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1.3 動能和動能定理1.知道動能的定義、單位、表達式、標矢性.2.能利用動能的表達式計算物體的動能.3.能利用牛頓運動定律和運動學公式推導出動能定理;會用動能定理處理有關問題.學習目標在古代戰爭時期,士兵們會利用拋石器把石塊投進敵方的城墻和城內,造成破壞,如圖所示。同學們想一想,為了提高這種裝置的殺傷力,應該重那些方面進行改善?新課導入思考:一個質量為m、靜止的物塊,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加速運動,速度達到v。試導出物塊此時動能的表達式.提示:拉力F對物體做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轉化為該物體的動能.Fv一、動能1.表達式:2.單位:焦耳,符號為J 1J=1kg·m2·s-2=1N·m3.標矢性:動能只有大小、沒有方向.4.動能變化量的理解(1)表達式:ΔEk=Ek2-Ek1(2)物理意義:ΔEk>0,表示動能增加;ΔEk<0,表示動能減少.(3)變化原因:合外力對物體做功是引起物體動能變化的原因,合力做正功,動能增加;合力做負功,動能減少.5.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思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動能是怎樣變化?提示 :不變,由于勻速圓周運動的線速度大小不變,故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的動能保持不變.這說明了運動的物體具有動能,而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動能.那么,做功與物體動能的變化有什么定量的關系呢?加速行駛的列車,牽引力對列車做正功,列車的動能越來越大;粗糙水平面上行駛的汽車,摩擦力對汽車做負功,汽車的動能越來越小.二、恒力做功與動能改變的關系實驗探究:恒力做功與動能改變的關系1.動能定律推導如圖,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在恒力F的作用下,以速度v1開始沿水平面運動。經過位移s后,速度增加到v2。已知物體與水平面的摩擦力恒為f,請求出合力對物體做了多少功?與物體動能的變化有什么關系?fFv1v2s三、動能定理及其應用合力做的功等于動能的變化根據運動學公式得:合力對物體做的功為:即:選取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1)內容:合外力在一個過程中對物體做的功,等于物體在這個過程中動能的變化.(2)表達式:W=Ek2-Ek1(3)適用條件既適用于恒力對物體做功,也適用于變力對物體做功,既適用于物體做直線運動,也適用于物體做曲線運動.2.對動能定理的理解(1)既適用于直線運動,也適用于曲線運動;既適用于恒力做功,也適用于變力做功;既適用于單個物體,也適用于多個物體;既適用于一個過程,也適用于整個過程.(2)動能只有正值,但動能的變化卻有正負,動能的變化量為正值,說明合力對物體做正功;如果為負值,說明合力對物體做負功,或者說物體克服合力做功.3. 動能定理的應用戰斗機利用彈射器起飛游樂園的“激流勇進”火箭發射1.對于質量一定的物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物體的運動方向不變時,其動能一定不變B. 物體的速度發生變化時,其動能可能不變C. 物體的速率發生變化時,其動能可能不變D. 物體的動能不變時,其速度一定不變隨堂檢測解析:物體的運動方向不變時,其速度大小可能變化,其動能可能變化,故A錯誤;物體的速度發生變化時,其動能不一定變化,比如勻速圓周運動,其速度變化,而動能卻不變;B正確;速率變化,物體的動能大小一定變化;故C錯誤;物體的動能不變,則速度的大小一定不變;方向可以變化,如勻速圓周運動;故D錯誤.答案:B2.質量為m的物體從高為h的斜面頂端靜止下滑,最后停在平面上,若該物體以v0的初速度從頂端下滑,最后仍停在平面上,如圖甲所示.圖乙為物體兩次在平面上運動的v—t圖像,則物體在斜面上運動過程中克服摩擦力的功為( )A.B.C.D.解析:設物塊在斜面上克服阻力做的功為W1,速度時間圖像中面積表示位移,由圖乙可知,兩次滑下在水平面上移動位移之比為:;第一次滑到水平面上摩擦力做功為W2,則第二次滑至水平面上摩擦力做功為:由動能定理得:W2′=4W2物體第一次運動過程中:mgh W1 W2=0,物體第二次運動過程中:mgh W1 4W2=0 解得:W1=,故D正確.答案:D3.關于動能定理,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某過程中外力的總功等于各力做功的絕對值之和B. 只要合外力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動能就一定改變C. 在物體動能不改變的過程中,動能定理不適用D. 動能定理只適用于受恒力作用而加速運動的過程解析:公式W=ΔEk中W為合外力做的功,也可以是各力做功的代數和,A錯誤,B正確;動能不變,只能說明合外力的總功W=0,動能定理仍適用,C錯誤;動能定理既適用于恒力做功,也可適用于變力做功,D錯誤.答案: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