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課題2 化學方程式 2課時 2024-2025學年2024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教學同步課件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課題2 化學方程式 2課時 2024-2025學年2024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教學同步課件

資源簡介

(共39張PPT)
5.2.1化學方程式
第五單元 化學反應的定量關系
2024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精做課件】
授課教師:********
班 級:********
時 間:********
(一)復習導入(3 分鐘)
回顧知識:提問學生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并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用簡潔的方式表示化學反應,同時體現質量守恒定律。
引出課題:展示氫氣燃燒生成水的文字表達式與符號表達式,指出它們在表示化學反應時存在的不足,從而引出化學方程式的概念。
(二)化學方程式的概念與意義(8 分鐘)
概念講解:給出化學方程式的定義,以氫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2H_2 + O_2 \stackrel{點燃}{=\!=\!=} 2H_2O\)為例,詳細講解化學方程式的構成要素,如化學式、反應條件、等號的含義。
意義分析:從質和量兩個方面分析化學方程式的意義。質的方面,表明氫氣和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水;量的方面,通過相對分子質量,得出每 4 份質量的氫氣和 32 份質量的氧氣完全反應,生成 36 份質量的水,同時表示氫氣、氧氣和水的分子個數比為 2:1:2。
課堂互動:給出其他化學方程式,如\(C + O_2 \stackrel{點燃}{=\!=\!=} CO_2\),讓學生分析其表示的意義,教師進行點評與指導。
(三)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與步驟(15 分鐘)
書寫原則:強調書寫化學方程式必須遵循的兩個原則,一是以客觀事實為基礎,不能臆造不存在的物質和化學反應;二是遵守質量守恒定律,等號兩邊各原子的種類與數目必須相等。
書寫步驟:以磷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為例,講解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具體步驟。
寫:根據反應事實,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中間用短線連接。\(P + O_2 - P_2O_5\)
配:通過在化學式前添加適當的化學計量數,使等號兩邊各原子的數目相等,實現配平。\(4P + 5O_2 - 2P_2O_5\)
注:注明反應條件,將短線改為等號。\(4P + 5O_2 \stackrel{點燃}{=\!=\!=} 2P_2O_5\)
查:檢查化學式是否正確、化學計量數是否為最簡整數比、反應條件是否標注、等號兩邊原子數目是否相等。
配平方法:介紹最小公倍數法、奇數配偶法等常見配平方法,并通過實例演示,幫助學生掌握配平技巧。
(四)課堂練習與鞏固(12 分鐘)
基礎練習:給出一些簡單的化學反應,如鐵在氧氣中燃燒、過氧化氫分解等,讓學生書寫化學方程式,教師巡視指導,糾正學生書寫過程中出現的錯誤。
進階練習:提供部分未配平或存在錯誤的化學方程式,讓學生找出問題并進行改正,加深對書寫規則的理解。
拓展練習:給出一些信息型化學方程式書寫題目,培養學生提取信息、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課堂小結(3 分鐘)
知識回顧:與學生一起回顧化學方程式的概念、意義、書寫原則與步驟,強化重點知識。
學習強調:提醒學生在書寫化學方程式時需注意的事項,鼓勵學生課后多練習,熟練掌握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六)布置作業(4 分鐘)
書面作業:布置課后相關練習題,鞏固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知識。
拓展作業:讓學生收集生活中的化學反應,嘗試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并分析其意義。
六、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學生對化學方程式書寫規則的掌握程度,及時解答學生在練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針對配平這一難點,可通過更多實例和練習,幫助學生掌握配平技巧。同時,要引導學生將化學方程式與實際生活中的化學反應相結合,提升學生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
5
課堂檢測
4
新知講解
6
變式訓練
7
考試考法
8
小結梳理
學習目錄
1
復習引入
2
新知講解
3
典例講解
1.通過對具體化學反應的分析、理解化學方程式的含義;
2.了解書寫化學方程式應遵守的原則,能正確書寫簡單的化學方程式。
學習目標
課堂導入
質量守恒
交流討論: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請用表達式或微觀示意圖表示此反應。
碳 + 氧氣 二氧化碳
點燃
1.文字表達式
2.微觀示意圖
3.符號表達式
C + O2 CO2
點燃
+
點燃
碳 + 氧氣 二氧化碳
點燃
1.文字表達式
信息少,不便交流
2.微觀示意圖
書寫不方便
3.符號表達式
C + O2 CO2
點燃
信息不完整
+
點燃
新知探究
知識點1 化學方程式的意義
化學方程式——用化學式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如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化學方程式
元素符號
化學式
表示
元素
表示
物質組成
表示
化學反應
C + O2 CO2
點燃
2H2O 2H2↑ + O2 ↑
通電
“和”
“反應條件”
“生成”
反應物
生成物
讀作:水在通電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
定性:水在通電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
定量:
微觀粒子個數比
2 : 2 : 1
物質質量比
2×18
2×2
1×32


36 : 4 : 32
2H2O 2H2↑ + O2 ↑
通電
讀作:每36份質量的水完全反應生成4份質量的氫氣和32份質量的氧氣。
定性 定量
宏觀
微觀
C + O2 CO2
點燃
元素種類(C、O)不變
分子種類改變
原子種類(C、O)不變
原子數目、質量不變
反應物:碳和氧氣
反應條件:點燃
物質總質量不變
元素質量不變
分子個數比1:1:1
m(C):m(O2):m(CO2)=12:32:44
生成物:二氧化碳
新知探究
知識點2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2. H2 + O2 H2O 怎樣寫才能稱得上是化學方程式?
點燃
1. 2P + 5O2 2P2O5 與 H2 + O2 H2O 有什么不同?
點燃
點燃
1.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
一是要以客觀事實為基礎
二是要根據質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學方程式
寫出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
體現化學反應中的物質轉化關系
等號兩邊各原子的種類與數目相等
體現化學反應的定量關系
(1)以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應為例:
P
O2
+
P2O5
在式子的左、右兩邊分別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
反應物或生成物之間分別用“+”連接
一寫
2.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步驟
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用“——”連接;
在“——”上注明化學反應發生的條件,如點燃、加熱(常用“△”表示)
二注
P
O2
+
P2O5
點燃
4P
5O2
+
2P2O5
點燃
三配
配平化學方程式
使式子左、右兩邊各元素原子的種類和數目相等,使化學方程式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將“——”改成“ ”,標出生成物狀態符號
4P
5O2
+
2P2O5
點燃
檢查反應物和生成物中各原子的個數是否相等
左邊 右邊
磷原子數
氧原子數
4
2×2=4
2×5=10
5×2=10
四查
“↑” 和“↓”都是表示生成物狀態的符號,只能標注在生成物右邊。
①如果反應物中無氣體,生成物中有氣體,在氣體物質的化學式右邊注“↑”。溶液中的反應如果反應物中無固體,生成物中有固體,在固體物質的化學式右邊注“↓”。
(2)符號“↑” 和“↓” 的使用
②如果反應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氣體,氣體生成物就不注“↑”。同理,溶液中的反應若反應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體,固體生成物也不注“↓”。
如: S + O2 SO2
點燃
“無中生有”時使用
(2)符號“↑” 和“↓” 的使用
①正確區分反應條件和反應過程:如“點燃”與“燃燒”不同,“點燃”是反應條件,而“燃燒”是反應過程。
②若反應條件有兩個或多個時,如“△”與其他反應條件,一般將“△”寫在“ ”下邊。
書寫化學方程式時要注意反應條件
(1)某同學把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寫為 4Fe+3O2 2Fe2O3,此反應實際生成物為______,該化學方程式違背了以客觀事實為基礎的原則。
點燃
Fe3O4
(2)在化學方程式 H2+O2 H2O中,反應前后原子的數目________(填“相等”或 “不相等”) 。
點燃
不相等
典例1 將答案填寫至題中劃線處。
典例2 寫出下列化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H2O2 ══ 2H2O +O2↑
MnO2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1)過氧化氫溶液分解生成水和氧氣。
(2)高錳酸鉀加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
1. 《天工開物》中有“煤餅燒石成灰”的記載,涉及的反應之一是 CaCO3CaO+CO 2↑,從該化學方程式中可獲得的信息是 ( )
A. 生成物有兩種
B. 反應速率很慢
C. 反應物是 CaO
D. 反應條件是加熱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返回
2.化學方程式 2Mg+O2 2MgO 可讀作( )
A.鎂加氧氣等于氧化鎂
B. 2 個鎂加 1 個氧氣等于 2 個氧化鎂
C.鎂和氧氣在點燃條件下生成氧化鎂
D. 2 份質量的鎂與 1 份質量的氧氣點燃生成 2 份質量的氧化鎂
【點撥】從宏觀角度,該化學方程式可讀作:鎂和氧氣在點燃條件下生成氧化鎂, A 錯誤, C 正確;從微觀角度,該化學方程式可讀作: 2 個鎂原子和 1 個氧分子反應生成 2 個氧化鎂“分子”, B 錯誤;從各物質的質量比角度,該化學方程式可讀作: 48 份質量的鎂與 32份質量的氧氣在點燃條件下生成 80 份質量的氧化鎂, D錯誤。
【答案】 C 
【點方法】讀化學方程式時,中間的“+”讀作“和”或“與”,“ ”讀作“生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返回
3. [2024·三亞期末 ] 在反應 C2H4+3O2 2CO2+2H2O 中, C2H4、 O2、 CO2、 H2O 各物質間的質量比為 ( )
A. 1∶ 3∶ 2∶ 2
B. 28∶ 48∶ 44∶ 18
C. 28∶ 96∶ 88∶ 36
D. 6∶ 3∶ 4∶ 4
【點撥】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知, C2H4、 O2、 CO2和 H2O 的質量比為 28 ∶(3× 32)∶(2× 44)∶(2× 18)=28 ∶ 96 ∶ 88 ∶ 36。
【答案】 C 
【點易錯】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比等于化學計量數與相對分子(原子)質量的乘積之比,而非相對分子質量之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返回
4.下圖中四名同學正在討論某一個化學方程式的意義,他們所描述的化學方程式是 ( )
A. S+O2 SO2
B. 2CO+O 2 2CO2
C. 2H 2+O22H 2O
D. CH4+2O2 CO2+2H 2O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返回
5.化學方程式是國際通用的化學語言,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
A.木炭在氧氣中充分燃燒: C+O2 CO2
B.銅粉在空氣中加熱: Cu+O2 CuO
C.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4Fe+3O2 2Fe 2O3
D.水通電分解: 2H 2O 2H 2↑ + O2↑
【點撥】木炭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C+O2 CO2, A 錯誤;鋁粉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4Al+3O22Al2O3, B 錯誤;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3Fe+2O2Fe3O4, C 錯誤。
【答案】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返回
6.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 紅磷在氧氣中燃燒:____________________。
(2) 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鎂條在氧氣中燃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P+5O2 2P2O5
2KMnO4 K2MnO4+MnO2+O2 ↑
2Mg+O2 2Mg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返回
7.將下列化學方程式補充完整。
(1)____Fe2O3+___H2SO4==== ____Fe2(SO4) 3+__H2O
(2) ____C2H5OH+____ O2 ____CO2+____H2O
(3) ____CO+____ Fe3O4 ____Fe+____CO2
3
4
3
3
2
3
4
3
4
【點方法】化學方程式配平的方法:
(1)最小公倍數法:適合于左、右兩邊的同種原子集中在一種物質中。
(2)奇數配偶法:適合于左、右兩邊的同種原子 分散在多種物質中,且個數為一奇一偶。
(3)設“1” 配平法:適合于含 C、 H 或 C、 H、 O 元素的物質與 O2 反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返回
8.判斷下列化學方程式的對錯,錯誤的說明理由,并改正過來。
(1) S+O2 SO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H 2O 2H 2↑ +O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錯,反應條件和“ ↑ ”標錯,應改為 S+O2SO2
錯,生成物之一寫錯,應改為 2H2O2 2H2O+O2 ↑
(3) 2KMnO 4 K 2MnO 4+MnO 2+O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KClO 3 KCl+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錯,生成物之一寫錯,應改為 2KClO3 2KCl+3O2 ↑
錯,沒有寫反應條件,氣體產物沒標“ ↑ ”,
應改為 2KMnO4 K2MnO4+MnO2+O2 ↑
(5) 2H 2O 2H 2↑ +O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P+O 2P 2O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錯,反應條件寫錯,應改為 2H2O 2H2 ↑ +O2 ↑
錯,沒有配平,應改為 4P+5O2 2P2O5
課堂小結
書寫原則
化學
方程式
書寫步驟
一寫、二注、三配、四查
用化學式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
定性: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
定量:質量比、粒子個數比
定義
意義
①要以客觀事實為基礎②要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謝謝觀看!(共31張PPT)
5.2.2化學方程式
第五單元 化學反應的定量關系
2024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精做課件】
授課教師:********
班 級:********
時 間:********
一)復習導入(3 分鐘)知識回顧:引導學生回顧化學方程式的概念和意義,提問學生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為引入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做好鋪墊。問題導入:展示一些簡單的化學反應,如鎂條燃燒、碳酸鈣與鹽酸反應,讓學生嘗試用文字表達式和符號表達式表示這些反應。接著提問學生,如何將符號表達式轉化為化學方程式,從而引出本節課的主題 ——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二)書寫原則與步驟講解(10 分鐘)書寫原則:強調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必須遵循兩個原則,一是以客觀事實為基礎,不能隨意臆造不存在的物質和化學反應;二是遵守質量守恒定律,使方程式兩邊各原子的種類和數目相等。通過舉例說明違反這兩個原則的錯誤寫法,加深學生的理解。書寫步驟:以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為例,詳細講解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步驟。寫:根據反應事實,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中間用短線連接。\(C + O_2 - CO_2\)配:在化學式前面配上適當的化學計量數,使短線兩邊各原子的數目相等,實現配平。由于該反應中碳和氧原子的數目在反應前后已經相等,所以無需配平。注:注明反應條件,將短線改為等號。\(C + O_2 \stackrel{點燃}{=\!=\!=} CO_2\)對于有氣體或沉淀生成的反應,要標注 “↑” 或 “↓” 符號。查:檢查化學式是否正確、化學計量數是否為最簡整數比、反應條件和箭頭符號是否標注正確、等號兩邊原子數目是否相等。(三)配平方法講解(12 分鐘)最小公倍數法:以磷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為例,講解最小公倍數法的配平步驟。找出短線兩邊出現次數較多且原子個數變化較大的元素,求出該元素原子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在\(P + O_2 - P_2O_5\)中,氧原子的個數變化較大,\(O_2\)中氧原子個數為 2,\(P_2O_5\)中氧原子個數為 5,它們的最小公倍數為 10。根據最小公倍數確定相關化學式前面的化學計量數,使該元素的原子個數在反應前后相等。在\(O_2\)前面配上 5,在\(P_2O_5\)前面配上 2,得到\(P + 5O_2 - 2P_2O_5\),再根據磷原子個數配平磷的化學計量數,最終得到\(4P + 5O_2 \stackrel{點燃}{=\!=\!=} 2P_2O_5\)。奇數配偶法:以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為例,講解奇數配偶法的配平步驟。找出短線兩邊出現次數較多且原子個數一邊為奇數、一邊為偶數的元素,在含奇數個該原子的化學式前面配上 2,使原子個數變為偶數。在\(H_2O_2 - H_2O + O_2\)中,氧原子在\(H_2O\)中為奇數,在\(H_2O_2\)和\(O_2\)中為偶數,在\(H_2O\)前面配上 2,得到\(H_2O_2 - 2H_2O + O_2\)。然后根據已確定的化學計量數,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個數,在\(H_2O_2\)前面配上 2,得到\(2H_2O_2 \stackrel{MnO_2}{=\!=\!=} 2H_2O + O_2↑\)。觀察法:對于一些比較簡單的化學反應,可以通過觀察直接配平。如氫氣還原氧化銅生成銅和水,\(H_2 + CuO - Cu + H_2O\),通過觀察可以發現氫原子和銅原子的個數在反應前后已經相等,只需注明反應條件即可,\(H_2 + CuO \stackrel{\Delta}{=\!=\!=} Cu + H_2O\)。(四)課堂練習(10 分鐘)基礎練習:給出一些常見的化學反應,如鐵在氧氣中燃燒、氯酸鉀分解、鋅與稀硫酸反應等,讓學生按照書寫步驟和配平方法,書寫化學方程式。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進階練習:提供一些需要運用特定配平方法的化學反應,如甲烷燃燒、酒精燃燒等,讓學生練并書寫化學方程式。組織學生討論配平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分享配平技巧。拓展練習:給出一些信息型化學方程式書寫題目,如根據實驗現象、物質的性質和反應規律,書寫陌生化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培養學生提取信息、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五)課堂小結(3 分鐘)知識總結:與學生一起回顧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步驟和配平方法,強調書寫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學引出本節課的主題 ——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二)書寫原則與步驟講解(10 分鐘)書寫原則:強調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必須遵循兩個原則,一是以客觀事實為基礎,不能隨意臆造不存在的物質和化學反應;二是遵守質量守恒定律,使方程式兩邊各原子的種類和數目相等。通過舉例說明違反這兩個原則的錯誤寫法,加深學生的理解。書寫步驟:以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為例,詳細講解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步驟。寫:根據反應事實,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中間用短線連接。\(C + O_2 - CO_2\)配:在化學式前面配上適當的化學計量數,使短線兩邊各原子的數目相等,實現配平。由于該反應中碳和氧原子的數目在反應前后已經相等,所以無需配平。注:注明反應條件,將短線改為等號。\(C + O_2 \stackrel{點燃}{=\!=\!=} CO_2\)對于有氣體或沉淀生成的反應,要標注 “↑” 或 “↓” 符號。查:檢查化學式是否正確、化學計量數是否為最簡整數比、反應條件和箭頭符號是否標注正確、等號兩邊原子數目是否相等。(三)配平方法講解(12 分鐘)最小公倍數法:以磷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為例,講解最小公倍數法的配平步驟。找出短線兩邊出現次數較多且原子個數變化較大的元素,求出該元素原子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在\(P + O_2 - P_2O_5\)中,氧原子的個數變化較大,\(O_2\)中氧原子個數為 2,\(P_2O_5\)中氧原子個數為 5,它們的最小公倍數為 10。根據最小公倍數確定相關化學式前面的化學計量數,使該元素的原子個數在反應前后相等。在\(O_2\)前面配上 5,在\(P_2O_5\)前面配上 2,得到\(P + 5O_2 - 2P_2O_5\),再根據磷原子個數配平磷的化學計量數,最終得到\(4P + 5O_2 \stackrel{點燃}{=\!=\!=} 2P_2O_5\)。奇數配偶法:以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為例,講解奇數配偶法的配平步驟。找出短線兩邊出現次數較多且原子個數一邊為奇數、一邊為偶數的元素,在含奇數個該原子的化學式前面配上 2,使原子個數變為偶數。在\(H_2O_2 - H_2O + O_2\)中,氧原子在\(H_2O\)中為奇數,在\(H_2O_2\)和\(O_2\)中為偶數,在\(H_2O\)前面配上 2,得到\(H_2O_2 - 2H_2O + O_2\)。然后根據已確定的化學計量數,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個數,在\(H_2O_2\)前面配上 2,得到\(2H_2O_2 \stackrel{MnO_2}{=\!=\!=} 2H_2O + O_2↑\)。觀察法:對于一些比較簡單的化學反應,可以通過觀察直接配平。如氫氣還原氧化銅生成銅和水,\(H_2 + CuO - Cu + H_2O\),通過觀察可以發現氫原子和銅原子的個數在反應前后已經相等,只需注明反應條件即可,\(H_2 + CuO \stackrel{\Delta}{=\!=\!=} Cu + H_2O\)。(四)課堂練習(10 分鐘)基礎練習:給出一些常見的化學反應,如鐵在氧氣中燃燒、氯酸鉀分解、鋅與稀硫酸反應等,讓學生按照書寫步驟和配平方法,書寫化學方程式。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進階練習:提供一些需要運用特定配平方法的化學反應,如甲烷燃燒、酒精燃燒等,讓學生練并書寫化學方程式。組織學生討論配平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分享配平技巧。拓展練習:給出一些信息型化學方程式書寫題目,如根據實驗現象、物質的性質和反應規律,書寫陌生化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培養學生提取信息、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五)課堂小結(3 分鐘)知識總結:與學生一起回顧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步驟和配平方法,強調書寫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學習建議:鼓勵學生在課后多練習書寫化學方程式,提高書寫的準確性和速度,同時要注意總結經驗,不斷提高配平技巧。(六)布置作業(2 分鐘)書面作業:布置課后相關練習題,包括常見化學反應和信息型化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書寫,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實踐作業: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化學反應,如燃燒、生銹等,嘗試書寫相應的化學方程式。五、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練習情況,及時發現學生在書寫化學方程式時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對于配平方法的教學,要通過多種實例和練習,讓學生熟練掌握。同時,要引導學生養成規范書寫的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針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策略,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引出本節課的主題 ——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二)書寫原則與步驟講解(10 分鐘)書寫原則:強調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必須遵循兩個原則,一是以客觀事實為基礎,不能隨意臆造不存在的物質和化學反應;二是遵守質量守恒定律,使方程式兩邊各原子的種類和數目相等。通過舉例說明違反這兩個原則的錯誤寫法,加深學生的理解。書寫步驟:以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為例,詳細講解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步驟。寫:根據反應事實,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中間用短線連接。\(C + O_2 - CO_2\)配:在化學式前面配上適當的化學計量數,使短線兩邊各原子的數目相等,實現配平。由于該反應中碳和氧原子的數目在反應前后已經相等,所以無需配平。注:注明反應條件,將短線改為等號。\(C + O_2 \stackrel{點燃}{=\!=\!=} CO_2\)對于有氣體或沉淀生成的反應,要標注 “↑” 或 “↓” 符號。查:檢查化學式是否正確、化學計量數是否為最簡整數比、反應條件和箭頭符號是否標注正確、等號兩邊原子數目是否相等。(三)配平方法講解(12 分鐘)最小公倍數法:以磷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為例,講解最小公倍數法的配平步驟。找出短線兩邊出現次數較多且原子個數變化較大的元素,求出該元素原子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在\(P + O_2 - P_2O_5\)中,氧原子的個數變化較大,\(O_2\)中氧原子個數為 2,\(P_2O_5\)中氧原子個數為 5,它們的最小公倍數為 10。根據最小公倍數確定相關化學式前面的化學計量數,使該元素的原子個數在反應前后相等。在\(O_2\)前面配上 5,在\(P_2O_5\)前面配上 2,得到\(P + 5O_2 - 2P_2O_5\),再根據磷原子個數配平磷的化學計量數,最終得到\(4P + 5O_2 \stackrel{點燃}{=\!=\!=} 2P_2O_5\)。奇數配偶法:以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為例,講解奇數配偶法的配平步驟。找出短線兩邊出現次數較多且原子個數一邊為奇數、一邊為偶數的元素,在含奇數個該原子的化學式前面配上 2,使原子個數變為偶數。在\(H_2O_2 - H_2O + O_2\)中,氧原子在\(H_2O\)中為奇數,在\(H_2O_2\)和\(O_2\)中為偶數,在\(H_2O\)前面配上 2,得到\(H_2O_2 - 2H_2O + O_2\)。然后根據已確定的化學計量數,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個數,在\(H_2O_2\)前面配上 2,得到\(2H_2O_2 \stackrel{MnO_2}{=\!=\!=} 2H_2O + O_2↑\)。觀察法:對于一些比較簡單的化學反應,可以通過觀察直接配平。如氫氣還原氧化銅生成銅和水,\(H_2 + CuO - Cu + H_2O\),通過觀察可以發現氫原子和銅原子的個數在反應前后已經相等,只需注明反應條件即可,\(H_2 + CuO \stackrel{\Delta}{=\!=\!=} Cu + H_2O\)。(四)課堂練習(10 分鐘)基礎練習:給出一些常見的化學反應,如鐵在氧氣中燃燒、氯酸鉀分解、鋅與稀硫酸反應等,讓學生按照書寫步驟和配平方法,書寫化學方程式。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進階練習:提供一些需要運用特定配平方法的化學反應,如甲烷燃燒、酒精燃燒等,讓學生練并書寫化學方程式。組織學生討論配平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分享配平技巧。拓展練習:給出一些信息型化學方程式書寫題目,如根據實驗現象、物質的性質和反應規律,書寫陌生化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培養學生提取信息、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五)課堂小結(3 分鐘)知識總結:與學生一起回顧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步驟和配平方法,強調書寫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學習建議:鼓勵學生在課后多練習書寫化學方程式,提高書寫的準確性和速度,同時要注意總結經驗,不斷提高配平技巧。(六)布置作業(2 分鐘)書面作業:布置課后相關練習題,包括常見化學反應和信息型化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書寫,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實踐作業: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化學反應,如燃燒、生銹等,嘗試書寫相應的化學方程式。五、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練習情況,及時發現學生在書寫化學方程式時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對于配平方法的教學,要通過多種實例和練習,讓學生熟練掌握。同時,要引導學生養成規范書寫的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針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策略,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引出本節課的主題 ——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二)書寫原則與步驟講解(10 分鐘)書寫原則:強調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必須遵循兩個原則,一是以客觀事實為基礎,不能隨意臆造不存在的物質和化學反應;二是遵守質量守恒定律,使方程式兩邊各原子的種類和數目相等。通過舉例說明違反這兩個原則的錯誤寫法,加深學生的理解。書寫步驟:以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為例,詳細講解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步驟。寫:根據反應事實,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中間用短線連接。\(C + O_2 - CO_2\)配:在化學式前面配上適當的化學計量數,使短線兩邊各原子的數目相等,實現配平。由于該反應中碳和氧原子的數目在反應前后已經相等,所以無需配平。注:注明反應條件,將短線改為等號。\(C + O_2 \stackrel{點燃}{=\!=\!=} CO_2\)對于有氣體或沉淀生成的反應,要標注 “↑” 或 “↓” 符號。查:檢查化學式是否正確、化學計量數是否為最簡整數比、反應條件和箭頭符號是否標注正確、等號兩邊原子數目是否相等。(三)配平方法講解(12 分鐘)最小公倍數法:以磷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為例,講解最小公倍數法的配平步驟。找出短線兩邊出現次數較多且原子個數變化較大的元素,求出該元素原子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在\(P + O_2 - P_2O_5\)中,氧原子的個數變化較大,\(O_2\)中氧原子個數為 2,\(P_2O_5\)中氧原子個數為 5,它們的最小公倍數為 10。根據最小公倍數確定相關化學式前面的化學計量數,使該元素的原子個數在反應前后相等。在\(O_2\)前面配上 5,在\(P_2O_5\)前面配上 2,得到\(P + 5O_2 - 2P_2O_5\),再根據磷原子個數配平磷的化學計量數,最終得到\(4P + 5O_2 \stackrel{點燃}{=\!=\!=} 2P_2O_5\)。奇數配偶法:以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為例,講解奇數配偶法的配平步驟。找出短線兩邊出現次數較多且原子個數一邊為奇數、一邊為偶數的元素,在含奇數個該原子的化學式前面配上 2,使原子個數變為偶數。在\(H_2O_2 - H_2O + O_2\)中,氧原子在\(H_2O\)中為奇數,在\(H_2O_2\)和\(O_2\)中為偶數,在\(H_2O\)前面配上 2,得到\(H_2O_2 - 2H_2O + O_2\)。然后根據已確定的化學計量數,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個數,在\(H_2O_2\)前面配上 2,得到\(2H_2O_2 \stackrel{MnO_2}{=\!=\!=} 2H_2O + O_2↑\)。觀察法:對于一些比較簡單的化學反應,可以通過觀察直接配平。如氫氣還原氧化銅生成銅和水,\(H_2 + CuO - Cu + H_2O\),通過觀察可以發現氫原子和銅原子的個數在反應前后已經相等,只需注明反應條件即可,\(H_2 + CuO \stackrel{\Delta}{=\!=\!=} Cu + H_2O\)。(四)課堂練習(10 分鐘)基礎練習:給出一些常見的化學反應,如鐵在氧氣中燃燒、氯酸鉀分解、鋅與稀硫酸反應等,讓學生按照書寫步驟和配平方法,書寫化學方程式。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進階練習:提供一些需要運用特定配平方法的化學反應,如甲烷燃燒、酒精燃燒等,讓學生練并書寫化學方程式。組織學生討論配平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分享配平技巧。拓展練習:給出一些信息型化學方程式書寫題目,如根據實驗現象、物質的性質和反應規律,書寫陌生化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培養學生提取信息、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五)課堂小結(3 分鐘)知識總結:與學生一起回顧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步驟和配平方法,強調書寫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學習建議:鼓勵學生在課后多練習書寫化學方程式,提高書寫的準確性和速度,同時要注意總結經驗,不斷提高配平技巧。(六)布置作業(2 分鐘)書面作業:布置課后相關練習題,包括常見化學反應和信息型化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書寫,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實踐作業: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化學反應,如燃燒、生銹等,嘗試書寫相應的化學方程式。五、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練習情況,及時發現學生在書寫化學方程式時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對于配平方法的教學,要通過多種實例和練習,讓學生熟練掌握。同時,要引導學生養成規范書寫的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針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策略,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引出本節課的主題 ——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二)書寫原則與步驟講解(10 分鐘)書寫原則:強調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必須遵循兩個原則,一是以客觀事實為基礎,不能隨意臆造不存在的物質和化學反應;二是遵守質量守恒定律,使方程式兩邊各原子的種類和數目相等。通過舉例說明違反這兩個原則的錯誤寫法,加深學生的理解。書寫步驟:以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為例,詳細講解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步驟。寫:根據反應事實,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中間用短線連接。\(C + O_2 - CO_2\)配:在化學式前面配上適當的化學計量數,使短線兩邊各原子的數目相等,實現配平。由于該反應中碳和氧原子的數目在反應前后已經相等,所以無需配平。注:注明反應條件,將短線改為等號。\(C + O_2 \stackrel{點燃}{=\!=\!=} CO_2\)對于有氣體或沉淀生成的反應,要標注 “↑” 或 “↓” 符號。查:檢查化學式是否正確、化學計量數是否為最簡整數比、反應條件和箭頭符號是否標注正確、等號兩邊原子數目是否相等。(三)配平方法講解(12 分鐘)最小公倍數法:以磷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為例,講解最小公倍數法的配平步驟。找出短線兩邊出現次數較多且原子個數變化較大的元素,求出該元素原子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在\(P + O_2 - P_2O_5\)中,氧原子的個數變化較大,\(O_2\)中氧原子個數為 2,\(P_2O_5\)中氧原子個數為 5,它們的最小公倍數為 10。根據最小公倍數確定相關化學式前面的化學計量數,使該元素的原子個數在反應前后相等。在\(O_2\)前面配上 5,在\(P_2O_5\)前面配上 2,得到\(P + 5O_2 - 2P_2O_5\),再根據磷原子個數配平磷的化學計量數,最終得到\(4P + 5O_2 \stackrel{點燃}{=\!=\!=} 2P_2O_5\)。奇數配偶法:以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為例,講解奇數配偶法的配平步驟。找出短線兩邊出現次數較多且原子個數一邊為奇數、一邊為偶數的元素,在含奇數個該原子的化學式前面配上 2,使原子個數變為偶數。在\(H_2O_2 - H_2O + O_2\)中,氧原子在\(H_2O\)中為奇數,在\(H_2O_2\)和\(O_2\)中為偶數,在\(H_2O\)前面配上 2,得到\(H_2O_2 - 2H_2O + O_2\)。然后根據已確定的化學計量數,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個數,在\(H_2O_2\)前面配上 2,得到\(2H_2O_2 \stackrel{MnO_2}{=\!=\!=} 2H_2O + O_2↑\)。觀察法:對于一些比較簡單的化學反應,可以通過觀察直接配平。如氫氣還原氧化銅生成銅和水,\(H_2 + CuO - Cu + H_2O\),通過觀察可以發現氫原子和銅原子的個數在反應前后已經相等,只需注明反應條件即可,\(H_2 + CuO \stackrel{\Delta}{=\!=\!=} Cu + H_2O\)。(四)課堂練習(10 分鐘)基礎練習:給出一些常見的化學反應,如鐵在氧氣中燃燒、氯酸鉀分解、鋅與稀硫酸反應等,讓學生按照書寫步驟和配平方法,書寫化學方程式。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進階練習:提供一些需要運用特定配平方法的化學反應,如甲烷燃燒、酒精燃燒等,讓學生練并書寫化學方程式。組織學生討論配平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分享配平技巧。拓展練習:給出一些信息型化學方程式書寫題目,如根據實驗現象、物質的性質和反應規律,書寫陌生化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培養學生提取信息、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五)課堂小結(3 分鐘)知識總結:與學生一起回顧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步驟和配平方法,強調書寫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學習建議:鼓勵學生在課后多練習書寫化學方程式,提高書寫的準確性和速度,同時要注意總結經驗,不斷提高配平技巧。(六)布置作業(2 分鐘)書面作業:布置課后相關練習題,包括常見化學反應和信息型化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書寫,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實踐作業: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化學反應,如燃燒、生銹等,嘗試書寫相應的化學方程式。五、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練習情況,及時發現學生在書寫化學方程式時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對于配平方法的教學,要通過多種實例和練習,讓學生熟練掌握。同時,要引導學生養成規范書寫的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針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策略,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習建議:鼓勵學生在課后多練習書寫化學方程式,提高書寫的準確性和速度,同時要注意總結經驗,不斷提高配平技巧。(六)布置作業(2 分鐘)書面作業:布置課后相關練習題,包括常見化學反應和信息型化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書寫,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實踐作業: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化學反應,如燃燒、生銹等,嘗試書寫相應的化學方程式。五、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練習情況,及時發現學生在書寫化學方程式時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對于配平方法的教學,要通過多種實例和練習,讓學生熟練掌握。同時,要引導學生養成規范書寫的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針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策略,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5
課堂檢測
4
新知講解
6
變式訓練
7
考試考法
8
小結梳理
學習目錄
1
復習引入
2
新知講解
3
典例講解
1.知道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依據,掌握化學方程式中的比例關系;
2.能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簡單的計算,并解決生產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學習目標
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氫氣是目前最常用的火箭燃料,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此前神舟十七號發射所用的氫氣和氧氣總量為約200噸。理論上,所備的氫氣和氧氣應當滿足怎樣的質量比?
情景素材1
情景素材2
若要從微觀角度體現質量守恒定律,我們用什么方法來表示這個化學反應
碳+氧氣 二氧化碳
點燃
情景素材3
前面我們學習了鐵在氧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可以寫為:鐵+氧氣 四氧化三鐵。可以用更簡單的方式表示這一反應嗎?
點燃
書寫氫氣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hydrogen + oxygen → water
水素 + 酸素 → 水です
書寫文字表達式要根據化學反應的反應物、生成物及條件等客觀事實。
為了方便國際交流,用什么形式表達化學反應更具通用性?
+ →
氫氣 + 氧氣 水
點燃
書寫氫氣燃燒的符號表達式
利用符號表達式能否計算出
氫氣與氧氣的質量比?
氫氣燃燒的微觀反應示意圖
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的原子
種類必須相同,原子個數必須相等
H2+ O2 H2O
點燃
書寫氫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利用化方程式能否計算出氫氣與氧氣的質量比?
通過“配平”體現質量守恒定律
質量比:2*2 : 16*2
2H2+ O2 2H2O
點燃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
定性
定量
2.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1.符合客觀事實
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
根據信息書寫化學方程式
(1)大理石(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產生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
CaCO3+2HCl CaCl2+H2O+CO2↑
當生成物中有氣體,而反應物中沒有氣體時,在氣態生成物的化學式
右邊標“↑”。
(2)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氫氧化鈣溶液)中,產生渾濁(碳酸鈣)和水
Ca(OH)2+CO2 CaCO3↓+H2O
溶液中的反應,生成物有難溶性固體,即沉淀,則需在該生成物的化學式
右邊標“↓”。
化學式
根據客觀事實,正確寫出反應物、生成物的化學式
條件
寫出反應的條件
配平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配平各化學式的系數,并標上“ ”
上下標
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物態,判斷并標出“↑”或“↓”
檢查
不可忽略
書寫化學方程式的一般步驟
1
2
3
4
5
根據信息寫化學方程式:
①紅磷在空氣中燃燒: ;
②碳和氧化鐵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鐵和二氧化碳:

③氫氧化鈉溶液和硫酸銅溶液反應產生藍色沉淀氫氧化銅和硫酸鈉: ;
④甲烷(CH4)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3C+ 2Fe2O3 4Fe + 3CO2↑
高溫
4P+ 5O2 2P2O5
點燃
CH4+ 2O2 CO2+2H2O
點燃
2NaOH+ CuSO4 Cu(OH)2↓+Na2SO4
化學方程式配平的一般技巧
最小公倍數法:①紅磷在空氣中燃燒;
觀察法: ②碳和氧化鐵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鐵和二氧化碳
4P+ 5O2 2P2O5
點燃
3C+ 2Fe2O3 4Fe + 3CO2↑
高溫
化學方程式配平的一般技巧
整體法:③氫氧化鈉溶液和硫酸銅溶液反應產生藍色沉淀
氫氧化銅和硫酸鈉
設“1”法: ④甲烷(CH4)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NaOH+CuSO4 Cu(OH)2↓+Na2SO4
CH4+ 2O2 CO2+2H2O
點燃
1.能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是由于化學方程式表示了 ( )
A.化學反應過程
B. 反應物和生成物各是什么物質
C.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的粒子個數比
D. 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
D
1
2
3
4
5
6
7
8
9
10
返回
2. [2023·綏化 ] 在化學反應 A+2B C+2D 中,已知 C 和 D 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是 22 ∶ 9,當 6.4 g B與足量 A完全反應后,生成 3.6 g D。則在此反應中, B 和 C 的質量比是 ( )
A. 8∶ 11 B. 2 ∶ 11 C. 16 ∶ 11 D. 16 ∶ 9
【點撥】設 C、 D 的相對分子質量分別為 22a、 9a,
生成 C 的質量為 x。
A+2B C+ 2D
22 2× 9
x 3.6 g
= x=4.4 g
則生成 C 的質量為 4.4 g,所以在此反應中 B 和 C 的質量比是 6.4 g ∶ 4.4 g=16 ∶ 11。
【答案】 C 
1
2
3
4
5
6
7
8
9
10
返回
3.空運觀賞魚必須密封。為了解決 魚的吸氧問題,可在水中加入過氧化鈣(CaO2) ,其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CaO2+2H2O 2Ca(OH) 2+O2↑。若要產生 3.2 g 氧氣,應向水中投入過氧化鈣的質量為 ( )
A. 14.4 g B. 7.2 g C. 2 g D. 18.2 g
【點撥】設應向水中投入過氧化鈣的質量為 x。
2CaO2+2H2O 2Ca(OH)2+O2 ↑
144 32
x 3.2 g

x=14.4 g
故應向水中投入 CaO2 的質量為 14.4 g。
【答案】 A 
1
2
3
4
5
6
7
8
9
10
返回
4. 3.25 g 鋅與足 量的鹽酸反應制取氫氣,求可得到氫氣的質量是多少?
解:設可得到氫氣的質量為 x g。
Zn+HCl ZnCl+H2↑
65 2
3.25 g x g

x=105.625 g
指出其中的錯誤: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設未知量時不應帶單位,應為“設可得到氫氣的質量為 x。”
氯化鋅化學式寫錯、 化學方程式寫錯, 應為
“Zn+2HCl ZnCl2+H2 ↑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比例式列錯,計算結果錯,應為
“= , x=0.1 g”
漏寫答,應加上“答:可得到氫氣的質量為 0.1 g。”
1
2
3
4
5
6
7
8
9
10
返回
5. “侯氏制堿法”是我國著名制堿專家侯德榜經過多年研究作出的杰出貢獻,其最大的優點是降低了成本,大大提高了NaCl 的利用率。
(1) “侯氏制堿法”的原理可表示為 X+NaCl+ NaHCO 3 NH4Cl+Na2CO3, X 的化學式是________, X 中一種元素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計算結果精確到 0.1%) 。
NH3
氮元素質量分數為 82.4%(或氫元素質量分數為 17.6%)
(2) 用 58.5 t NaCl (其利用率在 96% 以上)制堿,至少能生成 Na2CO3 的質量是多少?
解: 設至少能生成 Na2CO3 的質量為 x。
NH3+ NaCl+ NaHCO3 NH4Cl+ Na2CO3
58.5 106
58.5 t× 96% x
= x=101.76 t
答: 至少能生成 Na2CO3 的質量為 101.76 t。
【點方法】代入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必須是純凈物的質量,因此在計算時必須將混合物的質量換算成純凈物的質量,一般用到的公式有:
(1)純凈物的質量 = 混合物的質量 × 純度
(2)純度 = × 100%。
1
2
3
4
5
6
7
8
9
10
返回
6. “ 7150 滅火劑 ”(C3H9B3O6,相對分子質量為 174) 以霧狀形式噴射到燃著的金屬上時,立即發生燃燒反應: 2C3H9B3O6+9O23B2O3+9H2O+6CO2。反 應 能很 耗盡金屬物質附近的氧氣,生成的玻璃狀 B2O3覆蓋在金屬物品表面而隔絕空氣,從而有效 滅火。若充分燃燒 348 g“ 7150 滅火劑”,會 消耗常溫、常壓下的氧氣多少升? (常溫、常壓 下氧氣的密度約為 1.4 g/L,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7. [2023·黃岡 ] 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為測定實驗室里一瓶過氧化氫溶液中過氧化氫的質量,進行了相關實驗,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請計算:
(1) 生成氧氣 _______ g。
0.8
課堂小結
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1.設未知量
2.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找出相關量的質量關系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簡明地寫出答案
1.解題步驟必須規范完整
2.化學方程式要配平
3.帶入量均指純凈物的質量
4.計算過程單位要統一
計算步驟
計算注意事項
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鹿泉市| 平远县| 青河县| 永嘉县| 奎屯市| 太和县| 克东县| 崇礼县| 景宁| 凭祥市| 郎溪县| 金寨县| 白沙| 赣州市| 富蕴县| 永春县| 澄城县| 深圳市| 灵丘县| 巴彦淖尔市| 新竹市| 宽甸| 都兰县| 定结县| 化州市| 徐闻县| 惠安县| 宝坻区| 威远县| 禹城市| 安达市| 华阴市| 兰溪市| 黎平县| 新巴尔虎左旗| 寻甸| 大港区| 亳州市| 晋江市| 庆元县| 庄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