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四章 第五節(jié) 用雙縫干涉實驗測定光的波長(課件 學(xué)案 練習(xí),共3份)粵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 第一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四章 第五節(jié) 用雙縫干涉實驗測定光的波長(課件 學(xué)案 練習(xí),共3份)粵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 第一冊

資源簡介

第五節(jié) 用雙縫干涉實驗測定光的波長
1~3題每題12分,4題10分,5~6題每題15分,7題24分,共100分
1.(12分)(多選)物理學(xué)家托馬斯·楊巧妙地解決了相干光源問題,第一次在實驗室觀察到了光的干涉現(xiàn)象。如圖為實驗裝置簡圖,M為豎直線狀光源,N和O均為有狹縫的遮光屏,P為像屏。現(xiàn)有四種刻有不同狹縫的遮光屏,實驗時正確的選擇是(  )
A.N應(yīng)選用遮光屏1 B.N應(yīng)選用遮光屏3
C.O應(yīng)選用遮光屏2 D.O應(yīng)選用遮光屏4
2.(12分)(多選)某同學(xué)在做雙縫干涉實驗時,按照裝置圖安裝好實驗裝置,在光屏上卻觀察不到干涉圖樣,這可能是由于(  )
A.光束的中央軸線與遮光筒的軸線不一致,相差較大
B.沒有安裝濾光片
C.單縫與雙縫不平行
D.光源發(fā)出的光束太強
3.(12分)如圖是某同學(xué)用“雙縫干涉法”做測定某單色光的波長實驗示意圖。圖中,單縫到雙縫的距離為L1,雙縫到墻壁的距離為L2,雙縫間距為d,墻壁上的干涉圖樣及尺寸如圖,則該單色光的波長為(  )
A. B. C. D.
4.(10分)在“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實驗中
(1)(5分)某同學(xué)先將光源靠近遮光筒的雙縫端并等高放置,然后在筒的另外一側(cè)觀察,發(fā)現(xiàn)筒的上壁照得很亮,此時他應(yīng)將遮光筒的觀察端向________(填“上”或“下”)調(diào)節(jié);
(2)(5分)幾位同學(xué)做實驗時,有的用距離為0.1 mm的雙縫,有的用距離為0.2 mm的雙縫;同時他們還分別用紅、紫兩種不同顏色的濾光片進(jìn)行了觀察,如圖選自他們的觀察記錄,其中正確反映實驗結(jié)果的是________(已知紅光波長大于紫光的波長)。
5.(15分)(2019·全國卷Ⅱ)某同學(xué)利用圖示裝置測量某種單色光的波長。實驗時,接通電源使光源正常發(fā)光;調(diào)整光路,使得從目鏡中可以觀察到干涉條紋。回答下列問題:
(1)(5分)若想增加從目鏡中觀察到的條紋個數(shù),該同學(xué)可________。
A.將單縫向雙縫靠近
B.將屏向靠近雙縫的方向移動
C.將屏向遠(yuǎn)離雙縫的方向移動
D.使用間距更小的雙縫
(2)(5分)若雙縫的間距為d,屏與雙縫間的距離為l,測得第1條暗條紋到第n條暗條紋之間的距離為Δx,則單色光的波長λ=________。
(3)(5分)某次測量時,選用的雙縫的間距為0.300 mm,測得屏與雙縫間的距離為1.20 m,第1條暗條紋到第4條暗條紋之間的距離為7.56 mm。則所測單色光的波長為________ nm(結(jié)果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6.(15分)(2023·深圳市高二期末)某實驗小組使用圖甲的裝置測量某紅色激光的波長。用光具座固定激光筆和刻有雙縫的黑色紙板,雙縫間的寬度d=0.2 mm 。激光經(jīng)過雙縫后投射到光屏中的條紋如圖乙所示,由刻度尺測出A、B兩明條紋間的距離x= ________ mm。通過激光測距儀測量出雙縫到投影屏間的距離L=2.0 m ,由此則可以計算該激光的波長λ=________ m。如果用紫色激光重新實驗,相鄰明條紋間距會_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7.(24分)洛埃德在1834年提出了一種更簡單的觀察干涉的裝置。如圖所示,單色光從單縫S射出,一部分入射到平面鏡后反射到屏上,另一部分直接投射到屏上,在屏上兩光束交疊區(qū)域里將出現(xiàn)干涉條紋。單縫S通過平面鏡成的像是S′。
(1)(6分)通過洛埃德鏡在屏上可以觀察到明暗相間的干涉條紋,這和雙縫干涉實驗得到的干涉條紋一致。如果S被視為其中的一個縫,________相當(dāng)于另一個“縫”;
(2)(6分)實驗中已知單縫S到平面鏡的垂直距離h=0.15 mm,單縫到光屏的距離D=1.2 m,觀測到第3個明條紋中心到第12個明條紋中心的間距為22.78 mm,則該單色光的波長λ=________ m(結(jié)果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3)(6分)下列操作中能夠增大光屏上相鄰兩條明條紋之間的距離的有________;
A.將平面鏡稍向上移動一些
B.將平面鏡稍向右移動一些
C.將光屏稍向右移動一些
D.將光源由紅色光改為綠色光
(4)(6分)實驗表明,光從光疏介質(zhì)射向光密介質(zhì)界面發(fā)生反射,在入射角接近90°時,反射光與入射光相比,相位有π的變化,稱為“半波損失”。如果把光屏移動到和平面鏡接觸,接觸點P處是________。(填“明條紋”或“暗條紋”)
第五節(jié) 用雙縫干涉實驗測定光的波長
1.AC [在雙縫干涉實驗中,光線要先通過單縫,再通過雙縫,形成相干光源,且線光源應(yīng)和單縫、雙縫均平行,因此N應(yīng)選用遮光屏1,O應(yīng)選用遮光屏2,故選項A、C正確。]
2.AC [安裝實驗器材時要注意:光束的中央軸線與遮光筒的軸線要重合,光源與光屏正面相對,濾光片、單縫和雙縫中心位置在遮光筒軸線上,單縫與雙縫要相互平行,才能使實驗成功。與是否安裝濾光片無關(guān),當(dāng)然還要使光源發(fā)出的光束不要太暗。故選項A、C正確。]
3.C [由題圖可知干涉條紋間距為Δx==,解得該單色光的波長為λ=,故選C。]
4.(1)上 (2)BD
解析 (1)發(fā)現(xiàn)筒的上壁照得很亮說明光線向上即觀察端偏下,所以應(yīng)將觀察端向上調(diào)節(jié);
(2)根據(jù)Δx=,可知,當(dāng)紅光分別通過距離為0.1 mm和0.2 mm的雙縫時,雙縫間的距離越大條紋間的距離越小,A錯誤,B正確;同理,當(dāng)紅光和紫光通過相同距離的雙縫時即L、d相同情況下,波長越長條紋間的距離越大,C錯誤,D正確。
5.(1)B (2) (3)630
解析 (1)若想增加從目鏡中觀察到的條紋個數(shù),需要減小條紋間距,由Δx=λ可知,需要減小雙縫到屏的距離l或增大雙縫間的距離d,故B項正確,A、C、D項錯誤。
(2)由題意可知,=λ,
解得λ=。
(3)將已知條件代入公式解得
λ=630 nm。
6.65.0 6.5×10-7 變小
解析 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為1 mm,由刻度尺讀出A、B兩明條紋間的距離為9.00 cm-2.50 cm=6.50 cm=65.0 mm,
相鄰兩條明條紋間的距離
Δx== mm=6.50 mm,
由Δx=λ
可得λ=
= m=6.5×10-7 m,如果用紫色激光重新實驗,由于紫色激光的波長較小,由Δx=λ可知,d、L不變,則相鄰明條紋間距會變小。
7.(1)S′ (2)6.33×10-7 (3)AC
(4)暗條紋
解析 (1)如果S被視為其中的一個縫,S′相當(dāng)于另一個“縫”。
(2)第3個明條紋中心到第12個明條紋中心的間距為22.78 mm,則相鄰明條紋間距為
Δx= m≈2.53×10-3 m
等效雙縫間的距離為
d=2h=0.30 mm=3.0×10-4 m
根據(jù)雙縫干涉條紋間距公式
Δx=λ
則有λ=
= m
≈6.33×10-7 m。
(3)根據(jù)雙縫干涉條紋間距公式Δx=λ可知,僅增大D,僅減小d,僅增大波長λ,均能夠增大光屏上相鄰兩條明條紋之間的距離,所以A、C正確,B、D錯誤。
(4)如果把光屏移動到和平面鏡接觸,在入射角接近90°時,反射光與入射光相比,相位有π的變化,即“半波損失”,故直接射到光屏上的光和經(jīng)平面鏡反射的光相位差為π,所以接觸點P處是暗條紋。第五節(jié) 用雙縫干涉實驗測定光的波長
[學(xué)習(xí)目標(biāo)] 1.了解實驗裝置,知道實驗原理及需要測量的物理量,知道測量頭的使用方法,會測量明條紋的間距(重點)。2.知道獲得干涉圖樣的實驗操作要求,理解實驗中滿足干涉條件的方法(重點)。3.經(jīng)歷實驗過程,會設(shè)計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并記錄數(shù)據(jù),會根據(jù)給出的波長表達(dá)式計算不同顏色光的波長(難點)。
一、實驗思路
1.實驗原理
在雙縫干涉實驗中,相鄰明紋(或暗紋)之間的距離Δx與波長λ、雙縫間距d、雙縫到屏的距離L之間的關(guān)系為Δx=λ。若測出雙縫干涉中的Δx,d與L,即可求出λ= 。
2.物理量的測量
(1)L的測量:可以用米尺測出。
(2)Δx的測量:用測量頭測出。
說明:①測量頭由分劃板、目鏡、手輪等構(gòu)成。
②雙縫間距d可從產(chǎn)品銘牌上直接讀出。
二、實驗裝置
1.雙縫干涉儀
2.實驗器材
包括光具座、光源、濾光片、單縫、雙縫、遮光筒、毛玻璃屏、測量頭、學(xué)生電源、導(dǎo)線、刻度尺等。
三、進(jìn)行實驗
1.將光源、遮光筒、毛玻璃屏依次安放在光具座上。
2.調(diào)整光源的位置,使光源發(fā)出的光平行地進(jìn)入遮光筒并照亮光屏。
3.放置單縫和雙縫,使縫相互平行,調(diào)整各部件的間距,觀察白光的雙縫干涉圖樣(彩色條紋)。
4.在光源和單縫間放置濾光片,使單一顏色的光通過,觀察單色光的雙縫干涉圖樣(明暗相間的單色條紋)。
5.測量雙縫到屏的距離L和相鄰兩條明(或暗)條紋間的距離Δx。
6.換用不同顏色的濾光片并改變雙縫的距離,觀察干涉條紋的變化,并求出相應(yīng)的波長。
四、數(shù)據(jù)分析
1.在屏后緊貼屏幕安裝__________,調(diào)節(jié)至可清晰觀察到干涉條紋,如圖所示。
2.使分劃板中心刻線對齊某條明條紋的中心,記下手輪上的示數(shù)x1,將該條紋記為第1條明條紋;轉(zhuǎn)動手輪,使分劃板中心刻線移動至另一明條紋的中心,記下此時手輪上的示數(shù)x2,兩次示數(shù)之差就是相鄰兩條明條紋間的距離,即Δx=|x1-x2|。
3.重復(fù)測量、計算,求出波長的平均值。
五、誤差分析
1.誤差來源
由于光波的波長很小,雙縫到光屏的距離L和條紋間距Δx的測量是否準(zhǔn)確對波長的測量影響很大,是本實驗誤差的主要來源。
2.減少誤差的方法
(1)L的測量:使用毫米刻度尺測量,可多測幾次求平均值。
(2)Δx的測量:使用測量頭測量,測出n條明條紋間的距離a,則Δx=,同樣可以多測幾次求平均值,進(jìn)一步減小實驗誤差。
六、注意事項
1.雙縫干涉儀是比較精密的儀器,應(yīng)輕拿輕放,不要隨便拆解遮光筒、測量頭等元件。
2.濾光片、單縫、雙縫、目鏡等如有灰塵,應(yīng)用擦鏡紙輕輕擦去。
3.安裝時,注意調(diào)節(jié)光源、濾光片、單縫、雙縫、光屏的中心均在遮光筒的中心軸線上,并使單縫、雙縫平行且豎直,間距大約5~10 cm。
4.常見問題的成因:照在像屏上的光很弱主要是由于燈絲與單縫、雙縫、遮光筒不共軸線所致;干涉條紋不清晰的主要原因一般是單縫與雙縫不平行。
5.測量頭在使用時應(yīng)使中心刻線對應(yīng)著明(或暗)條紋的中心。
6.光源燈絲最好為線狀燈絲,并與單縫平行靠近。
例1 (2024·汕尾市高二期末)在“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的實驗中,將雙縫干涉實驗儀按要求安裝在光具座上,單縫保持豎直方向,測量紅光的波長。
(1)組裝如圖甲所示的儀器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
A.a(chǎn)代表單縫,b代表雙縫
B.a(chǎn)代表雙縫,b代表單縫
C.單縫和雙縫應(yīng)相互垂直放置
D.單縫和雙縫應(yīng)相互平行放置
(2)如圖乙所示為干涉圖樣,轉(zhuǎn)動測量頭上的手輪(圖中未畫出),使分劃板中心刻線對準(zhǔn)如圖乙所示的明條紋A的中心,此時游標(biāo)卡尺的示數(shù)如圖丙所示,則游標(biāo)卡尺的讀數(shù)x=________ mm。
(3)將紅光改為綠光,其他實驗條件不變,在目鏡中仍可看見清晰的條紋,則條紋為________(選填“橫條紋”或“豎條紋”),條紋間距________(選填“變寬”或“變窄”)。
例2 (2024·廣東省高二期末)“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光源為白熾燈。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
A.調(diào)節(jié)光源高度使光束沿遮光筒軸線照在屏中心時,應(yīng)放上單縫和雙縫
B.為了減小測量誤差,可測出n條明條紋中心間的距離a,求出相鄰兩條明條紋間距Δx=
C.將單縫向雙縫移動一小段距離后,干涉條紋間距變寬
D.去掉濾光片后,干涉現(xiàn)象消失
(2)已知雙縫間距d=0.2 mm,雙縫到屏間的距離L=800 mm。將測量頭的分劃板中心刻線與某明條紋的中心對齊,將該明條紋定為第1條明條紋,此時手輪上的示數(shù)如圖甲所示。然后同方向轉(zhuǎn)動測量頭,使分劃板中心刻線與第6條明條紋中心對齊,此時手輪上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求得這種色光的波長λ=________ nm(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3)若在目鏡中觀察到如圖所示的情形。實驗中其他操作無誤,則此情形下測得的單色光波長將________(選填“偏大”“不變”或“偏小”)
例3 用光傳感器進(jìn)行雙縫干涉的實驗,如圖甲所示是實驗裝置圖。
(1)下列關(guān)于本實驗的操作與敘述正確的是________。
A.干涉圖像中,相鄰兩個波峰之間的距離即相鄰兩條明條紋中心的間距
B.雙縫擋板不動,下移光源,使之更靠近刻有雙縫的擋板,則干涉條紋間距減小
C.光源不動,下移雙縫擋板,使之更靠近光傳感器,則干涉條紋間距不變
D.減小雙縫間距,干涉條紋間距也減小
(2)在不改變雙縫的間距和雙縫到光傳感器的距離的前提下,用紅光和綠光做了兩次實驗,下圖中的乙、丙分別對應(yīng)這兩次實驗得到的干涉圖像,紅光的圖像是________(選填“乙”或“丙”)。
答案精析
例1 (1)AD (2)0.5 (3)豎條紋 變窄
解析 (1)a代表單縫,b代表雙縫,因為單縫在光源和雙縫之間,A正確,B錯誤;單縫和雙縫應(yīng)相互平行放置,C錯誤,D正確。
(2)游標(biāo)卡尺的讀數(shù)為
x=0+0.1 mm×5=0.5 mm。
(3)根據(jù)Δx=λ,將紅光改為綠光,波長變小,其他實驗條件不變,在目鏡中仍可看見清晰的條紋,條紋與雙縫平行,是豎條紋,條紋間距變窄。
例2 (1)B (2)578 (3)偏大
解析 (1)調(diào)節(jié)光源高度使光束沿遮光筒軸線照在屏中心時,不需放單縫和雙縫,故A錯誤;n條明條紋之間有n-1個間距,相鄰明條紋的間距為Δx=,故B正確;條紋的寬度與單縫和雙縫間的距離無關(guān),所以將單縫向雙縫移動之后,并不影響條紋的寬度,故C錯誤;去掉濾光片后,入射光是復(fù)合光,能發(fā)生干涉現(xiàn)象,但條紋是彩色的,故D錯誤。
(2)甲中螺旋測微器的固定刻度讀數(shù)為2 mm,可動刻度讀數(shù)為
0.01×32.0 mm=0.320 mm,
乙中螺旋測微器的固定刻度讀數(shù)為13.5 mm,可動刻度讀數(shù)為
0.01×37.0 mm=0.370 mm,
則有Δx= mm=2.310 mm,根據(jù)干涉條紋的間距公式Δx=λ,可得λ=,代入數(shù)據(jù)得λ=5.78×10-7 m=578 nm。
(3)由數(shù)學(xué)知識可知會導(dǎo)致條紋間距測量值偏大,由公式Δx=λ,可知導(dǎo)致測量的單色光波長偏大。
例3 (1)A (2)丙
解析 (1)相鄰兩個波峰之間的距離即相鄰兩條明條紋中心的間距,A正確;根據(jù)雙縫干涉條紋的間距公式Δx=λ知,若下移光源,干涉條紋間距不變,B錯誤;光源不動,下移雙縫擋板,使之更靠近光傳感器,即減小雙縫與光傳感器間距離,根據(jù)雙縫干涉條紋的間距公式Δx=λ知,干涉條紋間距會減小,C錯誤;減小雙縫間距,根據(jù)雙縫干涉條紋的間距公式Δx=λ知,干涉條紋間距增大,D錯誤。
(2)由Δx=λ可知,波長越長,條紋間距越大,故紅光的圖像是丙。(共48張PPT)
DIYIZHANG
第四章
第五節(jié) 用雙縫干涉實驗測定光的波長
1.了解實驗裝置,知道實驗原理及需要測量的物理量,知道測量頭的使用方法,會測量明條紋的間距(重點)。
2.知道獲得干涉圖樣的實驗操作要求,理解實驗中滿足干涉條件的方法(重點)。
3.經(jīng)歷實驗過程,會設(shè)計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并記錄數(shù)據(jù),會根據(jù)給出的波長表達(dá)式計算不同顏色光的波長(難點)。
學(xué)習(xí)目標(biāo)
一、實驗思路
2.物理量的測量
(1)L的測量:可以用米尺測出。
(2)Δx的測量:用測量頭測出。
說明:①測量頭由分劃板、目鏡、手輪等構(gòu)成。
②雙縫間距d可從產(chǎn)品銘牌上直接讀出。
二、實驗裝置
1.雙縫干涉儀
2.實驗器材
包括光具座、光源、濾光片、單縫、雙縫、遮光筒、毛玻璃屏、測量頭、學(xué)生電源、導(dǎo)線、刻度尺等。
三、進(jìn)行實驗
1.將光源、遮光筒、毛玻璃屏依次安放在光具座上。
2.調(diào)整光源的位置,使光源發(fā)出的光平行地進(jìn)入遮光筒并照亮光屏。
3.放置單縫和雙縫,使縫相互平行,調(diào)整各部件的間距,觀察白光的雙縫干涉圖樣(彩色條紋)。
4.在光源和單縫間放置濾光片,使單一顏色的光通過,觀察單色光的雙縫干涉圖樣(明暗相間的單色條紋)。
5.測量雙縫到屏的距離L和相鄰兩條明(或暗)條紋間的距離Δx。
6.換用不同顏色的濾光片并改變雙縫的距離,觀察干涉條紋的變化,并求出相應(yīng)的波長。
四、數(shù)據(jù)分析
1.在屏后緊貼屏幕安裝 ,調(diào)節(jié)至可清晰觀察到干涉條紋,如圖所示。
2.使分劃板中心刻線對齊某條明條紋的中心,記下手輪上的示數(shù)x1,將該條紋記為第1條明條紋;轉(zhuǎn)動手輪,使分劃板中心刻線移動至另一明條紋的中心,記下此時手輪上的示數(shù)x2,兩次示數(shù)之差就是相鄰兩條明條紋間的距離,即Δx=|x1-x2|。
3.重復(fù)測量、計算,求出波長的平均值。
測量頭
五、誤差分析
1.誤差來源
由于光波的波長很小,雙縫到光屏的距離L和條紋間距Δx的測量是否準(zhǔn)確對波長的測量影響很大,是本實驗誤差的主要來源。
2.減少誤差的方法
(1)L的測量:使用毫米刻度尺測量,可多測幾次求平均值。
六、注意事項
1.雙縫干涉儀是比較精密的儀器,應(yīng)輕拿輕放,不要隨便拆解遮光筒、測量頭等元件。
2.濾光片、單縫、雙縫、目鏡等如有灰塵,應(yīng)用擦鏡紙輕輕擦去。
3.安裝時,注意調(diào)節(jié)光源、濾光片、單縫、雙縫、光屏的中心均在遮光筒的中心軸線上,并使單縫、雙縫平行且豎直,間距大約5~10 cm。
4.常見問題的成因:照在像屏上的光很弱主要是由于燈絲與單縫、雙縫、遮光筒不共軸線所致;干涉條紋不清晰的主要原因一般是單縫與雙縫不平行。
5.測量頭在使用時應(yīng)使中心刻線對應(yīng)著明(或暗)條紋的中心。
6.光源燈絲最好為線狀燈絲,并與單縫平行靠近。
 (2024·汕尾市高二期末)在“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的實驗中,將雙縫干涉實驗儀按要求安裝在光具座上,單縫保持豎直方向,測量紅光的波長。
例1
(1)組裝如圖甲所示的儀器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
A.a代表單縫,b代表雙縫 B.a代表雙縫,b代表單縫
C.單縫和雙縫應(yīng)相互垂直放置 D.單縫和雙縫應(yīng)相互平行放置
AD
a代表單縫,b代表雙縫,因為單縫在光源和雙縫之間,A正確,B錯誤;
單縫和雙縫應(yīng)相互平行放置,C錯誤,D正確。
(2)如圖乙所示為干涉圖樣,轉(zhuǎn)動測量頭上的手輪(圖中未畫出),使分劃板中心刻線對準(zhǔn)如圖乙所示的明條紋A的中心,此時游標(biāo)卡尺的示數(shù)如圖丙所示,則游標(biāo)卡尺的讀數(shù)x=______ mm。
0.5
游標(biāo)卡尺的讀數(shù)為x=0+0.1 mm×5=0.5 mm。
(3)將紅光改為綠光,其他實驗條件不變,在目鏡中仍可看見清晰的條紋,則條紋為________(選填“橫條紋”或“豎條紋”),條紋間距______(選填“變寬”或“變窄”)。
豎條紋
變窄
 (2024·廣東省高二期末)“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光源為白熾燈。
例2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
A.調(diào)節(jié)光源高度使光束沿遮光筒軸線
照在屏中心時,應(yīng)放上單縫和雙縫
C.將單縫向雙縫移動一小段距離后,干涉條紋間距變寬
D.去掉濾光片后,干涉現(xiàn)象消失
B
調(diào)節(jié)光源高度使光束沿遮光筒軸線照在屏中心時,不需放單縫和雙縫,故A錯誤;
條紋的寬度與單縫和雙縫間的距離無關(guān),所以將單縫向雙縫移動之后,并不影響條紋的寬度,故C錯誤;
去掉濾光片后,入射光是復(fù)合光,能發(fā)生干涉現(xiàn)象,但條紋是彩色的,故D錯誤。
(2)已知雙縫間距d=0.2 mm,雙縫到屏間的距離L=800 mm。將測量頭的分劃板中心刻線與某明條紋的中心對齊,將該明條紋定為第1條明條紋,此時手輪上的示數(shù)如圖甲所示。然后同方向轉(zhuǎn)動測量頭,使分劃板中心刻線與第6條明條紋中心對齊,此時手輪上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求得這種色光的波長λ=______ nm(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578
甲中螺旋測微器的固定刻度讀數(shù)為2 mm,可動刻度讀數(shù)為0.01×32.0 mm=0.320 mm,乙中螺旋測微器的固定刻度讀數(shù)為13.5 mm,可動刻度讀數(shù)為0.01×37.0 mm=0.370 mm,
(3)若在目鏡中觀察到如圖所示的情形。實驗中其他操作無誤,則此情形下測得的單色光波長將________(選填“偏大”“不變”或“偏小”)
偏大
 用光傳感器進(jìn)行雙縫干涉的實驗,如圖甲所示是實驗裝置圖。
(1)下列關(guān)于本實驗的操作與敘述正確的是_____。
A.干涉圖像中,相鄰兩個波峰之間的距離即相鄰兩
條明條紋中心的間距
B.雙縫擋板不動,下移光源,使之更靠近刻有雙縫
的擋板,則干涉條紋間距減小
C.光源不動,下移雙縫擋板,使之更靠近光傳感器,則干涉條紋間距不變
D.減小雙縫間距,干涉條紋間距也減小
例3
A
相鄰兩個波峰之間的距離即相鄰兩條明條紋中心的間距,A正確;
(2)在不改變雙縫的間距和雙縫到光傳感器的距離的前提下,用紅光和綠光做了兩次實驗,下圖中的乙、丙分別對應(yīng)這兩次實驗得到的干涉圖像,紅光的圖像是_____(選填“乙”或“丙”)。

課時對點練
基礎(chǔ)對點練
1
2
3
4
5
6
1.(多選)物理學(xué)家托馬斯·楊巧妙地解決了相干光源問題,第一次在實驗室觀察到了光的干涉現(xiàn)象。如圖為實驗裝置簡圖,M為豎直線狀光源,N和O均為有狹縫的遮光屏,P為像屏。現(xiàn)有四種刻有不同狹縫的遮光屏,實驗時正確的選擇是
A.N應(yīng)選用遮光屏1
B.N應(yīng)選用遮光屏3
C.O應(yīng)選用遮光屏2
D.O應(yīng)選用遮光屏4


7
1
2
3
4
5
6
在雙縫干涉實驗中,光線要先通過單縫,再通過雙縫,形成相干光源,且線光源應(yīng)和單縫、雙縫均平行,因此N應(yīng)選用遮光屏1,O應(yīng)選用遮光屏2,故選項A、C正確。
7
1
2
3
4
5
6
2.(多選)某同學(xué)在做雙縫干涉實驗時,按照裝置圖安裝好實驗裝置,在光屏上卻觀察不到干涉圖樣,這可能是由于
A.光束的中央軸線與遮光筒的軸線不一致,相差較大
B.沒有安裝濾光片
C.單縫與雙縫不平行
D.光源發(fā)出的光束太強


7
1
2
3
4
5
6
安裝實驗器材時要注意:光束的中央軸線與遮光筒的軸線要重合,光源與光屏正面相對,濾光片、單縫和雙縫中心位置在遮光筒軸線上,單縫與雙縫要相互平行,才能使實驗成功。與是否安裝濾光片無關(guān),當(dāng)然還要使光源發(fā)出的光束不要太暗。故選項A、C正確。
7
3.如圖是某同學(xué)用“雙縫干涉法”做測定某單色光的波長實驗示意圖。圖中,單縫到雙縫的距離為L1,雙縫到墻壁的距離為L2,雙縫間距為d,墻壁上的干涉圖樣及尺寸如圖,則該單色光的波長為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4.在“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實驗中
(1)某同學(xué)先將光源靠近遮光筒的雙縫端并等高放置,然后在筒的另外一側(cè)觀察,發(fā)現(xiàn)筒的上壁照得很亮,此時他應(yīng)將遮光筒的觀察端向_____(填“上”或“下”)調(diào)節(jié);
1
2
3
4
5
6

發(fā)現(xiàn)筒的上壁照得很亮說明光線向上即觀察端偏下,所以應(yīng)將觀察端向上調(diào)節(jié);
7
(2)幾位同學(xué)做實驗時,有的用距離為0.1 mm的雙縫,有的用距離為0.2 mm的雙縫;同時他們還分別用紅、紫兩種不同顏色的濾光片進(jìn)行了觀察,如圖選自他們的觀察記錄,其中正確反映實驗結(jié)果的是________(已知紅光波長大于紫光的波長)。
1
2
3
4
5
6
BD
7
1
2
3
4
5
6
同理,當(dāng)紅光和紫光通過相同距離的雙縫時即L、d相同情況下,波長越長條紋間的距離越大,C錯誤,D正確。
7
5.(2019·全國卷Ⅱ)某同學(xué)利用圖示裝置測量某種單色光的波長。實驗時,接通電源使光源正常發(fā)光;調(diào)整光路,使得從目鏡中可以觀察到干涉條紋。回答下列問題:
1
2
3
4
5
6
(1)若想增加從目鏡中觀察到的條紋個數(shù),該同學(xué)可_____。
A.將單縫向雙縫靠近
B.將屏向靠近雙縫的方向移動
C.將屏向遠(yuǎn)離雙縫的方向移動
D.使用間距更小的雙縫
B
7
1
2
3
4
5
6
7
(2)若雙縫的間距為d,屏與雙縫間的距離為l,測得第1條暗條紋到第n條
暗條紋之間的距離為Δx,則單色光的波長λ=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3)某次測量時,選用的雙縫的間距為0.300 mm,測得屏與雙縫間的距離為1.20 m,第1條暗條紋到第4條暗條紋之間的距離為7.56 mm。則所測單色光的波長為______ nm(結(jié)果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1
2
3
4
5
6
630
將已知條件代入公式解得λ=630 nm。
7
6.(2023·深圳市高二期末)某實驗小組使用圖甲的裝置測量某紅色激光的波長。用光具座固定激光筆和刻有雙縫的黑色紙板,雙縫間的寬度d=0.2 mm 。激光經(jīng)過雙縫后投射到光屏中的條紋如圖乙所示,由刻度尺測出A、B兩明條紋間的距離x= ______ mm。通過激光測距儀測量出雙縫到投影屏間的距離L=2.0 m ,由此則可以計算該激光的波長λ=_______
______ m。如果用紫色激光重新實驗,相鄰明條紋間距會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1
2
3
4
5
6
65.0
6.5×
變小
10-7
7
1
2
3
4
5
6
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為1 mm,由刻度尺讀出A、B兩明條紋間的距離為9.00 cm-2.50 cm=6.50 cm=65.0 mm,
7
1
2
3
4
5
6
7
7.洛埃德在1834年提出了一種更簡單的觀察干涉的裝置。如圖所示,單色光從單縫S射出,一部分入射到平面鏡后反射到屏上,另一部分直接投射到屏上,在屏上兩光束交疊區(qū)域里將出現(xiàn)干涉條紋。單縫S通過平面鏡成的像是S′。
1
2
3
4
5
6
(1)通過洛埃德鏡在屏上可以觀察到明暗相間的干涉條紋,這和雙縫干涉實驗得到的干涉條紋一致。如果S被視為其中的一個縫,______相當(dāng)于另一個“縫”;
S′
7
1
2
3
4
5
6
如果S被視為其中的一個縫,S′相當(dāng)于另一個“縫”。
7
(2)實驗中已知單縫S到平面鏡的垂直距離h=0.15 mm,單縫到光屏的距離D=1.2 m,觀測到第3個明條紋中心到第12個明條紋中心的間距為22.78 mm,則該單色光的波長λ=___________ m(結(jié)果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1
2
3
4
5
6
6.33×10-7
7
1
2
3
4
5
6
第3個明條紋中心到第12個明條紋中心的間距為22.78 mm,則相鄰明條紋間距為
等效雙縫間的距離為d=2h=0.30 mm=3.0×10-4 m
7
(3)下列操作中能夠增大光屏上相鄰兩條明條紋之間的距離的有______;
A.將平面鏡稍向上移動一些
B.將平面鏡稍向右移動一些
C.將光屏稍向右移動一些
D.將光源由紅色光改為綠色光
1
2
3
4
5
6
AC
7
1
2
3
4
5
6
7
(4)實驗表明,光從光疏介質(zhì)射向光密介質(zhì)界面發(fā)生反射,在入射角接近90°時,反射光與入射光相比,相位有π的變化,稱為“半波損失”。如果把光屏移動到和平面鏡接觸,接觸點P處是________。(填“明條紋”或“暗條紋”)
1
2
3
4
5
6
暗條紋
7
1
2
3
4
5
6
如果把光屏移動到和平面鏡接觸,在入射角接近90°時,反射光與入射光相比,相位有π的變化,即“半波損失”,故直接射到光屏上的光和經(jīng)平面鏡反射的光相位差為π,所以接觸點P處是暗條紋。
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德县| 禄丰县| 沙湾县| 敦煌市| 湖北省| 乌兰县| 荃湾区| 抚州市| 建湖县| 屯留县| 皋兰县| 怀集县| 乐陵市| 建阳市| 丰原市| 永胜县| 铁岭市| 宜兰县| 亳州市| 广汉市| 科技| 五大连池市| 兴业县| 高雄市| 桦南县| 永春县| 沙洋县| 洛宁县| 砀山县| 保德县| 南投市| 水城县| 龙南县| 彩票| 玉林市| 乌什县| 任丘市| 怀宁县| 武穴市| 广宁县| 丰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