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三章 章末檢測試卷(三)(課件 練習,共2份)粵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三章 章末檢測試卷(三)(課件 練習,共2份)粵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冊

資源簡介

章末檢測試卷(三)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2023·廣州市高一期末)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著原木,關于原木P在支撐點M、N處受力的方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M處受到的支持力垂直MN向上
B.N處受到的支持力豎直向上
C.M處受到的摩擦力沿水平方向
D.N處受到的摩擦力豎直向下
2.(2023·浙江1月選考)如圖所示,輕質網兜兜住重力為G的足球,用輕繩掛于光滑豎直墻壁上的A點,輕繩的拉力為FT,墻壁對足球的支持力為FN,則 (  )
A.FTC.FT>G D.FT=G
3.(2024·陽江市高一期末)一字馬挑戰賽爆紅網絡,如圖為一女士在走廊里用腿支撐墻,使自己靜止于兩墻之間的一字馬表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人總共受到3個力作用
B.人蹬墻壁的彈力越大,墻壁對人的摩擦力也越大
C.墻壁對人的摩擦力大小等于人的重力大小
D.若換一雙鞋底更粗糙的運動鞋,墻壁對人的摩擦力也變大
4.(2024·汕頭市高一期末)戽斗是古代一種小型的人力汲水灌田的農具,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如圖所示,兩人雙手執繩牽斗取水,斗位于繩的中點,在繩子長度一定時 (  )
A.兩人站得越遠越省力
B.兩人站得越近越省力
C.兩邊繩子與豎直方向夾角為60°時最省力
D.繩子拉力大小與兩人距離遠近無關
5.(2023·湛江市高一期末)筷子是中華飲食文化的標志之一,我國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曾夸贊說:“筷子如此簡單的兩根木頭,卻精妙絕倫地應用了物理學杠桿原理。”如圖所示,用筷子夾住質量為m的小球,兩根筷子均在同一豎直平面內,且左側筷子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30°,右側筷子豎直。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左、右兩側筷子對小球的彈力大小分別為F1、F2,保持小球靜止,忽略筷子與小球間的摩擦。下列關系式正確的是 (  )
A.F1=mg B.F1=mg
C.F1=F2 D.F1=F2
6.(2023·江門市高一期末)如圖所示,人曲膝下蹲時,膝關節彎曲的角度為θ,設此時大、小腿部的肌群對膝關節的作用力F的方向水平向后,且大腿骨、小腿骨對膝關節的作用力大致相等,那么腳掌所受地面豎直向上的彈力大小約為 (  )
A. B.Fsin
C. D.
7.如圖所示,不計重力的輕桿OB能以O為軸在豎直平面內自由轉動,B端掛一重物,另用一根輕繩通過光滑的定滑輪系住B端,當OB和豎直方向的夾角θ緩慢增大時(0<θ<π),OB桿對B點的作用力的大小 (  )
A.恒定不變 B.逐漸增大
C.逐漸減小 D.先增大后減小
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
8.在古代,弓箭是軍隊與獵人使用的重要武器之一。明代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記載了用秤稱量弓力的方法:將一個足夠重的物塊捆在弓的中央,用秤鉤鉤住弦的中點往上拉,弦滿之時,推移秤砣使秤桿水平,根據秤稱量的示數即可衡量弓力大小。如圖所示,若弦拉滿時,秤鉤兩側弦彎折的夾角恰好為106°,秤稱量的示數為24 kg,取g=10 m/s2,sin 53°=0.8,cos 53°=0.6,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弓力的大小為200 N
B.弓力的大小為240 N
C.弦的彈力大小為240 N
D.弦的彈力大小為200 N
9.長木板上表面的一端放有一個質量為m的木塊,木塊與木板接觸面上裝有摩擦力傳感器,木板由水平位置緩慢向上轉動(即木板與水平地面的夾角θ變大),另一端不動,如圖甲所示,摩擦力傳感器記錄了木塊受到的摩擦力f隨角度θ的變化圖像如圖乙所示。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μ=
B.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μ=
C.木板與水平地面的夾角為θ2時,木塊做自由落體運動
D.木板由θ1轉到θ2的過程中,木塊受到的支持力逐漸減小
10.如圖所示,一個質量為m的滑塊靜止置于傾角為30°的粗糙斜面上,一根輕彈簧一端固定在豎直墻上的P點,另一端連接在滑塊上,彈簧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30°,重力加速度為g,則 (  )
A.滑塊可能只受到三個力作用
B.彈簧一定處于壓縮狀態
C.斜面對滑塊的支持力可能為零
D.斜面對滑塊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4分)
11.(8分)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做“探究彈簧彈力的大小與伸長量之間的定量關系”的實驗。
(1)(2分)在安裝刻度尺時,必須使刻度尺保持    狀態。
(2)(4分)他通過實驗得到如圖乙所示的彈力大小F與彈簧長度x的關系圖線,由此圖線可得該彈簧的原長x0=     cm,勁度系數k=____________ N/m。
(3)(2分)他又利用本實驗原理把該彈簧做成一個彈簧測力計,當彈簧測力計上的示數如圖丙所示時,該彈簧的長度x=     cm。
12.(8分)某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律”實驗中,按如圖(a)所示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兩根細繩,細繩的另一端都有繩套。實驗時,需要兩次拉伸橡皮條,一次是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分別勾住細繩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如圖(b)所示,其中OA為橡皮條,另一次是用一個彈簧測力計通過細繩拉橡皮條,兩次將結點均拉到同一位置O。
(1)(2分)某次實驗中一彈簧測力計的指針位置如圖(c)所示,可知拉力的大小為     N;
(2)(2分)甲同學在某次實驗中,記錄了拉力F1、F2的大小及方向,并將它們的圖示作在如圖(d)所示的方格紙中,已知方格紙每個正方形小格的邊長代表2 N。請你在圖(d)中作出F1、F2的合力F的圖示,并由圖可得F的大小為     N;
(3)(4分)乙同學用力的圖示法分別描繪F'、F1、F2的大小及方向,以F1、F2為鄰邊,作平行四邊形,得其對角線為F,如圖(e)所示。則力F1、F2合力的理論值是     ,實際測量值是    。(均填“F'”或“F”)。
13.(12分)(2023·肇慶市高一統考)木塊A、B質量分別為mA=2 kg,mB=3 kg,它們與水平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0.3;夾在A、B之間的輕彈簧被壓縮了2 cm,彈簧的勁度系數為200 N/m,A、B在水平地面上靜止,如圖所示,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g=10 m/s2。求:
(1)(6分)木塊A受地面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6分)突然給B施加一個水平向右、大小為10 N拉力的瞬間,木塊B所受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14.(12分)風洞實驗室能模擬產生恒定的風力。如圖所示,一質量為m=3.1 kg的小球穿在水平直桿上并置于風洞實驗室中,小球與直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0.8。當風向與水平直桿成53°角且斜向右上時,小球做勻速運動,求此時小球受到的風力的大小。已知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53°=0.8,cos 53°=0.6。
15.(14分)質量為M的木楔傾角為θ=30°,當將一質量為m的木塊放在木楔的斜面上并給木塊一個初速度時,木塊恰好勻速下滑;如果用沿與斜面也成θ=30°角的力F拉木塊,如圖所示,則木塊剛好勻速上滑。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木楔在水平面上始終保持靜止,求:
(1)(4分)木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
(2)(5分)拉力F的大小;
(3)(5分)此時水平面對木楔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大小。
答案精析
1.C [在M處原木受到的支持力垂直于水平地面,豎直向上,A錯誤;在N處原木受到的支持力垂直于MN向上,B錯誤;靜摩擦力方向與接觸面相切,故原木在M處受到的靜摩擦力沿水平方向,C正確;在N處原木P相對木堆有下滑趨勢,故靜摩擦力沿MN方向向上,D錯誤。]
2.C [對網兜和足球整體受力分析如圖,設輕繩與豎直墻壁的夾角為θ,由平衡條件得FT==,可知FT>G,FT>FN,故選C。]
3.C [人受到重力、左右兩邊墻壁對人的彈力和摩擦力,總共受到5個作用力,選項A錯誤;由平衡條件可知,兩邊墻壁對人的摩擦力大小等于人的重力,則當人蹬墻壁的彈力越大時,墻壁對人的摩擦力不變,選項B錯誤,C正確;若換一雙鞋底更粗糙的運動鞋,墻壁對人的摩擦力大小仍等于人的重力,不變,選項D錯誤。]
4.B [設繩長為l,兩人間距為d,以斗為研究對象,因aOb為同一根繩子,且O點為繩的中點,故aO、bO對O點的拉力大小相等,因此平衡時aO、bO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相等,設為θ,斗受力情況如圖所示,根據平衡條件得2Tcos θ=mg,由幾何關系,可得cos θ=,聯立可得T=·,從上式可知,當d減小時,T減小,A、C、D錯誤,B正確。]
5.D [對小球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左側筷子對小球的彈力F1、右側筷子對小球的彈力F2,如圖所示,小球在三個力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根據力的平衡條件,豎直方向有F1==2mg,水平方向有F2=F1cos 30°,解得F1=F2,故選D。]
6.C [設大腿骨和小腿骨對膝關節的作用力大小為F1,則它們之間的夾角為θ,F為它們合力的大小,由平行四邊形定則可知,合力和分力的關系如圖,
有2F1cos =F
則F1=
故腳掌所受地面豎直向上的彈力大小約為
FN=F1sin =,故選C。]
7.A [在OB桿和豎直方向夾角θ緩慢增大時(0<θ<π),結點B在一系列不同位置處于平衡狀態,對結點B受力分析,如圖甲所示,平移繩的拉力與桿的支持力得到力的矢量三角形,如圖乙所示
由幾何關系可得==
式中G、OA、OB均不變,故FN不變,則OB桿對B點的作用力的大小保持不變,故選A。]
8.BD [弦中點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由平衡條件可知F秤=mg=240 N,弓力與F秤大小相等,故A錯誤,B正確;
由平衡條件得F==200 N
故C錯誤,D正確。]
9.BD [由題圖乙可知,當木板與水平地面的夾角為θ1時木塊剛剛開始滑動,木塊重力沿木板向下的分力等于f2,則f2=mgsin θ1,剛滑動時有f1=μmgcos θ1,求得μ=,A錯誤,B正確;當木板與水平地面的夾角為θ2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零,則木塊只受重力作用,但此時速度不是零,木塊不做自由落體運動,做初速度不為零、加速度為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C錯誤;對木塊,受力分析可知FN=mgcos θ,則木板由θ1轉到θ2的過程中,隨著θ的增大,木塊受到的支持力逐漸減小,D正確。]
10.AD [彈簧可能處于原長狀態,滑塊只受重力、支持力和靜摩擦力三個力作用而處于平衡狀態,故A正確,B錯誤;由幾何關系可知,彈簧與斜面垂直,將滑塊所受重力沿平行于斜面方向和垂直于斜面方向分解,根據共點力平衡條件可知,斜面對滑塊的靜摩擦力的大小一定等于mgsin 30°=,斜面對滑塊的支持力不可能為零,故C錯誤,D正確。]
11.(1)豎直 (2)4 50 (3)10
解析 (1)彈簧是豎直的,為減小誤差,刻度尺必須與彈簧平行,故必須使刻度尺保持豎直狀態。
(2)彈簧處于原長時,彈力為零,故原長為4 cm,彈簧彈力為8 N時,彈簧的長度為20 cm,伸長量為16 cm,根據胡克定律有F=kΔx,有k==50 N/m。
(3)由題圖丙得到彈簧的彈力為3.0 N,根據題圖乙得到彈力為3.0 N時對應的彈簧的長度為10 cm。
12.(1)3.00 (2)見解析圖 12 (3)F F'
解析 (1)彈簧測力計的最小刻度為0.1 N,則拉力的大小為3.00 N;
(2)作出F1、F2的合力F
如圖所示;由圖中幾何關系可知:
F的大小為12 N;
(3)在題圖(e)中,F是作圖得到的,為F1、F2合力的理論值;F'是用一個彈簧測力計通過細繩拉橡皮條,拉到同一位置O,方向沿AO方向,為實際測量值。
13.(1)4 N 方向水平向右
(2)9 N 方向水平向左
解析 (1)對A受力分析,由二力平衡有
F彈=fA
F彈=kΔx
解得fA=4 N
木塊A受地面摩擦力的大小為4 N,方向水平向右
(2)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木塊B所受到的最大靜摩擦力為fBmax,則
fBmax=μmBg=9 N
因為F拉+F彈>fBmax,所以木塊B會向右滑動,
受到滑動摩擦力fB,則有
fB=μmBg=9 N,方向水平向左。
14.20 N或620 N
解析 若桿對小球的支持力豎直向上,由平衡條件得
Fcos 53°=f
Fsin 53°+FN=mg
f=μFN
聯立解得F=20 N
若桿對小球的支持力豎直向下,由平衡條件得
F'sin 53°-FN'=mg
F'cos 53°=f'
f'=μFN'
聯立解得F'=620 N。
15.(1) (2)mg (3)mg
Mg+mg
解析 (1)木塊恰好勻速下滑,由平衡條件可知
mgsin 30°=μmgcos 30°
解得μ=tan 30°=
(2)如果用沿與斜面也成θ=30°角的力F拉木塊,則木塊剛好勻速上滑,由平衡條件得
沿斜面方向上Fcos θ=mgsin θ+f
垂直斜面方向上Fsin θ+FN=mgcos θ
又f=μFN
解得f=mg,FN=mg,F=mg。
(3)對木塊和木楔整體受力分析,如圖,
有FN地+Fcos 30°=(M+m)g
Fsin 30°=f地
解得f地=mg,FN地=Mg+mg(共43張PPT)
章末檢測試卷(三)
一、單項選擇題
1.(2023·廣州市高一期末)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著原木,關于原木P在支撐點M、N處受力的方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M處受到的支持力垂直MN向上
B.N處受到的支持力豎直向上
C.M處受到的摩擦力沿水平方向
D.N處受到的摩擦力豎直向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在M處原木受到的支持力垂直于水平地面,
豎直向上,A錯誤;
在N處原木受到的支持力垂直于MN向上,
B錯誤;
靜摩擦力方向與接觸面相切,故原木在M處受到的靜摩擦力沿水平方向,C正確;
在N處原木P相對木堆有下滑趨勢,故靜摩擦力沿MN方向向上,D錯誤。
13
14
15
2.(2023·浙江1月選考)如圖所示,輕質網兜兜住重力為G的足球,用輕繩掛于光滑豎直墻壁上的A點,輕繩的拉力為FT,墻壁對足球的支持力為FN,則
A.FTC.FT>G D.FT=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對網兜和足球整體受力分析如圖,設輕繩與豎直墻壁的夾角為θ,由平衡條件得FT==,可知FT>G,FT>FN,故選C。
13
14
15
3.(2024·陽江市高一期末)一字馬挑戰賽爆紅網絡,如圖為一女士在走廊里用腿支撐墻,使自己靜止于兩墻之間的一字馬表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人總共受到3個力作用
B.人蹬墻壁的彈力越大,墻壁對人的摩擦力
也越大
C.墻壁對人的摩擦力大小等于人的重力大小
D.若換一雙鞋底更粗糙的運動鞋,墻壁對人的摩擦力也變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人受到重力、左右兩邊墻壁對人的彈力和
摩擦力,總共受到5個作用力,選項A錯誤;
由平衡條件可知,兩邊墻壁對人的摩擦力
大小等于人的重力,則當人蹬墻壁的彈力
越大時,墻壁對人的摩擦力不變,選項B錯誤,C正確;
若換一雙鞋底更粗糙的運動鞋,墻壁對人的摩擦力大小仍等于人的重力,不變,選項D錯誤。
14
15
4.(2024·汕頭市高一期末)戽斗是古代一種小型的人力汲水灌田的農具,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如圖所示,兩人雙手執繩牽斗取水,斗位于繩的中點,在繩子長度一定時
A.兩人站得越遠越省力
B.兩人站得越近越省力
C.兩邊繩子與豎直方向夾角為60°時最省力
D.繩子拉力大小與兩人距離遠近無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設繩長為l,兩人間距為d,以斗為研究對象,因aOb為同一根繩子,且O點為繩的中點,故aO、bO對O點的拉力大小相等,因此平衡時aO、bO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相等,設為θ,斗受力情況如圖所示,根據平衡條件得2Tcos θ=mg,
由幾何關系,可得cos θ=,聯立可得T=·,從上式可知,當d減小時,T減小,A、C、D錯誤,B正確。
5.(2023·湛江市高一期末)筷子是中華飲食文化的標志之一,我國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曾夸贊說:“筷子如此簡單的兩根木頭,卻精妙絕倫地應用了物理學杠桿原理。”如圖所示,用筷子夾住質量為m的小球,兩根筷子均在同一豎直平面內,且左側筷子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30°,右側筷子豎直。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左、右兩側筷子對小球的彈力大小分別為F1、
F2,保持小球靜止,忽略筷子與小球間的摩擦。下列關
系式正確的是
A.F1=mg B.F1=mg
C.F1=F2 D.F1=F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對小球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左側筷子對小球的彈力F1、右側筷子對小球的彈力F2,如圖所示,小球在三個力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根據力的平衡條件,豎直方向有F1==2mg,水平方向有F2=F1cos 30°,解得F1=F2,故選D。
14
15
6.(2023·江門市高一期末)如圖所示,人曲膝下蹲時,膝關節彎曲的角度為θ,設此時大、小腿部的肌群對膝關節的作用力F的方向水平向后,且大腿骨、小腿骨對膝關節的作用力大致相等,那么腳掌所受地面豎直向上的彈力大小約為
A. B.Fsin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設大腿骨和小腿骨對膝關節的作用力大小為F1,則它們之間的夾角為θ,F為它們合力的大小,由平行四邊形定則可知,合力和分力的關系如圖,
有2F1cos =F
則F1=
故腳掌所受地面豎直向上的彈力大小約為
FN=F1sin =,故選C。
7.如圖所示,不計重力的輕桿OB能以O為軸在豎直平面內自由轉動,B端掛一重物,另用一根輕繩通過光滑的定滑輪系住B端,當OB和豎直方向的夾角θ緩慢增大時(0<θ<π),OB桿對B點的作用力的大小
A.恒定不變
B.逐漸增大
C.逐漸減小
D.先增大后減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在OB桿和豎直方向夾角θ緩慢增大時(0<θ<π),結點B在一系列不同位置處于平衡狀態,對結點B受力分析,如圖甲所示,平移繩的拉力與桿的支持力得到力的矢量三角形,
如圖乙所示
由幾何關系可得==
式中G、OA、OB均不變,故FN不變,
則OB桿對B點的作用力的大小保持不變,故選A。
二、多項選擇題
8.在古代,弓箭是軍隊與獵人使用的重要武器之一。明代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記載了用秤稱量弓力的方法:將一個足夠重的物塊捆在弓的中央,用秤鉤鉤住弦的中點往上拉,弦滿之時,推移秤砣使秤桿水平,根據秤稱量的示數即可衡量弓力大小。如圖所示,若弦拉滿時,秤鉤兩側弦彎折的夾角恰好為106°,秤稱量的示數為24 kg,取g=10 m/s2,sin 53°=0.8,cos 53°=0.6,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弓力的大小為200 N
B.弓力的大小為240 N
C.弦的彈力大小為240 N
D.弦的彈力大小為200 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弦中點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由平衡條件可知F秤=mg=240 N,弓力與F秤大小
相等,故A錯誤,B正確;
由平衡條件得F==200 N
故C錯誤,D正確。
13
14
15
9.長木板上表面的一端放有一個質量為m的木塊,木塊與木板接觸面上裝有摩擦力傳感器,木板由水平位置緩慢向上轉動(即木板與水平地面的夾角θ變大),另一端不動,如圖甲所示,摩擦力傳感器記錄了木塊受到的摩擦力f隨角度θ的變化圖像如圖乙所示。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μ=
B.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μ=
C.木板與水平地面的夾角為θ2時,木塊做自由落體運動
D.木板由θ1轉到θ2的過程中,木塊受到的支持力逐漸減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由題圖乙可知,當木板與水平地面的夾角為θ1時木塊剛剛開始滑動,木塊重力沿木板向下的分力等于f2,則f2=mgsin θ1,剛滑動時有f1=μmgcos θ1,
13
14
15
求得μ=,A錯誤,B正確;
當木板與水平地面的夾角為θ2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零,則木塊只受重力作用,但此時速度不是零,木塊不做自由落體運動,做初速度不為零、加速度為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C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對木塊,受力分析可知FN=mgcos θ,則木板由θ1轉到θ2的過程中,隨著θ的增大,木塊受到的支持力逐漸減小,D正確。
13
14
15
10.如圖所示,一個質量為m的滑塊靜止置于傾角為30°的粗糙斜面上,一根輕彈簧一端固定在豎直墻上的P點,另一端連接在滑塊上,彈簧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30°,重力加速度為g,則
A.滑塊可能只受到三個力作用
B.彈簧一定處于壓縮狀態
C.斜面對滑塊的支持力可能為零
D.斜面對滑塊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彈簧可能處于原長狀態,滑塊只受重力、支持力和靜摩擦力三個力作用而處于平衡狀態,故A正確,B錯誤;
由幾何關系可知,彈簧與斜面垂直,將滑塊所受重力沿平行于斜面方向和垂直于斜面方向分解,
13
14
15
根據共點力平衡條件可知,斜面對滑塊的靜摩擦力的大小一定等于mgsin 30°=,斜面對滑塊的支持力不可能為零,故C錯誤,D正確。
三、非選擇題
11.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做“探究彈簧彈力的大小與伸長量之間的定量關系”的實驗。
(1)在安裝刻度尺時,必須使刻度尺保持   狀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豎直
彈簧是豎直的,為減小誤差,刻度尺必須與彈簧平行,故必須使刻度尺保持豎直狀態。
(2)他通過實驗得到如圖乙所示的彈力大小F與彈簧長度x的關系圖線,由此圖線可得該彈簧的原長x0=   cm,勁度系數k=_____ N/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彈簧處于原長時,彈力為零,故原長為4 cm,彈簧彈力為8 N時,彈簧的長度為20 cm,伸長量為16 cm,根據胡克定律有F=kΔx,有k==50 N/m。
50
(3)他又利用本實驗原理把該彈簧做成一個彈簧測力計,當彈簧測力計上的示數如圖丙所示時,該彈簧的長度x=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由題圖丙得到彈簧的彈力為3.0 N,根據題圖乙得到彈力為3.0 N時對應的彈簧的長度為1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某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律”實驗中,按如圖(a)所示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兩根細繩,細繩的另一端都有繩套。實驗時,需要兩次拉伸橡皮條,一次是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分別勾住細繩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如圖(b)所示,其中OA為橡皮條,另一次是用一個彈簧測力計通過細繩拉橡皮條,兩次將結點均拉到同一位置O。
(1)某次實驗中一彈簧測力計的指針位置如圖(c)所示,可知拉力的大小為    N;
3.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彈簧測力計的最小刻度為0.1 N,則拉力的大小為3.00 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甲同學在某次實驗中,記錄了拉力F1、F2的大小及方向,并將它們的圖示作在如圖(d)所示的方格紙中,已知方格紙每個正方形小格的邊長代表2 N。請你在圖(d)中作出F1、F2的合力F的圖示,并由圖可得F的大小為   N;
12
答案 見解析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作出F1、F2的合力F
如圖所示;由圖中幾何關系可知:
F的大小為12 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乙同學用力的圖示法分別描繪F'、F1、F2的大小及方向,以F1、F2為鄰邊,作平行四邊形,得其對角線為F,如圖(e)所示。則力F1、F2合力的理論值是  ,實際測量值是___。(均填“F'”或“F”)。
F
F'
在題圖(e)中,F是作圖得到的,為F1、F2合力的理論值;F'是用一個彈簧測力計通過細繩拉橡皮條,拉到同一位置O,方向沿AO方向,為實際測量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2023·肇慶市高一統考)木塊A、B質量分別為mA=2 kg,mB=3 kg,它們與水平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0.3;夾在A、B之間的輕彈簧被壓縮了2 cm,彈簧的勁度系數為200 N/m,A、B在水平地面上靜止,如圖所示,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g=10 m/s2。求:
(1)木塊A受地面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 4 N 方向水平向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對A受力分析,由二力平衡有
F彈=fA
F彈=kΔx
解得fA=4 N
木塊A受地面摩擦力的大小為4 N,方向水平向右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突然給B施加一個水平向右、大小為
10 N拉力的瞬間,木塊B所受摩擦力大
小和方向。
答案 9 N 方向水平向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木塊B所受到的最大靜摩擦力為fBmax,則
fBmax=μmBg=9 N
因為F拉+F彈>fBmax,所以木塊B會向右滑動,
受到滑動摩擦力fB,則有
fB=μmBg=9 N,方向水平向左。
13
14
15
14.風洞實驗室能模擬產生恒定的風力。如圖所示,一質量為m=3.1 kg的小球穿在水平直桿上并置于風洞實驗室中,小球與直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0.8。當風向與水平直桿成53°角且斜向右上時,小球做勻速運動,求此時小球受到的風力的大小。已知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53°=0.8,cos 53°=0.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20 N或620 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若桿對小球的支持力豎直向上,
由平衡條件得
Fcos 53°=f
Fsin 53°+FN=mg
f=μFN
聯立解得F=20 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若桿對小球的支持力豎直向下,
由平衡條件得
F'sin 53°-FN'=mg
F'cos 53°=f'
f'=μFN'
聯立解得F'=620 N。
15.質量為M的木楔傾角為θ=30°,當將一質量為m的木塊放在木楔的斜面上并給木塊一個初速度時,木塊恰好勻速下滑;如果用沿與斜面也成θ=30°角的力F拉木塊,如圖所示,則木塊剛好勻速上滑。已知重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加速度為g,木楔在水平面上始終保持靜止,求:
(1)木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木塊恰好勻速下滑,由平衡條件可知
mgsin 30°=μmgcos 30°
解得μ=tan 30°=
(2)拉力F的大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m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如果用沿與斜面也成θ=30°角的力F拉木塊,則木塊剛好勻速上滑,由平衡條件得
沿斜面方向上Fcos θ=mgsin θ+f
垂直斜面方向上Fsin θ+FN=mgcos θ
又f=μFN
解得f=mg,FN=mg,F=mg。
(3)此時水平面對木楔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大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mg Mg+m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對木塊和木楔整體受力分析,如圖,
有FN地+Fcos 30°=(M+m)g
Fsin 30°=f地
解得f地=mg,FN地=Mg+mg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磐安县| 潼关县| 南陵县| 潜江市| 盐边县| 永城市| 武强县| 榆树市| 秭归县| 伊宁县| 邢台市| 攀枝花市| 筠连县| 合山市| 和平县| 宁海县| 壤塘县| 柘城县| 阿图什市| 建水县| 广水市| 苗栗县| 仁寿县| 泸水县| 沧州市| 淮南市| 梁平县| 天峨县| 德保县| 清镇市| 海晏县| 扶绥县| 修武县| 樟树市| 芜湖市| 洛扎县| 农安县| 益阳市| 盐池县| 五莲县| 内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