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三下第12課《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單元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開,以《古詩三首》《紙的發明》《趙州橋》《一幅名揚中外的畫》四篇課文為載體,引導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激發民族自豪感。《一幅名揚中外的畫》作為本單元最后一課,以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為對象,通過生動的文字描述,帶領學生走近古代藝術瑰寶,體會歷史與藝術的交融。這篇課文的顯著特點是語言簡潔明快、結構嚴謹有序,通過數據化描述與動態化表達,將畫作的歷史價值與藝術魅力娓娓道來,畫面感與歷史感交織,非常適合學生在品讀中感受語言之精妙,在想象中觸摸歷史之厚重。全文采用“總—分—總”結構,先總述畫作地位,再分寫人物、場景與細節,最后總結歷史意義。可借此訓練學生提取中心句、梳理文本脈絡的能力,并仿寫“圍繞中心展開描述”的段落。課文不僅是語言學習的載體,更是傳統文化的窗口。教學中需通過圖文對照、情境體驗;激發學生對中華傳統藝術的自豪感,培養保護文化遺產的意識。教學目標文化自信:感受《清明上河圖》的生動細致,了解畫作名揚中外的原因,增強文化自信。語言運用:從第2~4自然段中選擇一個自然段,說出課文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思維能力:說出《清明上河圖》這幅畫名揚中外的原因,結合課文內容和圖畫向別人介紹《清明上河圖》。審美創造:品味語言文字特點,感受作者是如何用簡練文字刻畫《清明上河圖》的藝術特點。教學重難點說出課文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說出《清明上河圖》這幅畫名揚中外的原因。能結合課文內容和圖畫向別人介紹《清明上河圖》。教學過程任務回顧,課題導入1.欣賞視頻,暢談感受播放視頻,欣賞畫作《清明上河圖》。邊看邊說,你在視頻中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樣的感受?2.巧妙點評,理解課題一起讀課題,給“名揚中外”換個詞。(聞名中外、中外聞名、舉世聞名、世界聞名……)3.明確任務,共同完成這篇課文是本單元要學習的略讀課文,略讀課文要關注學習提示。請學生讀一讀學習提示。教師明確任務:今天這堂課我們需要為這幅圖畫制作一張“展簽”。博物館的展簽也稱為標簽或說明牌,用于向參觀者介紹展品,內容包括 藝術家姓名、 作品名稱、 創作日期、 材料、 尺寸、展品背景和重要性等信息。任務一:預習檢查,字詞過關1. 字詞過關,預習反饋官吏 張擇端 攤販 毛驢 欄桿 古都風貌 故宮博物院一乘轎子 馬籠頭①“吏”VS“史”:吏多一橫,是古代官員的通稱。②一“乘”轎子:這就是一乘轎子,“乘”是表示數量單位的詞。除了說“一乘轎子”,我們還可以說“一( )轎子”?(拓展:一頂轎子)③馬籠頭:出示字典注釋,辨析“籠”的兩種讀音。在課文中讀第二聲,看圖了解馬籠頭。這是一種馬具,用來駕馭和約束馬。2. 二次檢查,詞語進階任務二:借助展簽,理清脈絡1. 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完成課作本34頁第2題2.探究畫作藝術價值畫作的藝術價值是能夠被故宮博物館收藏的主要原因,請合作朗讀2-4自然段,通過尋找每一段的關鍵句來概括這幅畫的藝術價值。第二段:光是畫上的人物,就有好幾百個。第三段:畫上的街市可熱鬧了。第四段:最有意思的是橋北頭的情景。任務三:細品名畫,感受畫技1. 小組合作品讀:從2-4自然段中任意選擇一個自然段進行研讀,說一說《清明上河圖》為什么能名揚中外。第二自然段:張擇端畫這幅畫的時候,下了很大功夫。光是畫上的人物,就有好幾百個:有從鄉下來的農民,有撐船的船工,有做各種買賣的生意人,有留著長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醫生,有擺小攤的攤販,有官吏和讀書人……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畫在上面了。重點抓句式,再用句式觀察畫作人物想象。提煉特點——人物眾多第三自然段:畫上的街市可熱鬧了。街上有掛著各種招牌的店鋪。走在街上的,是來來往往、形態各異的人:有的騎著馬,有的挑著擔,有的趕著毛驢,有的推著獨輪車,有的悠閑地在街上溜達。畫面上的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黃豆那么大。別看畫上的人小,每個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重點抓句式,以及波浪線部分。提煉特點——畫技精湛資料拓展:一寸=3.33厘米,而一顆黃豆大概只有0.5厘米,《清明上河圖》整幅畫作的長度為528厘米,寬度為24.8厘米,畫上人物共800多人,牲畜80余頭,房屋30多棟,船舶20多艘,車轎20多輛。別看畫上的人小,每個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對比、合作讀第2、3自然段,思考:第2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都寫了《清明上河圖》上畫了很多人,這兩個自然段的描寫有什么區別?(師讀藍色文字,生讀紅色文字)發現區別:第2自然段介紹了不同職業、身份VS第3自然段人的不同形態。第四自然段最有意思的是橋北頭的情景:一個人騎著馬,正往橋下走。因為人太多,眼看就要撞上對面來的一乘轎子。就在這個緊急時刻,馬籠頭被一下子拽住了,這才沒讓馬撞上那乘轎子。旁邊兩頭運貨的小毛驢正在下坡,腳下不穩。站在橋欄桿邊欣賞風景的人被驚擾了,連忙回過頭來……你看,張擇端畫的畫,是多么傳神啊!小結:連續的動作描寫把這個生動的情景活靈活現地再現在我們眼前了。場景再現,當讀到( )時,我仿佛看到/聽到/想到了什么?提煉特點——生動傳神任務四:介紹名畫,宣傳文物1.四人小組合作,結合課文內容和圖畫,向別人介紹《清明上河圖》2. 現在你知道這幅畫為什么能名揚中外了嗎?結合板書內容,講清楚它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個別說)預設:畫上人物眾多、形態各異,而且畫上的街市非常熱鬧、情景生動傳神,再現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風貌和生活情景。板書設計12一幅名揚中外的畫人物眾多 畫技精湛 畫面傳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