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
第5節 科學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第一章 功和機械能
教學目標
水由高處自由落下
討論:誰做功?能量變化情況如何?
物體沿光滑斜面下滑
運動員撐桿跳
新課引入
v
動能和勢能之間可以相互轉化,在此過程中,是否會有一個量保持不變?
一、機械能守恒定律
1.機械能:物體具有的動能和勢能之和
機械能(E)
勢能 (EP)
動能 (Ek)
彈性勢能
重力勢能
1
做自由落體運動的小球
1、根據動能定理
2、根據重力做功
v1
v2
2
h1
h2
Δh
mg
思考:兩個式子的含義?
動能增加
EK
重力勢能
減少EP
初態機械能E1
末態機械能E2
物體只受重力作用,動能和重力勢能可以相互轉化,而總的機械能保持不變。
2.機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做功或彈力做功的物體系統內,物體只發生動能與勢能的相互轉化,而總的機械能保持不變.
3. 機械能守恒條件
只有重力做功或彈力做功的物體系統內:
①不受其他力的作用;
②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或者其他力做功代數和為零).
則該系統的機械能守恒.
跳傘員利用降落傘在空中勻速下落
拋出的籃球在空中運動(不計阻力)
光滑水平面上運動的小球,把彈簧壓縮后又被彈回來
v
【學以致用】下列實例中哪些情況機械能是守恒的
若物體由靜止下落高度h時,它的瞬時速度為v,那么重力勢能的減小量為mgh,動能的增加量為 mv2
h
v
看它們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是否是相等,如果相等則驗證了機械能守恒mgh = mv2
借助自由落體運動來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二、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實驗目的
實驗原理
打點計時器、紙帶、復寫紙、重物、刻度尺、鐵架臺(帶鐵夾)、學生電源等。
打點計時器
紙帶
重物
?
鐵架臺
實驗器材
1. 將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鐵架臺上,把紙帶的一端用夾子固定在重物上,另一端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
2.用手提著紙帶使重物停靠在打點計時器附近。然后先接通電源,再松開紙帶,讓重物自由下落。
3.更換紙帶,重復幾次。
4.選擇合適的紙帶,處理數據。
實驗步驟
測量點n 1 2 3 4 5 6
高度hn /m
速度vn /(m/s)
勢能EP /J
動能EK /J
數據記錄
思考:若實驗中,不測物體質量,還能驗證機械能守恒么?
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自由下落的物體機械能守恒。
實驗結論
【例題】把一個小球用細線懸掛起來,就成為一個擺,設實驗中的小球的擺長為l,最大偏角為θ.忽略一切阻力,小球運動到最低位置時的速度是多大
典例分析
解:小球在擺動過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機械能守恒.
選擇小球在最低位置時所在的水平面為參考平面.
小球在最高點A時為初狀態的機械能:Ek1+Ep1=mg(l-lcosθ)
小球在最低點O時為末狀態的機械能為: Ek2+Ep2=1/2mv2
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有 : Ek2+Ep2=Ek1+Ep1
即 mv2 = mgl ( 1- cosθ )
所以
討論:結果與生活經驗是否一致?
用機械能守恒定律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
1.選取研究對象——物體系統.
2.根據研究對象所經歷的物理過程.進行受力、做功分析,判斷機械能是否守恒.
3.恰當地選取參考平面,確定研究對象在過程的初、末狀態時的機械能.
4.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進行求解并討論解的準確性.
科學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應用
一、機械能守恒定律
二、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1. 下列物體中,機械能守恒的是 ( )
A. 以任意方向拋出去的物體
B. 被勻速吊起的集裝箱
C. 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
D. 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
AD
跟蹤練習
2. 如圖所示,m1>m2,滑輪光滑且質量不計,空氣阻力不計。開始用手托著 m1 ,手移開后,在 m1下降一定距離 d 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m1 的機械能減小
B. m2 的機械能增加
C. m2 的機械能守恒
D. m1 和 m2 的總機械能不變
ABD
3. 長為 L 質量分布均勻的繩子,對稱地懸掛在輕小的定滑輪上,如圖乙所示輕輕地推動一下,讓繩子滑下,那么當繩子離開滑輪的瞬間,繩子的速度為多少?
取小滑輪處為零勢能面
甲
乙
謝謝
大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