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0張PPT)2.2 氧氣第二單元 空氣和氧氣2024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精做課件】授課教師:********班 級:********時 間:********展示一些與氧氣相關的生活圖片,如人在潛水時攜帶氧氣瓶、醫院里給病人輸氧等。提問學生:“氧氣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重要的作用,那你對氧氣了解多少呢?氧氣具有哪些性質呢?” 引發學生的思考,從而導入本節課的內容 —— 氧氣。(二)氧氣的物理性質(10 分鐘)展示一瓶收集好的氧氣,讓學生觀察其顏色和狀態。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聞氧氣的氣味(采用扇聞法)?講解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略大,在標準狀況下,氧氣的密度為 1.429g/L,空氣的密度為 1.293g/L。說明氧氣不易溶于水,通過舉例,如水中的生物能依靠溶解在水中的少量氧氣生存,來幫助學生理解。介紹氧氣在加壓降溫時會變成淡藍色的液體,甚至變成淡藍色雪花狀的固體。展示相關的圖片或視頻,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氧氣的三態變化。(三)氧氣的化學性質(25 分鐘)氧氣與碳的反應教師進行實驗演示:用坩堝鉗夾取一小塊木炭,在酒精燈上加熱至發紅,然后將木炭由瓶口向下緩慢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讓學生觀察現象,記錄木炭在空氣中和氧氣中燃燒的不同現象(在空氣中紅熱,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發出白光)。向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觀察現象(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木炭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碳。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碳 + 氧氣點燃二氧化碳。組織學生討論:為什么要將木炭由瓶口向下緩慢伸入集氣瓶中?氧氣與硫的反應教師演示實驗:在燃燒匙里放少量硫,加熱至硫燃燒,觀察硫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然后將燃燒匙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觀察現象(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提醒學生聞一聞生成氣體的氣味(有刺激性氣味),說明硫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硫。強調二氧化硫是一種空氣污染物,實驗應在通風櫥中進行或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尾氣。寫出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硫 + 氧氣點燃二氧化硫。讓學生比較硫在空氣中和氧氣中燃燒現象的不同,分析原因。氧氣與鐵的反應教師進行實驗操作:把細鐵絲盤成螺旋狀,下端系一根火柴,點燃火柴,待火柴快燃盡時,插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集氣瓶底部要預先放少量水或鋪一層細沙,防止高溫熔化物濺落炸裂瓶底)。讓學生觀察現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說明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了四氧化三鐵,寫出反應的文字表達式:鐵 + 氧氣點燃四氧化三鐵。組織學生討論:鐵絲繞成螺旋狀的目的是什么?火柴的作用是什么?集氣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細沙的作用是什么?歸納總結引導學生對比氧氣與碳、硫、鐵的反應,總結氧氣的化學性質: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在一定條件下能與許多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同時放出熱量。(四)氧化反應(15 分鐘)概念講解給出氧化反應的概念:物質與氧發生的反應叫做氧化反應。強調這里的 “氧” 包括氧氣,也包括含氧化合物中的氧元素。舉例說明一些常見的氧化反應,如鐵生銹、食物腐爛等,讓學生理解氧化反應在生活中的廣泛存在。緩慢氧化介紹緩慢氧化的概念:進行得很緩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覺的氧化反應叫做緩慢氧化。列舉一些緩慢氧化的例子,如動植物的呼吸、釀酒、釀醋等,讓學生認識到緩慢氧化雖然不像燃燒那樣劇烈,但也在生活中有著重要的作用。討論交流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氧化反應和緩慢氧化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燃燒和緩慢氧化有什么聯系和區別?每組選派代表發言,分享小組討論的結果,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五)課堂小結(10 分鐘)請幾位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的主要內容,包括氧氣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氧化反應的概念以及緩慢氧化等。教師進行補充和總結,強調重點知識,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同時對學生在實驗觀察和討論中的表現進行評價。(六)布置作業(5 分鐘)讓學生課后完成教材上相關的練習題,鞏固本節課所學的知識。查閱資料,了解氧氣在工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的更多用途,下節課進行分享交流。五、教學資源多媒體課件,包含氧氣的物理性質圖片、氧氣與物質反應的實驗視頻、氧化反應相關的資料等。實驗儀器和藥品,如集氣瓶、坩堝鉗、燃燒匙、木炭、硫粉、細鐵絲、澄清石灰水等。相關的教學參考資料。六、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實驗教學,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象,親身體驗氧氣的化學性質。對于實驗操作的規范和注意事項,要詳細講解和示范,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在講解氧化反應的概念時,要多舉生活中的例子,幫助學生理解。同時,要關注學生的課堂表現,及時給予鼓勵和指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5課堂檢測4新知講解6變式訓練7考試考法8小結梳理學習目錄1復習引入2新知講解3典例講解1.認識氧氣能與許多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2.認識化合反應、氧化反應;3.學會描述化學反應中的一些反應現象。學習目標課堂導入我們已經知道了氧氣可以供給呼吸、可以支持燃燒等,那么氧氣的這些用途是由它的什么來決定的呢?,新知探究閱讀課本38頁,總結氧氣的物理性質:通常狀況下,氧氣是無色、無臭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大,不易溶于水。無色氣體淡藍色液體101kPa-183℃三態變化:淡藍色固體物理性質101kPa-219℃知識點1 氧氣的性質工業生產的氧氣,一般加壓貯存在藍色鋼瓶中。典例1 下列關于氧氣物理性質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魚能在水中生存,說明氧氣極易溶于水B.液態氧是淡藍色的,固態氧也是淡藍色的C.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略大D.通常情況下,氧氣是無色無臭的氣體A不易根據生活經驗和所學知識,你能說出氧氣的一些化學性質嗎?供給呼吸支持燃燒氧氣的檢驗方法: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現象:木條復燃。各種物質在空氣中和氧氣中燃燒的現象一樣嗎?硫木炭鐵絲現象:(1)在空氣中,發出紅光在氧氣中,發出白光(2)放出熱量(3)產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結論:碳 + 氧氣 二氧化碳點燃注意事項:夾木炭的坩堝鉗要自上而下緩慢地伸入瓶中硫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現象:(1)在空氣中,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在氧氣中,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2)放出熱量(3)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結論:硫 + 氧氣 二氧化硫點燃注意事項:(1)硫用量不能過多,防止污染空氣(2)瓶底預先放少量水,吸收二氧化硫,減少空氣污染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現象:(1)在空氣中,紅熱,不能燃燒(2)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結論:鐵 + 氧氣 四氧化三鐵點燃回顧實驗,思考以下操作的原因:②將鐵絲繞成螺旋狀:①實驗前鐵絲需打磨:除去鐵絲表面的鐵銹,有利于鐵絲和氧氣反應。增大鐵絲與氧氣的接觸面積,聚集熱量,利于鐵絲持續燃燒。③鐵絲下端系一根火柴:引燃鐵絲。⑤預先在集氣瓶中裝少量水或在瓶底鋪一薄層細沙:防止火柴燃燒消耗集氣瓶中過多的氧氣而使鐵絲燃燒現象不明顯。④待火柴即將燃盡時再將鐵絲伸入集氣瓶中:防止高溫熔化物濺落,炸裂瓶底。回顧實驗,思考以下操作的原因:若實驗中未觀察到鐵絲燃燒的現象,可能因為什么呢?(1)氧氣不純;……(3)鐵絲表面有鐵銹;(2)火柴剛點燃就伸進集氣瓶;三種物質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現象為何不同?物質在空氣中燃燒,實際上是與其中的氧氣發生反應,由于空氣中的氧氣含量相對較少,因此在空氣中燃燒不如在氧氣中劇烈。即反應的劇烈程度與氧氣的含量有關。典例2 下列對實驗現象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B.蠟燭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藍紫色火焰,生成帶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D.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B描述現象時不能說出具體物質新知探究知識點2 化合反應認真觀察以下反應表達式,它們有何共同點?鐵 + 氧氣 四氧化三鐵點燃硫 + 氧氣 二氧化硫點燃碳 + 氧氣 二氧化碳點燃共同點1:都是兩種物質發生反應生成另一種物質。化合反應(多變一)共同點2:都是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反應。氧化反應(物質與氧氣)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通式:A + B +··· X(特點:多變一)化合反應石蠟與氧氣的反應是化合反應嗎?石蠟+氧氣 二氧化碳+水點燃兩種產物不是化合反應氧化反應劇烈氧化:像燃燒那樣劇烈并發光、放熱的氧化反應。緩慢氧化:進行得很慢,甚至不易被察覺的氧化反應。氧化反應(物質與氧氣)常見的緩慢氧化:動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爛、酒和醋的釀造、鋼鐵生銹、農家肥的腐熟等。典例3 下列化學反應是化合反應的是 ,是氧化反應的是 。A. 碳+氧氣 二氧化碳 B. 硫+氧氣 二氧化硫C. 鐵+氧氣 四氧化三鐵 D.石蠟+氧氣 水+二氧化碳點燃點燃點燃點燃ABCABCD多變一【易錯辨析】下列對燃燒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 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藍紫色火焰B. 細鐵絲在空氣中燃燒時,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C.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D. 硫在空氣中、氧氣中燃燒都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D【學以致用】氧氣的性質比氮氣活潑,下列事實不能說明氧氣比氮氣性質活潑的是( )A. 氧氣和氮氣都是無色無臭的氣體B. 氧氣可用于煉鋼,氮氣常用作保護氣C. 氧氣能支持燃燒,氮氣不支持燃燒D. 食品包裝為防腐充入氮氣而不充入氧氣A1.下列有關氧氣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標準狀況下,氧氣的密度略小于空氣B.標準狀況下,氧氣是一種無色無臭的氣體C.魚類能在水中生存,證明氧氣易溶于水D.低溫下氧氣可以變成無色液體B123456789101112返回2. [2024·晉中期末改編 ] 氧氣是我們身邊的物質,以下有關氧氣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氧氣具有可燃性B. 氧氣能支持燃燒C. 氧氣能供給動植物呼吸D. 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A123456789101112返回3.下列對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B.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霧C.木炭在空氣中充分燃燒,生成黑色固體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點撥】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A 錯誤;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而不是白霧, B 錯誤;木炭在空氣中充分燃燒,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C 錯誤;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一種黑色固體, D 正確。【答案】 D 【點易錯】(1)注意正確區分現象和結論,不能把燃燒生成物作為結論。(2) 注意“煙”和“霧”、“光”和“火焰”的區別。 如磷在氧氣中燃燒生成白煙而不是白霧,“煙” 是固體懸浮小顆粒,“霧”是懸浮小液滴。123456789101112返回4. [2023·石家莊裕華區期中] 某同學從家里找了一根細鐵絲,做“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發現細鐵絲沒有燃燒。造成實驗失敗的原因不可能是 ( )A.細鐵絲表面有鐵銹B.集氣瓶底部沒有鋪一層細沙C.收集到的氧氣量太少或純度太低D. 火柴剛點燃,就將系著火柴的細鐵絲伸入集氣瓶中【點撥】細鐵絲表面的鐵銹會阻止細鐵絲燃燒, A 正確;集氣瓶底部鋪一層細沙是為了防止高溫熔融物濺落,使瓶底炸裂, B 不正確;收集到的氧氣量太少或純度太低,可能導致細鐵絲在氧氣中不燃燒, C 正確;火柴剛點燃就將系著火柴的細鐵絲伸入集氣瓶中,因火柴燃燒會消耗大量氧氣,故可能造成細鐵絲在集氣瓶中不能燃燒, D 正確。【答案】 B 123456789101112返回5.寫出下列反應的文字表達式。(1) 木炭在空氣中燃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生成的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燃燒時火星四射的反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燃燒時產生大量白煙的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 + 氧氣 二氧化碳123456789101112返回硫 + 氧氣二氧化硫鐵 + 氧氣四氧化三鐵磷 + 氧氣五氧化二磷6.小明同學用如圖所示的方法做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1) 你認為其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 (填字母) ,這樣操作可能導致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 A 中水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集氣瓶底炸裂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2) D 實驗中螺旋狀細鐵絲下端系一根火柴的 作用是____________,火柴 _______(填 “快燃盡”或“剛點燃” ) 時伸入集氣瓶中。 實驗時,硫、磷、鐵點燃后應_______ (填“緩 慢”或“快速” ) 伸入集氣瓶中。引燃細鐵絲快燃盡緩慢(3) 對比硫在空氣中和氧氣中燃燒的現象,說明影 響 物質燃燒劇烈程度的一種因 素是______________ 。氧氣的濃度【點易錯】(1)做硫、磷、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集氣瓶底部常盛有少量水,但水的作用有所不同。(2)將可燃物伸入集氣瓶中時,應從上往下緩慢伸入,防止燃燒放出的熱量使集氣瓶中部和上部尚未反應的氧氣受熱排出。(3)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需注意的問題較多,如鐵絲應繞成螺旋狀等。123456789101112返回7. [2023·蘇州期中 ] 下列變化過程中,不包含緩慢氧化的是 ( )A.水的蒸發 B.鋼鐵生銹C.人體呼吸 D.食物腐爛A123456789101112返回【點撥】水的蒸發是水由液態變為氣態,只是狀態發生改變,屬于物理變化,不涉及緩慢氧化。8.下列四個反應在一定條件下都能發生,其中既屬于化合反應,又屬于氧化反應的是 ( )A.高錳酸鉀 錳酸鉀 + 二氧化錳 + 氧氣B.水 氫氣 + 氧氣C.乙炔 + 氧氣 水 + 二氧化碳D.磷 + 氧氣五氧化二磷【點撥】A、 B、 C 三項都不符合“多變一”的形式,都不屬于化合反應; D 項符合“多變一”的形式,屬于化合反應,且該反應是物質和氧氣發生的化學反應,屬于氧化反應。【答案】 D 【點技巧】解答此類題目應注意兩種反應的分類角度,與氧氣發生的反應屬于氧化反應,化合反應是“多變一”的反應,根據這些反應特點作出判斷。123456789101112返回9.如圖所示,化學概念間存在包含、并列、交叉等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純凈物與混合物屬于包含關系B.緩慢氧化與氧化反應屬于交叉關系C.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屬于包含關系D.氧化反應與化合反應屬于交叉關系課堂小結物理性質助燃性、氧化性氧氣的性質既是化合反應,又是氧化反應碳+氧氣 二氧化碳點燃化學性質硫+氧氣 二氧化硫點燃鐵+氧氣 四氧化三鐵點燃1.教材習題:完成教材上的課后習題。2實踐性作業:通過翻閱課本、查閱圖書、上網搜索等方式獲取有關氧氣的資料信息,從第一人稱角度寫一篇《氧氣的自我介紹》,并與同學交流、共享。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