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課題3 元素 2課時 2024-2025學年2024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教學同步課件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課題3 元素 2課時 2024-2025學年2024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教學同步課件

資源簡介

(共43張PPT)
3.3元素(第二課時)
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
2024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精做課件】
授課教師:********
班 級:********
時 間:********
導入新課(5 分鐘)
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物質,如鈣片(標明含有鈣元素)、加碘食鹽(含碘元素)、鐵強化醬油(含鐵元素)等的圖片。提問學生:“這些物質中提到的鈣、碘、鐵等指的是什么呢?它們和我們之前學過的原子有什么關系呢?” 引發學生的思考,從而導入本節課關于 “元素” 的學習。
(二)元素的概念(20 分鐘)
復習回顧
引導學生回顧原子的構成,強調質子數(即核電荷數)決定原子的種類。例如,氫原子的質子數為 1,氧原子的質子數為 8,不同質子數的原子屬于不同的原子種類。
概念講解
講解元素的概念:元素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以氫元素為例,氫元素就是所有質子數為 1 的氫原子(包括普通氫原子、氘原子、氚原子等)的總稱;氧元素是所有質子數為 8 的氧原子的總稱。
強調 “一類原子” 的含義,只要質子數相同,不管中子數、電子數是否相同,都屬于同一種元素。例如,碳 - 12 原子、碳 - 13 原子,雖然中子數不同,但質子數都是 6,都屬于碳元素。
討論分析
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元素和原子有什么區別和聯系?”
引導學生從概念、適用范圍、描述對象等方面進行分析。例如,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既講種類又講個數;元素是一類原子的總稱,只講種類不講個數。在化學變化中,原子的種類和個數不變,元素的種類也不變。
每組選派代表發言,分享小組討論的結果,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幫助學生清晰地理解元素和原子的關系。
(三)元素符號(20 分鐘)
元素符號的引入
講解:為了書寫和學術交流的方便,國際上統一用元素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大寫字母來表示元素,如果幾種元素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相同,就附加一個小寫字母來區別。
展示一些常見元素的拉丁文名稱和對應的元素符號,如氫(Hydrogen)- H、氧(Oxygen)- O、碳(Carbon)- C 等,讓學生了解元素符號的由來。
元素符號的書寫規則
強調書寫元素符號的規則:由一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要大寫,如 H、O、N 等;由兩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第一個字母大寫,第二個字母小寫,如 He、Li、Na 等。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書寫一些常見元素的符號,如鎂(Mg)、鋁(Al)、硅(Si)、磷(P)、硫(S)等,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書寫。
元素符號的意義
講解元素符號的意義:以 O 為例,宏觀上表示氧元素;微觀上表示一個氧原子。對于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其元素符號還能表示該物質,如 Fe 既表示鐵元素、一個鐵原子,還表示鐵這種物質。
組織學生進行練習,說出一些元素符號的意義,如 C、N、Cu、Ne 等,加深對元素符號意義的理解。
(四)課堂小結(10 分鐘)
請幾位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的主要內容,包括元素的概念、元素與原子的區別和聯系、元素符號的書寫規則和意義等。
教師進行補充和總結,強調重點知識,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解答學生的疑問。
(五)布置作業(5 分鐘)
讓學生課后完成教材上相關的練習題,鞏固本節課所學的知識。
記憶常見元素的名稱和符號,下節課進行聽寫檢查。
五、教學資源
多媒體課件,包含常見物質的圖片、元素概念的講解動畫、元素符號的書寫示例等。
相關的教學參考資料。
六、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學生對元素概念的理解,通過實例和對比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對于元素符號的書寫和意義,要多讓學生進行練習和鞏固。在小組討論環節,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和表達能力。同時,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反饋,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策略,確保教學效果。
5
課堂檢測
4
新知講解
6
變式訓練
7
考試考法
8
小結梳理
學習目錄
1
復習引入
2
新知講解
3
典例講解
1.了解元素符號所表示的意義,能正確書寫常見元素的名稱和符號;
2.認識元素周期表,能根據元素的原子序數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到該元素的名稱、符號、相對原子質量等相關信息。
學習目標
課堂導入
在古代,人們常用象形等符號表示不同的物質,但如果用文字、圖形來表示一百多種元素及其組成的上億種物質非常麻煩。
新知探究
知識點1 元素符號
國際上統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大寫)來表示元素,如果幾種元素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相同,就附加一個小寫字母加以區別。
書寫元素符號要規范“一大二小”要分清
元素符號的寫法
1.由一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要大寫。
2.由兩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
第一個字母要大寫,第二個字母要小寫。
碳  氧    鎂
鋁 銅 氯
O
C
Mg
Al
Cu
Cl
常見元素符號的書寫
氫 氦 碳 氮 氧 氟 氖
鈉 鎂 鋁 硅 磷 硫 氯
H He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氬 鉀 鈣 錳 鐵 銅 鋅
銀 鋇 鉑 金 汞 碘
Ar K Ca Mn Fe Cu Zn
Ag Ba Pt Au Hg I
鈣 錳 氯 氫 鐵 硅
CA mn cL h Fe SI
改正:Ca Mn Cl H Si
找一找,下列元素符號的書寫有錯誤的嗎,錯在哪里?
元素符號的意義
表示一種元素
表示該元素的一個原子
表示這種物質
元素符號的意義
宏觀
微觀
由原子構成的物質
部分元素符號有三種意義
②表示一個鐵原子
①表示鐵元素
Fe
③表示鐵這種物質
具有三種意義的元素符號有:
Cu、Fe、Hg等金屬元素、稀有氣體元素以及C、P、S、Si等固態非金屬元素。
②表示一個碳原子
①表示碳元素
C
③表示碳這種物質
典例1 “中國芯”的主要材料是高純度的單質硅,其結構類似于金剛石。下列有關硅的說法正確的是(  )
D
A.屬于金屬元素
B.元素符號為SI
C.硅元素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單質硅由原子構成
硅是“石”字旁,屬于非金屬元素
Si

典例2 用符號表示或寫出符號的意義。
(1)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H:____________。
(3)2個銅原子:________。
(4)鐵元素:________。
氫元素
一個氫原子
兩個氫原子
2Cu
Fe
超市、書店里有成百上千種商品、書籍,分門別類、有序擺放。一百多種元素是按怎樣的規律排列的呢?
新知探究
知識點2 元素周期表
門捷列夫和元素周期表
徐壽
徐壽與他人合譯的《化學鑒原》以當時已知的各種元素分章,簡要介紹了各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制取方法、用途等,書中命名的如鈉、鉀、鈣等一直沿用至今。
仔細觀察教材中的元素周期表,你發現什么規律?
元素周期表的結構
20 Ca

40.08
元素符號
相對原子質量
原子序數
元素名稱
(1)每一格:包含原子序數、元素符號、元素名稱、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序數=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
(2)橫行(周期):共有7個橫行,每一個橫行叫作一個周期,共7個周期。
(3)縱列(族):18個縱列,每一個縱列叫作一個族(8、9、10三個縱列共同組成一個族),共16個族。
(4)編排原則:按原子序數由小到大的順序。
金屬元素
稀有氣體元素
核電荷數1~18的元素原子結構示意圖
非金屬元素
根據上述示意圖,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每一橫行,從左到右,核電荷數(即質子數)依次增加,最外層電子數依次增加[由1增至8(第一周期為2)],電子層數相同。
每一橫行開頭,都是金屬元素(第一周期除外),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屬元素,結尾的是稀有氣體元素。
每一縱列,從上到下,電子層數依次增加,最外層電子數相同(He除外)。
1
2
3
典例3 在我國近代化學史上 ,( )與他人合譯的《化學鑒原》中,依西文發音造字的許多元素的中文名稱,如鈉、鋁、鉀、鈣、鋅等沿用至今。
C
A.侯德榜 B.屠呦呦
C.徐壽 D.張青蓮
1.我國近代化學先驅徐壽創造了部分元素的漢語名稱。下列元素名稱與符號不一致的是 ( )
A.鈉(Na) B.鈣(Ca) C.鎂(Zn) D.錳(Mn)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返回
【點撥】鎂的元素符號為 Mg,鋅的元素符號為Zn,故 C 錯誤。
2. [2024·濱州模擬 ] 國際通用的元素符號是用 1 個或 2 個拉丁文字母表示的,其中第一個字母大寫,第二個字母小寫。鎳元素的拉丁文名稱為Niccolum,則鎳的元素符號為 ( )
A.Ni B.NI C.Nm D.N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返回
3. 2024 年 5 月 12 日,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試驗二十三號衛星發射升空,該衛星主要用于空間環境探測。請回答:
(1) 衛星表面用銀紙包裹,銀的元素符號是_________,該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是(答兩點即可) ① 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g
銀元素
一個銀原子(或銀這種物質)
(2) 在地殼資源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的符號是_______ ;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的名稱是 ___________。
A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返回
4.兩度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卡爾 巴里 夏普利斯分享了他的科研心得:“我不擅長做計劃,但自小就能熟記元素周期表。對我來說,科研發現便是到元素周期表里去‘釣魚’。”下列有關元素周期表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目前元素周期表有 7 個周期
B.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序的依據是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C.元素周期表有十八個縱列,也就是十八個族
D. 元素周期表已發 展 成為一個穩定的形式,它 不可能再有任何新的變化
【點撥】目前元素周期表有 7 個周期, A 正確;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序的依據是原子的原子序數,原子序數在數值上等于核電荷數, B 錯誤;元素周期表有 18 個縱列,每一個縱列叫作一個族(8、 9、 10 三個縱列共同組成一個族),共 16 個族, C 錯誤;元素周期表已發展成為一個穩定的形式,但仍在增加新成員,在發生著新的變化, D 錯誤。
【答案】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返回
5.我國化學家張青蓮教授主持測定了銦、銻、鈰等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新值。 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鈰屬于金屬元素
B.鈰的元素符號是 Ce
C.鈰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140.1 g
D.鈰原子的質子數為 58
【點撥】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是“1”,常省略不寫,不是“g”, C 錯誤。
【答案】 C 
【點規律】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單元格都包括了有關元素的四點基本信息,即原子序數、元素符號、元素名稱和相對原子質量。其中原子序數 = 質子數 =核電荷數 = 核外電子數;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是 “1”,常省略不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返回
6. [2023·哈爾濱 ] 依據所學知識和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判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
A.氫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為
B.第 13 號元素的符號為 Al
C.鋰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6.941
D.鈉元素的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
【點撥】原子中,原子序數 = 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鈉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數為 11, 最外層上有 1 個電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 1 個電子而形成陽離子, D 錯誤。
【答案】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返回
7. [2023·襄陽 ] 在化學發展史上,科學家把元素科學有序地排列起來得到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據圖回答問題:
(1) 由圖可知銣元素屬于______ (填“金屬”或 “非金屬” ) 元素,銣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_______ 。
金屬
37
(2) 甲、乙、丙代表三種元素,從它們在元素周 期表中的位置可以判斷,在化學反應中丙元 素的原子容易_________ (填“得到”或“失去” ) 電子。
得到
【點撥】甲、乙、丙三種元素均屬于非金屬元素,則在化學反應中丙元素的原子容易得到電子形成陰離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返回
8. [2023·無錫 ] 下列化學用語所表示的意義正確的是 ( )
A. O3——3 個氧原子
B. Na+——1 個鈉離子
C. Al——氯元素
D. 2N——2 個氮分子
【點撥】O3 可表示 1 個臭氧分子, A 錯誤; Al 可表示鋁元素, C 錯誤; 2N 表示 2 個氮原子, D 錯誤。
【答案】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返回
9. 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甲元素的符號是 He
B.原子序數:乙>丙>甲
C.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14.01
D.氖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為
【點撥】 周期表中的元素是按照原子序數由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的,則原子序數:丙>乙>甲, B 錯誤。
【答案】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返回
10. (1) 按要求寫出下列符號。
①氫元素:____ ;② 2 個鋅原子:_____ ;
③氦元素:____ ;④ 3 個氧原子:_____ 。
(2) 寫出下列符號的意義。
① O: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3P:______________ ;
③ 5Cu:_______________ 。
H
2Zn
He
3O
氧元素,一個氧原子
三個磷原子
五個銅原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返回
元素符號
書寫
“一大二小”
元素周期表
宏觀意義:表示一種元素
微觀意義:表示該元素的一個原子
由原子構成的物質:表示這種物質
結構
意義
規律
課堂小結
謝謝觀看!(共39張PPT)
3.3元素(第一課時)
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
2024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精做課件】
授課教師:********
班 級:********
時 間:********
導入新課(5 分鐘)
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物質,如鈣片(標明含有鈣元素)、加碘食鹽(含碘元素)、鐵強化醬油(含鐵元素)等的圖片。提問學生:“這些物質中提到的鈣、碘、鐵等指的是什么呢?它們和我們之前學過的原子有什么關系呢?” 引發學生的思考,從而導入本節課關于 “元素” 的學習。
(二)元素的概念(20 分鐘)
復習回顧
引導學生回顧原子的構成,強調質子數(即核電荷數)決定原子的種類。例如,氫原子的質子數為 1,氧原子的質子數為 8,不同質子數的原子屬于不同的原子種類。
概念講解
講解元素的概念:元素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以氫元素為例,氫元素就是所有質子數為 1 的氫原子(包括普通氫原子、氘原子、氚原子等)的總稱;氧元素是所有質子數為 8 的氧原子的總稱。
強調 “一類原子” 的含義,只要質子數相同,不管中子數、電子數是否相同,都屬于同一種元素。例如,碳 - 12 原子、碳 - 13 原子,雖然中子數不同,但質子數都是 6,都屬于碳元素。
討論分析
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元素和原子有什么區別和聯系?”
引導學生從概念、適用范圍、描述對象等方面進行分析。例如,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既講種類又講個數;元素是一類原子的總稱,只講種類不講個數。在化學變化中,原子的種類和個數不變,元素的種類也不變。
每組選派代表發言,分享小組討論的結果,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幫助學生清晰地理解元素和原子的關系。
(三)元素符號(20 分鐘)
元素符號的引入
講解:為了書寫和學術交流的方便,國際上統一用元素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大寫字母來表示元素,如果幾種元素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相同,就附加一個小寫字母來區別。
展示一些常見元素的拉丁文名稱和對應的元素符號,如氫(Hydrogen)- H、氧(Oxygen)- O、碳(Carbon)- C 等,讓學生了解元素符號的由來。
元素符號的書寫規則
強調書寫元素符號的規則:由一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要大寫,如 H、O、N 等;由兩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第一個字母大寫,第二個字母小寫,如 He、Li、Na 等。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書寫一些常見元素的符號,如鎂(Mg)、鋁(Al)、硅(Si)、磷(P)、硫(S)等,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書寫。
元素符號的意義
講解元素符號的意義:以 O 為例,宏觀上表示氧元素;微觀上表示一個氧原子。對于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其元素符號還能表示該物質,如 Fe 既表示鐵元素、一個鐵原子,還表示鐵這種物質。
組織學生進行練習,說出一些元素符號的意義,如 C、N、Cu、Ne 等,加深對元素符號意義的理解。
(四)課堂小結(10 分鐘)
請幾位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的主要內容,包括元素的概念、元素與原子的區別和聯系、元素符號的書寫規則和意義等。
教師進行補充和總結,強調重點知識,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解答學生的疑問。
(五)布置作業(5 分鐘)
讓學生課后完成教材上相關的練習題,鞏固本節課所學的知識。
記憶常見元素的名稱和符號,下節課進行聽寫檢查。
五、教學資源
多媒體課件,包含常見物質的圖片、元素概念的講解動畫、元素符號的書寫示例等。
相關的教學參考資料。
六、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學生對元素概念的理解,通過實例和對比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對于元素符號的書寫和意義,要多讓學生進行練習和鞏固。在小組討論環節,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和表達能力。同時,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反饋,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策略,確保教學效果。
5
課堂檢測
4
新知講解
6
變式訓練
7
考試考法
8
小結梳理
學習目錄
1
復習引入
2
新知講解
3
典例講解
1.知道元素的含義,了解在化學反應中元素的種類不變,能對元素進行簡單的分類;
2.知道物質與元素、分子、原子、離子的關系,將對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微觀結構的認識統一起來。
學習目標
課堂導入
新知探究
知識點1 元素




我國的五行學說
古希臘的四元素說

H2O
氧氣
O2
過氧化氫
H2O2
二氧化碳
CO2
都含有同一類原子:
氧原子
一氧化碳
CO
質子數 中子數
氧原子A 8 8
氧原子B 8 9
氧原子C 8 10
氧元素:質子數都為8的氧原子
從下面的表格中你發現了什么
質子數 中子數
碳原子A 6 6
碳原子B 6 7
碳原子C 6 8
碳元素:質子數都為6的碳原子
從下面的表格中你發現了什么
元素的定義
把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為8的氧原子統稱為氧元素。
把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為1的氫原子統稱為氫元素。
把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為6的碳原子統稱為碳元素。
元素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對元素的理解
對一類原子的理解: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的幾種原子。如氫原子(質子數為1,中子數有0、1、2)。
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相同,核外電子數不同的原子和離子。如鈉原子和鈉離子。
1
不同元素的根本區別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不同,元素的種類由質子數決定。如氫的質子數是1,氧的質子數是8。
元素是同一類原子的“總稱”,是一個宏觀概念,因此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
3
2
元素的性質
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其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特別是最外層電子的數目有關。即元素的化學性質主要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氦等除外
蠟燭的主要成分是石蠟,與氧氣反應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推測石蠟中含有哪些元素?
碳元素、氧元素、氫元素
氧元素
一定有:碳元素
氫元素
可能有:氧元素
石蠟+ 氧氣 二氧化碳 + 水
(O2) (CO2) (H2O)
元 素 原 子
區別 宏觀概念,只講種類,不講個數 微觀概念,既講種類,又講個數
適用范圍 描述物質的宏觀組成 描述物質的微觀構成
聯系 元素是質子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原子是元素的個體(即最小單位),元素和原子是總體和個體的關系。 元素與原子的區別和聯系
氧O 硅Si 鋁Al 鐵Fe
地殼中含量前四位元素
非金屬元素
金屬元素:元素名稱帶“钅”字旁(汞、金
除外),如鐵、銅等
氣態非金屬元素或稀有氣體元素:元素名稱帶“氣”字頭,如氧、氦等
液態非金屬元素:元素名稱帶“氵”字旁,如溴
固態非金屬元素:元素名稱帶“石”字旁,如碳、硅等
元素的分類
典例1 (2023 金昌中考)某食品營養成分表中標有鈉、鈣、鐵的含量,這里的“鈉、鈣、鐵”指的是(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單質
C
典例2 C919大型客機部分機身采用了新型的鋁鋰合金。鋁鋰合金中鋁(Al)元素與鋰(Li)元素的本質區別是( )
A
A.質子數不同 B.核外電子數不同
C.中子數不同 D.最外層電子數不同
新知探究
知識點2 物質的組成、構成
物質的組成可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進行描述,其中元素是從宏觀上描述物質的組成,原子、分子是從微觀上描述物質的構成。
物質的組成用元素描述,物質的構成用分子、原子或離子描述,分子的構成用原子描述。
構成
得失電子
失得電子
元素
組成
氧氣、氫氣、水等
構成
分子
鐵、汞、氦氣等
硫酸銅、氯化鈉等
構成
構成
原子
離子
分裂
物質
分子
原子
元素
組 成
構成
構成
構 成
分 解
得失電子
失得電子
宏觀概念
只講種類 不講個數
離子
構成
微觀概念
既講種類 又講個數
典例3 將正確答案填寫在題中劃線處。
1.氧氣、氫氣、氨等物質是由________構成的;
2.鐵、汞、金剛石等物質是由________構成的;
3.氯化鈉、硫酸銅等是由________構成的。
分子
原子
離子
1. [2023·懷化改編 ] 生活中常見的“加鐵醬油”“富硒大米”“高鈣奶粉”等物質中的“鐵”“硒” “鈣”指的是 ( )
A.離子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返回
2. C919 大型客機是我國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噴氣式民 用飛 機。 C919 部分機 身采 用了新型的鋁鋰合金,鋁鋰合金中的鋁元素與鋰元素的本質區別是 ( )
A. 相對原子質量不同 B. 原子的質子數不同
C. 原子的電子數不同 D. 原子的中子數不同
【點撥】元素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不同種元素最本質的區別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不同,所以鋁鋰合金中的鋁元素與鋰元素的本質區別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不同。
【答案】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返回
3. [2023·黃岡期中 ] 下列關于元素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同種原子的統稱叫元素
B.同種元素的原子結構和質量完全相同
C.元素的種類取決于該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數
D.不同種元素的根本區別是核內質子數不同
【點撥】具有相同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統稱為元素,不同元素的根本區別是核內質子數不同,故 A、 C 錯誤, D 正確;同種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質子數,中子數可能不同,它們的結構和質量可能不完全相同,故 B 錯誤。
【答案】 D 
【點易錯】理解元素概念的易錯點:
(1)元素屬于宏觀概念,只論種類,不論個數。
(2) 元素的種類由質子數決定;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與元素的化學性質關系密切;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由質子數和中子數決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返回
4.如表是三種原子的基本構成,請根據表中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名稱 符號 質子數 中子數 最外層電子數
碳 -12 C-12 6 6 4
碳 -13 C-13 6 7 4
碳 -14 C-14 6 8 4
(1) 這三種原子都屬于________ (填名稱) 。
(2) 決定元素種類的是________ ,與元素化學性質關系密切的是_________。 (均填序號)
①質子數 ②中子數
③質子數和中子數 ④最外層電子數
碳元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返回


5.各種元素在地殼里的含量 (質量分數) 如圖所 示,其中含 量最多的元素是 ( )
A.鐵 B.鋁 C.硅 D.氧
【點撥】由圖可知,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因此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答案】 D 
【點規律】元素之最: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元素;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生物體內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返回
6.火箭推進劑涉及的下列元素中,屬于金屬元素的是 ( )
A.氫 B.氮 C.氧 D.鋁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返回
【點撥】氫、氮、氧都帶“氣”字頭,屬于氣態非金屬元素;鋁帶“钅”字旁,屬于金屬元素。
7.下列有關二氧化硫的組成和構成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二氧化硫是由硫和氧氣組成的
B. 二氧化硫是由一個硫元素和兩個氧元素組成的
C.二氧化硫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D.二氧化硫是由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
【點撥】有關物質的組成和構成的說法,一定要注意以下兩點(以二氧化硫為例): (1) 宏觀上,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如二氧化硫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故 C 正確, A 不正確;元素是宏觀概念,只講種類,不論個數,故 B 不正確; (2) 微觀上,物質是由分子、原子或離子構成的,如二氧化硫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構成的,故 D 不正確。
【答案】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返回
8. [2023·泰安 ] 元素觀、微粒觀是化學的重要理念。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分子、原子和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粒子
B.同種元素的原子核內質子數與中子數一定相等
C. 元素的原子序數與該元素原子的核電荷數在 數值上相等
D. 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原子的種類不變,元 素的種類也不會改變
課堂小結
元素
分子、原子、元素、離子與物質之間的關系
概念
地殼中:氧、硅、鋁、鐵等
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
元素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分類
含量
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苏州市| 祁东县| 沧州市| 沙洋县| 静宁县| 贺兰县| 天水市| 平塘县| 长沙市| 高平市| 客服| 饶平县| 行唐县| 肥东县| 雷州市| 屏边| 成安县| 满城县| 承德市| 南投市| 永昌县| 邻水| 绥宁县| 湖州市| 迁安市| 普格县| 天峨县| 荆州市| 潜山县| 舟曲县| 中方县| 杂多县| 浦城县| 黔江区| 沾化县| 平远县| 岳阳县| 垦利县| 栾川县| 怀仁县| 嘉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