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1張PPT)2.3.1高錳酸鉀分解制取氧氣氧氣的工業制法第二單元 空氣和氧氣2024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精做課件】授課教師:********班 級:********時 間:********展示醫院給病人輸氧的圖片、航天火箭發射的場景等,提問學生:“在這些場景中都用到了氧氣,那么氧氣是如何制取的呢?在實驗室和工業上制取氧氣的方法又有哪些不同呢?” 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導入本節課的內容。(二)高錳酸鉀分解制取氧氣(30 分鐘)反應原理講解:實驗室常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高錳酸鉀加熱錳酸鉀 + 二氧化錳 + 氧氣,同時介紹其符號表達式:KMnO4 →△K2 MnO4 +MnO2 +O2 。引導學生分析該反應的特點,指出這是一種分解反應。實驗裝置展示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裝置圖,介紹裝置的組成部分,包括發生裝置(酒精燈、試管、鐵架臺、帶導管的橡皮塞)和收集裝置(排水法:水槽、集氣瓶、玻璃片;向上排空氣法:集氣瓶、玻璃片)。講解選擇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依據:發生裝置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選擇,由于高錳酸鉀是固體且反應需要加熱,所以選擇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收集裝置根據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選擇,氧氣不易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密度比空氣略大,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讓學生觀察裝置圖,思考裝置中各部分的作用和注意事項,如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試管炸裂)、試管口要塞一團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等。實驗操作步驟教師邊講解邊演示實驗操作步驟: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將導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緊握試管外壁,觀察導管口是否有氣泡冒出,若有氣泡冒出,松開手后導管內形成一段水柱,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裝:將高錳酸鉀裝入試管,在試管口塞一團棉花,然后用帶導管的橡皮塞塞緊試管。定: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鐵夾應夾在試管的中上部,試管口略向下傾斜。點:點燃酒精燈,先對試管進行預熱,然后再集中加熱。收:當導管口有連續均勻的氣泡冒出時,開始收集氧氣。用排水法收集時,當集氣瓶口有大氣泡冒出時,說明氧氣已收集滿,在水下用玻璃片蓋住集氣瓶口,然后將集氣瓶正放在桌面上;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時,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說明氧氣已收集滿。離:實驗結束后,先將導管撤離水槽。熄:再熄滅酒精燈。強調操作步驟的順序和原因,組織學生討論如果顛倒操作順序可能會導致什么后果(若先熄滅酒精燈,會導致水槽中的水倒吸進入試管,使試管炸裂)。氧氣的檢驗和驗滿講解氧氣的檢驗方法: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若木條復燃,證明是氧氣。復習氧氣的驗滿方法(排水法:集氣瓶口有大氣泡冒出;向上排空氣法: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學生實驗安排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操作,提醒學生注意實驗安全。(三)氧氣的工業制法(15 分鐘)原理講解利用多媒體展示分離液態空氣法制取氧氣的過程示意圖,講解其原理:空氣主要由氮氣(沸點 -196℃)和氧氣(沸點 -183℃)組成,將空氣加壓降溫使其變成液態空氣,然后升溫,由于氮氣的沸點比氧氣低,氮氣先汽化出來,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態氧。強調這是一個物理變化過程,因為沒有新物質生成,只是利用了空氣中各成分沸點的不同進行分離。介紹工業制氧的其他方法簡單介紹膜分離技術制氧等其他工業制氧方法,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了解科技的發展對工業制氧的影響。對比討論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對比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和工業上分離液態空氣制取氧氣的方法,分析它們在原理、原料、條件、產品純度等方面的不同點。每組選派代表發言,分享小組討論的結果,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四)課堂小結(10 分鐘)請幾位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的主要內容,包括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原理、裝置、步驟、注意事項,以及氧氣的工業制法等。教師進行補充和總結,強調重點知識和實驗操作要點,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體系,加深對本節課內容的理解。(五)布置作業(5 分鐘)讓學生課后完成教材上相關的練習題,鞏固本節課所學的知識。查閱資料,了解氧氣在其他領域(如潛水、煉鋼等)的應用,以及在這些應用中對氧氣純度的要求,下節課進行交流分享。五、教學資源多媒體課件,包含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裝置圖、操作視頻,分離液態空氣法制氧的示意圖和相關資料等。實驗儀器和藥品,如鐵架臺、試管、酒精燈、帶導管的橡皮塞、水槽、集氣瓶、玻璃片、高錳酸鉀等。相關的教學參考資料。六、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實驗教學的規范性和安全性,讓學生親身體驗實驗操作,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對于實驗裝置的選擇和操作步驟的講解要詳細、清晰,引導學生理解其中的原理和原因。在講解氧氣的工業制法時,要利用多媒體等手段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原理。同時,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給予反饋和指導,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和提問,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探究精神。5課堂檢測4新知講解6變式訓練7考試考法8小結梳理學習目錄1復習引入2新知講解3典例講解1.了解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原理、裝置及操作步驟。2.初步了解通過化學實驗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3. 了解工業制取氧氣的方法。重點重點情景素材1自然界中氧氣主要來自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情景素材2情景素材2醫院搶救病人鋼瓶大學實驗室中的制氧設備工業上焊接金屬使用的氧氣鋼瓶小游戲:請同學們深吸一口氣,屏住呼吸,看看能屏住多久 情景素材3潛水吸氧做飯合作探究自然界制氧氣的方法:植物的光合作用。工業制氧的方法:分離液態空氣法。實驗室怎樣制取氧氣呢? 實驗室制氧氣的藥品藥品 符號 顏色 狀態高錳酸鉀 KMnO4暗紫色固體高錳酸鉀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分解溫度較低)文字表達式:符號表達式:高錳酸鉀錳酸鉀 + 二氧化錳 + 氧氣加熱KMnO4 K2MnO4 + MnO2 + O2↑發生裝置實驗裝置分為 和 。發生裝置由 反應物的狀態 和 反應條件 決定。發生裝置分為 固固加熱型 和 固液常溫型 。發生裝置收集裝置高錳酸鉀制氧氣的發生裝置為 固固加熱型 。制取氧氣:收集裝置收集氣體的方法由氣體的 密度 和 溶解性 決定。收集氣體的方法分為 排水法 和 排空氣法(排空氣法分為 向上排空氣法 和 向下排空氣法 )。氣體 難溶于水 且 不與水反應 ——排水法密度大于空氣且不與空氣反應——向上排空氣法密度小于空氣且不與空氣反應——向下排空氣法排空氣法收集裝置制取裝置排水法向上排空氣法棉花固固加熱型根據反應物狀態和被收集氣體的性質可知:高錳酸鉀制氧氣的裝置如下用“S”管用“L”管發生裝置收集裝置排水法和排空氣法,各有什么優點?【討論】排水法收集的氣體較純凈,但不干燥排空氣法收集的氣體較干燥,但不純凈交流制取裝置導管稍露出橡皮塞——_____________。方法:將導管的一端_____水中,用手_____試管外壁,若導管口有_____冒出,證明裝置不漏氣。實驗前先連接裝置:先___后___,從___到___步驟:(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實驗步驟(用高錳酸鉀以排水法為例)浸入緊握氣泡便于導出氣體下上左右(2)裝入藥品:藥品應 ,以使藥品均勻受熱。需要在試管口塞 ,防止 。一團棉花KMnO4粉末進入導管平鋪或斜鋪實驗步驟(3)固定裝置:固定試管時,試管口應 ,為什么?鐵夾應夾在試管的中上部或離試管口約 處。略向下傾斜1/3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試管炸裂。實驗步驟(4)點燃酒精燈加熱藥品:試管外壁有水要 ,用 加熱,先 熱,后集中加熱。擦干外焰預(5)排水法收集氣體:當 冒出時開始收集,當 時,說明氣體已收集滿,此時在水下用 蓋住瓶口,小心地移出水槽, 放在桌面上。有較大氣泡冒出玻璃片正排水法收集氧氣的時機氣泡連續均勻實驗步驟(6)撤離導管(把導氣管移出水槽)。(7)熄滅酒精燈。實驗步驟裝:藥品裝入試管(KMnO4 管口放棉花)定:固定儀器(夾持在中上部、口略向下)點:點燃酒精燈加熱(先均勻預熱)收:收集氣體(氣泡勻速冒出開始收)離:把導管撤離水面查:檢查裝氣密性熄:熄滅酒精燈歸納記憶步驟:“茶莊定點收利息”。實驗步驟③為什么停止加熱后,應先把導管移出水面,再熄滅酒精燈呢?防止水倒流入試管驟冷而發生炸裂。①為什么剛開始冒氣泡時不能收集?試管口未塞一團棉花。混有空氣,使制得的氧氣不純。②若水槽中的水呈紅色,其原因可能是?交流實驗小組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實驗結束后,發現試管出現了炸裂現象,分析原因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試管口向上傾斜了B.用酒精燈加熱時沒有預熱C.試管口沒有塞棉花D.先熄滅酒精燈后移出導管【學以致用】C氧氣的檢驗回憶教材 P 38 頁的“實驗 2 - 1”操作:將帶火星的小木條伸入瓶中,若木條復燃,證明該氣體是氧氣。氧氣的驗滿⑴ 用排水法收集:當集氣瓶中的水排完,集氣瓶口出現大氣泡時,證明已收集滿。⑵ 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證明已收集滿。1 流程:3 原理:利用液氮 (- 196 ℃)和液氧(- 183 ℃)的 ,不同來制取氧氣,該過程屬于 變化。2 原料:4 貯存:通常加壓貯存在 色鋼瓶中,工業制得的氧氣屬于 物。氮氣 先蒸發出來剩余主要是液氧- 183 ℃空氣降溫加壓升溫蒸發液態空氣- 200 ℃- 196 ℃升溫蒸發氧氣空氣沸點物理藍混合工業上制取氧氣——分離液態空氣法工業生產需要考慮原料易得、成本低廉、大量生產、環境污染等因素,目前工業上用于大量制取氧氣的原料是( )A.高錳酸鉀B.二氧化碳C.過氧化氫溶液D.空氣【學以致用】D1. [2023·洛陽期中] 從安全、環保、節能、簡便等方面考慮,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最佳方法是 ( )A.高錳酸鉀加熱分解B.分離液態空氣C.氧化汞加熱分解D.過氧化氫催化分解【點撥】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需要加熱,消耗能源,不簡便、不環保、不節能, A 不符合題意;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屬于氧氣的工業制法, B 不符合題意;氧化汞加熱分解有汞生成,汞有毒,需要消耗能源,不安全、不環保、不節能, C 不符合題意;過氧化氫催化分解生成氧氣和水,常溫即可進行,節能、簡便、環保, D 正確。【答案】 D 12345678910返回2.寫出實 驗 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的文字表達式。(1) 實驗室在常溫下制取氧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實驗室加熱紫黑色固體制取氧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過氧化氫水 + 氧氣12345678910返回高錳酸鉀 錳酸鉀 + 二氧化錳 + 氧氣3.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能夠合成淀粉,我國科研工作者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最關鍵的步驟是二氧化碳和氫氣在催化劑的作用下轉化為甲醇和水。下列有關催化劑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催化劑只能加快反應速率B. 釀造工業和制藥工業中用到的酶也屬于催化劑C.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和性質都不變D. 用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時,加入催化劑可以使生成氧氣的質量增加【點撥】催化劑可以加快或減慢某些化學反應的速率, A 錯誤;釀造工業和制藥工業中用到的酶在反應中起催化作用,屬于催化劑, B 正確;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物理性質可能改變, C 錯誤;催化劑只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對生成物的質量無影響, D 錯誤。【答案】 B 【點易錯】(1)催化劑不僅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 也能減慢化學反應速率,但應特別注意,催化劑不能改變生成物的質量。(2)催化劑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不變,物理性質可能改變,催化劑的狀態可能改變。12345678910返回4. 結合如圖所示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 已知過氧化氫在常溫下可以分解產生氧氣,A 試管中盛有 5 mL 5% 的過氧化氫溶液,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沒有看到明顯 現象,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過氧化氫在常溫下分解速率很慢(2) 如圖 B 所示,在試管中加入二氧化錳,圖 C 中看到的現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產生大量氣泡,帶火星的木條復燃(3) 待 C 中無明顯現象時,向 C 中再次添加過氧 化氫溶液,并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 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重復該操作多次,均觀察到相同的現象, 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如果用精密的天平稱量反應前后二氧化錳 的質量,會發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產生大量氣泡,帶火星的木條復燃12345678910返回反應前后二氧化錳的化學性質沒有改變反應前后二氧化錳的質量沒有改變5.下列反應中,不屬于分解反應的是 ( )A.氧化汞 汞 + 氧氣B.碳酸 →水 + 二氧化碳C.酒精 + 氧氣 水 + 二氧化碳D.水 氫氣 + 氧氣實驗室制取氧氣和工業上制取氧氣實驗室制取氧氣:(4)實驗注意事項查、裝、定、點、收、離、熄工業上制取氧氣的方法:分離液態空氣法(物理變化)(1)實驗藥品(2)實驗裝置(3)實驗步驟:1.教材習題:完成教材上的課后習題。2.實踐性作業:通過翻閱課本、查閱圖書、上網搜索等方式查閱資料,觀看并學習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和氧氣的工業制法視頻,比較二者的區別與聯系,并與同學交流、評價、共享。謝謝觀看!(共43張PPT)2.3.2制取氧氣第二單元 空氣和氧氣2024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精做課件】授課教師:********班 級:********時 間:********(一)導入新課(5 分鐘)展示 “魚醫生” 給魚治療疾病時使用過氧化氫的視頻片段(過氧化氫分解產生的氧氣可以增加水中的溶氧量),或者展示一些利用過氧化氫消毒的圖片。提問學生:“過氧化氫在這些場景中發揮了作用,那你知道過氧化氫還能用來制取氧氣嗎?它是如何制取氧氣的呢?” 由此引出本節課的主題 —— 過氧化氫分解制取氧氣。(二)過氧化氫分解制取氧氣的原理(10 分鐘)實驗演示教師進行實驗:取少量過氧化氫溶液于試管中,觀察現象(無明顯氣泡產生)。然后向試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錳,迅速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試管口,讓學生觀察現象(有大量氣泡產生,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提問學生:“為什么加入二氧化錳后會產生不同的現象?” 引導學生思考。原理講解講解: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過氧化氫\(\stackrel{二氧化錳}{→}\)水 + 氧氣,符號表達式:\(H_{2}O_{2}\stackrel{MnO_{2}}{→}H_{2}O + O_{2}\)。強調二氧化錳在反應中起催化作用,它能改變過氧化氫分解的速率,而自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都沒有發生變化。(三)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實驗裝置與操作(20 分鐘)實驗裝置展示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實驗裝置圖,介紹裝置的組成部分,包括發生裝置(分液漏斗、錐形瓶、雙孔橡皮塞、導管)和收集裝置(排水法:水槽、集氣瓶、玻璃片;向上排空氣法:集氣瓶、玻璃片)。講解選擇發生裝置的依據:由于過氧化氫溶液是液體,二氧化錳是固體,反應不需要加熱,所以選擇固液不加熱型發生裝置。對比與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發生裝置的不同,加深學生對裝置選擇依據的理解。讓學生觀察裝置圖,思考裝置中各儀器的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項,如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體的滴加速度,從而控制反應速率等。實驗操作步驟教師邊講解邊演示實驗操作步驟: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用止水夾夾住導管,向分液漏斗中加水,打開分液漏斗活塞,若水不能持續流下,則裝置氣密性良好。裝:先在錐形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錳,然后通過分液漏斗加入適量的過氧化氫溶液。定:固定好裝置。收:根據氧氣的性質選擇收集方法。用排水法收集時,當導管口有連續均勻的氣泡冒出時,開始收集氧氣,當集氣瓶口有大氣泡冒出時,說明氧氣已收集滿,在水下用玻璃片蓋住集氣瓶口,然后將集氣瓶正放在桌面上;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時,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說明氧氣已收集滿。強調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如添加藥品的順序、收集氧氣的時機等。學生實驗安排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操作,提醒學生注意實驗安全,鼓勵學生相互合作,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四)催化劑的探究(15 分鐘)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二氧化錳在過氧化氫分解反應中只是加快了反應速率嗎?它在反應前后的質量和化學性質真的沒有變化嗎?” 從而提出探究問題。作出假設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上述問題作出假設,如 “二氧化錳在反應前后質量不變”“二氧化錳在反應前后化學性質不變” 等。設計實驗方案組織學生分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來驗證假設。教師巡視并參與討論,給予指導和建議,引導學生運用控制變量法設計實驗。例如,對于驗證二氧化錳質量不變的實驗,可以在反應前后分別稱量二氧化錳的質量;對于驗證二氧化錳化學性質不變的實驗,可以將反應后的二氧化錳再次加入過氧化氫溶液中,觀察是否還能加快反應速率。進行實驗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教師巡視指導,確保實驗操作規范。分析與結論各小組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和討論,得出結論:二氧化錳在過氧化氫分解反應中能加快反應速率,且在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都不變,是該反應的催化劑。教師總結催化劑的概念:在化學反應里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都沒有發生變化的物質叫做催化劑(又叫觸媒)。強調 “一變兩不變” 的特點。(五)課堂小結(10 分鐘)請幾位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的主要內容,包括過氧化氫分解制取氧氣的原理、實驗裝置、操作步驟、氧氣的收集和檢驗方法,以及催化劑的概念和作用等。教師進行補充和總結,強調重點知識和實驗操作要點,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六)布置作業(5 分鐘)讓學生課后完成教材上相關的練習題,鞏固本節課所學的知識。查閱資料,了解除了二氧化錳之外,還有哪些物質可以作為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下節課進行交流分享。五、教學資源多媒體課件,包含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裝置圖、操作視頻,催化劑探究的相關資料等。實驗儀器和藥品,如錐形瓶、分液漏斗、雙孔橡皮塞、導管、水槽、集氣瓶、玻璃片、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等。相關的教學參考資料。六、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實驗教學,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實驗,深入理解過氧化氫分解制取氧氣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對于催化劑概念的探究,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設計合理的實驗方案,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給予反饋和指導,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精神。同時,要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反思和總結,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和科學素養。5課堂檢測4新知講解6變式訓練7考試考法8小結梳理學習目錄1復習引入2新知講解3典例講解1.通過實驗探究二氧化錳在分解過氧化氫制氧氣中的作用,認識催化劑和催化作用;2.認識分解反應,掌握分解反應的辨別方法;3.體會科學探究的一般思路。學習目標課堂導入過氧化氫 水 + 氧氣二氧化錳H2O2H2OO2二氧化錳在反應中起到什么作用?新知探究知識點1 催化劑和催化作用取5mL 5%過氧化氫溶液于試管怎樣知道是否產生了氧氣?看是否產生氣泡,插入帶火星的木條,看木條是否復燃H2O2溶液觀察到什么現象?說明了什么?帶火星的木條沒有復燃常溫下,過氧化氫分解緩慢,放出的氧氣少,不足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向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錳,再插入帶火星的木條檢驗現象如何?說明了什么?二氧化錳加速了過氧化氫的分解,放出的氣體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待試管中不再產生氣泡時,向其中重新加入過氧化氫溶液,再插入帶火星的木條現象如何?說明了什么?二氧化錳的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后沒有改變將上述溶液中的二氧化錳洗凈、干燥,再稱量質量二氧化錳的質量在化學反應前后沒有變化數值如何?說明了什么?二氧化錳是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催化劑,你能總結催化劑的概念嗎?在化學反應里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都沒有發生變化的物質叫作催化劑。催化劑特點:“一變二不變”“一變”: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包括加快或減慢)“二不變”:催化劑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不變(物理性質可能改變)判斷某物質是否為某反應的催化劑的依據①催化劑是針對具體反應而言的,不能單獨說某種物質是催化劑。如二氧化錳在過氧化氫分解制取氧氣時,能夠起催化作用,是催化劑;但二氧化錳不是所有化學反應的催化劑。②在某個化學反應中,可以有不同的催化劑。③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化學性質不變,其物理性質可能改變。④催化劑只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不能決定反應能否發生,不能改變生成物的質量。⑤催化劑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不變,但催化劑也參與了化學反應。催化作用二氧化錳既不是反應物也不是生成物,只是一種催化劑,應算作一個反應條件,寫在箭頭上方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所起的作用叫作催化作用。H2O2 H2O +O2MnO2催化劑在化工生產中具有重要作用,大多數化工生產都有催化劑參與。閔恩澤院士:研發了多種用于石油化工生產的催化劑。典例1 下列關于催化劑的說法正確的是( )A.催化劑不能改變生成物的質量B.催化劑只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C.二氧化錳可作任何反應的催化劑D.沒有催化劑就不能進行化學反應A部分反應沒有催化劑只是不能加快或減慢化學反應速率加快或減慢【討論】兩個制取氧氣的反應,它們有什么共同特征?與化合反應有什么不同?高錳酸鉀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加熱過氧化氫 水 + 氧氣二氧化錳KMnO4 K2MnO4 MnO2 O2H2O2 H2O O2新知探究知識點2 分解反應與化合反應分解反應分解反應的特點:一變多由一種反應物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叫作分解反應。表示: X→A+B+…分解反應和化合反應都是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分解反應與化合反應的比較分解反應 化合反應定義 由一種反應物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特點 一變多 多變一通式 X→A+B+… A+B+…→X關系 都是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二者屬于并列關系 典例2 下列反應屬于分解反應的是( ) AA.過氧化氫 水+氧氣B.二氧化碳+水 碳酸C.碳+氧氣 二氧化碳D.氧化鈣+水 氫氧化鈣方法點撥:分解反應的特點是“一變多”。二氧化錳點燃1.在雙氧水制取氧氣的實驗中,一定不需要用到的儀器是 ( )A.酒精燈 B.水槽C.集氣瓶 D.錐形瓶A1234567891011121314返回【點撥】用雙氧水制取氧氣,屬于固液常溫型,不需要使用酒精燈。2.實驗室收集氧氣,既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又可以用排水法,原因是 ( )①氧氣不易溶于水 ②氧氣易溶于水③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大④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小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點撥】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答案】 D 【點規律】氣體的收集方法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等有關:(1)難溶于水的氣體可用排水法收集; (2)不與水反應、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3)不與水反應、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可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1234567891011121314返回3. [2023·山西改編 ] 實驗室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下列關于操作的說法中,正 確的是 ( )A.試管口應該傾斜B.用酒精燈火焰加熱C.氣泡連續放出時開始收集D.收集前集氣瓶應裝滿水【點撥】為防止冷凝水倒流回熱的試管底部,使試管炸裂,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 A 錯誤;酒精燈的外焰溫度最高,應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 B 錯誤;待導管口氣泡連續、均勻冒出時再開始收集, C 錯誤;利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收集前集氣瓶中應裝滿水, D 正確。【答案】 D1234567891011121314返回4.關于“ 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氣”的實驗,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裝入藥品之前要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B. 裝有高錳酸鉀的試管口要放一小團棉花,目的是防止加熱時試管內的粉末狀物質進入導管C. 加熱高錳酸鉀時將試管口略向下傾斜,主要目的是讓氧氣更容易導出D. 反應結束時先將導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熱,目的是防止水倒吸導致試管破裂【點撥】加熱固體時,試管口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導致試管炸裂, C 不正確。【答案】 C 1234567891011121314返回5. [2023·保定二模 ] 如圖所示為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實驗操作,其中不正確的是 ( )【點撥】氧氣驗滿時應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觀察木條是否復燃,而不能伸入集氣瓶內。【答案】 D 1234567891011121314返回6.有關實驗室制取氧氣,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裝置①可用于高錳酸鉀制取氧氣B.裝置②可用于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C.裝置③可用于收集氧氣D.裝置④可用于收集氧氣【點撥】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應選用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 A 正確;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應選用固液常溫型發生裝置, B 正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大,不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 C 錯誤;氧氣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D 正確。【答案】 C 1234567891011121314返回7. [2023·葫蘆島改編 ]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室制取氧氣常用到下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1) 寫出標號儀器的名稱:① ________,② _________。錐形瓶水槽(2) 實驗室用裝置 A 制取氧氣,其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選擇裝置 D 收集氧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點撥】裝置 A 是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試管口有棉花團,適用于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大,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高錳酸鉀錳酸鉀 + 二氧化錳 + 氧氣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大(3) 實驗室制取氣體時,選擇裝置 B 作為發生裝置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點撥】裝置 B 是固液常溫型發生裝置,實驗室制取氣體時,選擇裝置 B 作為發生裝置的依據是反應物是固體(或液體)和液體,且反應不需要加熱。反應物是固體和液體,反應不需要加熱(4) 實驗時,裝置 B 中長頸漏斗下端管口要伸入液面以下,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點撥】實驗時,裝置 B 中長頸漏斗下端管口要伸入液面以下,目的是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口逸出。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口逸出(5) 實驗室檢驗氧氣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若木條復燃,則證明是氧氣【點撥】氧氣具有助燃性,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實驗室檢驗氧氣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若木條復燃,則證明是氧氣。(6) 甲烷(CH 4) 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密度小于 空氣,難溶于水,實驗室常用加熱無水醋酸 鈉與氫氧化鈉的固體混合物來制取甲烷。實 驗室制取甲烷時,應選用的發生裝置和收 集裝置是_________ (填字母) 。A、 C(或 A、 E)【點撥】加熱無水醋酸鈉與氫氧化鈉的固體混合物來制取甲烷,是固固加熱型制取氣體,發生裝置選 A。甲烷的密度小于空氣,難溶于水,收集裝置選 C 或 E。1234567891011121314返回8. [2023·南京江寧區期中] 工業制氧氣采用分離液態空氣法,先將空氣液化,然后逐漸升溫。下列關于這個過程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有新物質氧氣生成B.利用的原理是空氣中各成分的沸點不同C.液氮的沸點低于液氧,先收集到氮氣D.屬于物理變化課堂小結制取氧氣催化劑“一變,二不變”分解反應“一變多”化合反應“多變一”并列關系1.教材習題:完成教材上的課后習題2.實踐性作業:通過翻閱課本、查閱圖書資料、上網搜索等,設計家庭小實驗,制取一瓶氧氣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3.1高錳酸鉀分解制取氧氣 氧氣的工業制法--2024-2025學年2024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教學同步課件.pptx 2.3.2過氧化氫分解制取氧氣--2024-2025學年2024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教學同步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