圍在0.25v~0.5v之間,符合題意的是B、C。
8.(2024·廣州大學附屬中學高二開學考)如圖所示,兩質量分別為m1和m2的彈性小球A、B疊放在一起,從高度為h處自由落下,h遠大于兩小球半徑,落地瞬間,B先與地面碰撞,后與A碰撞,所有的碰撞都是彈性碰撞,且都發生在豎直方向、碰撞時間均可忽略不計。已知m2=3m1,則A反彈后能達到的高度為
A.h B.2h C.3h D.4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能力綜合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設碰后A球、B球速度大小分別為v1、v2,選豎直向上為正方向,
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2v-m1v=m1v1+m2v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多選)(2023·汕頭市潮陽一中明光學校高二期中)A、B兩個物塊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發生正碰,碰撞時間極短,兩物塊運動的s-t圖像如圖所示,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碰撞后A、B兩個物塊運動方向相同
B.碰撞前、后A物塊的速度大小之比為5∶3
C.A、B的質量之比m1∶m2=2∶3
D.此碰撞為彈性碰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因為s-t圖像的斜率表示速度,且斜率的正負表示速度的方向,由圖像可知,碰撞后A、B兩個物塊運動方向相反,故A錯誤;
所以碰撞前、后A物塊的速度大小之比為5∶1,故B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設A、B的質量分別為m1、m2,則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1v1=m1v1′+m2v2′,解得m1∶m2=2∶3,故C正確;
10.(2024·廣州六中高二階段檢測)如圖所示,三個質量分別為2 kg、1 kg、1 kg的木塊A、B、C放置在光滑水平軌道上,開始時B、C均靜止,A以初速度v0=6 m/s向右運動,A與B發生彈性碰撞后分開,B又與C發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求:
(1)A與B碰撞后A、B各自速度大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2 m/s 8 m/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設A與B碰撞后A、B的速度分別為vA、vB,由于A與B發生彈性碰撞,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和機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Av0=mAvA+mBvB
聯立解得vA=2 m/s,vB=8 m/s
(2)B與C碰撞后的共同速度大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4 m/s 
B與C發生碰撞并粘在一起,設B與C碰撞后的共同速度為v共,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可得
mBvB=(mB+mC)v共
解得v共=4 m/s
(3)B與C碰撞過程中損失的動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16 J
B與C碰撞過程中損失的動能為
11.(2023·韶關市高二期末)如圖所示為冰壺比賽場地示意圖,在某次比賽中,紅方隊員將紅色冰壺以v0=3.2 m/s的速度從P點推出,冰壺在冰面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并恰好停在營壘邊緣上的A點,然后黃方隊員推出的黃色冰壺在A點與紅方靜止的冰壺發生對心碰撞,碰撞時間極短,碰后紅壺停在營壘邊緣上的B點,黃壺停在營壘中心O與A點連線的中點C,已知P、A兩點間距離l=25.6 m,營壘半徑R=1.8 m,g=10 m/s2,紅壺和黃壺可視為質點,質量均為m=20 kg,且與冰面的動摩擦因數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尖子生選練
(1)求冰壺與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0.02 
紅色冰壺從P點推出后,從P到A點由動能定理得
解得冰壺與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02
(2)求黃壺與紅壺碰撞前瞬間速度v的大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1.8 m/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設紅壺碰撞后瞬間速度為v1,黃壺碰撞后瞬間速度為v2,由動能定理得
解得v1=1.2 m/s,v2=0.6 m/s
黃壺與紅壺的碰撞過程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v=mv1+mv2
解得黃壺與紅壺碰撞前瞬間速度大小為v=1.8 m/s
(3)黃壺與紅壺的碰撞是彈性碰撞還是非彈性碰撞?請說明理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非彈性碰撞,理由見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黃壺與紅壺碰撞前系統的動能
黃壺與紅壺碰撞后系統的總動能
則Ek>Ek′
所以黃壺與紅壺的碰撞是非彈性碰撞。
返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荣县| 抚顺市| 安化县| 济宁市| 革吉县| 新津县| 镇雄县| 津南区| 肥乡县| 浮梁县| 繁昌县| 汽车| 扶余县| 瓮安县| 禹州市| 嘉荫县| 金秀| 寿宁县| 榆林市| 页游| 淮阳县| 旺苍县| 阿勒泰市| 惠安县| 宁乡县| 永新县| 麟游县| 东乌| 航空| 长武县| 临武县| 高邮市| 尼勒克县| 贡觉县| 兖州市| 花莲市| 团风县| 绥德县| 西青区| 台州市| 石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