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古詩詞誦讀基礎知識復習(題集)2024-2025學年六年級語文下冊統編版題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書寫 等級評價一、 看拼音,寫詞語。shāng bēi āi tòng qián fú shī rùn tián yěyáo wàng lú yú tái xiǎn chái fēi qiáng bìhéng xiàn jù jí jǐn náng zōng jì qiáng wēi二、用“\”劃掉加點字錯誤的讀音。泊船瓜洲(pō bó) 花重錦官城(chóng zhòng)湖泊(pō bó) 鐘山只隔數重山(chóng zhòng)潛艇(qián qiǎn) 沉浸(jìn qìn) 雨雪霏霏(yǔ yù)清平樂(lè yuè) 卜算子(bǔ pǔ) 浣溪沙(huàn wán)三、字義、詞義。1.寫出加點字詞正確的意思。(1)楊柳依依 依依: 。(2)京口瓜洲一水間 間: 。(3)當春乃發生 發生: 。(4)天街小雨潤如酥 天街: 。(5)蕭蕭暮雨子規啼 蕭蕭: 。子規: 。2.下列加點字的意思錯誤的一項是( )。A.因風飛過薔薇(因為) B.渭城朝雨浥輕塵(濕潤,沾濕)C.應憐屐齒印蒼苔(大概) D.最是一年春好處(時)3.下列加點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為是其智弗若與 孰為汝多知乎B.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欲問行人去那邊C.但愛鱸魚美 但悲不見九州同D.雨雪霏霏 好雨知時節四、積累默寫。1. ,但愛鱸魚美。2.行道遲遲, 。 ,莫知我哀!3. , 。最是一年春好處, 。4.春歸何處 。若有人知春去處, 。五、根據所學知識完成練習。1.《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 代詩人 。2.本單元所學的《清平樂》的作者是 代著名文學家、書法家, 與該詞作者合稱“蘇黃”。3.人們常用杜甫的詩句“ , ”來形容老師對學生默默無聞的培育和潛移默化的熏陶。4.送別,是古詩詞中一個永恒的話題。王觀在《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中,用“ , ”寄托了自己對鮑浩然的美好祝愿:希望他生活在“春”里。5. “ , ”讓我們感受到了王維對即將出使安西的友人依依惜別的情感;“ ! ”讓我們感受到了蘇軾老當益壯、自強不息的精神。6.給詩詞句劃分朗讀節奏。(1)春歸 何 處 寂寞 無 行 路。(2)渭城 朝 雨 浥 輕 塵,客舍 青 青 柳 色 新。7.用自己的話寫出詩詞句的意思。(1)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2)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六、 選擇題。1.下面選項不屬于詞牌的一項是( )。A.西江月 B. 卜算子 C.浣溪沙 D.七律2.“五一”假期去江南農村游玩,最有可能看到的風光是( )。A.草色遙看近卻無 B.冷露無聲濕桂花C.綠遍山原白滿川 D.桃花流水鱖魚肥3.下列詩詞句中,與“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有異曲同工之妙,讓人感覺到春天的勃勃生機的一項是( )。A.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B.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C.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D.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4.下面符合對聯“字數相等,詞性相對”特點的詩句是( )。A.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B.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C.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D.今我來思,雨雪霏霏。5.下面對古詩詞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采薇(節選)》是戍邊戰士在返鄉途中抒發感慨之作。B.《游園不值》中“一枝紅杏出墻來”的“出”字,寫出了景物的勃勃生機,點出了濃濃的春意。C.《江上漁者》是宋代詩人范仲淹的一首五言絕句,贊美了江上的美景和鱸魚味道的鮮美。D.《泊船瓜洲》中“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不僅寫出了春日的色彩,更寫出了春風吹過草木、送來一片生機的動態變化。6.下列詩句中,人們常用來歌頌老師的一項是( )。A.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B.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C.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D.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參考答案一、傷悲 哀痛 潛伏 濕潤 田野遙望 鱸魚 苔蘚 柴扉 墻壁橫線 聚集 錦囊 蹤跡 薔薇二、qiǎn qìn yǔ lèpǔ wán三、1. (1)形容柳絲輕輕隨風搖曳的樣子(2)間隔,隔開(3)使植物萌發、生長(4)京城街道(5)這里形容雨聲 杜鵑鳥2. A 3. C四、1.江上往來人2.載渴載饑 我心傷悲3.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絕勝煙柳滿皇都4.寂寞無行路 喚取歸來同住五、1.唐 王維2.宋 黃庭堅 蘇軾3.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4.若到江南趕上春 千萬和春住5.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誰道人生無再少 門前流水尚能西 休將白發唱黃雞6.(1)春/歸何處 寂寞/無行路。(2)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7. 示例:(1)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山像美人蹙起的眉毛。(2)春風吹過,江岸上的春草又變綠了,那日復一日的明月什么時候能照著我返鄉呢 六、 1. D 2. C 3. B 4. A5. C 6. 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